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車頭、頭管、前車架、前車輪、軸、前剎車碟片、曲柄、鏈條、大鏈輪、后車輪、后剎車碟片、后車架、座架、橫梁、斜撐桿、踏板、小鏈輪;車頭安裝在頭管上,頭管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上,橫梁一端與頭管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連接,斜撐桿一端與橫梁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下部連接,前車輪安裝在前車架上,后車輪安裝在后車架上,大鏈輪安裝在后車架的前部,小鏈輪安裝在后車輪的軸上,大鏈輪與小鏈輪通過鏈條連接,曲柄安裝在大鏈輪上,踏板安裝在曲柄上,座架固定在后車架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裝拆;可在享受騎行的同時,更方便折疊攜帶、省空間。
【專利說明】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便攜式自行車屢見不鮮,日常生活中,自行車不僅能減輕交通不便帶來的負擔外,還可以鍛煉身體。但是市場上的自行車都不能讓人們在騎行勞累之余,提供人們休息的便利。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以使人們在騎行勞累之余可享受坐凳式休息。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包括車頭1、頭管3、前車架4、前車輪5、軸6、前剎車碟片7、曲柄8、鏈條9、大鏈輪10、后車輪11、后剎車碟片12、后車架14、座架18、橫梁20、斜撐桿21、踏板34、小鏈輪38 ;車頭I安裝在頭管3上,頭管3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4上,橫梁20 —端與頭管3側端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連接,斜撐桿21 —端與橫梁20側部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下部連接,前車輪5通過軸6安裝在前車架4上,后車輪11通過軸6安裝在后車架14上,前剎車碟片7安裝在前車輪5的軸6上,后剎車碟片12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安裝在后車架14的前部,小鏈輪38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與小鏈輪38通過鏈條9連接,曲柄8安裝在大鏈輪10上,踏板34安裝在曲柄8上,座架18固定在后車架14上。
[0005]所述車頭I通過龍頭夾28安裝在車頭碗2上,頭管3 —端與車頭碗2連接、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4上。
[0006]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折疊座13、鉤形擋板15、后車座17 ;后車座17安裝在后車架14上部,鉤形擋板15通過其上設有的鉤形擋板鎖緊螺母16安裝在后車架14上,折疊座13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0007]所述座架18上安設有鞍座19、座桿22、座桿夾23 ;鞍座19通過座桿夾23安裝在座桿22上,座桿22安裝在座架18上。
[0008]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后小輪27、后支撐桿26、小輪支撐架33、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后小輪27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后支撐桿26上,后支撐桿26通過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0009]所述前車架4上安設有前小輪24、前支撐桿25、小輪支撐架33、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前小輪24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前支撐桿25上,前支撐桿25通過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前車架4下部。
[0010]所述橫梁20上安設有橫梁前卡夾29、橫梁后卡夾30 ;橫梁20 —端通過橫梁前卡夾29與頭管3側端連接、另一端通過橫梁后卡夾30與后車架14連接。
[0011]所述斜撐桿21上安設有斜撐桿上卡夾31、斜撐桿下卡夾32 ;斜撐桿21 —端通過斜撐桿上卡夾31與橫梁20的側部連接、另一端通過斜撐桿下卡夾32與后車架14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放下折疊座13和前后小輪支撐架33,這樣就可以作為座椅使用,旋轉前車架4與橫梁20平行,通過橫梁前卡夾29固定它們之間的位置,旋轉后車架14與橫梁20平行,通過橫梁后卡夾30固定它們之間的位置,收起折疊座13和前后小輪支撐架33這樣就可以作為自行車使用。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能實現一物多功能,結構簡單,易裝拆;
[0015]2、可在享受騎行的同時,更方便折疊攜帶、省空間;
[0016]3、可增加使用者戶外休息的新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側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座椅狀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座椅狀左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座椅狀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裝結構示意圖;
[0025]圖9為本實用新型座椅狀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各標號為:1:車頭、2:頭碗、3:頭管、4:前車架、5:前車輪、6:軸、7:前剎車碟片、8:曲柄、9:鏈條、10:大鏈輪、11:后車輪、12:后剎車碟片、13:折疊座、14:后車架、15:鉤形擋板、16:鉤形擋板鎖緊螺母、17:后車座、18:座架、19:鞍座、20:橫梁、21:斜撐桿、22:座桿、23:座桿夾、24:前小輪、25:前支撐桿、26:后支撐桿,27:后小輪、28:龍頭夾、29:橫梁前卡夾、30:橫梁后卡夾、31:斜撐桿上卡夾、32:斜撐桿下卡夾、33:小輪支撐架、34:踏板、35:前支撐桿卡夾、36:后支撐桿卡夾、37:支撐桿鎖緊螺母、38:小鏈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8]實施方式一:如圖1-9所示,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包括車頭1、頭管3、前車架4、前車輪5、軸6、前剎車碟片7、曲柄8、鏈條9、大鏈輪10、后車輪11、后剎車碟片12、后車架14、座架18、橫梁20、斜撐桿21、踏板34、小鏈輪38 ;車頭I安裝在頭管3上,頭管3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4上,橫梁20 —端與頭管3側端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連接,斜撐桿21 —端與橫梁20側部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下部連接,前車輪5通過軸6安裝在前車架4上,后車輪11通過軸6安裝在后車架14上,前剎車碟片7安裝在前車輪5的軸6上,后剎車碟片12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安裝在后車架14的前部,小鏈輪38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與小鏈輪38通過鏈條9連接,曲柄8安裝在大鏈輪10上,踏板34安裝在曲柄8上,座架18固定在后車架14上。
[0029]所述車頭I通過龍頭夾28安裝在車頭碗2上,頭管3 —端與車頭碗2連接、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4上。
[0030]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折疊座13、鉤形擋板15、后車座17 ;后車座17安裝在后車架14上部,鉤形擋板15通過其上設有的鉤形擋板鎖緊螺母16安裝在后車架14上,折疊座13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0031]所述座架18上安設有鞍座19、座桿22、座桿夾23 ;鞍座19通過座桿夾23安裝在座桿22上,座桿22安裝在座架18上。
[0032]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后小輪27、后支撐桿26、小輪支撐架33、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后小輪27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后支撐桿26上,后支撐桿26通過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0033]所述前車架4上安設有前小輪24、前支撐桿25、小輪支撐架33、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前小輪24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前支撐桿25上,前支撐桿25通過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前車架4下部。
[0034]所述橫梁20上安設有橫梁前卡夾29、橫梁后卡夾30 ;橫梁20 —端通過橫梁前卡夾29與頭管3側端連接、另一端通過橫梁后卡夾30與后車架14連接。
[0035]所述斜撐桿21上安設有斜撐桿上卡夾31、斜撐桿下卡夾32 ;斜撐桿21 —端通過斜撐桿上卡夾31與橫梁20的側部連接、另一端通過斜撐桿下卡夾32與后車架14連接。
[0036]實施方式二:如圖1-9所示,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包括車頭1、頭管3、前車架4、前車輪5、軸6、前剎車碟片7、曲柄8、鏈條9、大鏈輪10、后車輪11、后剎車碟片12、后車架14、座架18、橫梁20、斜撐桿21、踏板34、小鏈輪38 ;車頭I安裝在頭管3上,頭管3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4上,橫梁20 —端與頭管3側端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連接,斜撐桿21 —端與橫梁20側部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下部連接,前車輪5通過軸6安裝在前車架4上,后車輪11通過軸6安裝在后車架14上,前剎車碟片7安裝在前車輪5的軸6上,后剎車碟片12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安裝在后車架14的前部,小鏈輪38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與小鏈輪38通過鏈條9連接,曲柄8安裝在大鏈輪10上,踏板34安裝在曲柄8上,座架18固定在后車架14上。
[0037]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折疊座13、鉤形擋板15、后車座17 ;后車座17安裝在后車架14上部,鉤形擋板15通過其上設有的鉤形擋板鎖緊螺母16安裝在后車架14上,折疊座13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0038]所述座架18上安設有鞍座19、座桿22、座桿夾23 ;鞍座19通過座桿夾23安裝在座桿22上,座桿22安裝在座架18上。
[0039]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后小輪27、后支撐桿26、小輪支撐架33、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后小輪27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后支撐桿26上,后支撐桿26通過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0040]所述前車架4上安設有前小輪24、前支撐桿25、小輪支撐架33、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前小輪24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前支撐桿25上,前支撐桿25通過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前車架4下部。
[0041]所述橫梁20上安設有橫梁前卡夾29、橫梁后卡夾30 ;橫梁20 —端通過橫梁前卡夾29與頭管3側端連接、另一端通過橫梁后卡夾30與后車架14連接。
[0042]實施方式三:如圖1-9所示,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包括車頭1、頭管3、前車架4、前車輪5、軸6、前剎車碟片7、曲柄8、鏈條9、大鏈輪10、后車輪11、后剎車碟片12、后車架14、座架18、橫梁20、斜撐桿21、踏板34、小鏈輪38 ;車頭I安裝在頭管3上,頭管3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4上,橫梁20 —端與頭管3側端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連接,斜撐桿21 —端與橫梁20側部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下部連接,前車輪5通過軸6安裝在前車架4上,后車輪11通過軸6安裝在后車架14上,前剎車碟片7安裝在前車輪5的軸6上,后剎車碟片12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安裝在后車架14的前部,小鏈輪38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與小鏈輪38通過鏈條9連接,曲柄8安裝在大鏈輪10上,踏板34安裝在曲柄8上,座架18固定在后車架14上。
[0043]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折疊座13、鉤形擋板15、后車座17 ;后車座17安裝在后車架14上部,鉤形擋板15通過其上設有的鉤形擋板鎖緊螺母16安裝在后車架14上,折疊座13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0044]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后小輪27、后支撐桿26、小輪支撐架33、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后小輪27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后支撐桿26上,后支撐桿26通過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0045]所述前車架4上安設有前小輪24、前支撐桿25、小輪支撐架33、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前小輪24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前支撐桿25上,前支撐桿25通過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前車架4下部。
[0046]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頭(I)、頭管(3)、前車架(4)、前車輪(5)、軸(6)、前剎車碟片(7)、曲柄(8)、鏈條(9)、大鏈輪(10)、后車輪(11)、后剎車碟片(12)、后車架(14)、座架(18)、橫梁(20)、斜撐桿(21)、踏板(34)、小鏈輪(38);車頭(I)安裝在頭管(3)上,頭管(3)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4)上,橫梁(20) —端與頭管(3)側端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連接,斜撐桿(21)—端與橫梁(20)側部連接、另一端與后車架(14)下部連接,前車輪(5)通過軸(6)安裝在前車架(4)上,后車輪(11)通過軸(6)安裝在后車架(14 )上,前剎車碟片(7 )安裝在前車輪(5 )的軸(6 )上,后剎車碟片(12 )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安裝在后車架(14)的前部,小鏈輪(38)安裝在后車輪(11)的軸(6)上,大鏈輪(10)與小鏈輪(38)通過鏈條(9)連接,曲柄(8)安裝在大鏈輪(10)上,踏板(34)安裝在曲柄(8)上,座架(18)固定在后車架(1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頭(I)通過龍頭夾(28)安裝在車頭碗(2)上,頭管(3)—端與車頭碗(2)連接、另一端安裝在前車架(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折疊座(13)、鉤形擋板(15)、后車座(17);后車座(17)安裝在后車架(14)上部,鉤形擋板(15)通過其上設有的鉤形擋板鎖緊螺母(16)安裝在后車架(14)上,折疊座(13)安裝在后車架(14)下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8)上安設有鞍座(19 )、座桿(22 )、座桿夾(23 );鞍座(19 )通過座桿夾(23 )安裝在座桿(22 )上,座桿(22)安裝在座架(18)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車架(14)上安設有后小輪(27)、后支撐桿(26)、小輪支撐架(33)、后支撐桿卡夾(36)、支撐桿鎖緊螺母(37);后小輪(27)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后支撐桿(26)上,后支撐桿(26 )通過后支撐桿卡夾(36 )、支撐桿鎖緊螺母(37 )安裝在后車架(14 )下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車架(4)上安設有前小輪(24)、前支撐桿(25)、小輪支撐架(33)、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前小輪(24)安裝在小輪支撐架(33)上,小輪支撐架(33)安裝在前支撐桿(25)上,前支撐桿(25)通過前支撐桿卡夾(35)、支撐桿鎖緊螺母(37)安裝在前車架(4)下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20)上安設有橫梁前卡夾(29 )、橫梁后卡夾(30 );橫梁(20 ) —端通過橫梁前卡夾(29 )與頭管(3 )側端連接、另一端通過橫梁后卡夾(30)與后車架(14)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坐凳式多功能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撐桿(21)上安設有斜撐桿上卡夾(31)、斜撐桿下卡夾(32);斜撐桿(21) —端通過斜撐桿上卡夾(31)與橫梁(20)的側部連接、另一端通過斜撐桿下卡夾(32)與后車架(14)連接。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3391927SQ201320312086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3日
【發明者】楊揚, 張連飛, 王林, 劉啟旸, 劉泓濱, 吳海濤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