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鏈條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兼顧撓度以及 結構性的鏈條,以便自行車在踩踏騎乘或換檔變速時皆能更加順暢,且不 易故障、掉鏈或磨損鏈條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自行車具有能遠行又兼顧環保的特性,而在注重休閑生活 的今日,在戶外從事休閑活動,體驗大自然的舒暢,最合適亦最能達到運 動健康的即是騎自行車,舉凡順著自行車道欣賞沿途鄉間的田園野趣、或 者翻山越嶺的探索縱谷的幽溪深塹、叢山的密林曲徑,人們總能靠著自行 車輕便的機動性,'穩健地踩著踏板邁向心中向往的美景,并借此獲得身心 的滿足與健康,為了讓自行車能夠適合配合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及騎乘習慣, 自行車的各種改良設計更被業界所重視;其中有關于自行車的傳動結構, 一般是以具踏板的傳動齒盤連接一鏈 條,借此將動力傳導至輪體,進而帶動自行車前進,而近年來在各項自行 車的生產技術日趨成熟后,自行車所附帶的功能皆更具人性化,許多自行 車設置有換文件變速的功能,以利使用者在不同騎乘需求的可做適度調整, 而若欲使鏈條在換檔變速時能更為順暢,則該鏈條的撓度占相當大的重要性;鏈條如果具有良好的撓度,則可彎曲較大的幅度且有利于換檔變速,.甚 至在使用者踩踏時亦較為順暢,先前本案的發明人曾經以改良鏈條撓度為 目的,研發出中國臺灣新型專利證號M289139號"自行車鏈條結構改良" 的專利,其是于鏈銷外側徑向設置一凸抵環或隆起成斜抵面狀,令該鏈銷 與鏈輥之間呈非全面貼合,而以凸抵環或斜抵面保持適度的縫隙,以供鏈 條本體彎曲時增加撓度,借由每一鏈銷與鏈輥之間的縫隙,使得鏈條本體 整體結構在彎曲時可達到更大的彎曲幅度;此種結構設計的確對增進鏈條撓度有著不錯的功效,然而,進一步研 究其結構仍可發現一些有待改良進步之處,例如變速時鏈條在不同鏈輪間彎曲跳位,鏈輥內壁會與鏈銷抵住并朝彎曲方向偏移,以保持鏈條能彎曲 并順利跳鏈變速,但由于鏈輥上下兩端內壁會受鏈銷表面抵觸限制無法有 效將縫隙貼合,在兩者間留下多余的縫隙,因此鏈條的撓度也會受限而無 法發揮最佳狀態的彎曲功效;此外,由于鏈輥的內壁是呈平面,故鏈條彎曲時鏈輥內壁與鏈銷表面 是呈點狀的頂觸,而在鏈條于鏈輪上來回轉動、變速跳位時對本身構件產 生扯動力道的影響下,鏈輥內壁會與鏈銷表面相互摩擦而造成兩者的過度 磨耗,時日益久鏈條整體結構性將逐漸被破壞,造成變速不順暢甚而發生 于騎乘時斷鏈的風險,危害騎乘者的安全。因此,有鑒于之前的研發結果尚無法提供自行車最佳程度的鏈條彎曲 結構,且其結構性能仍未臻完善,所以本案發明人苦心分析研究,埋首于 各種實驗及研發之中,最后終于改良出 一種堪稱當世極致的自行車鏈條結 構,以期待能除卻早前技術不完美的處,并達到最佳撓度的結構功效,以 便自行車傳動機構使用且嘉惠所有騎乘者。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自行車鏈條存在的缺陷,而提供 一種新型的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改善先前 技術結構性較差且鏈條撓度未達最佳水平的缺失,從而更加適于實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釆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主要是包括一鏈銷、 一鏈錕、 一外鏈板以及一內鏈板,該鏈銷是穿設入鏈輥之中,并于該煉錕上依序套設內鏈板及外鏈板并接續成一鏈條本體,其中該鏈輥內至少一 端內形成一斜抵面,該斜抵面使鏈輥與鏈銷呈非全面狀貼合,并增加鏈輥 與鏈銷間的轉折角度以提升鏈條本體的撓度。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可釆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 進一步實現。前述的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中所述的鏈輥內形成一凹陷部,該 凹陷部令鏈輥與鏈銷保持一定縫隙以利于鏈條本體彎曲時增加撓性。前述的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中所述的鏈銷上是設有一凸抵環, 借由該凸抵環與凹陷部的配合令鏈輥與鏈銷間可形成更大的轉折角度。前述的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中所述的鏈輥至少一端上形成一低 緣面,并借由該低緣面使鏈輥與鏈銷做面狀接觸。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經由以上可 知,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本體是以 一 圓柱狀鏈銷套入一短管狀 鏈輥為軸,并于鏈輥套接一內鏈板以及鏈銷套接一外鏈板,借該鏈銷以及 鏈輥樞設于不同的外鏈板、內鏈板并反復接續串連而成一鏈條本體;該鏈輥兩端各形成一l氐緣面,又該鏈輥內壁形成一凹陷部,該凹陷部 及低緣面之間各形成一斜抵面,該斜抵面是與鏈銷接觸抵頂,借由該凹陷 部以及斜抵面令該鏈輥與鏈銷呈非全面貼合狀,并以斜抵面保持適度的縫隙,借由該凹陷部以及斜抵面令該鏈輥與鏈銷間的轉折角度增加,以提升 鏈條本體彎曲時的撓度;而無遺留任何縫隙,以便每一鏈輥與鏈銷發揮最大撓度,使得鏈條本體整 體結構在彎曲時可達到更大的彎曲幅度,并提升換文件變速與踩踏騎乘時的順暢感;此外,因為低緣面以及斜抵面的特殊設計,故當鏈輥因鏈條本體彎曲 而偏移時,該鏈輥內壁可利用低緣面及斜抵面與鏈銷表面做面狀接觸貼合, 如此便不會因為受到鏈條本體來回轉動、變速跳位時的扯動力道而發生過 度磨耗的狀況,故可長保變速的順暢性以及整體結構的完整性,避免肇生 斷鏈等危及騎乘者的情況發生。因此,本實用新型利用上述新結構再度提升了該鏈條本體的撓度,并 加強鏈條本體的結構強度避免斷鏈的情況發生,因此本發明實是一種相當 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的實用新型,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并公諸于社會 大眾。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 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 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附困說明
圖1是為本實用新型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的外觀立體分解圖。圖2A是為本實用新型鏈輥的斷面示意圖。圖2B是為本實用新型鏈輥內部剖面示意圖。圖3是為本實用新型鏈條本體組裝完成外觀立體圖。圖4A是為圖3AB線^a的剖面示意圖。圖4B是為圖4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A是為本實用新型鏈條本體未彎曲狀態示意圖。圖5B是為本實用新型鏈條本體以較佳饒度做彎曲狀態示意圖。圖6是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鏈銷的外觀立體示意圖。圖7A是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7B是為圖7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1:鏈條本體 11:鏈銷111:凸抵環 12:鏈輥121:容置空間 122:低緣面123:凹陷部 124:斜抵面13:內鏈板 131:內樞孔14:外鏈板 141:外樞孔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 段及力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的自 行車鏈條結構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請參閱
圖1至圖2B 所示,其是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主要是為一鏈條本體l,該鏈條本體 1是以一鏈銷11套入一鏈輥12為軸,套接一內鏈板13以及一外鏈板14, 并反復如前述方式接續串連所組成,其中該內鏈板13是概呈8字型平板狀,且其8字型兩端的圓弧面上各自形 成有一內樞孔131,該內樞孔131是供不同的鏈輥12樞設套接之用;該外鏈板14是亦呈8字型平板狀,且其8字型兩端的圓弧面上各自形 成有一外樞孔141,該外樞孔141是供不同的鏈銷11樞設套接之用;該鏈銷11是概呈圓柱狀并可穿設入鏈輥12之中,而該鏈銷11的前后 兩端是較長于鏈輥12,并伸出于鏈輥12的外各自樞設于不同外鏈板的外樞 孔131中;該鏈輥12是概呈一短管狀,其內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間121,該容置空 間121是可供鏈銷11穿入其中,且該鏈輥12的兩端是分別樞設于不同內 鏈板13的內樞孔131中,該鏈輥12兩端上各形成一低緣面122,又該鏈輥 12的容置空間121內壁上環狀剖設一凹陷部123,該凹陷部123兩側至近 鏈輥12兩端的容置空間121內壁上則各形成一斜抵面124,該斜抵面124 是略為傾斜,使該斜抵面124的表面于本實施例中呈現3.55度的斜度,該 斜抵面124是可與鏈銷ll接觸,借由該凹陷部123)及斜抵面124令該鏈 輥12與鏈銷11呈非全面貼合狀(即部分貼合);請在參照圖3至圖4B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改良在其組裝時是將鏈銷11 穿設于鏈輥12之中,而在鏈銷11與鏈輥12兩端分別樞設以不同的外鏈板 14與內鏈板13,并反復借由鏈銷11、鏈輥12、外鏈板14、內鏈板13的結 合串連成一圈狀的鏈條本體1 (如圖3所示);該鏈條本體l之中,由圖4A可看出,因為該鏈輥12的凹陷部123與 其斜抵面124使鏈輥12與鏈銷11呈一非全面狀貼合,且因受斜抵面124 接觸抵頂下在鏈輥12與鏈銷11之間預留適當的縫隙;當鏈條本體1變速跳位時,該鏈輥12于偏移中可利用斜抵面124與鏈 銷11表面貼合而無遺留任何縫隙(如圖4B所示),因此每一鏈輥12與其 中的鏈銷11增加較大于往昔結構的撓度,令鏈條本體1于變速跳位時達到如圖5B所示的更大的彎曲,且可提升自行車變速或踩^"時的順暢程度;同時,因為低緣面122以及斜抵面124的特殊設計,故當鏈輥12因鏈 條本體i彎曲而偏移時,該鏈輥12內壁可利用低緣面122及斜抵面124與 鏈銷11表面而^f故面狀接觸貼合,而非如同先前結構一般,鏈輥12與鏈銷 11因垂直相交而做點狀接觸,因此可以避免受到鏈條本體1來回轉動、變 速跳位時的扯動力道而發生過度磨耗的狀況,故可長保變速的順暢性以及 整體結構的完整性,杜絕肇生斷鏈等危及騎乘者安全的情況發生。續請參照圖6至圖7B所示,其是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其中組件 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者,諒此不再贅述,以下僅就相異處加以說明;本實施例是于鏈銷11表面設置一凸抵環lll,使得該鏈銷11與鏈輥12 套設時,該凸抵環111能夠合入于凹陷部123內,使鏈輥12于鏈條本體1 彎曲時更能與鏈銷ll做更緊密貼合而不留下多于縫隙,產生如同第一實施 例所述的更佳撓度。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 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 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 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 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 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包括一鏈銷、一鏈錕、一外鏈板以及一內鏈板,該鏈銷是穿設入鏈輥之中,并于該煉錕上依序套設內鏈板及外鏈板并接續成一鏈條本體,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鏈輥內至少一端內形成一增加鏈輥與鏈銷間的轉折角度的斜抵面,該斜抵面使鏈輥與鏈銷呈部分貼合。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 鏈輥內形成一令鏈輥與鏈銷保持縫隙的凹陷部。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 鏈銷上是設有一凸抵環,該凸抵環與凹陷部配合,鏈輥與鏈銷間形成轉折 角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特 征在于其中該鏈輥至少一端上形成一低緣面,該低緣面使鏈輥與鏈銷做面 狀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改良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本體是以一鏈銷套入一鏈輥為軸,并將鏈銷以及鏈輥樞設于不同的外鏈板、內鏈板并反復接續串連而成一鏈條本體;該鏈輥形成一低緣面及一斜抵面,該斜抵面是與鏈銷接觸抵頂,借由該凹陷部以及斜抵面令該鏈輥與鏈銷呈非全面貼合狀,并以斜抵面保持適度的縫隙,以供鏈條本體彎曲時增加撓度,且該斜抵面可令鏈輥于鏈條本體彎曲時與鏈銷表面確實貼合而無遺留任何縫隙,每一鏈輥與鏈銷發揮最大撓度,使得鏈條本體整體結構在彎曲時可達到更大的彎曲幅度,并提升換文件變速與踩踏騎乘時的順暢感。
文檔編號F16G13/04GK201090668SQ200720156910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3日
發明者瑞圭·爾門諾, 馬它那瑞·桑杜羅 申請人: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天源義記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