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及其成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副車架及其內高壓成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汽車副車架均采用沖壓成形的鈑金件焊接而成,基于這種傳統結構, 導致存在以下問題在汽車設計過程中,由于動力布置形式(橫置、縱置)、懸架結構、動力系統和副車 架的間隙需要,使得傳統的副車架布置有困難,傳統的副車架縱梁采用沖壓成形的上下兩 片焊接而成,有時候為了增加副車架強度,在上下片之間需要增加輔助加強支架,這就增加 了副車架的開發模具,增加了設計開發周期和制造成本,也造成了模具的巨大浪費,一定程 度上不利于整車重量的減輕。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傳統副車架由于強度的需要而引起零件的增加,必然引起模 具、定位工裝、焊接夾具的增加,不利于批量生產。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副車架進行改進,使得在布置上、結構、功能、裝配、制造、工藝 上可行,大大提高設計開發速度,降低成本,降低整車重量,提高整車經濟性。
發明內容
基于以上背景技術,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內高壓成形副車架,使 得整車重量減輕、材料節省、產品模塊化、提高副車架整體強度、提高產品性能及精度,且在 生產過程中可減少半成品零件數量,減少焊接、機械加工與產品裝配工序等后加工處理,有 效降低生產成本、減輕整車重量、縮短加工周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副車架結構具有如下構成一種內高壓成形副車架,主體結構呈“井”字形,由兩個縱梁、一個前橫梁、一個后 橫梁焊接而成,縱梁是內高壓成形的管型結構,其剖切面呈中間小兩頭大的非規則形狀。前 橫梁是內高壓成形的管型結構,其剖切面呈恒定的規則形狀。左右兩縱梁和前橫梁、后橫梁 上下片先焊接在一起形成整體式框架,然后將加強板、擺臂支架、懸置支架、穩定桿支架通 過各自定位孔,焊接在副車架上,最后,將四個襯套套管焊接在副車架上,從而達到產品的 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副車架縱梁和/或前橫梁采用管件內高壓成形技術,適用于等厚度不同形狀的中 空的結構管件,方法是先將管材進行首道折彎工序,然后進行工序2拍扁,再進行第3道工 序液壓成形,即將經工序2處理的管材放在成形模具中,通過管件內部壓入高壓流體,并在 管材的軸向方向施加壓力補償管料,把管料壓入到模具腔體內成形,隨后是工序4即切邊、 工藝孔的處理,方法是對縱梁進行端部、定位孔的激光切割,最后道工序是清洗、表面處理等。與傳統的上下片鈑金件沖壓成形再焊接的副車架相比,本發明的副車架在空間上 更緊湊。縱梁、前橫梁采用內高壓成形方法,區別于傳統的鑄造副車架和鈑金件上下片沖壓焊接技術,可達到減少結構件零件數目、焊接工序并縮短裝配工序,達到減輕重量及降低成 本的目標。按照本發明的一種優選設計方案,副車架縱梁的橫截面至少局部是圓形或橢圓 形,縱梁也可以至少部分設計成三角形或長方形。
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底盤布置(發動機、傳動軸、穩定桿等)及與縱梁附近相關件 的靜運動間隙的需要,對縱梁橫截面更改,原則是假定縱梁毛坯橫截面周長為L,經設計 后,縱梁橫截面周長為Li,那么了(Ll-L)/L*100%所得的值應該小于或等于35%。設計過程中,考慮到成形、焊接、裝配的需要,在每個縱梁的前后部位均設計有兩 個定位孔。內高壓縱梁的強度Q,與其管件厚度h成一次方正比關系,與管件橫截面面積S成 二次方正比關系,所以在優化縱梁的強度Q的設計過程中可以有以下三種方案1、改變縱梁的材料;2、改變縱梁的厚度h;3、改變縱梁的橫截面面積S。本發明的副車架有益效果具體如下1、本發明的副車架與傳統副車架減輕了重量與沖壓焊接件相比,內高壓成形縱 梁、前橫梁結構件可減少20% 30% ;2、本發明的副車架與傳統副車架相比,內高壓成形件通常僅需要一套模具,而沖 壓焊接件由多個沖壓件焊接而成,因此需要多套沖壓模具,故新發明的副車架大大縮短設 計周期,節約了模具開發成本,節省了生產投資,降低了產品的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增加了汽車企業的利潤;3、本發明的副車架與傳統副車架相比,減少半成品零件數量在成形過程中可一 次加工出縱梁、前橫梁。與沖壓焊接件相比,副車架縱梁、前橫梁零件由4個減少到2個,方 便了底盤件的模塊化;4、本發明的副車架與傳統副車架相比,提高了強度、剛性及疲勞強度成形過程中 液體具冷卻作用,使工件被"冷作強化",獲得比一般沖壓加工更高的工件強度;
下面借助附圖所示的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明,圖示為圖1是本發明內高壓成形副車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副車架的縱梁的立體圖,圖3是圖2所示的副車架的縱梁的俯視圖,圖4是圖2所示的副車架的縱梁沿著A-A線的截面圖,圖5是圖2所示的副車架的縱梁沿著B-B線的截面圖,圖6是圖2所示的副車架的縱梁沿著C-C線的截面圖,圖7是圖2所示的副車架的縱梁沿著D-D線的截面圖,圖8是圖2所示的副車架的縱梁沿著E-E線的截面圖,圖9是圖2所示的副車架的縱梁沿著F F線的截面圖;附圖標記
1、襯套套管,2、加強支架,3、前橫梁,4、加強支架,5、縱梁,6、擺臂支架,7、擺臂支 架,8、穩定桿支架,9、后懸置支架,10、后橫梁上片,11、擺臂支架,12、加強支架,13、后橫梁 下片,14、加強支架,15、擺臂支架,16、穩定桿支架,17、擺臂支架,18、擺臂支架,19、縱梁。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特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 圖9所示,本發明的副車架連接結構,由兩個縱梁(5,19),一個前橫 梁(3),后橫梁上下片(10,13),六個擺臂支架(6,7,11,15,17,18),四個加強板(2,4,12, 14),四個襯套套管(1),兩穩定桿支架(8,16)和一個發動機后懸置支架(9)焊接而成,這種 副車架整體框架結構,具有強度高,剛性好等特點,副車架縱梁(5,19)、前橫梁(3)乃內高 壓成形,圖4至圖9顯示了縱梁的各橫截面形狀特征。副車架縱梁、前橫梁采用管件內高壓成形技術,適用于等厚度不同形狀的中空的 結構管件,方法是先將管材進行首道折彎工序,然后進行工序2拍扁,再進行第3道工序液 壓成形,即將經工序2處理的管材放在成形模具中,通過管件內部壓入高壓流體,并在管材 的軸向方向施加壓力補償管料,把管料壓入到模具腔體內成形,隨后是工序4即切邊、工藝 孔的處理,方法是對縱梁、前橫梁進行端部、定位孔的激光切割,最后道工序是清洗、表面處 理等。縱梁(5,19)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與發動機、傳動軸等的間隙要求,縱梁的軸向走 向比較平緩(ζ方向落差小),便于內高壓工藝成形,減少了半成品數量。縱梁(5,19)的厚 度恒定,同樣有利于內高壓成形工藝,有利于材料的貼模,以及軸向材料的補給,能夠方便 的調整縱梁內壓與軸向位移的搭配關系,減少了成形缺陷,提高了開發成功率,從而縮短了 開發周期。由圖4至圖9是縱梁的橫截面形狀,可以看出縱梁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進行邊倒 角,有些截面是不規則形狀(圖6、圖7),因為設計間隙需要,各截面的設計均滿足上述原則 (假定縱梁毛坯橫截面周長為L,經設計后,縱梁橫截面周長為Li,那么了(Ll-L)/L*100% 所得的值應該小于或等于35%為佳)。副車架后橫梁上下片先焊接成一個整件,通過工裝夾具定位和縱梁(5,19)、前橫 梁(3)焊接成框架結構;然后再與工裝夾具定位好的四個擺臂支架(6,7,11,15,17,18)、發 動機后懸置支架焊接;然后再與工裝夾具定位好的四個加強板(2,4,12,14)、兩穩定桿支 架(8,16)進行焊接;最后與工裝夾具定位好的四個襯套套管(1)進行焊接,以保證各襯套 套管之間的尺寸形狀位置公差要求。綜上,本發明用的副車架內高壓成形縱梁、前橫梁結構設計獨特、結構簡單、工藝 可行性好、裝配簡便,使得整車重量減輕、材料節省、產品模塊化、提高副車架整體強度、提 高產品性能及精度,且在生產過程中可減少半成品零件數量,減少焊接、機械加工與產品裝 配工序等后加工處理,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減輕整車重量、縮短加工周期等優點。在此說明書中,本發明已參照其特定的實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顯然仍可以作出 各種修改和變換而不背離本發明的實質和范圍。因此,說明書和附圖應被認為是說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權利要求
一種內高壓成形副車架,主體結構呈“井”字形,由兩個縱梁(5,19)、一個前橫梁(3)、一個后橫梁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梁(5,19)是內高壓成形的管型結構,其剖切面呈中間小兩頭大的非規則形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梁(5,19)的橫截面 至少局部是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或長方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梁(5,19)具有恒定 的壁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梁(5,19)各焊接有 3個擺臂支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梁(5,19)的各自的 兩端各焊接有1個襯套套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梁(5,19)與后橫梁 焊接處各焊接有1個穩定桿支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橫梁上焊接有發動 機后懸置支架(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縱梁(5,19)、一個 前橫梁(3)、一個后橫梁的焊接之處設有加強板。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橫梁(3)是內高壓成 形的管型結構,其剖切面呈恒定的規則形狀。
10.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內高壓成形副車架,所述內高壓成形的方法是(1)管道折 彎,(2)工件拍扁,(3)液壓成形,(4)切邊、工藝孔處理,(5)清洗、表明處理。
全文摘要
一種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及其成形方法,該副車架主體結構呈“井”字形,由兩個縱梁(5,19)、一個前橫梁(3)、一個后橫梁焊接而成,縱梁(5,19)是內高壓成形的管型結構,其剖切面呈中間小兩頭大的非規則形狀。內高壓成形的方法步驟是(1)管道折彎,(2)工件拍扁,(3)液壓成形,(4)切邊、工藝孔處理,(5)清洗、表明處理。內高壓成形縱梁及前橫梁可以避免縱梁、前橫梁由上下兩個沖壓件焊接而成,節省了材料贏得了設計空間,從而獲得一個輕量化、高強度、高精度、省能源的副車架裝置。
文檔編號B62D21/02GK101811517SQ20101014861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6日
發明者但世群, 吳憲, 張振宇, 張松峰, 李國華, 邵杰 申請人:無錫同捷汽車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