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ー種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自行車技術逐步成熟起來。現有的自行車在高度上的調節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I)現有的自行車同一尺寸的自行車,適用的人群不夠廣泛;(2)現有的自行車,包括折疊自行車的座椅只可以上下調節,不可以前后調節,而且只可以調節座椅位置,不可以調節整車尺寸。 (3)現有自行車的可調節范圍不大,調節高度檔位不多。故,針對目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實有必要進行研究,以提供一種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避免造成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采用多檔位伸縮板,使自行車整體可以在前后方向多個檔位調節,適用廣泛的人群。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包括主彎梁、后車架、伸縮板和小連接板,所述主彎梁和后車架焊接固定,主彎梁中間鏤空,插入伸縮板,所述伸縮板上面有兩排螺紋孔,每排螺紋孔有至少2個,所述至少2個螺紋孔都處于同一水平位置;每對螺紋孔中,每個上排螺紋孔都比下排的螺紋孔略靠前一點,上下兩排每對螺紋孔對應ー個檔位,下面的ー排螺紋孔將主彎梁和伸縮板固定連接,上面ー排螺紋孔將伸縮板和小連接板固定連接,主彎梁和伸縮板通過不同檔位的螺紋孔連接來調節伸縮板與主彎梁之間的相對位置,同時伸縮板與小連接板的連接也改變到相應的螺紋孔,通過對伸縮板的調節,可以調節整個主彎梁的長度和到腳踏板的位置。優選的,在伸縮板上可以設置多排螺紋孔,從而得到多個檔位,使得調節范圍更密、更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采用帶有兩排多個螺紋孔的伸縮板和主彎梁、座椅連接,使得自行車在前后方向有多個檔位可以調節,適用人群廣泛。(2)使得自行車整體及座椅可以前后橫向調節,以適應人們在腿長方面的不同。(3)調節范圍可以根據設置螺紋孔個數來改變。(4)座椅和主彎梁長度不必一起調節,可以根據個人適應分開調節。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組成的自行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相反,本實用新型涵蓋任何由權利要求定義的在本實用新型的精髄和范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進ー步,為了使公眾對本實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ー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實用新型。參見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主 彎梁108和后車架焊接固定,主彎梁108中間鏤空,插入伸縮板110,伸縮板110上面有兩排螺紋孔,每排螺紋孔有3個,3個螺紋孔都處于同一水平位置;每對螺紋孔中,每個上排螺紋孔都比下排的螺紋孔略靠前一點,上下兩排每對螺紋孔對應ー個檔位,下面的一排螺紋孔將主彎梁108和伸縮板110固定連接,上面ー排螺紋孔將伸縮板110和小連接板109固定連接,主彎梁108和伸縮板110通過不同檔位的螺紋孔連接來調節伸縮板110與主彎梁108之間的相對位置,同時伸縮板110與小連接板109的連接也改變到相應的螺紋孔,通過對伸縮板110的調節,可以調節整個主彎梁108的長度和到腳踏板103的位置。參考圖2,所示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組成的自行車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前輪101、后輪102、腳踏板103、前叉104、主連接板105、前車架豎直桿106、轉動套筒107、主彎梁108、小連接板109、伸縮板110、把手111、座椅112和后車架113,前輪101的直徑大于后輪102的直徑,腳踏板103安裝在前輪101輪轂處,進ー步包括其中主連接板105、前車架豎直桿106分別與轉動套筒107固定連接,伸縮板110和主彎梁108固定連接,伸縮板110和小連接板109固定連接;主連接板105和伸縮板110通過銷軸活動連接,小連接板109和座椅112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銷軸兩端分別由兩個比銷軸直徑稍大的銷軸固定件焊死,使得銷軸不能脫出;前叉104兩端分別與前輪101和前車架豎直桿106連接,前叉104通過前叉固定件115與前輪輪轂軸固定。后車架113兩端分別與后輪102和主彎梁108連接,把手111設置在上車架豎直桿106中上端。折疊時,將伸縮板110下端的方向固定件從主連接板105的套環滑出,便可將伸縮板110連同主彎梁108繞主連接板105向下轉動后折疊,座椅112可直接繞小連接板109折疊,折疊后狀態示意圖參見圖
2。騎使者通過踩踏腳踏板103,腳踏板曲柄通過其與前輪輪轂軸之間用于固定的銷帶動前輪101轉動,前輪101驅動后輪102轉動,最后整輛車實現運動。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彎梁(108)、后車架(113)、伸縮板(110)和小連接板(109),所述主彎梁(108)和后車架(113)焊接固定,主彎梁(108)中間鏤空,插入伸縮板(110),所述伸縮板(110)上面有兩排螺紋孔,每排螺紋孔有至少2個,所述至少2個螺紋孔都處于同一水平位置;每對螺紋孔中,每個上排螺紋孔都比下排的螺紋孔略靠前一點,上下兩排每對螺紋孔對應ー個檔位,下面的ー排螺紋孔將主彎梁(108)和伸縮板(110)固定連接,上面ー排螺紋孔將伸縮板(110)和小連接板(109)固定連接,主彎梁(108)和伸縮板(110)通過不同檔位的螺紋孔連接來調節伸縮板(110)與主彎梁(108)之間的相對位置,同時伸縮板(110)與小連接板(109)的連接也改變到相應的螺紋孔,通過對伸縮板(110)的調節,可以調節整個主彎梁(108)的長度和到腳踏板的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車前后檔位調節結構,包括主彎梁、后車架、伸縮板和小連接板,主彎梁和后車架焊接固定,主彎梁中間鏤空,插入伸縮板,伸縮板上面有兩排螺紋孔,每排螺紋孔有至少2個,至少2個螺紋孔都處于同一水平位置;每對螺紋孔中,每個上排螺紋孔都比下排的螺紋孔略靠前一點,上下兩排每對螺紋孔對應一個檔位,下面的一排螺紋孔將主彎梁和伸縮板固定連接,上面一排螺紋孔將伸縮板和小連接板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多檔位伸縮板,使自行車整體可以在前后方向多個檔位調節,適用廣泛的人群。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2641985SQ20122026940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5日
發明者鮑雨梅, 胡驍, 丁登祥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