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后立柱加強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車身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后立柱加強板。
背景技術:
汽車后立柱是重要的汽車骨架結構件,是汽車側圍立柱中貫穿頂蓋和下車體的第三根立柱。現有汽車后立柱的加強板結構大多由一塊鋼板沖制而成的整體結構,這種結構形狀按照造型結構設計,外型結構復雜,工藝成型困難,質量精度不易保證,往往不能有效地加強后立柱,從而使車身的扭轉剛度不足,影響整車模態;并且材料利用率較低,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后立柱加強板,能提高后立柱加強板扭轉剛度和改善車身受力分布,并能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車身成本。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包括加強板上段和加強板下段,所述加強板上段和加強板下段分別與汽車后立柱對應的上段和下段形狀一致,且加強板上段的下端與加強板下段的上端連接,所述加強板上段的上端左側設有與車身上邊梁及后立柱內板連接的連接板。在加強板上段的右側面設有線束過孔,在加強板上段的上端設有第一搭接翻邊,在加強板上段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二搭接翻邊,并在加強板上段右側的第二搭接翻邊上設有安全帶安裝過孔。所述加強板下段的下部設有焊接工藝孔,在加強板下段的下端及兩側分別設有第三搭接翻邊,并在加強板下段右側的第三搭接翻邊上設有卷收器安裝孔。所述連接板的上、下側分別設有第四搭接翻邊。在加強板上、下段分別設有兩個凸臺,在連接板上設有一個定位凸臺,在五個所述的凸臺上分別開有定位孔。所述加強板上段左側的第二搭接翻邊采用凹凸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連接板作為上邊梁與后立柱內板的橋梁,提高了車身扭轉剛度;對現有加強板上段進行分塊,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車身成本;加強板上段、下段貫通整個后立柱,加強板下段上小下大,對其本身的強度起到加強的作用;與側圍外板、頂蓋、頂蓋后橫梁進行搭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結構,進一步保證了整車的扭轉剛度,提高車身質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的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包括加強板上段3和加強板下段5,加強板上段3和加強板下段5分別與汽車后立柱對應的上段和下段形狀一致,且加強板上段3的下端與加強板下段5的上端通過點焊連接;加強板上段3的上端左側設有與車身上邊梁及后立柱內板連接的連接板1,并在連接板I的上、下側分別設有第四搭接翻邊11。在加強板上段3的右側面設有線束過孔10,線束過孔10直接與背門線束相通,免去了線束從頂蓋的繞行,降低了線束的長度,對線束的成本起到了降低的作用。在加強板上段3的上端設有第一搭接翻邊12,在加強板上段3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二搭接翻邊4,并在加強板上段3右側的第二搭接翻邊4上設有安全帶安裝過孔9,安全帶安裝過孔9對安全帶安裝起了加強作用,進一步加強了安裝點安裝剛度,加強板上段3左側的第二搭接翻邊4采用凹凸結構,保證了搭接精度,提高了工人操作效率及焊點質量;在加強板下段5的下部設有焊接工藝孔7,在加強板下段5的下端及兩側分別設有第三搭接翻邊6,并在加強板下段5右側的第三搭接翻邊6上設有卷收器安裝孔8,卷收器通過卷收器安裝孔8、凸焊螺母與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固定,減少了卷首器安裝加強板,起到了一物多用的目的,降低了車身成本。在加強板上、下段3、5分別設有兩個凸臺,在連接板I上設有一個定位凸臺,在五個的凸臺上分別開有定位孔2,提高定位精度。汽車后立柱加強板通過加強板上段3的第二搭接翻邊4、加強板下段5的第三搭接翻邊6與后立柱內板搭接固定。另外,連接板I的第四搭接翻邊11、加強板上段3的第一搭接翻邊12與側圍外板、頂蓋、頂蓋后橫梁進行搭接,形成一個完整了框架結構,進一步保證了整車的扭轉剛度,提高了車身質量。同時,加強板下段5左側的第三搭接翻邊6與側圍外板搭接,加強了門框剛度。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強板上段(3)和加強板下段(5),所述加強板上段(3)和加強板下段(5)分別與汽車后立柱對應的上段和下段形狀一致,且加強板上段(3)的下端與加強板下段(5)的上端連接,所述加強板上段(3)的上端左側設有與車身上邊梁及后立柱內板連接的連接板(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其特征在于:在加強板上段(3)的右側面設有線束過孔(10),在加強板上段(3)的上端設有第一搭接翻邊(12),在加強板上段(3)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二搭接翻邊(4),并在加強板上段(3)右側的第二搭接翻邊(4)上設有安全帶安裝過孔(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下段(5)的下部設有焊接工藝孔(7),在加強板下段(5)的下端及兩側分別設有第三搭接翻邊(6),并在加強板下段(5)右側的第三搭接翻邊(6)上設有卷收器安裝孔(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I)的上、下側分別設有第四搭接翻邊(11)。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其特征在于:在加強板上、下段(3、5)分別設有兩個凸臺,在連接板(I)上設有一個定位凸臺,在五個所述的凸臺上分別開有定位孔(2)。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上段(3)左側的第二搭接翻邊(4)采用凹凸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后立柱加強板,包括加強板上段和加強板下段,所述加強板上段和加強板下段分別與汽車后立柱對應的上段和下段形狀一致,且加強板上段的下端與加強板下段的上端連接,所述加強板上段的上端左側設有與車身上邊梁及后立柱內板連接的連接板。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后立柱加強板扭轉剛度,改善了車身受力分布,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車身成本。
文檔編號B62D25/04GK203005544SQ20122069410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劉方強, 陳強強, 晏邵蘭, 李天兵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