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包括前、后設置的兩組輪對、對應所述輪對安裝的兩個一系軸箱、受流器及受流器安裝橫梁,所述受流器固定安裝在所述受流器安裝橫梁上,還包括有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所述受流器安裝橫梁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座之間通過第一彈性節點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座之間通過彈性懸掛機構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分別固定在兩個所述一系軸箱上。本實用新型采用三點彈性連接的方式與軸箱連接,不因車輛運行時或過彎道運行時輪對間的相對運動及轉臂式軸箱體隨載荷不同產生的旋轉而對受流器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保證車輛正常安全的運行。同時,該受流器安裝結構三方向解耦,受流器不參與轉向架縱向、橫向和垂向的定位,不因受流器的安裝與否而影響轉向架的通用性及轉向架的動力學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地鐵上使用的轉向架,特別涉及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屬于軌道車輛轉向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電力驅動的軌道車輛除采用弓網方式受電外,還可以通過安裝在轉向架上的受流器從第三軌受電。采用第三軌受電方式的軌道車輛,在轉向架上安裝受流器,受流器包括受流靴機構及起保護作用的熔斷器,其中,受流靴機構包括安裝座、滑塊和滑靴,滑塊與第三軌接觸以從第三軌上拾取電流,滑靴用于將滑塊固定在安裝座上。
[0003]在車輛運行時,滑塊沿第三軌滑動,從第三軌上拾取電流,向車上各用電設備提供電源。傳統的第三軌空間較大,受流器固定安裝在轉向架構架的側梁上,由于轉向架中彈性懸掛裝置的彈性緩沖作用,構架在運行過程中在垂向上的相對位移量較大,致使安裝在構架上的受流器相對于第三軌也存在較大的位移,為了保證良好受流,這就要求受流器的受流靴具有較大的運動范圍,同時要求第三軌具有較大的空間滿足受流靴的運動范圍。對于第三軌的空間狹小的情況,由于空間限制,不能將受流器安裝于構架上,只能安裝于軸箱上,以消除轉向架一系運動對受流靴運動范圍要求,從而降低受流靴對三軌空間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保證受流器在車輛運行時能穩定工作,同時不影響轉向架動力學性能。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包括前、后設置的兩組輪對、對應所述輪對安裝的兩個一系軸箱、受流器及受流器安裝橫梁(橫梁),所述受流器固定安裝在所述受流器安裝橫梁(橫梁)上,還包括有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所述受流器安裝橫梁(橫梁)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座之間通過第一彈性節點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座之間通過彈性懸掛機構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分別固定在兩個所述一系軸箱上。
[0007]進一步,所述彈性懸掛機構包括吊桿和第三連接座,所述第三連接座固定連接在所述受流器安裝橫梁(橫梁)的端部,所述吊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座之間通過第二彈性節點連接,所述吊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連接座之間通過第三彈性節點連接。
[0008]進一步,所述吊桿垂向設置,所述第二彈性節點位于所述第三彈性節點的上方。
[0009]進一步,所述第一彈性節點及所述彈性懸掛機構向下的位移量相同或相近,且等同于同工況下轉向架構架的向下位移量。
[0010]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固定安裝在所述一系軸箱的底部。
[0011]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與所述一系軸箱之間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
[0012]進一步,所述一系軸箱為轉臂式軸箱。[0013]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14](I)受流器安裝橫梁兩端通過三點彈性連接的方式與軸箱連接,不因車輛運行時或過彎道運行時輪對間的相對運動及轉臂式軸箱體隨載荷不同產生的旋轉而對受流器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保證車輛正常安全的運行。
[0015](2)該受流器安裝結構三方向解耦,受流器不參與轉向架縱向、橫向和垂向的定位,不因受流器的安裝與否而影響轉向架的通用性及轉向架的動力學性能。
[0016](3)受流器運動范圍小,可以滿足狹小的第三軌空間的限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0019]圖3是圖1的B向視圖;
[0020]圖4是圖1的I局部放大圖。
[0021]如圖1至圖4所示,輪對1、一系軸箱2,構架3,受流器4,受流器安裝橫梁5,滑塊6,滑靴7,第三軌8,第一連接座9,第二連接座10,第一彈性節點11,螺栓12,螺栓13,吊桿14,第三連接座15,第二彈性節點16,第三彈性節點17,螺栓18,螺栓19,熔斷器20,彈性懸掛機構21。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3]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包括前、后設置的兩組輪對1,在每組輪對I中心轉軸的兩端設置一系軸箱2,輪對1、一系軸箱2安裝在構架3上,一系軸箱2采用轉臂式軸箱。
[0024]在同側的兩個一系軸箱2上安裝受流器4,受流器4固定安裝在受流器安裝橫梁5上,受流器安裝橫梁5是一個通長的絕緣結構件,其兩端與同側的兩個一系軸箱2連接,進而將受流器4安裝在轉向架上。受流器4包括熔斷器20、滑塊6和滑靴7等結構,滑塊6與第三軌8接觸以從第三軌8上拾取電流,滑靴7用于將滑塊6固定在受流器安裝橫梁5上。
[0025]轉向架由于采用了轉臂式軸箱,使轉向架用于安裝受流器4的空間受到限制,同時也由于供電用的第三軌8的空間狹小,該安裝結構將受流器安裝橫梁5的兩端連接在一系軸箱2的底部,這樣可以消除轉向架一系撓度對滑靴7運動空間的影響,也使得在車輛運行過程中,第一連接座9、第二連接座10與一系軸箱2具有基本相同的運動狀態,通過吊桿式的彈性懸掛結構,控制受流器4相對于第三軌8在垂向上的位移,減小受流器4對第三軌8空間以及三軌折彎高度的要求,達到車輛運行過程中安全受流、平穩受流的目的。
[0026]具體地,該安裝結構包括第一連接座9和第二連接座10,受流器安裝橫梁5的一端與第一連接座9之間通過第一彈性節點11連接,受流器安裝橫梁5與第一彈性節點11之間通過螺栓19固定連接,在第一連接座9上設置有多個螺栓孔,通過多個螺栓12固定在一系軸箱2的箱體底部。受流器安裝橫梁5的另一端通過一套彈性懸掛機構21與第二連接座10連接,在第二連接座10上設置有多個螺栓孔,通過多個螺栓13固定在另一個一系軸箱2的箱體底部。
[0027]如圖4所示,彈性懸掛機構21包括吊桿14和第三連接座15,第三連接座15通過螺栓18固定連接在受流器安裝橫梁5的端部,吊桿14呈垂向設置,吊桿14的頂端與第二連接座10之間通過第二彈性節點16連接,吊桿14的底端與第三連接座15之間通過第三彈性節點17連接。
[0028]軌道車輛在運行過程中,載荷變化或過彎道時,轉向架兩組轉臂式軸箱體會相應發生旋轉或相對位移,導致第一連接座9和第二連接座10之間的距離會發生變化,如,當第一連接座9和第二連接座10的距離變大時(轉向架縱向方向),第一彈性節點11、第二彈性節點16、第三彈性節點17及吊桿14會適應這種變化,吊桿14逆時針偏轉一定角度,相對加長了受流器安裝橫梁5與兩個一系軸箱2之間連接的長度。當第一連接座9和第二連接座10的距離變小時(轉向架縱向方向),第一彈性節點11、第二彈性節點16、第三彈性節點17及吊桿14為適應這種變化,吊桿14會向順時針偏轉一定角度,相對減少了受流器安裝橫梁5與兩個一系軸箱2之間連接的長度,這樣較好地避免了車輛在運行過程中載荷變化或過彎道時由于軸箱體旋轉或產生相對位移而導致第一連接座9和第二連接座10的相對運動而對受流器4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實現垂向解耦。
[0029]同時,轉向架在車輛運行過程中,由于一系定位節點的作用,具有縱向、橫向及垂向三個方向上的動態剛度,受流器4的安裝采用三個彈性節點的連桿式連接方式,結合彈性節點的剛度設計,可以實現三個方向的解耦,三個彈性節點的尺寸、長度及吊桿14的長度也依此確定,使得整套受流器安裝機構不參與轉向架縱向、橫向和垂向上的定位,不因受流器4的安裝與否而影響轉向架的通用性及轉向架的動力學性能,保證轉向架具有良好的曲線通過能力。而且采用三點彈性懸掛結構,也可以避免轉臂式軸箱隨載荷不同產生旋轉時對受流器4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
[0030]表1為該安裝結構縱向剛度計算結果。
[0031]表1
[0032]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包括前、后設置的兩組輪對、對應所述輪對安裝的兩個一系軸箱、受流器及受流器安裝橫梁,所述受流器固定安裝在所述受流器安裝橫梁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所述受流器安裝橫梁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座之間通過第一彈性節點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座之間通過彈性懸掛機構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分別固定在兩個所述一系軸箱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懸掛機構包括吊桿和第三連接座,所述第三連接座固定連接在所述受流器安裝橫梁的端部,所述吊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座之間通過第二彈性節點連接,所述吊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連接座之間通過第三彈性節點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桿垂向設置,所述第二彈性節點位于所述第三彈性節點的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節點及所述彈性懸掛機構向下的位移量相同或相近,且等同于同工況下轉向架構架的向下位移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固定安裝在所述一系軸箱的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與所述一系軸箱之間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架受流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軸箱為轉臂式軸箱。
【文檔編號】B60L5/39GK203580977SQ20132069947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張月軍, 呂曉俊, 于春廣, 鄒曉龍, 劉玉文, 龔明, 馬利軍 申請人: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