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空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內溫度調節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車內的空調一般由主駕進行主動調節,并設定風速和溫度,空調系統根據設定的風速和溫度進行工作,對車內的溫度進行調節。出風口一般設置在儀表臺,前排中控后端以及后座椅位置。當車輛空調開啟時,所有的出風口將會出風,降低車內溫度。而所有的出風口都出風,即使有些車座上沒有人時,也對這些車座附近進行降溫,從而增加壓縮機工作量和整車耗電量,特別是當車內只有主駕一個人時,當所有出風口打開,要對車內整個環境進行降溫,從而造成整車耗電量增加和增加壓縮機的工作量,無法針對性的調節空調使用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需要提供一種一種車內溫度調節系統及方法,解決當汽車空調系統工作時,所有出風口都出風,而造成增加壓縮機工作量和整車耗電量,無法針對型的調節空調使用位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發明人提供了一種車內溫度調節系統,包括壓縮機與連接于壓縮機的通風管道,還包括:
人員檢測單元,包括設置在每個車座上的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車座上是否有人;
溫度檢測單元,包括設置在每個車座附近的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車座位置的溫度;
通風管道控制閥門,設置在每個通風管道內,用于關閉或者連通通風管道;
控制單元,連接所述人員檢測單元、溫度檢測單元、壓縮機和通風管道控制閥門,用于根據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檢測的結果,控制通風管道控制閥門的開關和壓縮機工作。
進一步優化,當為制冷模式時,所述控制單元判斷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值時,則打開通風管道控制閥門,控制壓縮機輸送冷風。
進一步優化,當為制熱模式時,所述控制單元判斷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值時,則打開通風管道控制閥門,控制壓縮機輸送熱風。
進一步優化,所述通風管道控制閥門包括驅動電機和擋片,所述驅動電機與擋片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帶動擋片轉動,用于關閉或者連通通風管道,所述驅動電機連接控制單元。
進一步優化,還設有壓力控制閥門,設置在所述壓縮機內,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的傳輸功率,所述壓力控制閥門連接控制單元。
進一步優化,還設有壓縮機控制開關,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的工作和停止,所述壓縮機控制開關連接控制單元。
發明人還提供了另一個方案一種車內溫度調節方法,包括:
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車座上是否有人,通過設置于車座附近的溫度傳感器檢測車座附近溫度;
判斷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是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值,如果溫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則打開車座附近出風口對應的通風管道,向車座附近輸送冷風,如果不是,則關閉車座附近出風口對應的通風管道。
進一步優化,還包括步驟三:
當所有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低于第一預設溫度,則關閉壓縮機。
進一步優化,步驟二還包括,根據通風管道的連通個數,通過壓力控制閥門調節壓縮機的功率。
進一步優化,步驟二還包括:判斷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值,則打開壓縮機和車座附近出風口對應的通風管道,向車座附近輸送熱風。
有益效果:通過針對車座上人員的情況,來調節汽車空調的使用,當車座上有人的時候,連通通風管道,通過出風口來調節溫度,當溫度降到預設溫度以下時,關閉通風管道,提高空調實際的使用需求,對有空調需求的部位進行主動控制,對無需調節溫度的位置不用調節,且降低車輛能源使用,節能降耗,并且車內溫度調節系統主動開啟,無需單獨設置或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具體實施方式所述車內溫度調節系統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通風管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具體實施方式所述車內溫度調節方法的一種流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10、控制單元,
120、壓力傳感器,
130、溫度傳感器,
140、壓縮機,
141、壓縮機控制開關,
150、通風管道控制閥門,
151、驅動電機,
152、擋片,
161、通風總管道,
162、通風分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技術方案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一種車內溫度調節系統,包括控制單元110、人員檢測單元、溫度檢測單元、壓縮機140、連接于壓縮機140的通風管道和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
人員檢測單元,包括設置在每個車座上的壓力傳感器120,用于檢測車座上是否有人;溫度檢測單元,包括設置在每個車座附近的溫度傳感器130,在本實施例中,溫度傳感器130設置在車座上面的車頂,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設置于車座側面或者車座的靠背頂部等,用于檢測車座位置的溫度;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設置在每個通風管道內,用于關閉或者連通通風管道;控制單元110,連接所述人員檢測單元、溫度檢測單元、壓縮機140和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用于根據壓力傳感器120和溫度傳感器130檢測的結果,控制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的開關和壓縮機140工作。控制單元110可以為汽車的整車控制系統,也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單片機等,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汽車的整車控制系統。
當控制單元110通過每個車座上的壓力傳感器120檢測車座上是否存在人,并通過車座附近的溫度傳感器130檢測車座附近的溫度,在本實施例中,當檢測車座有人時,才檢測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檢測全部車座附近的溫度,根據控制單元110檢測有人車座附近溫度的情況,控制單元110通過有人的車座附近出風口的通風管道上的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連通或者通風管道,壓縮機140輸送制冷劑蒸汽,并通過通風管道給車內輸送冷風降低或者熱風提高有乘員車座附近的溫度;當檢測到車座上沒有乘員的時候,控制單元110通過關閉有乘員的車座附近出風口的通風管道上的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關閉通風管道,不用向無人的車座輸送冷風或熱風。通過針對車座上人員的情況,來調節汽車空調的使用,當車座上有人的時候,連通通風管道,通過出風口來調節溫度,當溫度降到預設溫度以下時,關閉通風管道,提高空調實際的使用需求,對有空調需求的部位進行主動控制,對無需調節溫度的位置不用調節,且降低車輛能源使用,節能降耗,并且車內溫度調節系統主動開啟,無需單獨設置或控制。壓縮機140可以在發動機啟動時,同時打開;也可以在當有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打開時打開,節省不必要時啟動壓縮機140而造成的能源消耗。
在本實施例中,當為制冷模式時,所述控制單元110判斷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值時,則打開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控制壓縮機140輸送冷風。當為制熱模式時,所述控制單元110判斷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值時,則打開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控制壓縮機140輸送熱風。根據實際要求的情況,設置不同的空調模式,滿足不同環境情況的需要。
在本實施例中,還設有壓縮機控制開關141,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140的工作和停止,所述壓縮機控制開關141連接控制單元110。為了解決當車內溫度已經達到預設溫度后,壓縮機140不需要工作的情況,避免壓縮機140持續開著對能源上的消耗,通過控制單元110控制壓縮機控制開關141,當所有通風管道上的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都關閉后,關閉壓縮機控制開關141,使壓縮機140停止工作,避免造成能源的消耗。
請參閱圖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通風管道分為通風總管道161和通風分管道162,所述通風分管道162通過通風總管道161連接壓縮機140,所述通風分管道162將冷風或者熱風輸送至不同出風口;所述通風管道控制閥門150設置在通風分管道162內,包括驅動電機151和擋片152,所述驅動電機151與擋片152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151帶動擋片152翻動,用于關閉或者連通通風管道。根據壓力傳感器120和溫度傳感器130檢測的情況,控制單元110控制驅動電機151轉動,從而帶動擋片152的轉動,使得通風管道進行連通或者關閉,結構簡單、耗能少。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機151傳動連接在片的中間,帶動擋片152的轉動,從而關閉或者連通通風管道,結構簡單,也節省占用空間。
在其他實施例中,還設有壓力控制閥門,設置在所述壓縮機140內,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140的傳輸功率,所述壓力控制閥門連接控制單元110。為了根據實際通風管道的連通個數的情況,當通風管道的連通個數少的時候就通過控制單元110控制壓力控制閥門降低壓縮機140的傳輸功率,降低壓縮機140的損耗,當通風管道連通的個數多的時候,就通過控制單元110控制壓力控制閥門提高壓縮機140的傳輸功率,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利用壓縮機140的傳輸功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壓縮機140為渦旋壓縮機。渦旋壓縮機運行平穩、振動小、工作環境寧靜,又被譽為‘超靜壓縮機’。渦旋式壓縮機結構新穎、精密,具有體積小、噪音低、重量輕、振動小、能耗小、壽命長、輸氣連續平穩、運行可靠、氣源清潔等優點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通風管道內設有加濕器,所述加濕器連接控制單元110。為了防止車內過度干燥,而避免造成車內乘員不適的感覺,設有加濕器,增加車內的濕度,避免了車內過度干燥。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根據不同人員的情況,根據不同位置的溫度傳感器130,通過人工設置不同的預設溫度值,可以滿足不同人對溫度的要求。
參閱圖3,另一實施例一種車內溫度調節方法,包括:
步驟一S201: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車座上是否人,通過設置于車座附近的溫度傳感器檢測車座附近溫度;
步驟二S202:判斷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是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值,如果溫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則打開車座附近出風口對應的通風管道,向車座附近輸送冷風,如果不是,則關閉車座附近出風口對應的通風管道;
步驟三S203:當所有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低于第一預設溫度,則關閉壓縮機。
在本實施例中,步驟二還包括,根據通風管道的連通個數,通過壓力控制閥門調節壓縮機的功率。
在本實施例中,步驟二還包括:判斷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值,則打開壓縮機和車座附近出風口對應的通風管道,向車座附近輸送熱風。
當控制單元通過每個車座上的壓力傳感器檢測車座上是否存在人,并通過車座附近的溫度傳感器檢測車座附近的溫度(可以是當檢測車座有人時,才檢測有人車座附近的溫度,也可以檢測全部車座附近的溫度),根據控制單元檢測有人車座附近溫度的情況,控制單元通過有人的車座附近出風口的通風管道上的通風管道控制閥門連通或者通風管道,壓縮機輸送制冷劑蒸汽,并通過通風管道給車內輸送冷風降低或者熱風提高有乘員車座附近的溫度;當檢測到車座上沒有乘員的時候,控制單元通過關閉有乘員的車座附近出風口的通風管道上的通風管道控制閥門關閉通風管道,不用向無人的車座輸送冷風或熱風。通過針對車座上人員的情況,來調節汽車空調的使用,當車座上有人的時候,連通通風管道,通過出風口來調節溫度,當溫度降到預設溫度以下時,關閉通風管道,提高空調實際的使用需求,對有空調需求的部位進行主動控制,對無需調節溫度的位置不用調節,且降低車輛能源使用,節能降耗,并且車內溫度調節系統主動開啟,無需單獨設置或控制。壓縮機可以在發動機啟動時,同時打開;也可以在當有通風管道控制閥門打開時打開,節省不必要時啟動壓縮機而造成的能源消耗。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終端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終端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終端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過”等理解為不包括本數;“以上”、“以下”、“以內”等理解為包括本數。
盡管已經對上述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