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鏈式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以及運動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無鏈式自行車。
背景技術:
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人騎上車后,以腳踩踏板為動力,是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目前日常使用的兩輪自行車其形狀為體積相對較大、較長,同時需要鏈條帶動而達到前進的效果。但是,由于鏈輪與鏈條的咬合存在間隙,而且鏈條與鏈輪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會產生磨損,造成鏈條變長,咬合間隙增大,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鏈條和輻條僵繞住使用者的褲腿和腳部,甚至會引起掉鏈等問題。而且,現有的自行車的車架加上兩個車輪的重量往往會對騎行者人員造成一定的負擔,影響騎行速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適應性廣、使用方便、體積小、攜帶方便、造型新穎,而且能解決人民群眾出行、運動的無鏈式自行車或健身器材。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包括車架及其上設置的控制系統、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系統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主動輪、與主動輪的輪軸連接的腳踏驅動機構,支架上連接有其外徑小于主動輪的穩定輪。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主動輪包括套設于輪軸上的軸皮、內設有棘輪的輪轂,輪轂套設于軸皮外,軸皮上設置有帶有彈簧的棘爪與所述輪轂的棘輪活動卡接,當輪軸轉動時,輪軸上的軸皮·也會隨著被帶動,此時軸皮上的棘爪會通過彈簧撐開,并卡入棘輪的卡槽中而帶動輪轂轉動,驅動整個車輪滾動。所述腳踏驅動機構包括連接于輪軸上的連桿以及安裝在連桿上的腳踏板。所述穩定輪設置在主動輪的前方或后方的支架上。所述穩定輪的外徑與主動輪的外徑比值為1:(2_8)。所述控制系統包括位于車架前端的控制車頭、車輪掣動裝置,主動輪的上方安裝有擋泥板,車架的中部安裝有鞍座。所述車輪掣動裝置包括安裝在控制車頭兩側的剎車控制桿和設置在車輪輪轂外側的剎車片,剎車控制桿與剎車片連接。所述鞍座與車架之間設置有緩沖彈簧。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單向軸輪通過人力的踩踏傳輸動力到輪轂而使輪轂向前轉動而達到單車轉動的目的,其設計簡單、體積較小、較輕巧、方便的同時又可以達到人們預期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輪的輪轂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車架2、主動輪2-1、軸皮2-2、棘輪2_3、輪轂2_4、棘爪
3、輪軸4、腳踏驅動機構5、穩定輪6、控制車頭7、車輪掣動裝置8、擋板9、鞍座10、緩沖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包括車架I及其上設置的控制系統、動力系統,動力系統包括設置在車架I上的主動輪2、與主動輪2的輪軸3連接的腳踏驅動機構4,支架I上連接有其外徑小于主動輪的穩定輪5。其中,主動輪包括套設于輪軸3上的軸皮2-1、內設有棘輪2-2的輪轂2-3,輪轂2-3套設于軸皮2_1外,軸皮上設置有帶有彈簧的棘爪2-4,棘爪與棘輪活動卡接,當輪軸轉動時,輪軸上的軸皮也會隨著被帶動,此時軸皮上的棘爪會通過彈簧撐開,并卡入棘輪的卡槽中而帶動輪轂轉動,驅動整個車輪滾動。腳踏驅動機構4包括連接于輪軸上的連桿以及安裝在連桿上的腳踏板,穩定輪5設置在主動輪的后方的支架上。本實施例中,穩定輪5的外徑與主動輪的外徑比值為1:5。控制系統包括位于車架前端的控制車頭6、車輪掣動裝置7,主動輪的上方安裝有擋板8,車架的中部安裝有鞍座9,鞍座與車架之間設置有緩沖彈簧10。車輪掣動裝置包括安裝在控制車頭兩側的剎車控制桿和設置在車輪輪轂外側的剎車片,剎車控制桿與剎車片連接。當人們坐上此無鏈式單車的鞍座后用雙腳循環向前踩踏腳踏板,其腳踏板通過連桿就會帶動主動輪的輪軸,輪軸上的軸皮也會隨著被帶動,此時軸皮上的棘爪會通過彈簧的撐力撐開就會卡入棘輪的卡槽中而帶動輪轂轉動,而輪轂是固定于輪胎的中心軸位置就會隨著傳來的動力而轉動,此 時無鏈式單輪車就會通過主輪胎的滾動而前進,而當人不想速度太快或減速時就可以不踩動腳踏板,此時主動輪的輪軸和軸皮就處于靜止狀態,而棘輪會隨貫性力繼續向前轉動,此時棘輪轉動時會壓著帶有彈簧的棘牙縮回去,從而主軸可以處于靜止狀態而輪胎繼續轉動。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包括車架及其上設置的控制系統、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系統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主動輪、與主動輪的輪軸連接的腳踏驅動機構,支架上連接有其外徑小于主動輪的穩定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包括套設于輪軸上的軸皮、內設有棘輪的輪轂,輪轂套設于軸皮外,軸皮上設置有帶有彈簧的棘爪與所述輪轂的棘輪活動卡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驅動機構包括連接于輪軸上的連桿以及安裝在連桿上的腳踏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輪設置在主動輪的前方或后方的支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輪的外徑與主動輪的外徑比值為1:(2-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統包括位于車架前端的控制車頭、車輪掣動裝置,主動輪的上方安裝有擋板,車架的中部安裝有鞍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掣動裝置包括安裝在控制車頭兩側的剎車控制桿和設置在車輪輪轂外側的剎車片,剎車控制桿與剎車片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與車架之間設置有緩沖彈簧。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鏈式自行車,包括車架及其上設置的控制系統、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系統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主動輪、與主動輪的輪軸連接的腳踏驅動機構,支架上連接有其外徑小于主動輪的穩定輪。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體積較小、較輕巧、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文檔編號B62M1/38GK203094350SQ20122074294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9日
發明者潘錦潮 申請人:潘錦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