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樞軸剎車夾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揭示一種雙樞軸剎車夾器,尤指一種具有較小的外輪廓,以此減輕空氣阻力以符合輕量化需求的雙樞軸剎車夾器。
背景技術:
在自行車的領域中,為了追求較佳的速度表現,近年來各大自行車廠開始追求輕量化,通過使用更好的材料以及新穎的技術,讓整臺自行車的重量不斷地減少。在設法克服風阻的部份,除了針對車架的流線造型提出不同見解外,亦同時對將車架各點受到的風阻力進行完整的量測分析,并在顧及安全、輕量化及符合人體工學等眾多因素下,推出不同的空氣動力學跑車。其中,用于提供剎車功能的剎車夾器亦須面對前述設法降低風阻的難題。雖然現有的雙樞軸剎車夾器用于自行車時具有機械增益較佳的優點,但是以面對自行車前輪胎面為前視,現有的雙樞軸剎車夾器的卡鉗臂通常向自行車兩側延伸相當的距離,使得自行車整體空氣阻力因此而增加,無法具有理想的空氣動力性能。因此,對雙樞軸剎車夾器的設計與制造而言,具有一個理想的前視外輪廓以獲得較小的空氣阻力,進而達成較佳的空氣動力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首要提供的目的為提供一種雙樞軸剎車夾器,其具有較小外輪廓,以此降低空氣阻力以符合輕量化需求。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樞軸剎車夾器,與一剎車線及一剎車輸入裝置連接并配合動作,該雙樞軸剎車夾器包含:
一個第一卡鉗臂;
一個第二卡鉗臂,連接于該第一卡鉗臂;以及
一個快速連接裝置,包括一個第一連接件及一個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一卡鉗臂連接,其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一樞轉部,該第二連接件同時與該第一連接件及該第二卡鉗臂連接,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一連接部,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第二卡鉗臂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二連接部。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二連接件可拆卸地連接于該第二卡鉗臂,該第一卡鉗臂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抵接部,該第二卡鉗臂具有至少一個可分離地與該第一抵接部相抵接的第二抵接部。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一卡鉗臂連接該剎車線的一端,該剎車線的另一端連接于該剎車輸入裝置,當該剎車輸入裝置動作并將該剎車線向上拉時,該第一卡鉗臂依逆時針方向以該第一樞轉部為中心樞轉。進一步地,還包含一個橋接裝置,該橋接裝置包括一個第一橋接件與一個第二橋接件,該第一橋接件具有一個第一本體及一個第一軸件,該第二橋接件具有一個第二本體及一個第二軸件,該第一本體的一端通過該第一軸件樞設于該第一卡鉗臂,另一端供該第二軸件穿設并與該第二卡鉗臂連接,該第二本體的一端通過該第二軸件樞設于該第二卡鉗臂,另一端供該第一軸件穿設并與該第一卡鉗臂連接。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一連接件具有一個供該第一軸件穿設的連接孔,該第一樞轉部是由該第一軸件定義,該第二卡鉗臂還具有一個供該第二軸件穿設的穿孔,該第二軸件定義一個第二樞轉部,該第一卡鉗臂具有一個供該第一軸件穿設的通孔。進一步地,還包含一個彈性件,該第一卡鉗臂具有兩個安裝孔,該彈性件具有一個第一末端、一個第二末端及一個圈部,并設置于該第一卡鉗臂與該第二卡鉗臂之間,該等末端分別穿設于該等安裝孔,而該第二軸件穿設于該圈部。進一步地,還包含一個鎖固栓及一個鎖固件,該第一軸件具有一本體端及一延伸端,該鎖固栓組設于該本體端,而該鎖固件自該延伸端向內穿設并與該鎖固栓螺接,使該鎖固栓與該第一橋接件互相組合定位。進一步地,還包含一插銷及一套管,該套管設置于該第二卡鉗臂的一端,該插銷穿設于該套管及該第二卡鉗臂,該第二連接件的一端形成一個與該套管可分離地互相卡合的連接槽。進一步地 ,還包含一個襯套,該襯套位于該第一卡鉗臂與該第一連接件之間,并具有一個穿設部及一個擋止部,該穿設部穿設于該連接孔,而該擋止部抵接于該連接孔外。本發明因該快速連接裝置能夠增加整體的機械性能,且具有較小面積的前視外輪廓以降低空氣阻力,以及較緊密的設計以達到輕量化的需求,故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具有較小的前視外輪廓、較佳的空氣動力性能以及輕量化等優點。
圖1為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 圖2為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的立體分解 圖3為圖1中3-3剖面圖,其中,該車輪位于該第一卡鉗臂與該第二卡鉗臂之間,該剎車線連接于該第一卡鉗臂與該快速連接裝置,而該車輪與該剎車線均以虛線表示;
圖4為圖3的延續,顯示該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夾掣于該車輪;
圖5為圖1中5-5剖面 圖6為圖5的延續,顯示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夾掣于該車輪;
圖7為圖3中7-7剖面圖。圖中,100.剎車線, 10.第一^N甘臂;
101.通孔,102.第一抵接部;
103.安裝孔,11.調整螺絲;
111.孔,12.第一剎車片;
200.車輪,20.第二卡鉗臂;
201.穿孔,202.第二抵接部;
21.第二剎車片,22.插銷;
23.套管,30.快速連接裝置;
31.第一連接件,311.連接孔;32.第二連接件,321.連接槽;
33.固定軸件,40.橋接裝置;
41.第一橋接件,411.第一本體;
412.第一軸件,4121.本體端;
4122.延伸端,42.第二橋接件;
421.第二本體,422.第二軸件;
50.彈性件,51.第一末端;
52.第二末端,53.圈部;
70.鎖固栓,71.鎖固件;
80.襯套,801.穿設部;
802.擋止部,81.定位環;
A.第一樞轉部,B.第二樞轉部;
X.第一連接部,Y.第二連接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如圖1至圖7所示,為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包含:一個第一卡鉗臂10、一個調整螺絲11、一個第一剎車片12、一個第二卡鉗臂20、一個第二剎車片21、一個插銷22、一個套管23、一個快速連接裝置30、一個固定軸件33、一個橋接裝置40、一個彈性件50、一個鎖固栓70、一個鎖固件71、一個襯套80及兩個定位環81。如圖1至圖3所示,該第一^^鉗臂10與該第二卡鉗臂20對稱地彼此互相連接,且該第一剎車片12與該第二剎車片21分別組設于該第一卡鉗臂10及該第二卡鉗臂20的末端。該第一剎車片12與該第二剎車片21的位置彼此對稱。該第一卡鉗臂10連接一剎車線100的一端,該剎車線100的另一端連接于一剎車輸入裝置(圖未示)。該快速連接裝置30包括一個第 一連接件31與一個第二連接件32,該第一連接件31與該第二連接件32為兩個分別獨立的組件。該第一連接件31與該第二連接件32彼此互相連接,并且于該第一連接件31與該第二連接件32連接處定義一個第一連接部X,其具有多種不同角度的自由度。因此,該第一連接件31與該第二連接件32能夠相對于彼此以該第一連接部X為樞轉點轉動。該第一連接部X是由該固定軸件33定義,該固定軸件33樞設于該第一連接件31與該第二連接件32的連接處。該橋接裝置40為兩件式結構,并包括一個第一橋接件41與一個第二橋接件42。該第一橋接件41具有一個第一本體411及一個第一軸件412。該第二橋接件42具有一個第二本體421及一個第二軸件422。該第一本體411的一端通過該第一軸件412樞設于該第一卡鉗臂10,另一端供該第二軸件422穿設并與該第二卡鉗臂20連接。該第二本體421的一端通過該第二軸件422樞設于該第二卡鉗臂20,另一端供該第一軸件412穿設并與該第一卡鉗臂10連接。該第一連接件31具有一個供該第一軸件412穿設的連接孔311,且該第一軸件412定義一個第一樞轉部A。該第一連接件31連接該剎車線100。該第一卡鉗臂10具有一個供該第一軸件412穿設的通孔101、兩個第一抵接部102,及兩個分別鄰近于該等第一抵接部102的安裝孔103。該第二連接件32與該第二卡鉗臂20彼此互相連接,并且于該第二連接件32與該第二卡鉗臂20連接處定義一個第二連接部Y,其具有多種不同角度的自由度,因此該第二連接件32與該第二卡鉗臂20能夠相對于彼此以該第二連接部Y為樞轉點轉動。而且,為了快速更換輪胎,該第二連接件32與該第二卡鉗臂20為可拆卸地相互連接。該套管23設置于該第二卡鉗臂20的一端,該插銷22穿設于該套管23及該第二卡鉗臂20。該第二連接件32的一端形成一個與該套管23可分離地互相卡合的連接槽321。該第二卡鉗臂20具有一個供該第二軸件422穿設的穿孔201,及兩個分別可分離地與該第一抵接部102相抵接的第二抵接部202。該第二軸件422定義一個第二樞轉部B。該彈性件50具有一個第一末端51、一個第二末端52及一個圈部53,并設置于該第一卡鉗臂10與該第二卡鉗臂20之間。其中,該等末端51、52分別穿設于該等安裝孔103,而該第二軸件422穿設于該圈部53。在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50是由一鐵線卷繞而成,但并不以此為限。該第一軸件412具有一本體端4121及一延伸端4122。該鎖固栓70組設于該本體端4121,而該鎖固件71自該延伸端4122向內穿設并與該鎖固栓70螺接,使該鎖固栓70與該第一橋接件41互相組合定位。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是通過該鎖固栓70組裝于一自行車(圖未示)。該調整螺絲11裝設于該第一卡鉗臂10頂端,并具有一個供該剎車線100通過的孔 111。 該襯套80位于該第一卡鉗臂10與該第一連接件31之間,并具有一個穿設部801及一個擋止部802。該穿設部801穿設于該連接孔311,而該擋止部802抵接于該連接孔311外。該等定位環81分別套設于該第一軸件412與該第二軸件422的末端。此外,亦可使用螺接的方式代替該定位環81。如圖2至圖6所示,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是運用于一車輪200的夾掣,并受該剎車輸入裝置的控制而動作。當該剎車輸入裝置動作并將該剎車線100向上拉時,該第一連接件31會依順時針方向以該第一樞轉部A為中心樞轉,而該第一連接部X會沿著該第一樞轉部A的圓周移動,并將該第一樞轉部A與該第二連接部Y撐開,進而使該第二卡鉗臂20依順時針方向以該第二樞轉部B為中心樞轉。此時,該等第二抵接部202會向上推抵該等第一抵接部102,進而使該第一^^鉗臂10依逆時針方向以該第一樞轉部A為中心樞轉。最后,該第一^^鉗臂10與該第二卡鉗臂20共同對該車輪200進行夾掣(如圖4與圖6所示),以提供剎車的功能。當該剎車輸入裝置不再動作并將該剎車線100放松時,前述各構件便迅速回復至初始位置(如圖3與圖5所示)。綜上所述,因該快速連接裝置30能夠增加整體的機械性能,且具有較小面積的前視外輪廓以降低 空氣阻力,以及較緊密的設計以達到輕量化的需求,故本發明雙樞軸剎車夾器具有較小的前視外輪廓、較佳的空氣動力性能以及輕量化等優點。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發明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樞軸剎車夾器,與一剎車線及一剎車輸入裝置連接并配合動作,其特征在于,該雙樞軸剎車夾器包含: 一個第一卡鉗臂; 一個第二卡鉗臂,連接于該第一卡鉗臂;以及 一個快速連接裝置,包括一個第一連接件及一個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一卡鉗臂連接,其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一樞轉部,該第二連接件同時與該第一連接件及該第二卡鉗臂連接,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一連接部,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第二卡鉗臂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二連接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樞軸剎車夾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二連接件可拆卸地連接于該第二卡鉗臂,該第一卡鉗臂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抵接部,該第二卡鉗臂具有至少一個可分離地與該第一抵接部相抵接的第二抵接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樞軸剎車夾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卡鉗臂連接該剎車線的一端,該剎車線的另一端連接于該剎車輸入裝置,當該剎車輸入裝置動作并將該剎車線向上拉時,該第一^^鉗臂依逆時針方向以該第一樞轉部為中心樞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樞軸剎車夾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個橋接裝置,該橋接裝置包括一個第一橋接件與一個第二橋接件,該第一橋接件具有一個第一本體及一個第一軸件,該第二橋接件具有一個第二本體及一個第二軸件,該第一本體的一端通過該第一軸件樞設于該第一卡鉗臂,另一端供該第二軸件穿設并與該第二卡鉗臂連接,該第二本體的一端通過該第二軸件樞設于該第二卡鉗臂,另一端供該第一軸件穿設并與該第一卡鉗臂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樞軸剎車夾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連接件具有一個供該第一軸件穿設的連接孔,該第一樞轉部是由該第一軸件定義,該第二卡鉗臂還具有一個供該第二軸件穿設的穿孔,該第二軸件定義一個第二樞轉部,該第一卡鉗臂具有一個供該第一軸件穿設的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樞軸剎車夾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個彈性件,該第一卡鉗臂具有兩個安裝孔,該彈性件具有一個第一末端、一個第二末端及一個圈部,并設置于該第一卡鉗臂與該第二卡鉗臂之間,該等末端分別穿設于該等安裝孔,而該第二軸件穿設于該圈部。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樞軸剎車夾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個鎖固栓及一個鎖固件,該第一軸件具有一本體端及一延伸端,該鎖固栓組設于該本體端,而該鎖固件自該延伸端向內穿設并與該鎖固栓螺接,使該鎖固栓與該第一橋接件互相組合定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樞軸剎車夾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插銷及一套管,該套管設置于該第二卡鉗臂的一端,該插銷穿設于該套管及該第二卡鉗臂,該第二連接件的一端形成一個與該套管可分離地互相卡合的連接槽。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樞軸剎車夾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個襯套,該襯套位于該第一卡鉗臂與該第一連接件之間,并具有一個穿設部及一個擋止部,該穿設部穿設于該連接孔,而該擋止部抵接于該連接孔外。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樞軸剎車夾器,包含一個第一卡鉗臂、一個第二卡鉗臂及一個快速連接裝置,該第二卡鉗臂對稱地連接于該第一卡鉗臂,該快速連接裝置包括一個第一連接件與一個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一卡鉗臂連接,其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一樞轉部,該第二連接件同時與該第一連接件及該第二卡鉗臂連接,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一連接部,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第二卡鉗臂連接處定義為一個第二連接部。
文檔編號B62L1/14GK103144729SQ20121025914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7日
發明者克里斯多福偉海格 申請人: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