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體式液壓四驅動力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21214閱讀:1158來源:國知局
一體式液壓四驅動力系統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驅動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一體式液壓四驅動力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液壓驅動車輛多為兩驅,多是前橋轉向,后橋驅動,但是對于應用于復雜環境中的車輛,兩驅容易打滑,而且動力機構大多都需要發動機-變速箱-液壓泵-減速器-液壓馬達一系列復雜的傳動,才能實現車輛的驅動行走;這樣一是傳動距離長,傳動效率降低,二是機械結構復雜,故障率高而且造價也高;申請號為:200620050885.7的專利記載了一種將液壓馬達與后橋直接相連的兩驅車,減少了中間傳動過程,但是仍然需要離合和換擋,在復雜環境中,頻繁換擋非常容易使駕駛員疲勞;現在應用于復雜環境下的液壓四驅車,大都直接采用四個液壓馬達分別驅動四個車輪的模式,這樣雖然可以獲得比較大的驅動力,但是驅動控制系統變得十分復雜,而且由于液壓馬達數量多使傳動結構也隨之復雜化,故障率大增,后期維護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間過程少,傳動效率高,結構簡單的一體式液壓四驅動力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體式液壓四驅動力系統,包括前橋、前橋馬達、后橋、后橋馬達、液壓泵、液壓油箱、換向閥、第二分油閥、第一分油閥;其特征在于液壓泵通過聯軸器與動力輸出單元相連,液壓泵進油口通過管路與液壓油箱出油口相連,液壓泵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換向閥進油口相連,所述換向閥的第一換向油口通過管路與第一分油閥相連,所述第一分油閥通過管路分別與前橋馬達和后橋馬達相連,前橋馬達和后橋馬達還分別通過管路與第二分油閥相連,所述第二分油閥還通過管路與換向閥的第二換向油口相連,換向閥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油箱進油口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前橋馬達、后橋馬達分別連接有主動錐齒輪,與車輪相連的軸上固定設置有從動錐齒輪,所述主動錐齒輪與從動錐齒輪相適配。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油閥、第二分油閥能夠將前橋馬達和后橋馬達通過管路輸入的液壓油匯集,然后通過管路將匯集的液壓油通入換向閥;所述第一分油閥、第二分油閥也能夠換向閥通過管路通的液壓油平均分成兩份,然后分別通過管路通入到前橋馬達和后橋馬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增減動力單元的轉速直接控制液壓泵供油量的大小,進而控制前橋馬達和后橋馬達的輸出,實現無級變速,不再需要頻繁換擋,避免駕駛人員身體因頻繁換擋而疲勞;直接將馬達和驅動橋相連,縮短了傳動距離,減少了中間過程,提高了傳動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馬達與橋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前橋,2、前橋馬達,3、后橋,4、后橋馬達,5、液壓泵,6、液壓油箱,7、換向閥,8、第二分油閥,9、第一分油閥,10、主動錐齒輪,11、從動錐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

在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的描述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附圖1和附圖2中,一體式液壓四驅動力系統,包括前橋1、前橋馬達2、后橋3、后橋馬達4、液壓泵5、液壓油箱6、換向閥7、第二分油閥8、第一分油閥9;其特征在于液壓泵5通過聯軸器與動力輸出單元相連,液壓泵5進油口通過管路與液壓油箱6出油口相連,液壓泵5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換向閥7進油口相連,所述換向閥7第一換向油口通過管路與第一分油閥9相連,所述第一分油閥9通過管路分別與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相連,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還分別通過管路與第二分油閥8相連,所述第二分油閥8還通過管路與換向閥7第二換向油口相連,換向閥7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油箱進油口相連;所述前橋馬達2、后橋馬達4分別連接有主動錐齒輪10,與車輪相連的軸上固定設置有從動錐齒輪11,所述主動錐齒輪10與從動錐齒輪11相適配。

所述第一分油閥9、第二分油閥8能夠將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通過管路輸入的液壓油匯集,然后通過管路將匯集的液壓油通入換向閥7;所述第一分油閥9、第二分油閥8也能夠換向閥7通過管路通的液壓油平均分成兩份,然后分別通過管路通入到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

具體地,動力單元通過聯軸器帶動液壓泵5轉動,液壓泵5從液壓油箱6汲取液壓油通入換向閥7;

前進時,液壓泵5通入的液壓油從第一換向油口出來后通入第一分油閥9,第一分油閥9將液壓油平均分成兩份,分別通入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推動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做功,然后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通過主動錐齒輪10與從動錐齒輪11帶動車輛前進,推動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做完功的液壓油從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分別通過管路輸出至第二分油閥8,第二分油閥8將液壓油混合后通入換向閥7,然后液壓油從換向閥7回流至液壓油箱6;

后退時,調整換向閥7內部管路連接關系,液壓泵5通入的液壓油從第二換向油口出來后通入第二分油閥8,第二分油閥8將液壓油平均分成兩份,分別通入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推動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做功,然后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通過主動錐齒輪10與從動錐齒輪11帶動車輛后退,推動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做完功的液壓油從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分別通過管路輸出至第一分油閥9,第一分油閥9將液壓油混合后通入換向閥7,然后液壓油從換向閥7回流至液壓油箱6。

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增減動力單元的轉速直接控制液壓泵5供油量的大小,進而控制前橋馬達2和后橋馬達4的輸出,實現無級變速,不再需要頻繁換擋,避免駕駛人員身體因頻繁換擋而疲勞;直接將馬達和驅動橋相連,縮短了傳動距離,減少了中間過程,提高了傳動效率。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