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腳手架鋼管輔助搬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搬運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腳手架鋼管輔助搬運裝置。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及租賃腳手架的公司中,腳手架的鋼管搬運,需要出動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完成,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由于鋼管細長,數量眾多,非常容易砸傷手腳,出現意外事故,迫切需要一種輔助搬運裝置,而現在市場上卻沒有該類裝置。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腳手架鋼管輔助搬運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實現的一種腳手架鋼管輔助搬運裝置,由前底輪、底盤座、氣箱、轉輪、突起卡塊、卡塊控制按鈕、搖桿、上氣箱蓋、充放氣堵頭、后底輪、底盤電機、后輪電機和橡膠薄膜組成;其特征在于前底輪安裝在底盤座的前端,中部下面安裝有底盤電機,后部安裝有后輪電機及后底輪,中部上面連接有氣箱,氣箱被橡膠薄膜分割為上下兩部分,氣箱右側安裝有充放氣堵頭,上面連接著上氣箱蓋,搖桿中部與上氣箱蓋相連接,搖桿的另一端連接有可自由拆卸的轉輪,轉輪正面設有突起卡塊,背面設有卡塊控制按鈕。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快速的搬運大批量腳手架鋼管,便于鋼管的運輸。
圖I、圖2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氣箱結構示意圖。圖中1、前底輪,2、底盤座,3、氣箱,4、轉輪,5、突起卡塊,6、卡塊控制按鈕,7、搖桿,8、上氣箱蓋,9、充放氣堵頭,10、后底輪,11、底盤電機,12、后輪電機,13、橡膠薄膜。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一種腳手架鋼管輔助搬運裝置,由前底輪I、底盤座2、氣箱3、轉輪4、突起卡塊5、卡塊控制按鈕6、搖桿7、上氣箱蓋8、充放氣堵頭9、后底輪10、底盤電機11、后輪電機12和橡膠薄膜13組成;其特征在于前底輪I安裝在底盤座2的前端,中部下面安裝有底盤電機11,后部安裝有后輪電機12及后底輪10,中部上面連接有氣箱3,氣箱3被橡膠薄膜13分割為上下兩部分,氣箱3右側安裝有充放氣堵頭9,上面連接著上氣箱蓋8,搖桿7中部與上氣箱蓋8相連接,搖桿7的另一端連接有可自由拆卸的轉輪4,轉輪4正面設有突起卡塊5,背面設有卡塊控制按鈕6。 當卡緊腳手架鋼管時,從充放氣堵頭9處充氣,橡膠薄膜13膨脹,向上偏移,氣箱3上部壓強增大,當按下卡塊控制按鈕6時,氣體進入轉輪4內對應的突起卡塊5內,突起卡塊5向外伸出,將對應的鋼管卡住,同樣方法將所有的鋼管卡住后,控制后輪電機12,后輪電機12帶動后底輪10轉 動前進。
權利要求
1. 一種腳手架鋼管輔助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前底輪、底盤座、氣箱、轉輪、突起卡塊、卡塊控制按鈕、搖桿、上氣箱蓋、充放氣堵頭、后底輪、底盤電機、后輪電機和橡膠薄膜組 成;前底輪安裝在底盤座的前端,中部下面安裝有底盤電機,后部安裝有后輪電機及后底輪,中部上面連接有氣箱,氣箱被橡膠薄膜分割為上下兩部分,氣箱右側安裝有充放氣堵頭,上面連接著上氣箱蓋,搖桿中部與上氣箱蓋相連接,搖桿的另一端連接有可自由拆卸的轉輪,轉輪正面設有突起卡塊,背面設有卡塊控制按鈕。
全文摘要
一種腳手架鋼管輔助搬運裝置,由前底輪、底盤座、氣箱、轉輪、突起卡塊、卡塊控制按鈕、搖桿、上氣箱蓋、充放氣堵頭、后底輪、底盤電機、后輪電機和橡膠薄膜組成;前底輪安裝在底盤座的前端,中部下面安裝有底盤電機,后部安裝有后輪電機及后底輪,中部上面連接有氣箱,氣箱被橡膠薄膜分割為上下兩部分,氣箱右側安裝有充放氣堵頭,上面連接著上氣箱蓋,搖桿中部與上氣箱蓋相連接,搖桿的另一端連接有可自由拆卸的轉輪,轉輪正面設有突起卡塊,背面設有卡塊控制按鈕,該裝置可以快速的搬運大批量腳手架鋼管,便于鋼管的運輸。
文檔編號B62B3/04GK102963405SQ20121050653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殷盛江, 王傳慧, 李濤, 孫中國, 杜桂林, 李騰飛, 張榮祿 申請人:殷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