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簧式助力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簧式助力自行車。
技術背景目前,自行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腳踩即可行走,輕快方便,但是長時間 騎行兩腿易疲勞,而且沒有充分利用人體的重力勢能。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簧式助力自行車,它可 以充分利用人體的重力勢能,協助雙腿踩驅動自行車,省力。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車架的前部鉸接前輪和車把,車架的中部鉸接鏈輪和腳蹬,車架的后部通過后輪軸鉸接后輪,后輪軸上固定飛輪,所述的鏈輪和飛輪通過鏈條相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輪軸上固定重力驅動飛輪,重力驅動飛輪的外套上固定鋼絲帶的一端,鋼絲帶的另一端與杠桿的一端固定,杠桿的另一端與驅動桿的下端鉸接,驅動桿的上端穿過 套筒與車座固定,套筒與車架固定,套筒內有壓簧,壓簧的下端坐在套筒的內底部,壓簧的上端與所述的驅動桿固定,壓簧使驅動桿和車座在無外力時處于 高位。它可以充分利用人體的重力勢能,協助雙腿踩驅動自行車,省力。結構簡 單,造價低,易維修。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l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向局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車架3的前部鉸接前輪1和車把2,車架3的中部鉸接鏈輪 14和腳蹬,車架3的后部通過后輪軸15鉸接后輪9。所述的后輪軸15上固定 飛輪10,所述的鏈輪14和飛輪10通過鏈條13相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輪 軸15上還固定重力驅動飛輪11,重力驅動飛輪11的外套上固定鋼絲帶12的一 端,鋼絲帶12的另一端與杠桿8的一端固定,杠桿8的另一端與驅動桿6的下 端鉸接,驅動桿6的上端穿過套筒4與車座5固定。所述套筒4與車架3固定, 套筒4內有壓簧7,壓簧7的下端坐在套筒4的內底部,壓簧7的上端與所述的 驅動桿6固定,壓簧7使驅動桿6和車座5在無外力時處于高位。騎自行車時,人體壓動車座5,驅動桿6通過杠桿8驅動重力驅動飛輪11, 使重力驅動飛輪11逆時針向前擺動,協助雙腿使后輪9向前旋轉。
權利要求1、一種壓簧式助力自行車,車架(3)的前部鉸接前輪(1)和車把(2),車架(3)的中部鉸接鏈輪(14)和腳蹬,車架(3)的后部通過后輪軸(15)鉸接后輪(9),后輪軸(15)上固定飛輪(10),所述的鏈輪(14)和飛輪(10)通過鏈條(13)相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輪軸(15)上固定重力驅動飛輪(11),重力驅動飛輪(11)的外套上固定鋼絲帶(12)的一端,鋼絲帶(12)的另一端與杠桿(8)的一端固定,杠桿(8)的另一端與驅動桿(6)的下端鉸接,驅動桿(6)的上端穿過套筒(4)與車座(5)固定,套筒(4)與車架(3)固定,套筒(4)內有壓簧(7),壓簧(7)的下端坐在套筒(4)的內底部,壓簧(7)的上端與所述的驅動桿(6)固定,壓簧(7)使驅動桿(6)和車座(5)在無外力時處于高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簧式助力自行車,車架的前部鉸接前輪和車把,車架的中部鉸接鏈輪和腳蹬,車架的后部通過后輪軸鉸接后輪,后輪軸上固定飛輪,所述的鏈輪和飛輪通過鏈條相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輪軸上固定重力驅動飛輪,重力驅動飛輪的外套上固定鋼絲帶的一端,鋼絲帶的另一端與杠桿的一端固定,杠桿的另一端與驅動桿的下端鉸接,驅動桿的上端穿過套筒與車座固定,套筒與車架固定,套筒內有壓簧,壓簧的下端坐在套筒的內底部,壓簧的上端與所述的驅動桿固定,壓簧使驅動桿和車座在無外力時處于高位。它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易維修的優點。
文檔編號B62K3/00GK201049695SQ20072010100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1日
發明者路振北 申請人:路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