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包括底框(2)、夾臂(1)和吊繩(7),所述夾臂(1)通過支撐桿(3)固定在底框(2)邊上,夾臂(1)可繞支撐桿(3)轉動,夾臂(1)上端通過插銷與固定在底框(2)上的液壓桿(4)連接,液壓桿(4)通過液壓管(5)、液壓泵(6)與電動機(8)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組裝不方便,以及效率不高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屬于客車組裝工具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對客車車身與車架進行組裝時,傳統方法是在焊接車間里將車身與底盤的各個零部件焊接在一起,但由于底盤上的各個零件較大、較重,這樣的組裝不僅不方便,而且效率也不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組裝不方便,以及效率不高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05]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包括底框、夾臂和吊繩,所述夾臂通過支撐桿固定在底框邊上,夾臂可繞支撐桿轉動,夾臂上端通過插銷與固定在底框上的液壓桿連接,液壓桿通過液壓管、液壓栗與電動機連接。
[0006]上述的夾臂為8個,底框兩縱邊上分別有4個。
[0007]前述的支撐桿通過支撐塊固定在底框邊上。
[0008]前述的電動機與控制臺連接。
[0009]前述的吊繩與起重機連接。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對車身與底盤進行組裝時,先將客車車身吊起來,然后可多人同時在組裝吊具下進行組裝,可提高客車車身與底盤的組裝效率;本實用新型中采用電動機控制液壓桿運動,操作方便快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組裝不方便,以及效率不高的問題。
[0012]【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主視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俯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左視圖。
[0016]【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
[0018]如圖1至圖3,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包括底框2、夾臂I和吊繩7,底框2上還設有兩根橫桿和一根縱桿,底框2兩縱邊上各設置有4個夾臂,夾臂I通過支撐桿3固定在底框2邊上,夾臂I可繞支撐桿3轉動,支撐桿3通過支撐塊9固定在底框2邊上,夾臂I上端通過插銷與固定在底框2上的液壓桿4連接,液壓桿4通過液壓管5、液壓栗6與電動機8連接,8個液壓桿4分別安裝在底框2上的邊及兩橫桿的兩端上,液壓栗6和電動機8安裝在縱桿上,一個電動機8和液壓栗6帶動安裝在同一橫桿上的液壓桿4運動,進而帶動夾臂I的擺動,電動機8與控制臺連接,吊繩7與車間內承重梁上的起重機連接。
[0019]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組裝不方便,以及效率不高的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包括底框(2)、夾臂(I)和吊繩(7),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臂(I)通過支撐桿(3 )固定在底框(2 )邊上,夾臂(I)可繞支撐桿(3 )轉動,夾臂(I)上端通過插銷與固定在底框(2 )上的液壓桿(4 )連接,液壓桿(4 )通過液壓管(5 )、液壓栗(6 )與電動機(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臂(I)為8個,底框(2 )兩縱邊上分別有4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桿(3)通過支撐塊(9)固定在底框(2)邊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動機(8)與控制臺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身與底盤的組裝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繩(7)與起重機連接。
【文檔編號】B62D65/12GK203601440SQ201320694612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蔣雪生, 馮前波, 董雪, 昌德順, 唐漢剛, 聶忠科 申請人: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