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轉向油罐支架及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轉向系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轉向油罐支架及車輛。
背景技術:
如圖I所示為現有的轉向油罐支架結構,采用這種轉向油罐支架結構2’將轉向油罐I安裝在風扇框等基礎件上時,轉向油罐支架2’的結構與風扇框不能很好的匹配安裝,即使通過螺釘等將該轉向油罐支架與風扇框連接起來,其安裝強度也不滿足需求。因此,需要設計出一種可與風扇框結構匹配的、具有足夠連接強度、工藝簡單的油罐支架。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轉向油罐支架及具有該轉向油罐支架的車輛,該轉向油罐支架的結構簡單,能夠很好的將轉向油罐與風扇框等基·礎件連接起來,且結構強度滿足連接強度需求。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轉向油罐支架,用于將轉向油罐固定在基礎件上,所述基礎件上設有一用于供轉向油罐安裝的安裝板,所述的轉向油罐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包括用于夾持轉向油罐的卡箍結構和一端與所述卡箍結構固連的固定架;以及,支架卡座,包括固連在所述固定架另一端的卡座固定板,在所述卡座固定板上設置有用于卡接在所述安裝板相對的兩側邊上的、開口相對設置的兩個U形卡邊結構。進一步的,所述卡座固定板的兩側邊緣分別向所述卡座固定板的中心方向翻卷形成開口相對設置的所述兩個U形卡邊結構。進一步的,所述卡座固定板上形成有所述兩個U形卡邊結構的一面設置有一墊片,且所述墊片位于所述兩個U形卡邊結構之間。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端部具有一沖壓形成的翹起的舌片;所述卡座固定板的端部具有一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開設有用于供所述舌片穿過的開孔;所述舌片穿過所述開孔,并固定在所述卡座固定板上,形成所述墊片。進一步的,所述舌片與所述卡座固定板通過點焊焊接。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架與所述卡箍結構采用沖壓一體成型。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其包括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結構簡單,其能方便地將轉向油罐固定在風扇框等基礎件上,并具有足夠的安裝強度、制作工藝簡單。
圖I表示現有技術中的轉向油罐支架的結構示意圖;[0018]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表示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安裝油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轉向油罐支架,用于將轉向油罐I固定在風扇框3等基礎件上,風扇框3上設有一用于供轉向油罐I安裝的安裝板31。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包括用于夾持固定在轉向油罐I外周的卡箍結構211和一端與該卡箍結構211固連的固定架212 ;以及, 支架卡座,包括固連在固定架212另一端的卡座固定板221,在卡座固定板221上設置有用于卡接在安裝板31相對的兩側邊上的、開口相對設置的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結構簡單,其卡箍結構211可通過螺釘等與轉向油罐I進行固定,其支架卡座中的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可與風扇框3上的安裝板31相對的兩側邊進行卡裝固定,從而將轉向油罐I方便地固定在風扇框3上。本實施例中,優選的,為了加工工藝方便,如圖2所示,開口相對設置的兩個U形卡邊結構是由卡座固定板221的兩側邊緣分別向卡座固定板221的中心方向翻卷形成的。優選的,卡座固定板221的厚度為2mm,—般來說,風扇框3的安裝板31厚度也是2_。為了保證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可將風扇框3的安裝板31卡裝固定住,貝U卡座固定板221兩側翻卷的高度(即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的U形結構的寬度)也為2_。然而,由于對于2mm厚的板件來說,其側邊翻卷的寬度為2mm時,加工有一定困難,因此,為了滿足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既滿足對安裝板31的卡裝固定要求,又方便加工,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卡座固定板221上形成有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的一面設置有一墊片,且墊片位于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之間。通過墊片的設置,可將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的寬度進行合適的調整,安裝時風扇框3等的安裝板31可卡裝在卡座固定板221與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之間,因此保證墊片表面與兩個U形卡邊的內表面之間的配合尺寸與安裝板31厚度一致即可。優選的,墊片厚度為2mm,兩個U形卡邊結構222的寬度均為4_。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如圖2和圖3所示,固定架212的尾端端部具有一沖壓形成的翹起的舌片213 ;卡座固定板221的端部具有一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板224,限位板224上開設有用于供舌片213穿過的開孔223 ;舌片213穿過開孔223,并固定在卡座固定板221上,舌片213即形成墊片。采用上述結構,限位板224可在將轉向油罐I安裝到風扇框3的安裝板31上時與安裝板31配合而起到限位作用;此外,采用舌片213作為墊片,節省了材料;此外,舌片213與卡座固定板221通過點焊焊接,減少了焊接工作量。此外,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固定架212與卡箍結構211采用沖壓一體成型。固定架212的截面為U形結構,進一步保證了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的安裝強度。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其包括轉向油罐I、風扇框3和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且轉向油罐I通過該轉向油罐支架安裝在風扇框3上。[0032]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 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轉向油罐支架,用于將轉向油罐固定在基礎件上,所述基礎件上設有一用于供轉向油罐安裝的安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油罐支架包括 支架本體,包括用于夾持轉向油罐的卡箍結構和一端與所述卡箍結構固連的固定架;以及, 支架卡座,包括固連在所述固定架另一端的卡座固定板,在所述卡座固定板上設置有用于卡接在所述安裝板相對的兩側邊上的、開口相對設置的兩個U形卡邊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向油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固定板的兩側邊緣分別向所述卡座固定板的中心方向翻卷形成開口相對設置的所述兩個U形卡邊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向油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固定板上形成有所述兩個U形卡邊結構的一面設置有一墊片,且所述墊片位于所述兩個U形卡邊結構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向油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端部具有一沖壓形成的翹起的舌片; 所述卡座固定板的端部具有一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開設有用于供所述舌片穿過的開孔; 所述舌片穿過所述開孔,并固定在所述卡座固定板上,形成所述墊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向油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與所述卡座固定板通過點焊焊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向油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與所述卡箍結構采用沖壓一體成型。
7.—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I至6任一項所述的轉向油罐支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轉向油罐支架及車輛,所述轉向油罐支架用于將轉向油罐固定在基礎件上,所述基礎件上設有一用于供轉向油罐安裝的安裝板,所述轉向油罐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包括用于夾持轉向油罐的卡箍結構、和一端與所述卡箍結構固連的固定架;以及,支架卡座,包括固連在所述固定架另一端的卡座固定板,在所述卡座固定板上設置有用于卡接在所述安裝板相對的兩側邊上的、開口相對設置的兩個U形卡邊結構。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罐支架結構簡單,其能方便地將轉向油罐固定在風扇框等基礎件上,并具有足夠的安裝強度、制作工藝簡單。
文檔編號B62D5/06GK202716926SQ20122035216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叢玉利, 鄭素云, 席玉嶺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