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13034閱讀:4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尤其涉及一種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
背景技術
現有自行車的轉向只能靠前置舵把實現,后輪沒有獨立轉向的控制裝置導致行進方式受限,沒有隨時隨地360度自由轉體的功能,靈活機動能力弱、駕趣差。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自由轉體、靈活機動能力強、駕趣十足的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其中,包括車座、位于所述車座下方架裝所述車座的底架、于所述車座前方連接于所述底架前端的C形前輪架、連接于所述前輪架上端的前輪車叉、于所述前輪架前下方連接在所述前輪車叉上的前輪裝置,連接在所述前輪車叉頂端的前輪舵把、位于所述車座左右兩側的后輪裝置、連接于所述底架和后輪裝置間的后輪架,所述前輪裝置包括前輪、裝設于所述前輪輪軸上的驅動飛輪、于所述前輪左右兩側連接在所述驅動飛輪上的腳蹬,所述后輪裝置包括位于所述后輪架下方的后輪車叉、連接于所述后輪車叉上的后輪,一個所述后輪車叉上連有后輪舵把,所述后輪舵把可自轉的軸接于所在一側的所述后輪架上,另一個所述后輪車叉上設有剎車裝置,所述剎車裝置裝接于所在一側的所述后輪架上。作為優選,所述前輪大于后輪。作為優選,所述車座具有座墊和靠背。作為優選,所述前 輪直徑的長度大于所述座墊所處水平位置的高度,所述后輪直徑的長度小于所述座墊所處水平位置的高度。作為優選,所述座墊和底架間連有支撐座。作為優選,所述后輪架連接于所述底架的一端上翹并支固在所述座墊的底面上。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前輪舵把的同時還具有后輪舵把,使得后輪可控轉向,從而使得整車行進方式不再受限、可自由轉體、靈活機動能力強、駕趣十足,同時,剎車裝置可控后輪制動,使得駕駛過程更加安全。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駕駛方式為坐靠式駕駛,舒適度更強,整車結構更緊湊,也更美觀。在本實用新型中,驅動飛輪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通過驅動飛輪,駕駛者向前蹬踏腳蹬可驅動前輪,停止蹬踏或向后倒蹬均為空轉,不會影響前輪驅動,自由舒適,實用性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4]1、底架;2、前輪架;3、前輪車叉;4、前輪舵把;5、后輪架;6、前輪;7、驅動飛輪;8、腳蹬;9、后輪車叉;10、后輪;11、后輪舵把;12、剎車裝置;13、座墊;14、靠背;15、支撐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其中,包括車座、位于所述車座下方架裝所述車 座的底架1、于所述車座前方連接于所述底架前端的C形前輪架2、連接于所述前輪架上端的前輪車叉3、于所述前輪架前下方連接在所述前輪車叉上的前輪裝置,連接在所述前輪車叉頂端的前輪舵把4、位于所述車座左右兩側的后輪裝置、連接于所述底架和后輪裝置間的后輪架5,所述前輪裝置包括前輪6、裝設于所述前輪輪軸上的驅動飛輪7、于所述前輪左右兩側連接在所述驅動飛輪上的腳蹬8,所述后輪裝置包括位于所述后輪架下方的后輪車叉9、連接于所述后輪車叉上的后輪10,一個所述后輪車叉上連有后輪舵把11,所述后輪舵把可自轉的軸接于所在一側的所述后輪架上,另一個所述后輪車叉上設有剎車裝置12,所述剎車裝置裝接于所在一側的所述后輪架上,所述前輪大于后輪,所述車座具有座墊13和靠背14,所述前輪直徑的長度大于所述座墊所處水平位置的高度,所述后輪直徑的長度小于所述座墊所處水平位置的高度,所述座墊和底架間連有支撐座15,所述后輪架連接于所述底架的一端上翹并支固在所述座墊的底面上。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座、位于所述車座下方架裝所述車座的底架(I)、于所述車座前方連接于所述底架前端的C形前輪架(2)、連接于所述前輪架上端的前輪車叉(3)、于所述前輪架前下方連接在所述前輪車叉上的前輪裝置,連接在所述前輪車叉頂端的前輪舵把(4)、位于所述車座左右兩側的后輪裝置、連接于所述底架和后輪裝置間的后輪架(5),所述前輪裝置包括前輪¢)、裝設于所述前輪輪軸上的驅動飛輪(7)、于所述前輪左右兩側連接在所述驅動飛輪上的腳蹬(8),所述后輪裝置包括位于所述后輪架下方的后輪車叉(9)、連接于所述后輪車叉上的后輪(10),一個所述后輪車叉上連有后輪舵把(11),所述后輪舵把可自轉的軸接于所在一側的所述后輪架上,另一個所述后輪車叉上設有剎車裝置(12),所述剎車裝置裝接于所在一側的所述后輪架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大于后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座具有座墊(13)和靠背(1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直徑的長度大于所述座墊所處水平位置的高度,所述后輪直徑的長度小于所述座墊所處水平位置的高度。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和底架間連有支撐座(15)。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架連接于所述底架的一 端上翹并支固在所述座墊的底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置方向舵的三輪車,包括車座、位于車座下方架裝車座的底架、于車座前方連接于底架前端的C形前輪架、連接于前輪架上端的前輪車叉、于前輪架前下方連接在前輪車叉上的前輪裝置,連接在前輪車叉頂端的前輪舵把、位于車座左右兩側的后輪裝置、連接于底架和后輪裝置間的后輪架,前輪裝置包括前輪、裝設于前輪輪軸上的驅動飛輪、于前輪左右兩側連接在驅動飛輪上的腳蹬,后輪裝置包括位于后輪架下方的后輪車叉、連接于后輪車叉上的后輪,一個后輪車叉上連有后輪舵把,后輪舵把可自轉的軸接于所在一側的后輪架上,另一后輪車叉上設有剎車裝置,剎車裝置裝接于所在一側的后輪架上。本實用新型可自由轉體、靈活機動、駕趣十足。
文檔編號B62K5/08GK203111392SQ20132016322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9日
發明者吳曉剛 申請人:吳曉剛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