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鋼瓶推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11054閱讀:36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鋼瓶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鋼瓶推車。
背景技術
電力工業中一些氣體通常使用鋼瓶運輸,下面以六氟化硫絕緣氣體為例進行說明。六氟化硫絕緣氣體可以裝在40L、8L或5L的鋼瓶中運輸,40L鋼瓶瓶重50kg,充氣量50kg,瓶高145cm,瓶身直徑23cm,防撞圈直徑約27cm,充裝壓力2.2MPa,電力生產中通常會將六氟化硫絕緣氣體裝載至鋼瓶中,并將裝載有六氟化硫絕緣氣體的鋼瓶運輸至相應的部門進行分析,分析時要求鋼瓶口傾斜朝下,從鋼瓶瓶口取底部液化樣品分析,鋼瓶中的六氟化硫氣體在充裝至電氣設備中時也要求鋼瓶口傾斜朝下,以便注入純度高的液化樣品。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鋼瓶推車的結構示意圖,弧形筋102用于托住鋼瓶的瓶身,托板103用于托住鋼瓶的底端,弧形筋102連接于第一支撐架101與第二支撐架104之間,弧形筋102、托板103、第一支撐架101以及第二支撐架104組成了鋼瓶推車的車架,當需要從鋼瓶瓶口取底部液化樣品或將六氟化硫氣體充裝至鋼瓶中時,需要檢測人員從鋼瓶推車的車架上取走鋼瓶,并在鋼瓶底部墊上木質或其他材質的墊塊,使其底部墊高,以便將鋼瓶的瓶口低于其底部,將鋼瓶的這種狀態稱之為倒置,從而從瓶口取液化樣品;實驗結束后需要將墊塊取下,檢測人員再將鋼瓶扶起。由于鋼瓶和氣體重達100kg,整個過程至少需要兩個檢測人員對鋼瓶進行相應的操作,并且存在重物砸傷的危險。綜上,現有技術中在從鋼瓶瓶口取底部液化樣品或將鋼瓶中的氣體充裝至電氣設備時,需要很多勞動力改變鋼瓶的位置。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瓶推車,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從鋼瓶瓶口取底部液化樣品或將氣體充裝至鋼瓶時,需要很多勞動力改變鋼瓶的位置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瓶推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包括第一支撐管以及第二支撐管,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相對設置,所述鋼瓶推車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兩端的第一弧形管,所述第一弧形管沿遠離所述第一支撐管的方向彎曲;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兩端的第二弧形管,所述第二弧形管沿遠離所述第二支撐管的方向彎曲;頂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管的頂端和所述第二支撐管的頂端相連的支撐架,當所述支撐架的底端、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著地時,所述第一支撐管的頂端低于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撐管的頂端低于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底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間的第一轉軸;
設置于所述第一轉軸兩端的第一車輪組。優選的,還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間的第二轉軸;設置于所述第二轉軸兩端的第二車輪組,所述第二車輪組的車輪直徑小于所述第一車輪組的車輪直徑。優選的,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把手以及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與所述第二把手之間的距離從所述支撐架的頂端至所述支撐架的底端逐漸增大。優選的,所述支撐架還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把手與所述第二把手之間的第一加強筋。優選的,還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間的第二加強筋。優選的,所述車架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用于將鋼瓶固定于所述鋼瓶推車。優選的,所述夾緊裝置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一弧形筋,所述第一弧形筋沿靠近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二弧形筋,所述第二弧形筋沿靠近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一金屬箍,所述第一金屬箍沿遠離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優選的,所述第一金屬箍的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一支撐管;所述第一金屬箍的另一端設置有安全孔,所述第二支撐管上設置有與所述安全孔配合的安全銷釘。優選的,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三弧形筋,所述第三弧形筋沿靠近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二金屬箍,所述第二金屬箍沿遠離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優選的,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底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底端相連的支撐托板,所述支撐托板用于支撐所述鋼瓶的底部。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鋼瓶推車,鋼瓶推車的車架包括第一支撐管以及第二支撐管,且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相對設置,支撐架分別與第一支撐管頂端和第二支撐管頂端相連,第一弧形管連接于第一支撐管兩端,且第一弧形管沿遠離所述第一支撐管的方向彎曲,第二弧形管連接于第二支撐管兩端,且第二弧形管沿遠離所述第二支撐管的方向彎曲,第一轉軸連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間,在第一轉軸兩端的設置有第一車輪組,鋼瓶被固定于鋼瓶推車上,鋼瓶的瓶口靠近支撐架,當需要將鋼瓶倒置時,可以讓支撐架底端、第一弧形管與第二弧形管著地,此時第一支撐管的頂端低于第一支撐管的底端,第二支撐管的頂端低于第二支撐管的底端,由于鋼瓶的瓶口靠近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的頂端,所以鋼瓶的瓶口低于鋼瓶的瓶底,即鋼瓶處于倒置狀態,通過上述可知,在將鋼瓶倒置的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人為將鋼瓶從車架中取出,而是利用第一弧形管與第二弧形管的弧度,使支撐架的底端著地,從而輕松的將鋼瓶推車進行倒置,實現了減少勞動力改變鋼瓶位置的目的。進一步的,由于不需要將鋼瓶從車架上取出,所以不存在鋼瓶砸傷操作人員的危險。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中鋼瓶推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鋼瓶推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鋼瓶推車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裝載鋼瓶時,鋼瓶推車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請參閱附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鋼瓶推車的結構示意圖,該鋼瓶推車包括:車架,車架包括第一支撐管201以及第二支撐管202,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相對設置。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相對設置是指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長度的差值在第一預設范圍內,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夾角在第二預設范圍內。第一預設范圍可以為0至10cm,第二預設范圍可以為0度至10度,當然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也可以為其他范圍,本發明實施例并不對第一預設范圍與第二預設范圍作具體限定。優選的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長度相等,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夾角為零,即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平行。支撐架203的頂端分別與第一支撐管201頂端和第二支撐管202頂端相連。當鋼瓶的寬度一定時,可以由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將鋼瓶固定于鋼瓶推車上。第一弧形管204連接于第一支撐管201兩端,第一弧形管沿遠離第一支撐管201的方向彎曲。第二弧形管205連接于第二支撐管202兩端,第二弧形管沿遠離第二支撐管202的方向彎曲。第二弧形管205與第二支撐管202組成的平面與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一支撐管201組成的平面的夾角為第三預設范圍,第三預設范圍可以為0度至10度,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也可以為其他范圍,本發明實施例并不對第三預設范圍作具體限定。優選的,第二弧形管205與第二支撐管202組成的平面與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一支撐管201組成的平面的夾角為零度,即第二弧形管205與第二支撐管202組成的平面與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一支撐管201組成的平面平行。第一轉軸206連接于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二弧形管205之間。第一車輪組207設置于第一轉軸206兩端。第一車輪組207可以包括兩個車輪,即第一轉軸206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車輪。操作者可以手持支撐架203通過第一車輪組207運輸鋼瓶。當支撐架203的底端、第一弧形筋204以及第二弧形筋205著地時,第一支撐管201與水平面成第一夾角,第一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第二支撐管202與水平面成第二夾角,第二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第一支撐管201的頂端低于第一支撐管201的底端,第二支撐管202的頂端低于第二支撐管202的底端,當支撐架203的底端、第一弧形筋204以及第二弧形筋205著地時,固定在鋼瓶推車上的鋼瓶處于倒置狀態。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鋼瓶推車,鋼瓶推車的車架包括第一支撐管以及第二支撐管,且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相對設置,支撐架分別與第一支撐管頂端和第二支撐管頂端相連,第一弧形管連接于第一支撐管兩端,且第一弧形管沿遠離所述第一支撐管的方向彎曲,第二弧形管連接于第二支撐管兩端,且第二弧形管沿遠離所述第二支撐管的方向彎曲,第一轉軸連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間,在第一轉軸兩端的設置有第一車輪組,鋼瓶被固定于第一支撐管以及第二支撐管上,鋼瓶的瓶口靠近支撐架,當需要將鋼瓶倒置時,可以讓支撐架底端、第一弧形管與第二弧形管著地,此時第一支撐管的頂端低于第一支撐管的底端,第二支撐管的頂端低于第二支撐管的底端,由于鋼瓶的瓶口靠近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的頂端,所以鋼瓶的瓶口低于鋼瓶的瓶底,即鋼瓶處于倒置狀態,通過上述可知,在將鋼瓶倒置的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人為將鋼瓶從車架中取出,而是利用第一弧形管與第二弧形管的弧度,使支撐架的底端著地,從而輕松的將鋼瓶推車進行倒置,實現了減少勞動力改變鋼瓶位置的目的。進一步的,由于不需要將鋼瓶從車架上取出,所以不存在鋼瓶砸傷操作人員的危險。請參閱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鋼瓶推車的結構示意圖,該鋼瓶推車包括:車架,車架包括第一支撐管201以及第二支撐管202,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相對設置。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可以均為內直徑為18mm,外直徑為24mm的鋼管,當然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內外直徑也可以改變。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內直徑可以不同,外直徑也可以不同。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中心距離可以為30cm。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長度可以為 125cm。
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相對設置是指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長度的差值在第一預設范圍內,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夾角在第二預設范圍內。第一預設范圍可以為0至10cm,第二預設范圍可以為0度至10度,當然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也可以為其他范圍,本發明實施例并不對第一預設范圍與第二預設范圍作具體限定。優選的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長度相等,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的夾角為零,即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平行。車架還可以包括:夾緊裝置,夾緊裝置連接于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之間,夾緊裝置用于將鋼瓶固定于所述鋼瓶推車上。夾緊裝置還可以用于緊固車架,以便車架不易變形。夾緊裝置可以包括鏈條以及如圖1所示的弧形筋102,當鋼瓶放置在弧形筋1022上時,可以用鏈條將鋼瓶固定在車架上,以使鋼瓶推車在倒置時,鋼瓶不會脫離車架。夾緊裝置可以包括:第一弧形筋208,第一弧形筋208連接于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之間,第一弧形筋208沿靠近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二弧形管205的方向彎曲;第二弧形筋209,第二弧形筋209連接于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之間,第二弧形筋209沿靠近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二弧形管205的方向彎曲;第一金屬箍210,第一金屬箍210連接于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之間,第一金屬箍210沿遠離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二弧形管205的方向彎曲。圖2中第一金屬箍210與第一弧形筋208的兩端位于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的同一位置,但是本發明實施例并不限制于此,第一金屬箍210和第一支撐管相連的位置可以與第一弧形筋208和第一支撐管相連的位置不同,第一金屬箍210和第二支撐管相連的位置可以與第一弧形筋208和第二支撐管相連的位置不同。第一弧形筋208可以設置在距離第一弧形管201頂端與第二弧形管202頂端三分之一處,例如第一弧形管201與第二弧形管202長125cm,那么第一弧形筋208可以設置距離第一弧形管201頂端與第二弧形管202頂端125/3cm處。第二弧形筋209可以設置在距離第一弧形管201頂端與第二弧形管202頂端三分之二處,例如第一弧形管201與第二弧形管202長125cm,那么第二弧形筋209可以設置距離第一弧形管201頂端與第二弧形管202頂端2X125/3cm處。第一弧形筋208與第二弧形筋209的形狀可以為圓弧,弧度的范圍可以為120度至180度,優選的第一弧形筋208與第二弧形筋209的弧度相同。第一弧形筋208與第二弧形筋209可以為不銹鋼加強筋。第一金屬箍210與第一弧形筋208配合使用,以將鋼瓶固定在車架上。第一弧形筋208、第二弧形筋209以及第一金屬箍210的寬度可以為4cm,當然,在不同的實際應用中,寬度也可以為其他數值,本發明實施例并不對此進行限制。第一金屬箍210的一端與第一支撐管201鉸接,第一金屬箍210的另一端設置有安全孔,第二支撐管202上設置有與安全孔配合的安全銷釘,第一金屬箍210可以通過安全孔與第二支撐管202上的安全銷釘相配合,來實現第一金屬箍210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撐管202相連。當然,也可以在第一金屬箍210的另一端設置有安全銷釘,在第二支撐管202上設置有與安全銷釘的安全孔配合。第一金屬箍210與第一支撐管201和第二支撐管202相連的方式有多種,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了。鋼瓶推車的第一弧形筋與第二弧形筋之間的距離確定之后,該鋼瓶推車一般只能運輸具有相應瓶高的鋼瓶,為了同一鋼瓶推車可以運輸不同瓶高的鋼瓶,夾緊裝置還可以包括第三弧形筋,第三弧形筋連接于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之間,第三弧形筋沿靠近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二弧形管205的方向彎曲。第三弧形筋設置在第一弧形筋與第二弧形筋之間;以及第二金屬箍,第二金屬箍連接于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之間,第二金屬箍沿遠離第一弧形管與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當鋼瓶的瓶身較長時,可以利用第一弧形筋、第一金屬箍、第三弧形筋、第二金屬箍以及第二弧形筋將鋼瓶固定,當鋼瓶瓶身較短時,可以利用第三弧形筋、第二金屬箍以及第二弧形筋將鋼瓶固定。當操作員手持支撐架(此時支撐架的底端不著地),用第一車輪組運輸鋼瓶時或者在將鋼瓶從鋼瓶推車上卸載鋼瓶時,鋼瓶的瓶底可能低于瓶口,此時為了將鋼瓶更加緊密的固定在鋼瓶推車上,夾緊裝置還可以包括支撐托板211,支撐托板211分別與第一支撐管201底端與第二支撐管202底端相連,支撐托板211用于支撐所述鋼瓶的底部,當然夾緊裝置也可以不包括支撐托板211。支撐托板211的寬度可以為8cm,但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支撐托板211的寬度并不限制于此。優選的支撐托板211與第一支撐管201垂直。支撐托板211還可以與第二弧形管204與第一支撐管201底端相連的一端以及第二弧形管205與第二支撐管202底端相連的一端相連。支撐架203的頂端分別與第一支撐管201頂端和第二支撐管202頂端相連。支撐架203可以包括第一把手2031以及第二把手2032,第一把手2031與第二把手2032之間的距離從支撐架203的頂端至支撐架203的底端逐漸增大,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第一把手2031與第二把手2032之間的距離也可以保持不變,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制。支撐架203的底端是指支撐架203不與第一支撐管201的頂端和第二支撐管202的頂端相連的一端。第一把手2031的頂端是指與第一支撐管201的頂端相連的一端,第一把手2031的另一端為底端,第二把手2032的頂端是指與第二支撐管202頂端相連的一端,第二把手2032的另一端為底端。第一把手2031與第二把手2032的長度可以為60cm,第一把手2031與第二把手2032的底端之間的距離可以為45cm,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把手2031與第二把手2032的長度及第一把手2031底端與第二把手2032底端之間的距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并不限定于上述數據。支撐架203還可以包括第一加強筋2033,第一加強筋2033連接于第一把手2031與第二把手2032之間。當支撐架203的底端、第一弧形筋204以及第二弧形筋205著地時,第一支撐管201與水平面成第一夾角,第一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第二支撐管202與水平面成第二夾角,第二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第一支撐管201的頂端低于第一支撐管201的底端,第二支撐管202的頂端低于第二支撐管202的底端,當支撐架203的底端、第一弧形筋204以及第二弧形筋205著地時,固定在鋼瓶推車上的鋼瓶處于倒置狀態。第一弧形管204連接于第一支撐管201兩端,第一弧形管沿遠離第一支撐管201的方向彎曲。第一弧形管204的形狀可以為圓弧,弧度可以為120度,但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第一弧形管204的弧度并不限制于此。第二弧形管205連接于第二支撐管202兩端,第二弧形管沿遠離第二支撐管202的方向彎曲。第二弧形管205的形狀可以為圓弧,弧度可以為120度,但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第二弧形管205的弧度并不限制于此。第二弧形管205與第二支撐管202組成的平面與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一支撐管201組成的平面的夾角為第三預設范圍,第三預設范圍可以為0度至10度,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也可以為其他范圍,本發明實施例并不對第三設范圍作具體限定。優選的,第二弧形管205與第二支撐管202組成的平面與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一支撐管201組成的平面的夾角為零度,即第二弧形管205與第二支撐管202組成的平面與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一支撐管201組成的平面平行。第一轉軸206連接于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二弧形管205之間。第一車輪組207設置于第一轉軸206兩端。操作者可以手持支撐架203通過第一車輪組207運輸鋼瓶。鋼瓶推車還可以包括:第二轉軸212,第二轉軸212連接于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二弧形管205之間,以及第一車輪組213,第一車輪組213設置于第二轉軸212兩端。第一轉軸206與第二轉軸212之間的距離可以為30cm至40cm。鋼瓶推車還可以包括第二加強筋214,第二加強筋214連接于第一弧形管204與第二弧形管205之間。第二車輪組213的車輪直徑小于第一車輪組207的車輪直徑,第一車輪組207與第二車輪組213的車輪直徑范圍可以為15cm至20cm,車輪寬可以為3cm至4cm,當然,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還可以為其他數值,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當鋼瓶推車包括第二車輪組時,上述“支撐架203底端、第一弧形筋以及第二弧形筋著地”是指支撐架203的底端以及第一車輪組著地。請參閱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裝載鋼瓶時,鋼瓶推車的狀態示意圖。在將鋼瓶裝載至鋼瓶推車時,操作者通過手持支撐架203將鋼瓶推車豎起,如圖4所示,操作者將鋼瓶的底部移入支撐托板211,鋼瓶的瓶身與第一弧形筋208以及第二弧形筋209相接處,操作者通過手持支撐架203將鋼瓶推車傾斜直至第一車輪組207以及第二車輪組213著地,將第一金屬箍210合上,具體的可以將第二支撐管上的安全銷釘插入第一金屬箍210的安全孔。在實際應用中,有容量為8L的鋼瓶、容量為4L的鋼瓶以及容量為40L的鋼瓶。一輛已經制造出的鋼瓶推車支撐托板211、第一弧形筋208與第二弧形筋209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所以當一輛鋼瓶推車可以裝載容量為40L的鋼瓶時,容量為8L的鋼瓶以及容量為4L的鋼瓶的瓶身相對于該鋼瓶推車就有些短了,但是在一般情況下4L的鋼瓶總重約15kg,瓶長70cm,8L的鋼瓶總重約20kg,瓶長90cm,由于容量為8L的鋼瓶以及容量為4L的鋼瓶較輕,所以可以直接放置在第一轉軸206以及第二轉軸212上。還可以在第一支撐管201與第二支撐管202之間設置第二組夾緊裝置,第二組夾緊裝置包括第三弧形管與第二金屬箍,第二夾緊裝置設置在第二弧形筋209與第一弧形筋208之間,當鋼瓶的瓶身較長時,第二組夾緊裝置可以將鋼瓶固定的更加結實,當鋼瓶瓶身較短時,可以只利用第二組夾緊裝置以及第二弧形筋209固定鋼瓶。從鋼瓶推車中卸載鋼瓶時,操作者通過手持支撐架203將鋼瓶推車豎起,最后使支撐托板211著地,操作者將第二支撐管202的安全銷釘拔出金屬箍210的安全孔,將鋼瓶從車架上卸下。米用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鋼瓶推車,可以有多種運輸方式,第一種,第一車輪組207以及第二車輪組213均著地,操作者手扶第一支撐管201、第二支撐管202或者支撐架203推行;第二種,第一車輪組207或第二車輪組213著地,操作者手扶支撐架203推行或拉行。在運輸過程中,操作者可以通過支撐架203、第一車輪組207以及第二車輪組213改變方向。當操作者需要從鋼瓶中取出氣體或將鋼瓶中的氣體充入電氣設備中時,操作者下壓支撐架203,使鋼瓶推車車身傾斜,直至支撐架203的底端以及第二車輪組著地,此時鋼瓶的瓶口朝下傾斜,此時鋼瓶處于倒置狀態,無需將鋼瓶從車架上取出,直接取出氣體分析或者向電氣設備注入氣體。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 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鋼瓶推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包括第一支撐管以及第二支撐管,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相對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瓶推車包括: 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兩端的第一弧形管,所述第一弧形管沿遠離所述第一支撐管的方向彎曲; 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兩端的第二弧形管,所述第二弧形管沿遠離所述第二支撐管的方向彎曲; 頂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管的頂端和所述第二支撐管的頂端相連的支撐架,當所述支撐架的底端、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著地時,所述第一支撐管的頂端低于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撐管的頂端低于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底端; 連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間的第一轉軸; 設置于所述第一轉軸兩端的第一車輪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連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間的第二轉軸; 設置于所述第二轉軸兩端的第二車輪組,所述第二車輪組的車輪直徑小于所述第一車輪組的車輪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把手以及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與所述第二把手之間的距離從所述支撐架的頂端至所述支撐架的底端逐漸增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還包括: 連接于所述第一把手與所述第二把手之間的第一加強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連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間的第二加強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包括: 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用于將鋼瓶固定于所述鋼瓶推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包括: 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一弧形筋,所述第一弧形筋沿靠近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 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二弧形筋,所述第二弧形筋沿靠近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 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一金屬箍,所述第一金屬箍沿遠離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屬箍的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一支撐管; 所述第一金屬箍的另一端設置有安全孔,所述第二支撐管上設置有與所述安全孔配合的安全銷釘。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 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三弧形筋,所述第三弧形筋沿靠近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的第二金屬箍,所述第二金屬箍沿遠離所述第一弧形管與所述第二弧形管的方向彎曲。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鋼瓶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 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底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底端相連的支撐托板,所述支撐托板用于支撐所述鋼 瓶的底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鋼瓶推車,該鋼瓶推車包括第一支撐管以及第二支撐管;連接于第一支撐管的兩端的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沿遠離第一支撐管的方向彎曲;連接于第二支撐管的兩端的第二弧形管,第二弧形管沿遠離第二支撐管的方向彎曲;頂端分別與第一支撐管的頂端和第二支撐管的頂端相連的支撐架,當支撐架的底端、第一弧形管與第二弧形管著地時,第一支撐管的頂端低于第一支撐管的底端,第二支撐管的頂端低于第二支撐管的底端;連接于第一弧形管與第二弧形管之間的第一轉軸;設置于第一轉軸兩端的第一車輪組,采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鋼瓶推車,可以輕松的將鋼瓶推車進行倒置,從而實現減少勞動力改變鋼瓶位置的目的。
文檔編號B62B3/10GK103101564SQ20131005886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5日
發明者明菊蘭, 潘芝瑛 申請人:浙江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國家電網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