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車載飲用水系統和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的普及,開車長途旅行的人越來越多,提高旅途中的舒適性成為汽車廠的關注重點。如果有寶寶或者老人乘車,可能需要在乘車途中沖泡奶粉或者茶水,自帶熱水壺不僅容量有限還占用乘坐空間,且自帶熱水壺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如果水壺傾倒或熱水灑出可能會燙傷人。除此之外,人們在夏季開車或者乘車時,通常希望喝低溫水達到冰爽的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車載飲用水系統來滿足人們開車或乘車途中飲水方面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載飲用水系統。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該車載飲用水系統的車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包括:
本體,所述本體內限定有腔室;
扶手,所述扶手可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以打開和關閉所述腔室;
儲水箱,所述儲水箱設在所述腔室內;
出水機構,所述出水機構設在所述本體上且與所述儲水箱連通以排出所述儲水箱內的水;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出水機構相連以控制所述出水機構出水。
進一步地,所述本體為副儀表板,所述本體的上端開口,所述扶手可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的上端以打開和關閉所述開口。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載飲用水系統還包括:儲物盒,所述儲物盒可拆卸地設在所述開口內以用于儲物和遮擋所述儲水箱。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機構在使用位置和收納位置之間可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所述出水機構位于所述收納位置時,所述出水機構收納在所述本體內,所述出水機構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時,所述出水機構的出水口伸出所述本體。
進一步地,所述本體上設有接水部,所述接水部與所述出水機構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時的出水口位置相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載飲用水系統還包括:注水軟管,所述注水軟管的一端與所述儲水箱連通以向所述儲水箱內注水。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機構包括:
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與所述儲水箱連通;
第一泵體,所述第一泵體設在所述出水管路上以使所述出水管路內形成水流;
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設在出水口處以控制所述出水口打開和關閉,所述第一泵體和所述第一電磁閥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機構還包括:
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在所述出水管路上以檢測出水溫度;
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與所述儲水箱和所述第一泵體連通;
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設在所述回水管路上,所述第二電磁閥與所述控制器相連以在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溫度與設定溫度不同時打開將所述第一泵體的水泵至所述儲水箱。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載飲用水系統還包括:
熱水箱,所述熱水箱與所述儲水箱連通,所述出水管路上設有與所述熱水箱連通的第三電磁閥;
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熱水箱連通以對所述熱水箱內的水進行加熱,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連以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是否加熱。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載飲用水系統還包括:
冷水箱,所述冷水箱與所述儲水箱連通,所述出水管路上設有與所述冷水箱連通的第四電磁閥;
制冷裝置,所述制冷裝置與所述冷水箱連通以對所述冷水箱內的水進行制冷,所述制冷裝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連以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是否制冷。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載飲用水系統還包括:
第一水位傳感器,所述第一水位傳感器設在所述熱水箱內以檢測所述熱水箱內水位;
第二水位傳感器,所述第二水位傳感器設在所述冷水箱內以檢測所述冷水箱內水位;
第二泵體,所述第二泵體設在所述熱水箱與所述儲水箱之間;
第三泵體,所述第三泵體設在所述冷水箱與所述儲水箱之間,所述第二泵體、所述第三泵體、所述第一水位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水位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一水位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所述第二泵體是否開啟,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二水位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所述第三泵體是否開啟。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載飲用水系統還包括:
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熱水箱內水溫,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所述加熱裝置是否加熱;
第三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三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冷水箱內水溫,所述第三溫度傳感器與所述的控制相連,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三溫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所述制冷裝置是否制冷。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載飲用水系統還包括:
指示燈,所述指示燈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指示燈在所述熱水箱或所述冷水箱內水溫達到設定溫度和未達到設定溫度時分別顯示不同顏色。
進一步地,所述冷水箱、所述熱水箱和所述儲水箱分別為可拆卸的箱體。
進一步地,所述冷水箱、所述熱水箱和所述儲水箱的上端分別敞開,所述冷水箱上設有冷水箱蓋,所述熱水箱上設有熱水箱蓋,所述儲水箱上設有儲水箱蓋。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設在所述本體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具有取水鍵和溫度調節鍵。
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的車輛包括根據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車載飲用水系統。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通過將儲水箱固定到本體的腔室內,可實現儲水箱的儲水功能,同時,通過將儲水箱、出水機構以及控制器相連接,控制器控制出水機構出水,可以滿足司機或乘員在車內取水的需求,飲水更加便捷,提高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的一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的又一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的再一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的非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的工作原理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的內部結構組成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的控制面板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車載飲用水系統100;
本體10;儲物盒11;接水部12;注水軟管13;指示燈14;
扶手20;
儲水箱30;儲水箱蓋31;
出水機構40;第一泵體41;第一電磁閥42;第一溫度傳感器43;第二電磁閥44;第五電磁閥45;
控制器50;控制面板51;
熱水箱60;加熱裝置61;第三電磁閥62;熱水箱蓋63;
冷水箱70;制冷裝置71;第四電磁閥72;冷水箱蓋73;
第二泵體80;第三泵體81;
杯子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下面首先結合附圖具體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
如圖1至圖8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包括本體10、扶手20、儲水箱30、出水機構40和控制器50。
具體而言,如圖1至圖7所示,本體10內限定有腔室,扶手20可活動地設在本體10上以打開和關閉腔室,儲水箱30設在腔室內,出水機構40設在本體10上且與儲水箱30連通以排出儲水箱30內的水,控制器50與出水機構40相連以控制出水機構40出水。
也就是說,本體10內設有腔室,本體10上設有可活動的扶手20,扶手20可以打開或關閉本體10內的腔室,腔室內設有用于儲水的儲水箱30。同時本體10上設有用于排出水的出水機構40,出水機構40分別與儲水箱30和控制器50相連,控制器50控制出水機構40,儲水箱30內的水通過出水機構40排出。
由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通過在本體10內設置儲水箱30,在本體10上設置扶手20和出水機構40,同時出水機構40分別與儲水箱30和控制器50相連接,可以實現儲水箱30存儲水的功能,控制器50控制出水機構40,儲水箱30內的水通過出水機構40排出,滿足了乘客的存儲水和取水的需求,飲水更加便捷。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本體10為副儀表板,本體10的上端開口,扶手20可活動地設在本體10的上端以打開和關閉開口。
具體地,如圖1至3所示,本體10是副儀表板,本體10的上端設置開口,扶手20安裝在本體10上的上端開口處,與本體10的開口端相吻合,扶手20可以控制本體10上端打開和關閉。由此,通過將車輛的副儀表板設置成可以放置儲水箱30的本體10結構,不僅可以合理利用副儀表板內的空間,而且取水方便。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包括儲物盒11,儲物盒11可拆卸地設在開口內以用于儲物和遮擋儲水箱30。
也就是說,如圖2所示,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設有儲物盒11,儲物盒11可拆卸地安裝在本體10的開口內,用于儲存物品和遮擋住儲水箱30,合理利用本體10內的存儲空間。
優選地,出水機構40在使用位置和收納位置之間可活動地設在本體10上,出水機構40位于收納位置時,出水機構40收納在本體10內,出水機構40位于使用位置時,出水機構40的出水口伸出本體10。
換句話說,出水機構40可旋轉或可伸縮地設在本體10上,當出水機構40收納到本體10內,如圖5所示,出水機構40位于收納位置,不占用車內空間,當出水機構40的出水口伸出本體10時,如圖4所示,出水機構40位于使用位置,可以用于出水。由此,可收納的出水機構40使用靈活,可以節省車內空間。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本體10上設有接水部12,接水部12與出水機構40在位于使用位置時的出水口位置相對應。
換言之,如圖2所示,本體10上設有接水部12,接水部12位于出水機構40在使用位置時出水口的正下方,接水部12在本體10上形成為圓柱形凹槽,用于放置杯子1。由此,杯子1在接水時可以穩固地放置在出水口的下方,不易傾倒。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包括注水軟管13,注水軟管13的一端與儲水箱30連通以向儲水箱30內注水。
也就是說,該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包括注水軟管13,注水軟管13一端和儲水箱30連通,另一端用于向儲水箱30內注水,注水軟管13材質柔軟,便于礦泉水瓶等容器對準注水軟管13水口進行注水,提升注水操作便捷性,同時注水軟管13便于收納,比固定式的注水口節省空間。另外,注水軟管13的另一端可以通過塞子進行密封,在注水時,取下塞子即可。
根據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例,出水機構40包括出水管路、第一泵體41和第一電磁閥42。其中,出水管路與儲水箱30連通,第一泵體41設在出水管路上以使出水管路內形成水流,第一電磁閥42設在出水口處以控制出水口打開和關閉,第一泵體41和第一電磁閥42分別與控制器50相連。
具體地,第一泵體41和第一電磁閥42分別與控制器50相連,由控制器50控制。出水管路和儲水箱30相連,第一泵體41設在出水管路上,如圖6所示,第一泵體41和儲水箱30之間還設有第五電磁閥45,第五電磁閥45也與控制器50相連,通過控制器50可以打開或關閉第一電磁閥42和第五電磁閥45,控制出水管路中的水流,通過控制器50可以打開或關閉第一泵體41,控制第一泵體41從儲水箱30中抽水。由此,通過控制器50控制出水機構40是否出水,滿足客戶的取水需求。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例,出水機構40還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43、回水管路和第二電磁閥44。其中,第一溫度傳感器43設在出水管路上以檢測出水溫度,回水管路與儲水箱30和第一泵體41連通,第二電磁閥44設在回水管路上,第二電磁閥44與控制器50相連以在出水管路的出水溫度與設定溫度不同時打開將第一泵體41的水泵至儲水箱30。
具體地,如圖6和7所示,第一溫度傳感器43設在出水管路上用于檢測出水溫度,回水管路連通儲水箱30和第一泵體41,第二電磁閥44設在出水回路上且位于第一泵體41和儲水箱30之間,第二電磁閥44與控制器50相連接,當第一溫度傳感器43檢測出水管路的出水溫度和設定溫度不同時,第二電磁閥打開將第一泵體41的水泵至儲水箱30,直至出水溫度和設定溫度相同。由此,通過在出水機構40中裝配第一溫度傳感器43、回水管路和第二電磁閥44,當出水溫度與設定溫度不同時,可以通過第一泵體41將水泵至儲水箱30,直至出水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才從出水口排出達到設定溫度的水,可以保證用戶能夠直接獲得設定溫度的水。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包括熱水箱60和加熱裝置61。熱水箱60與儲水箱30連通,出水管路上設有與熱水箱60連通的第三電磁閥62,加熱裝置61與熱水箱60連通以對熱水箱60內的水進行加熱,加熱裝置61與控制器50相連以由控制器50控制是否加熱。
換言之,如6和圖7所示,熱水箱60和儲水箱30連通,熱水箱60中的水來自儲水箱30,出水管路上設有與熱水箱60連通的第三電磁閥62,第三電磁閥62控制熱水箱60中的水是否流入出水管路中,加熱裝置61分別與控制器50以及熱水箱60連通。由此,通過設置熱水箱60和加熱裝置61,通過控制器50來控制加熱裝置61是否對熱水箱60內的水進行加熱,可以滿足用戶對熱水的需求。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包括冷水箱70和制冷裝置71。冷水箱70與儲水箱30連通,出水管路上設有與冷水箱70連通的第四電磁閥72,制冷裝置71與冷水箱70連通以對冷水箱70內的水進行制冷,制冷裝置71與控制器50相連以由控制器50控制是否制冷。
具體地,如圖6和圖7所示,冷水箱70與儲水箱30連通,冷水箱70中的水來自儲水箱30,出水管路上設有與冷水箱70連通的第四電磁閥72,第四電磁閥72控制冷水箱70中的水是否流入出水管路中,制冷裝置71分別與控制器50以及冷水箱70連通。由此,通過設置冷水箱70和制冷裝置71,通過控制器50來控制制冷裝置71是否對冷水箱70內的水進行制冷,可以滿足用戶對于冷水的需求。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包括第一水位傳感器、第二水位傳感器、第二泵體80以及第三泵體81。其中,第一水位傳感器設在熱水箱60內以檢測熱水箱60內水位,第二水位傳感器設在冷水箱70內以檢測冷水箱70內水位,第二泵體80設在熱水箱60與儲水箱30之間,第三泵體81設在冷水箱70與儲水箱30之間,第二泵體80、第三泵體81、第一水位傳感器和第二水位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50相連,控制器50根據第一水位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第二泵體80是否開啟,控制器50根據第二水位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第三泵體81是否開啟。
具體地,第一水位傳感器、第二水位傳感器、第二泵體80以及第三泵體81分別與控制器50相連,其中,第一水位傳感器設在熱水箱60內以檢測熱水箱60內水位,第二泵體80設在熱水箱60與儲水箱30之間,控制器50根據第一水位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第二泵體80開關,當第一水位傳感器檢測熱水箱60內的水位低于預設水位時,控制器50打開第二泵體80,第二泵體80將儲水箱30內的水泵至熱水箱60內,直到第一水位傳感器檢測熱水箱60內的水位達到預設水位,控制器50關閉第二泵體80。
第二水位傳感器設在冷水箱70內以檢測冷水箱70內水位,第三泵體81設在冷水箱70與儲水箱30之間,控制器50根據第二水位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第三泵體81開關,當第二水位傳感器檢測冷水箱70內的水位低于預設水位時,控制器50打開第三泵體81,第三泵體81將儲水箱30內的水泵至冷水箱70內,直到第二水位傳感器檢測冷水箱70內的水位達到預設水位,控制器50關閉第三泵體81。
由此,通在車載飲用水系統100中安裝第一水位傳感器、第二水位傳感器、第二泵體80以及第三泵體81,并使其都與控制器50相連,可以在熱水箱60和冷水箱70內的水位未達到設定水位時通過控制器50對其進行補水,保證車載飲用水系統100的使用安全。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包括第二溫度傳感器和第三溫度傳感器。其中,第二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熱水箱60內水溫,第二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50相連,控制器50根據第二溫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加熱裝置61是否加熱,第三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冷水箱70內水溫,第三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50相連,控制器50根據第三溫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制冷裝置71是否制冷。
具體地,第二溫度傳感器和第三溫度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50相連,其中,第二溫度傳感器設在熱水箱60內用于檢測熱水箱60內水溫,控制器50根據第二溫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加熱裝置61的開關,當第二溫度傳感器檢測熱水箱60內的水溫低于預設水溫時,控制器50打開加熱裝置61對熱水箱60內的水加熱,當第二傳感器檢測熱水箱60內的水溫達到預設水溫時,控制器50關閉加熱裝置61,停止對熱水箱60內的水加熱。
第三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冷水箱70內水溫,控制器50根據第三溫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制冷裝置71的開關,當第三溫度傳感器檢測冷水箱70內水溫高于預設水溫時,控制器50打開制冷裝置71對冷水箱70內水制冷,當第三溫度傳感器檢測冷水箱70內水溫達到預設水溫時,控制器50關閉制冷裝置71,停止對冷水箱70內的水制冷。
由此,通過在熱水箱60和冷水箱70中分別安裝第二溫度傳感器和第三溫度傳感器并使其和控制器50相連接,可以對熱水箱60和冷水箱70內的水溫進行檢測,并通孔控制器50控制是否對其加熱或制冷。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包括指示燈14,指示燈14與控制器50相連,指示燈14在熱水箱60或冷水箱70內水溫達到設定溫度和未達到設定溫度時分別顯示不同顏色。
具體地,如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還安裝有指示燈14,指示燈14與控制器50相連,當熱水箱60或冷水箱70內的水溫未達到設定溫度時指示燈14顯示紅色,當熱水箱60或冷水箱70內的水溫達到預設溫度時指示燈14顯示綠色。由此通過指示燈14的顏色,容易判斷熱水箱60或冷水箱70內的水溫是否達到設定溫度。
優選地,冷水箱70、熱水箱60和儲水箱30分別為可拆卸的箱體。
也就是說,冷水箱70、熱水箱60和儲水箱30分別為箱體,并且可拆卸地安裝在車載飲用水系統100中,清洗時可以將箱體分別拆卸下來清洗,使用方便。
可選地,冷水箱70、熱水箱60和儲水箱30的上端分別敞開,冷水箱70上設有冷水箱蓋73,熱水箱60上設有熱水箱蓋63,儲水箱30上設有儲水箱蓋31。
換言之,冷水箱70、熱水箱60和儲水箱30分別為上端敞開的箱體結構,且冷水箱70、熱水箱60和儲水箱30分別配置冷水箱蓋73、熱水箱蓋63和儲水箱蓋31用于遮蓋箱體,清洗時打開扶手20和儲物盒11,取出冷水箱70、熱水箱60和儲水箱30以及箱體的箱蓋分別清洗,箱體的大開口設計更便于箱體內部的清潔。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控制器50包括設在本體10上的控制面板51,控制面板51具有取水鍵和溫度調節鍵。
具體地,控制器50包括控制面板51,控制面板51設在本體10上,控制面板51上設有取水鍵和溫度調節鍵,按下取水鍵可取水,通過溫度調節鍵可設定所需水溫,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下面具體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其中,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將對車載飲用水系統100的各使用部分分別進行描述。
注水:打開扶手20和儲物盒11,取出注水軟管13,將儲水容器(如礦泉水瓶,水壺等)對著注水軟管13,往里面注入水。
取水前準備:放置杯子1于接水部12中,按下出水機構40,出水機構40彈出。
常溫水取用:在控制面板51上按下“常溫”按鈕,打開第一電磁閥42和第五電磁閥45,關閉第三電磁閥62、第四電磁閥72和第二電磁閥44,水從儲水箱30中被抽出,通過出水口流入杯子1。
水加熱設定:在控制面板51上按下“加熱溫度設定”按鈕,并設定好溫度。第一水位傳感器檢查熱水箱60內水位是否達到設定值,如果沒有則發信息給控制器50,控制器50控制第二泵體80開啟,從儲水箱30中抽水,直至熱水箱60中的水達到設定水位,第一水位傳感器發送信息給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開啟加熱裝置61,第一溫度傳感器發送實時的水溫信息給控制器50,如果溫度沒有達到設定值,則指示燈14顯示為紅色,如果達到設定值,則指示燈14顯示為綠色,進入保溫狀態。
熱水取用:當加熱指示燈14顯示為綠色時按下“熱水”按鈕,控制器50下指令,第三電磁閥62、第一泵體41,第二電磁閥44開啟,第四電磁閥72、第五電磁閥45、第一電磁閥42關閉,水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43和第二電磁閥44返回儲水箱,當第一溫度傳感器43感知到水溫度達到設定值,發送信息到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第二電磁閥44關閉,第一電磁閥42打開,水順著出水口進入杯子1。當水位低于設定的最低水位,第一水位傳感器發送信息給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第三電磁閥62、第一泵體41、第一電磁閥42關閉,第二泵體80開啟,水從儲水箱30進入熱水箱60,同時控制面板51上“加熱溫度設定”按鈕指示燈14顯示為紅色。當冷水箱70中的水達到設定水位,第一水位傳感器發送信息給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關閉第二泵體80。同時第二溫度傳感器實時反饋熱水箱60中水的溫度給控制器50,待水溫達到設定溫度后,控制器50下指令控制面板51上指示燈14變為綠色,并進入保溫狀態。如需熱水,可直接按壓控制面板51上“熱水”按鈕。
取消加熱:在控制面板51上按下“加熱溫度設定”按鈕,指示燈14滅,控制器50下指令加熱裝置61停止加熱,所有閥門關閉。
水制冷設定:在控制面板51上按下“制冷溫度設定”按鈕,并設定好溫度。第二水位傳感器檢查冷水箱70中水位是否達到設定值,如果沒有則發信息給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第三泵體81開啟,從儲水箱30中抽水,直至冷水箱70中的水達到設定水位,第二水位傳感器發送信息給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開啟制冷裝置71,第三溫度傳感器發送實時的水溫信息給控制器50,如果溫度沒有達到設定值,則指示燈14顯示為紅色,如果達到設定值,則指示燈14顯示為綠色,進入保溫狀態。
冷水取用:當制冷指示燈14顯示為綠色時按下“冷水”按鈕,控制器50下指令,第四電磁閥72、第一泵體41,第二電磁閥44開啟,第三電磁閥62、第五電磁閥45、第一電磁閥42關閉,水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43和第二電磁閥44返回儲水箱30,當第一溫度傳感器43檢測水溫度達到設定值,發送信息到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第二電磁閥44關閉,第一電磁閥42打開,水就可以順著出水口進入杯子1。當水位低于規定的最低水位,第二水位傳感器發送信息給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第四電磁閥72、第一泵體41、第一電磁閥42關閉,第三泵體81開啟,水從儲水箱30進入冷水箱70,同時控制面板上“制冷溫度設定”按鈕指示燈14顯示為紅色。當冷水箱70中的水達到設定水位,第二水位傳感器發送信息給控制器50,控制器50下指令關閉第三泵體81。同時第三溫度傳感器實時反饋冷水箱70中水的溫度給控制器50,待水溫達到設定溫度后,控制器50下指令控制面板51上指示燈14變為綠色,并進入保溫狀態。如需冷水,可直接按壓控制面板51上“冷水”按鈕。
取消制冷:在控制面板51上按下“制冷溫度設定”按鈕,指示燈14滅,控制器50下指令制冷裝置71停止制冷,所有閥門關閉。
總而言之,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通過將儲水箱30固定到本體10的腔室內,可實現儲水箱30的儲水功能。同時,通過將儲水箱30出水機構40以及控制器50相連接,控制器50控制出水機構40排出水,可以滿足司機或乘員在車內取水的需求,飲水更加便捷,提高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輛包括根據上述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由于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車載飲用水系統100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輛也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即可以滿足司機或乘員在車內取水的需求,飲水更加便捷,提高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