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
背景技術:
相比傳統的單人座兒童推車和雙人座兒童推車,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由于在功能和節約資源方面的優勢,而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設計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是此類推車設計者所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使該類推車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包括推車車架、分別設置在推車車架底前部和底后部的前輪組件和后輪組件、座位機構,推車車架包括前輪支架、位于兩側的推桿、位于兩側且下端部設有后輪組件的后輪支架,特別是,推車車架還包括底支架,所述底支架包括位于兩側且兩端部分別與前輪支架和后輪支架相連接的底桿,推桿的下端部與底桿相連接,后輪支架的上端部與推桿相連接,前輪組件設置在前輪支架的下部,前輪組件與后輪組件之間距離可調地設置;座位機構包括分別位于推車車架前側和后側的前座位架和后座位架,前座位架包括位于兩側的前托架、設置在前托架上用于連接前座位的前座位連接部,前托架設置在底支架上且具有相對于底支架收起和打開的狀態;后座位架包括安裝在推桿、后輪支架或者二者的連接處的后座位連接部。
優選地,前托架包括一端部與底桿或前輪支架相轉動連接的伸縮連桿、與伸縮連桿的另一端部相轉動連接的前托桿,前座位連接部設置在前托桿上。進一步地,前輪支架具有位于兩側的側桿,側桿的后端部沿著底桿的長度方向能夠滑動地設置,伸縮連桿與側桿相轉動連接,且二者的轉動軸心線方向與側桿的滑動方向垂直。當前托架相對于底支架從收起的狀態向打開的狀態變化時,前輪組件與后輪組件的距離增加。優選地,前座位架還包括設置在兩側的前托架之間、將兩側的前托架相連的橫連桿。優選地,前托桿與伸縮連桿之間的轉動軸心線、伸縮連桿與側桿之間的轉動軸心線相平行。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的一個方面,前座位連接部和后座位連接部上分別設有可連接座位的前座位通用接口和后座位通用接口。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另一個方面,推桿與底桿之間相能夠轉動和相對滑動地連接,后輪支架的上端部與推桿之間相轉動連接、下端部與底桿的后端部相轉動連接。[0012]優選地,推桿包括下端部與底桿之間相能夠轉動和相對滑動地連接的下推桿以及能夠在下推桿內滑動的上推桿。更優地,底桿上轉動連接有連接套,推桿的下端部穿過連接套,且能夠相對連接套滑動。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在推車的前后側分別設有座位連接部,其中前側的座位連接部設計成具有打開和收起狀態,同時將推車的前后輪組件之間的距離可調節,如此,在將兒童推車從單人座轉化成雙人座時,只需增加前后輪組件之間的距離和同時將前座位連接部打開,接上座位后即成為雙人座。推車在單人座和雙人座之間的切換非常簡單、方便。同時,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所必要的桿件較少,特別是還容易實現可折疊功能,例如按照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提供的車架結構,就可方便將推車折疊成扁平狀態,折疊體積小。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兒童推車處于單人座狀態時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主視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兒童推車在由單人座狀態向雙人座狀態轉換過程中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3的主視示意圖;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兒童推車處于雙人座狀態時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圖5的主視示意`[0022]圖7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兒童推車處于完全折疊狀態時的立體示意圖;圖8為圖7的主視示意圖;其中:1、前輪組件;2、后輪組件;3、前輪支架;30、側桿;4、推桿;40、下推桿;41、上推桿;5、后輪支架;6、底支架;60、底桿;70、前托架;700、伸縮連桿;701、前托桿;71、前座位連接部;710、前座位通用接口 ;72、橫連桿;80、后座位連接部;800、后座位通用接口 ;9、連接套。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8所示,按照本實施例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主要包括推車車架;分別設置在推車車架底前部和底后部的前輪組件I和后輪組件2 ;座位機構。其中推車車架包括前輪支架3、位于兩側的推桿4、位于兩側且下端部設有后輪組件2的后輪支架5以及底支架6,所述底支架6包括位于兩側且兩端部分別與前輪支架3和后輪支架5相連接的底桿60,推桿4包括下端部與底桿60之間相能夠轉動和相對滑動地連接的下推桿40以及能夠在下推桿40內滑動的上推桿41,推桿4與底桿60之間相能夠轉動和相對滑動地連接,后輪支架5的上端部與推桿4之間相轉動連接、下端部與所述底桿60的后端部相轉動連接,后輪支架5的上端部與推桿4相連接,前輪組件I設置在前輪支架3的下部,前輪組件I與后輪組件2之間距離可調地設置。座位機構包括分別位于推車車架前側和后側的前座位架和后座位架,其中前座位架包括位于兩側的前托架70、設置在前托架70上用于連接前座位的前座位連接部71以及設置在兩側的前托架70之間、將兩側的前托架70相連的橫連桿72,前托架70包括一端部與底桿60或前輪支架3相轉動連接的伸縮連桿700、與伸縮連桿700的另一端部相轉動連接的前托桿701,前座位連接部71設置在前托桿701上,前托架70設置在底支架6上且具有相對于底支架6收起和打開的狀態;后座位架包括安裝在推桿4、后輪支架5或者二者的連接處的后座位連接部80。本例中,前輪支架3具有位于兩側的側桿30,側桿30的后端部沿著底桿60的長度方向能夠滑動地設置,伸縮連桿700與側桿30相轉動連接,且二者的轉動軸心線方向與側桿的滑動方向垂直。前托桿701與伸縮連桿700之間的轉動軸心線、伸縮連桿700與側桿之間的轉動軸心線相平行。當前托架70相對于底支架6從收起的狀態向打開的狀態變化時,前輪組件I與后輪組件2的距離增加。前座位連接部71和后座位連接部80上分別設有可連接座位的前座位通用接口 710和后座位通用接口 800。底桿60上轉動連接有連接套9,推桿4的下端部穿過連接套9,且能夠相對連接套9滑動。本實用新型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再由展開狀態到折疊狀態,整個操作過程非常簡單,流暢,具體如下:如圖1和圖2所示,此狀態為兒童推車處于展開和供單人乘坐的狀態,當推車從單人轉向雙人乘坐時,如圖3至圖6所示,由前托架設置在底支架上且具有相對于底支架收起和打開的狀態,調節前托桿并處于打開狀態,帶動伸縮連桿轉動,從而推動與伸縮連桿端部連接的側桿沿著底桿長度方向移動,增大前輪組件和后輪組件之間的距離,并將兩個座兜分別連接在前座位連接部和后座位連接部上,從而實現雙人的乘坐同一輛兒童推車,同時,雙人乘坐的兒童推車從展開狀態到折疊狀態到時,拆除兩個座兜,調節前托架相對底支架處于收起狀態,此時伸縮連桿恢復原狀,從而使得前輪組件和后輪組件之間恢復原狀,然后將后輪支架滑動至下推桿的底端,并將上推桿收在下推桿內,再轉動下推桿,利用下推桿與底桿之間的相對轉動和滑動的關系,將下推桿折向底支架,從而完成了整個車架的折疊,折疊后的形狀如圖7和圖8所示。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推車的前后側分別設有座位連接部,其中前側的座位連接部設計成具有打開和收起狀態,同時將推車的前后輪組件之間的距離可調節,如此,在將兒童推車從單人座轉化成雙人座 時,只需增加前后輪組件之間的距離和同時將前座位連接部打開,接上座位后即成為雙人座。推車在單人座和雙人座之間的切換非常簡單、方便。同時,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所必要的桿件較少,特別是還容易實現可折疊功能,例如按照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提供的車架結構,就可方便將推車折疊成扁平狀態,折疊體積小。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包括推車車架、分別設置在所述推車車架底前部和底后部的前輪組件(I)和后輪組件(2)、座位機構,所述推車車架包括前輪支架(3)、位于兩側的推桿(4)、位于兩側且下端部設有所述后輪組件(2)的后輪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車車架還包括底支架(6),所述底支架(6)包括位于兩側且兩端部分別與所述前輪支架(3)和所述后輪支架(5)相連接的底桿(60),所述的推桿(4)的下端部與所述的底桿(60)相連接,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上端部與所述推桿(4)相連接,所述的前輪組件(I)設置在所述前輪支架(3)的下部,所述前輪組件(I)與所述后輪組件(2)之間距離可調地設置;所述的座位機構包括分別位于所述推車車架前側和后側的前座位架和后座位架,所述前座位架包括位于兩側的前托架(70)、設置在所述前托架(70)上用于連接前座位的前座位連接部(71),所述前托架(70)設置在所述 底支架(6)上且具有相對于所述底支架(6)收起和打開的狀態;所述的后座位架包括安裝在所述推桿(4)、所述后輪支架(5)或者二者的連接處的后座位連接部(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托架(70)包括一端部與所述底桿(60)或所述的前輪支架(3)相轉動連接的伸縮連桿(700)、與所述伸縮連桿(700)的另一端部相轉動連接的前托桿(701),所述的前座位連接部(71)設置在所述前托桿(701)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輪支架(3)具有位于兩側的側桿(30),所述側桿(30)的后端部沿著所述底桿(60)的長度方向能夠滑動地設置,所述的伸縮連桿(700)與所述的側桿(30)相轉動連接,且二者的轉動軸心線方向與所述側桿(30)的滑動方向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的前托架(70)相對于所述底支架(6)從收起的狀態向打開的狀態變化時,所述的前輪組件(I)與所述后輪組件(2)的距離增加。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座位架還包括設置在兩側的前托架(70)之間、將兩側的前托架(70)相連的橫連桿(72)。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托桿(701)與所述的伸縮連桿(700)之間的轉動軸心線、所述的伸縮連桿(700)與所述的側桿(30)之間的轉動軸心線相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座位連接部(71)和后座位連接部(80)上分別設有可連接座位的前座位通用接口(710)和后座位通用接口(800)。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4)與所述底桿(60)之間相能夠轉動和相對滑動地連接,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上端部與所述推桿(4)之間相轉動連接、下端部與所述底桿(60)的后端部相轉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4)包括下端部與所述底桿(60)之間相能夠轉動和相對滑動地連接的下推桿(40)以及能夠在所述下推桿(40)內滑動的上推桿(41)。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桿(60)上轉動連接有連接套(9),所述推桿(4)的下端部穿過所述連接套(9),且能夠相對所述連接套(9)滑動。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單雙人轉換的兒童推車,其包括推車車架、前后輪組件、座位機構,推車車架包括前輪支架、推桿、后輪支架以及底支架,其中底支架包括與前輪支架和后輪支架相連接的底桿,推桿的下端部與底桿相連接,后輪支架的上端部與推桿相連接,前輪組件設置在前輪支架的下部,前輪組件與后輪組件之間距離可調地設置;座位機構包括前座位架和后座位架,前座位架包括位于兩側的前托架、設置在前托架上用于連接前座位的前座位連接部,前托架設置在底支架上且具有相對于底支架收起和打開的狀態;后座位架包括安裝在推桿、后輪支架或者二者的連接處的后座位連接部。本實用新型在推車單人座和雙人座之間的切換非常簡單、方便,且折疊體積小。
文檔編號B62B7/12GK203111248SQ2013200032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5日
發明者冷志剛, 賀新軍 申請人: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