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44627閱讀:22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三輪車,具體涉及一種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三輪車是以電能(電瓶)為動力能源、電機為驅動的拉貨或拉人用的三輪運輸工具。通常都是采用電瓶(也叫蓄電池)作為動力能源,電瓶為鉛酸蓄電池,電瓶的蓄電能力直接影響電動三輪車的續航能力,電瓶的使用壽命一般在I. 5 3年。現有的電動三輪車的動力裝置主要由電瓶、控制器、電動機、減速箱、差速器及半軸組成,差速器和半軸安裝在后橋殼體內,為了使結構緊湊,減速箱直接固定在后橋殼體上,電動機通過法蘭固定在減速箱上。電動機驅動差速器轉動,進而帶動半軸旋轉,驅動三輪車行駛。差速器可以避免三輪車轉彎時發生側翻,使三輪車轉彎靈活、易于駕駛。對于電動三輪車的用戶來說,電瓶的蓄 電能力和使用壽命是至關重要的。電動三輪車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由于阻力增大,需要電動機產生較大的扭矩才能驅動電動三輪車行駛,因而會造成電瓶在短時間(或瞬間)的大電流放電,大電流放電容易導致電瓶中產生硫酸鉛結晶,從而損害電瓶極板的物理性能,嚴重損傷電瓶蓄電能力和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的電動三輪車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電動機力矩較大,進而對電瓶造成損傷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該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助力電動機,當電動三輪車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助力電動機與主電動機同時工作,有效地增加了驅動力矩,同時相對減小了單獨主驅動電機的電流,減少了對電瓶的損傷,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容易,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對電瓶損傷小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包括主電動機、減速箱、差速器、半軸及后橋殼體,主電動機與差速器之間通過減速箱內的雙聯齒輪傳遞動力,減速箱固定在后橋殼體上,主電動機固定在減速箱的一側,減速箱的另一側固定有輔助電動機,所述的輔助電動機通過單向扭矩傳遞裝置向差速器傳遞扭矩,即輔助電動機工作時能夠驅動差速器轉動使三輪車前進。所述的主電動機的輸出軸與輔助電動機的輸出軸同軸設置,主電動機的輸出軸與輔助電動機的輸出軸之間通過單向扭矩傳遞裝置相連。所述的單向扭矩傳遞裝置為摩托車超越離合器,主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內套之間鍵連接,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內套外裝有滾針軸承,輔助電動機的輸出軸的端部設有套筒,套筒安裝在滾針軸承與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外套之間。所述的雙聯齒輪的安裝軸上設有單向齒輪,單向扭矩傳遞裝置為單向軸承并設置在安裝軸與單向齒輪之間,即安裝軸正向轉動時不能把扭矩傳遞到單向齒輪上,而單向齒輪正向轉動時能夠將扭矩傳遞給安裝軸,輔助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設有小齒輪,所述的小齒輪與單向齒輪相嚙合。所述的雙聯齒輪的安裝軸上設有單向齒輪,輔助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設有小齒輪,所述的小齒輪與中間齒輪相嚙合,單向扭矩傳遞裝置為單向軸承并設置在輔助電動機的輸出軸與小齒輪之間。所述的輔助電動機與主電動機米用的規格和型號相同,小齒輪與主電動機的輸出軸上的齒輪相同,單向齒輪與雙聯齒輪上的大齒輪相同;輔助電動機與主電動機的輸出軸為相互獨立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電動三輪車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啟動助力電動機,使其與主電動機同時工作,有效地增加了驅動力矩,由于電動機的驅動力矩隨著電流的增加而增大,實際上并不是呈線性增大的,當電磁飽和后,驅動力矩隨電流增加而增大幅度很小,經多次實驗表明,當達到一定驅動力矩值時,輔助電動機和主電動機同時工作時經過電瓶的總電流遠小于主電動機單獨工作時達到該驅動力矩值的電流,因此,采用輔助電動機有效地提高了驅動力矩,同時減小了對電瓶的損傷,具有結構簡單、 使用方便、對電瓶損傷小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剖視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方式的結構剖視圖。圖中I-主電動機,2_減速箱,3_差速器,4_半軸,5_后橋殼體,6_雙聯齒輪,7_輔助電動機,8-單向扭矩傳遞裝置,9-安裝軸,10-單向齒輪,11-小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由圖I結合圖2、圖3所示,一種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包括主電動機I、減速箱2、差速器3、半軸4及后橋殼體5,主電動機I與差速器3之間通過減速箱2內的雙聯齒輪6傳遞動力,減速箱2固定在后橋殼體5上,主電動機I固定在減速箱2的一側,減速箱2的另一側固定有輔助電動機7,所述的輔助電動機7通過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向差速器3傳遞扭矩,即輔助電動機7工作時能夠驅動差速器3轉動使三輪車前進。由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電動三輪車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啟動助力電動機7,使其與主電動機I同時工作,有效地增加了驅動力矩,由于電動機的驅動力矩隨著電流的增加而增大,實際上并不是呈線性增大的,當電磁飽和后,驅動力矩隨電流增加而增大幅度很小,經多次實驗表明,當達到一定驅動力矩值時,輔助電動機7和主電動機I同時工作時經過電瓶的總電流遠小于主電動機I單獨工作時達到該驅動力矩值的電流,因此,采用輔助電動機7有效地提高了驅動力矩,同時減小了對電瓶的損傷,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對電瓶損傷小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由圖I所不,所述的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與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同軸設置,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與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之間通過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相連。主電動機I單獨工作時,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通過雙聯齒輪6帶動差速器3轉動,從而使三輪車前進,此時輔助電動機7不工作,由于有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對輔助電動機7不產生影響。由圖I所示,所述的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為摩托車超越離合器,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與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內套之間鍵連接,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內套外裝有滾針軸承,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的端部設有套筒,套筒安裝在滾針軸承與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外套之間。選用成熟技術的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生產時購進成品的摩托車超越離合器進行改裝,保證了裝配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結構合理,便于裝配。由圖2所示,所述的雙聯齒輪6的安裝軸9上設有單向齒輪10,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為單向軸承并設置在安裝軸9與單向齒輪10之間,即安裝軸9正向轉動時不能把扭矩傳遞到單向齒輪10上,而單向齒輪10正向轉動時能夠將扭矩傳遞給安裝軸9,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上設有小齒輪11,所述的小齒輪11與單向齒輪10相嚙合。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單獨設置,也能達到單向驅動差速器3的目的。由圖3所示,雙聯齒輪6的安裝軸9上設有單向齒輪10,當然單向齒輪10也可以與雙聯齒輪6加工為一體形成三聯齒輪,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上設有小齒輪11,所述的小齒輪11與中間齒輪12相嚙合,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為單向軸承并設置在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與小齒輪11之間。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的扭矩較小,便于選擇承載能力適合的單向軸承,同時也使結構更加緊湊。由圖2所示,輔助電動機7與主電動機I采用的規格和型號相同,所述的小齒輪11與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上的齒輪相同,單向齒輪10與雙聯齒輪6上的大齒輪相同;輔助電動機7與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為相互獨立的結構。保證了輔助電動機7的轉速與主電動機I的轉速相同,同時,傳動比也相同,避免其中的一個電動機空轉。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包括主電動機(I)、減速箱(2)、差速器(3)、半軸(4)及后橋殼體(5),主電動機⑴與差速器(3)之間通過減速箱⑵內的雙聯齒輪(6)傳遞動力,減速箱⑵固定在后橋殼體(5)上,主電動機⑴固定在減速箱⑵的一側,其特征在于減速箱(2)的另一側固定有輔助電動機(7),所述的輔助電動機(7)通過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向差速器(3)傳遞扭矩,即輔助電動機(7)工作時能夠驅動差速器(3)轉動使三輪車前進。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與輔助電動機(X)的輸出軸同軸設置,主電動機⑴的輸出軸與輔助電動機(X)的輸出軸之間通過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為摩托車超越離合器,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與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內套之間鍵連接,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內套外裝有滾針軸承,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的端部設有套筒,套筒安裝在滾針軸承與摩托車超越離合器的外套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雙聯齒輪(6)的安裝軸(9)上設有單向齒輪(10),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為單向軸承并設置在安裝軸(9)與單向齒輪(10)之間,即安裝軸(9)正向轉動時不能把扭矩傳遞到單向齒輪(10)上,而單向齒輪(10)正向轉動時能夠將扭矩傳遞給安裝軸(9),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上設有小齒輪(11),所述的小齒輪(11)與單向齒輪(10)相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雙聯齒輪(6)的安裝軸(9)上設有單向齒輪(10),輔助電動機(7)的輸出軸上設有小齒輪(11),所述的小齒輪(11)與中間齒輪(12)相嚙合,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為單向軸承并設置在輔助電動機(X)的輸出軸與小齒輪(Ii)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輔助電動機(7)與主電動機⑴采用的規格和型號相同,所述的小齒輪(11)與主電動機⑴的輸出軸上的齒輪相同,單向齒輪(10)與雙聯齒輪(6)中的大齒輪相同;輔助電動機(7)與主電動機(I)的輸出軸為相互獨立的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主要解決了現有的電動三輪車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電動機力矩較大,進而對電瓶造成損傷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減速箱(2)的另一側固定有輔助電動機(7),所述的輔助電動機(7)通過單向扭矩傳遞裝置(8)向差速器(3)傳遞扭矩,即輔助電動機(7)工作時能夠驅動差速器(3)轉動使三輪車前進。該電動三輪車雙驅雙動力裝置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助力電動機,當電動三輪車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助力電動機與主電動機同時工作,有效地增加了驅動力矩,同時相對減小了單獨主驅動電機的電流,減少了對電瓶的損傷,在起步、載重或上坡時容易,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對電瓶損傷小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文檔編號B62M17/00GK202557728SQ201220172908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李美取 申請人:李美取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