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發泡堵塊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11921閱讀:36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發泡堵塊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泡堵塊及汽車。
背景技術
翼子板是遮蓋車輪的車身外板,與車身側圍板固定連接,用于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防止被車輪卷起的砂石、泥漿濺到車廂的底部。在翼子板與車身側圍板之間設有發泡堵塊,發泡堵塊作為汽車隔離噪音、提高感知質量的重要功能部分,在汽車日常使用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有的發泡堵塊通常采用從汽車前部輪罩的位置進行安裝的方式,但是此種方式受操作空間限制,發泡堵塊很難一次安裝到位。安裝后,因發泡堵塊受到翼子板與車身側圍板的擠壓,摩擦力大,因此無法調整其位置,只能取下重新進行安裝,不方便用戶的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泡堵塊及具有該發泡堵塊的汽車,用于解決現有的發泡堵塊在安裝后無法調整位置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發泡堵塊,用于設置于汽車的翼子板與車身側圍板之間,所述發泡堵塊包括:朝向所述翼子板的第一面;朝向所述車身側圍板的第二面;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之間的調整工裝面,所述調整工裝面上設有若干調整工裝孔。優選地,所述調整工裝孔的形狀為圓形。優選地,所述調整工裝孔的數量為兩個,且上下分布于所述調整工裝面上。優選地,所述第一面為形狀與所述翼子板的內表面形狀相匹配的翼子板隨型曲面。優選地,所述第二面為與所述車身側圍板的周邊結構匹配的周邊件避讓曲面。優選地,所述周邊件避讓曲面上設有至少一個凹槽或定位凸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上述發泡堵塊的汽車。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發泡堵塊及汽車通過在發泡堵塊的調整工裝面上設有若干調整工裝孔,在發泡堵塊安裝后,可使用工裝插入調整工裝孔中進行位置調整,實現翼子板發泡堵塊擠壓安裝后的調整,方便了用戶的操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發泡堵塊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發泡堵塊的安裝位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請參考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發泡堵塊100,設置于汽車的翼子板200與車身側圍板300之間。發泡堵塊100具有朝向所述翼子板200的第一面、朝向所述車身側圍板300的第二面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之間的調整工裝面130。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面為與翼子板200的內表面相匹配的翼子板隨型曲面110、所述第二面為與所述車身側圍板300的周邊結構匹配的周邊件避讓曲面120。調整工裝面130上設有若干調整工裝孔132。當發泡堵塊100安裝于翼子板200與車身側圍板300之間后,若需要調整發泡堵塊100上下方向的位置,可使用工裝,如改錐(圖未示)或其他專用工具,插入調整工裝孔132進行上下調整,克服由翼子板隨型曲面110受到擠壓所產生的摩擦力,以實現發泡堵塊100安裝后的位置調整。本實施例中,所述調整工裝孔132的形狀為圓形,數量為兩個,且上下垂直設置。其他實施方式中,調整工裝孔132的形狀、數量及設置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結構方式。翼子板隨型曲面110與翼子板200的內表面相配合,即翼子板隨型曲面110形狀與翼子板200的內表面形狀相同或相近,具體形狀可根據翼子板200的內表面的實際曲面設計。翼子板隨型曲面110在受到擠壓的過程中,發泡堵塊100各個位置受到的擠壓量相同。在使用改錐或其他工具插入調整工裝孔132對發泡堵塊100進行位置調整時,避免了由于應力集中而導致零件損壞;翼子板隨型曲面110出于抵消慣性的原因,也可采用不均勻壓縮帶來非法向擠壓力的方式。周邊件避讓曲面120用于增加發泡堵塊100與車身側圍板300之間的嚴密性。周邊件避讓曲面120上設有若干水平設置的滑軌122,其與車身側圍板300上的滑塊(圖未示)相對應,在發泡堵塊100的安裝及調整過程中,起到導向的作用。其他實施方式中,滑軌及滑塊的位置可以互換,即周邊件避讓曲面120上設有滑塊,滑軌設置于車身側圍板300上。周邊件避讓曲面120或者調整工裝面130上還設有凹槽124,其與車身側圍板300上的定位凸塊(圖未示)相對應,在發泡堵塊100的安裝及調整過程中,起到定位卡止的功能。其他實施方式中,凹槽與定位凸塊的位置也可互換。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翼子板200、車身側圍板300及發泡堵塊100。本實用新型的發泡堵塊100及汽車通過在發泡堵塊100的翼子板隨型曲面110與周邊件避讓曲面120之間的調整工裝面130上設有若干調整工裝孔132,在發泡堵塊100安裝于翼子板200與車身側圍板300之間后,可使用工裝插入調整工裝孔132進行位置調整,實現翼子板發泡堵塊擠壓安裝后的調整,方便了用戶的操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發泡堵塊,用于設置于汽車的翼子板與車身側圍板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堵塊包括: 朝向所述翼子板的第一面; 朝向所述車身側圍板的第二面;以及, 形成于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之間的調整工裝面,所述調整工裝面上設有若干調整工裝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堵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工裝孔的形狀為圓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堵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工裝孔的數量為兩個,且上下分布于所述調整工裝面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堵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為形狀與所述翼子板的內表面形狀相匹配的翼子板隨型曲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堵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為與所述車身側圍板的周邊結構匹配的周邊件避讓曲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泡堵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件避讓曲面上設有至少一個凹槽或定位凸塊。
7.一種汽車,其特征 在于,具有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發泡堵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泡堵塊及汽車,所述的發泡堵塊用于設置于汽車的翼子板與車身側圍板之間,所述發泡堵塊包括朝向所述翼子板的第一面;朝向所述車身側圍板的第二面;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之間的調整工裝面,所述調整工裝面上設有若干調整工裝孔。在所述發泡堵塊安裝后,可使用工裝插入調整工裝孔中進行位置調整,實現翼子板發泡堵塊擠壓安裝后的調整,方便了用戶的操作。
文檔編號B62D25/18GK203078610SQ20132002307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笪琦, 王如德, 周建明, 劉義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