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輔助上車的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客車車門處的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公交的高速發展,公交車已不僅僅是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一個精神文明窗口的縮影和城市的名片。各地政府和公交公司領導對公交車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包括乘坐輪椅的殘疾人以及攜帶嬰兒車的乘客的需求必須得到照顧,嬰兒車和輪椅在進行上下車時由于車門踏步的存在,造成了上下車極為不便,甚至有的客車車門處踏步有多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客車車門處的升降裝置,目的在于解決輪椅和嬰兒車在乘坐公交時上下車不方便的問題。
其技術方案是,包括踏步板,踏步板下方設有底板,底板和踏步板的外側邊沿鉸接,形成踏步板可繞底板外邊沿旋轉展開的結構,踏步板展開時其端面與底板外端面相抵緊形成對踏步板翻轉限位的結構,底板的兩側固定連接有提升臂,兩提升臂分別滑動配合有固定臂,固定臂豎直安裝,形成提升臂帶動底板沿固定臂長度方向滑動的結構,固定臂的中心處設有鏈條槽,鏈條槽內設有電機和鏈條,提升臂與固定臂鏈條傳動。
所述的提升臂為L型板狀結構,提升臂的橫向懸臂端與底板連接,該該橫向懸臂端高度超出底板形成踏步板旋轉后疊放的空間,提升臂的豎向臂垂直向外延伸設有護板,護板與矩形固定臂的外側面貼合,護板上固定設有扶手。
所述固定臂下端向外延伸設有L型板狀安裝板,安裝板的下邊沿與固定臂的下端面齊平,安裝板的豎向板與固定臂后側面齊平。
所述護板上設有與固定臂配合的鎖止器。
所述的踏步板的自由端鉸接一輔助板,輔助板上與踏步板展開后的上表面對應的表面上設有定位塊,定位塊與輔助板的鉸接軸相鄰,形成輔助板向上翻轉后經定位塊定位輔助板保持豎直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即可以作為客車的普通踏步板使用,亦可以實現升降并展開方便輪椅或者嬰兒車的進入,其結構簡單且能夠在現有車門上進行改裝,適用性較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用于客車車門處的升降裝置,包括踏步板1,踏步板1下方設有底板2,底板2和踏步板1的外側邊沿鉸接,形成踏步板1可繞底板2外邊沿旋轉展開的結構,踏步板1展開時其端面與底板2外端面相抵緊形成對踏步板1翻轉限位的結構,底板2的兩側固定連接有提升臂3,兩提升臂3分別滑動配合有固定臂4,固定臂4豎直安裝,形成提升臂3帶動底板2沿固定臂4長度方向滑動的結構,固定臂4的中心處設有鏈條槽401,鏈條槽401內設有電機和鏈條,提升臂3與固定臂4鏈條傳動;所述的提升臂3為L型板狀結構,提升臂3的橫向懸臂端301與底板2連接,該該橫向懸臂端301高度超出底板2形成踏步板1旋轉后疊放的空間,提升臂3豎向臂302垂直向外延伸設有護板303,護板303與矩形固定臂4的外側面貼合,護板303上固定設有扶手5;所述固定臂4下端向外延伸設有L型板狀安裝板402,安裝板402的下邊沿與固定臂4的下端面齊平,安裝板402的豎向板與固定臂4后側面齊平;所述護板303上設有與固定臂4配合的鎖止器6;所述的踏步板1的自由端鉸接一輔助板7,輔助板7上與踏步板1展開后的上表面對應的表面上設有定位塊,定位塊與輔助板7的鉸接軸相鄰,形成輔助板7向上翻轉后經定位塊定位輔助板7保持豎直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的使用時,電機驅動鏈條,通絡鏈條拖動提升臂3的上移或下降,其電機的控制部分可通過無線或者按鈕實現控制,另鎖止器6的目的實現護板303與固定臂4間的鎖定,保證踏步板1形式普通功能時踏步板1不會滑移,始終提升臂3與固定臂4間的相對位置,當輪椅或嬰兒車使用時,鎖止器6不工作,提升臂3和固定臂4可上下滑移,通過電機控制部分實現底板2的下移直至地面,將踏步板1翻轉,以保證輪椅或嬰兒車能夠完全進入,如若踏步板1與地面之間仍然存在高度差,輪椅或嬰兒車推入時較為困難,可以將輔助板7翻轉,輔助板7與踏步板1之間形成斜坡,可以便于輪椅或嬰兒車的推送,待到輪椅或者嬰兒車完全進入時,提升臂3在鏈條拖動下上移直至底板2與車內底板2齊平,至此輪椅或嬰兒車可以無障礙進入車內;不在使用升降功能時,將踏步板1疊放在提升臂3之間,將底板2下移到指定位置,啟動鎖止器6實現提升臂3與固定臂4之間的固定即可。
本實用新型即可以作為客車的普通踏步板使用,亦可以實現升降并展開方便輪椅或者嬰兒車的進入,其結構簡單且能夠在現有車門上進行改裝,適用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