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裝置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鐵道貨車上基本采用的是傳統的手動式風控裝置。傳統的手動式風控裝置是利用手動閥控制氣路,控制風缸的運動,達到對有底開門貨車卸貨進行控制的目的;其缺點是需要人為去逐一打開、關閉手動閥,花費大量人力,而且卸貨時會有大量灰塵,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有嚴重影響。國內已有利用RFID技術,針對帶蓋漏斗車自動定位與裝載/卸貨自動控制的漏斗車,但是采用的方法是單輛貨車控制,并且頂蓋及底門的開閉狀態不能反饋到機車控制室,不具有熱軸脫軌狀態監測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同時進行多輛漏斗車的頂蓋開閉控制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包括頂蓋控制開關及至少一智能控制器;所述頂蓋控制開關通過所述智能控制器與控制頂蓋氣缸上下運行的電氣閥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通過操作一個控制頂蓋開閉狀態的開關和智能控制器,將開閉頂蓋的命令發送給每一輛鐵路帶蓋漏斗車,使得所有鐵路帶蓋漏斗車頂蓋能同時打開或關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漏斗車智控制裝置,包括頂蓋控制開關及至少一智能控制器。頂蓋控制開關通過智能控制器與控制頂蓋氣缸上下運行的電氣閥連接。頂蓋控制開關設置在機車控制室。頂蓋控制開關與智能控制器之間通過列車通訊電路連接。其中,智能控制器包括微處理器、電源控制單元、信號輸入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及電磁閥控制單元;信號輸入單元通過微處理器與電磁閥控制單元連接;電磁閥控制單元通過電源控制單元與信號輸出單元連接。為了有效采集漏斗車部件(例如,頂蓋、底門等)的狀態信息,該漏斗車智控制裝置還包括檢測單元。該檢測單元包括無線電位移傳感器及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無線電位移傳感器可分別安裝在漏斗車的頂蓋及漏斗車的底門不同位置上。無線電位移傳感器的個數至少為2個,具體上限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例如,在頂蓋可以設置2個,在底門設置3個。無線電位移傳感器可以用RF位移傳感器實現。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安裝在漏斗車的軸承不同位置上。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的個數至少為2個,具體上限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例如,可在漏斗車的軸承不同位置設置8個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可以用RF熱軸脫軌傳感器實現。為了有效將無線電位移傳感器和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采集的信息傳遞到智能控制器,該漏斗車智控制裝置還可以包括無線電接收器。無線電接收器可設置在檢測單元與智能控制器之間。無線電接收器包括信號接收電路、信號解碼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及信號輸出電路;信號接收電路一端分別與無線電位移傳感器及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連接,另一端通過信號解碼電路與信號處理電路連接;所述信號處理電路與智能控制器連接。無線電接收器還包括報警電路,根據信號處理電路判斷可能出事故時,發出報警信息。報警電路與信號輸出電路連接。無線電接收器的信號輸出電路與智能控制器的信號輸入單元之間通過RS-485接口連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的具體控制如下頂蓋控制開關通過列車通訊電路將頂蓋“開”或“關”命令發送到所編組的每一輛漏斗車的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通過電磁閥控制單元控制電源控制單元,從而控制電磁閥的電源通/斷,進而控制頂蓋氣缸的上下運行,實現頂蓋的開/關功能。通過安裝在頂蓋上的RF位移傳感器檢測頂蓋的開/關狀態;通過安裝在底門運動機構上RF位移傳感器檢測底門的開/關狀態;并通過無線電發射電路,將頂蓋開/關狀態信息、底門開/關狀態信息發送到無線電接收器。其中,RF位移傳感器通過探測相對于重力(向下)方向的傾斜來判斷底門的開/關狀態。每10秒進行一次取樣,如果現有的傾斜角度與上一次讀數發生明顯變化,RF位移傳感器通過其內置的無線電發射電路將上傳新的數據給無線電接收器。無線電接收器將進行邏輯判斷底門的狀態是開啟狀態、關閉狀態、底門故障狀態或感應系統故障。在任何情況下,至少每10分鐘應向無線電接收器傳送一次數據。同時,通過安裝在軸承承載鞍上的RF溫度振動傳感器,探測軸承承載鞍的溫度數據,通過其內置的無線電發射電路,將溫度信息發送到無線電接收器。當華氏溫度每變化10度或至少10分鐘,RF溫度振動傳感器發送一次數據。無線電接收器的信號處理電路判斷軸承溫度是否超過溫度限制,當判斷軸承溫度超過溫度限制,將觸發報警電路進行報警,發出熱軸報警信息。當車輛在運行中,通過探測垂向加速度,每10秒鐘更新一次數據,信號處理電路在加速度峰值增加5倍,并將加速度與過去30天的數據以及絕對最小閥值進行比較,當加速度大于絕對最小閥值時,將觸發報警電路進行報警,發出脫軌報警信息。最后,無線電接收器將頂蓋開/閉狀態、底門開/閉狀態、熱軸報警信號、脫軌報警信號通過RS-485方式傳輸給智能控制器的信號輸入單元,智能控制器按照FTT-10通信通過列車通訊電路傳輸給機車控制室,在機車控制室的監控屏上顯示所有信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通過操作一個控制頂蓋開閉狀態的開關,依次采用通訊電路、智能控制器及無線電接收器將開閉頂蓋的命令發送給每一輛鐵路帶蓋漏斗車,所有鐵路帶蓋漏斗車頂蓋同時打開或關閉,并將頂蓋的開/閉狀態依次通過無線電接收器、智能控制器、通訊電路反饋到機車控制室,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監測軸溫、垂向加速度、將熱軸報警信息脫軌報警信息反饋到機車控制室的功能。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蓋控制開關及至少一智能控制器;所述頂蓋控制開關通過所述智能控制器與控制頂蓋氣缸上下運行的電氣閥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檢測漏斗車部件狀態信息的檢測單元;所述檢測單元與所述智能控制器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包括無線電位移傳感器及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所述無線電位移傳感器分別安裝在漏斗車的頂蓋及漏斗車的底門不同位置上;所述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安裝在漏斗車的軸承不同位置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電位移傳感器的個數至少為2個;所述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的個數至少為2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無線電接收器;所述無線電接收器設置在所述檢測單元與所述智能控制器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電接收器包括信號接收電路、信號解碼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及信號輸出電路;所述信號接收電路一端分別與所述無線電位移傳感器及無線電熱軸脫軌傳感器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信號解碼電路與所述信號處理電路連接;所述信號輸出電路與所述智能控制器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電接收器還包括報警電路,所述報警電路與所述信號輸出電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微處理器、電源控制單元、信號輸入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及電磁閥控制單元;所述信號輸入單元通過微處理器與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連接;所述電磁閥控制單元通過電源控制單元與所述信號輸出單元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輸入單元與所述信號輸出電路之間通過RS-485接口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通訊電路,所述通訊電路用于連接所述頂蓋控制開關和所述智能控制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包括頂蓋控制開關及至少一智能控制器;所述頂蓋控制開關通過所述智能控制器與控制頂蓋氣缸上下運行的電氣閥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漏斗車智能控制裝置,通過操作一個控制頂蓋開閉狀態的開關和智能控制器,將開閉頂蓋的命令發送給每一輛鐵路帶蓋漏斗車,使得所有鐵路帶蓋漏斗車頂蓋能同時打開或關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
文檔編號B61D39/00GK202896583SQ20122044143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孫先俊, 姜寶良, 張金發, 劉幻云, 林量才, 湯楚強, 劉鳳偉 申請人:南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