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農用機動三輪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農用機動三輪車。
背景技術:
目前,各廠家生產銷售的農用機動三輪車,除其所具有的運輸功能外,幾 乎再無他用。對于耕地、碾場等農業作業,由于其結構所限,存在轉向半徑大 及前輪承重大,土壤、秸稈等對前車輪的阻力使其功耗增大,不能適應小地塊, 軟地面的有效作業,并造成其閑置和重復購置其他農機,浪費了資金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農用機動三輪車,以解決現有農用機 動三輪車存在的功能單一、利用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車架縱梁、車架橫梁、后橋半軸套管、離合器、離合器 拉桿、變速連桿、傳動三角帶、前板簧吊耳、后板簧吊耳、板簧、騎馬螺栓、 制動連桿,制動連桿總拉柄、制動總拉桿、制動連桿拉柄、固定螺栓,前板簧 吊耳和后板簧吊耳分別與板簧相連,板簧通過騎馬螺栓固定在后橋半軸套管上; 所述車架縱梁下通過固定螺栓固定有懸架組件,懸架組件由兩個懸架滑槽與前 懸架橫梁及后懸架橫梁組成,后懸架橫梁呈"U"形,在車兩側對稱焊接有懸架 滑槽,懸架滑槽通過墊塊設在前板簧吊耳和后板簧吊耳之間,懸架滑槽與車架 縱梁滑動連接,車架橫梁上設有螺桿孔,后懸架橫梁上設有調節螺孔,調節螺 桿插入螺桿孔和調節螺孔中;在前板簧吊耳的上端和墊塊之間安裝有制動連桿, 制動連桿的前端通過制動連桿總拉柄與制動總拉桿連接,制動連桿的后端與制 動連桿拉柄相連。
本實用新型在農用機動三輪車兩側的兩付板簧吊耳上分別通過焊接一個帶 有滑槽的懸架構件,由兩個懸架滑槽與前懸架橫梁及后懸架橫梁組成一個相對 獨立于車架縱梁的懸架組件,并用螺栓固定在車架縱梁上。后懸架橫梁和車架 橫梁間有調節螺桿,在進行不同的作業時,通過調節螺桿使懸架滑槽在車架縱 梁上前后滑動以調節前后車輪間的距離,改變整車的重心結構,以實現多功能作業。本實用新型不僅能保持原有的運輸功能,而且能有效的完成耕地、碾場 等作業。
本實用新型是能集運輸、耕作、碾場等于一身的多功能農業機械,有益效 果是可以使轉向半徑大大減小,較大的減少前輪承重,進而減小了土壤等對 前輪的阻力,能適應小地塊,軟地面作業,降低了功耗,增加了效率,節約了 作業成本。并且其調節方便,只需更換備用的傳動三角帶、變速連桿、制動總 拉桿和離合器拉桿,即具備多功能作業,避免了因重復購置機械而增加資金投 入和資源浪費。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大輪距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在小輪距時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在大輪距時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懸架組件的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懸架組件與車架橫梁及車架縱梁配合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車架縱梁3、車架橫梁4、后橋半軸套管9、離合器21、 離合器拉桿15、變速連桿16、傳動三角帶17、前板簧吊耳6-1、后板簧吊耳6-2、 板簧7、騎馬螺栓8、制動連桿IO,制動連桿總拉柄ll、制動總拉桿12、制動 連桿拉柄13、固定螺栓14,前板簧吊耳6-l和后板簧吊耳6-2分別與板簧7相 連,板簧7通過騎馬螺栓8固定在后橋半軸套管9上;其特征在于車架縱梁3 下通過固定螺栓14固定有懸架組件,由兩個懸架滑槽1與前懸架橫梁2-1及后 懸架橫梁2-2形成一個相對獨立十車架縱梁的懸架組件,后懸架橫梁2-2呈"U" 形,便十與車架橫梁4連接,在車兩側對稱焊接有懸架滑槽l,懸架滑槽l焊接 在三輪車副簧支架18上,懸架滑槽1通過墊塊22設在前板簧吊耳6-1和后板 簧吊耳6-2之間,懸架滑槽1與車架縱梁3滑動連接,車架橫梁4上設有螺桿 孔20,后懸架橫梁2-2上設有調節螺孔19,調節螺桿5插入螺桿孔20和調節 螺孔19中將車架橫梁4與后懸架橫梁2-2連接;調節螺桿5便于調節懸架組件在車架縱梁3上的前后位置以適應不同功能作業的需要。懸架滑槽1在進行不 同的作業時,通過調節螺桿調節前后車輪間的距離以改變整車的重心結構,以 實現多功能作業。在前板簧吊耳6-1的上端和墊塊22之間安裝有制動連桿10, 制動連桿10與懸架組件成為一體以方便調節。制動連桿10的前端通過制動連 桿總拉柄11與制動總拉桿12連接,制動連桿10的后端與制動連桿拉柄13相 連。對制動組件發生制動作用。
圖2和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在大輪距時的結構,此時的輪距是現有農用 機動三輪車的輪距,保持原有的運輸功能。圖1和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經過 調整在小輪距時的結構,此時整車重心移向后輪,轉向半徑減小,適合農田耕 作、碾場等作業。
本實用新型只需更換備用的離合器拉桿15,變速連桿16,制動總拉桿12 和傳動三角帶17即可實現功能轉換。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農用機動三輪車,包括有車架縱梁(3)、車架橫梁(4)、后橋半軸套管(9)、離合器(21)、離合器拉桿(15)、變速連桿(16)、傳動三角帶(17)、前板簧吊耳(6-1)、后板簧吊耳(6-2)、板簧(7)、騎馬螺栓(8)、制動連桿(10),制動連桿總拉柄(11)、制動總拉桿(12)、制動連桿拉柄(13)、固定螺栓(14),前板簧吊耳(6-1)和后板簧吊耳(6-2)分別與板簧(7)相連,板簧(7)通過騎馬螺栓(8)固定在后橋半軸套管(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縱梁(3)下通過固定螺栓(14)固定有懸架組件,懸架組件由兩個懸架滑槽(1)與前懸架橫梁(2-1)及后懸架橫梁(2-2)組成,后懸架橫梁(2-2)呈“U”形,在車兩側對稱焊接有懸架滑槽(1),懸架滑槽(1)通過墊塊(22)設在前板簧吊耳(6-1)和后板簧吊耳(6-2)之間,懸架滑槽(1)與車架縱梁(3)滑動連接,車架橫梁(4)上設有螺桿孔(20),后懸架橫梁(2-2)上設有調節螺孔(19),調節螺桿(5)插入螺桿孔(20)和調節螺孔(19)中;在前板簧吊耳(6-1)的上端和墊塊(22)之間安裝有制動連桿(10),制動連桿(10)的前端通過制動連桿總拉柄(11)與制動總拉桿(12)連接,制動連桿(10)的后端與制動連桿拉柄(13)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農用機動三輪車,以解決現有農用機動三輪車存在的功能單一、利用率低的問題。它包括有車架縱梁、車架橫梁、后橋半軸套管、離合器、離合器拉桿、變速連桿、傳動三角帶、前板簧吊耳、后板簧吊耳、板簧、騎馬螺栓、制動連桿,制動連桿總拉柄、制動總拉桿、制動連桿拉柄、固定螺栓,所述車架縱梁下通過固定螺栓固定有懸架組件,懸架組件由兩個懸架滑槽與前懸架橫梁及后懸架橫梁組成,在車兩側對稱焊接有懸架滑槽,懸架滑槽通過墊塊設在前板簧吊耳和后板簧吊耳之間,懸架滑槽與車架縱梁滑動連接,調節螺桿插入螺桿孔和調節螺孔中。本實用新型是能集運輸、耕作、碾場等于一身的多功能農業機械。
文檔編號B62D65/00GK201224442SQ20082011907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0日
發明者普 秦 申請人:普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