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屬于電動車領域。該車包括車輪、車架、車叉、車座,所述車架為立體型車架,所述方向把手分別固定在把桿上端,把桿的下端連接在車架斜梁下端,把桿中間位置分別連接著連桿,連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方向耳上,所述電動車前后車叉又分為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縱向車叉下端連接在與車軸相連的橫向車叉上,連接部位于車輪輪軸前端。本車方向把手操作靈活,減震效果明顯,坐位重心偏后,行駛后阻力小,與一般的電動自行車相比,乘車人位置較低,速度快縱向車叉的支點不在輪軸上,減小到了輪軸的壓力。
【專利說明】—種新型兩輪電動車【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輪電動車,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屬于電動自行車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化石能源的逐漸減少,新型清潔型能源得到了青睞,電動自行車已經得到普及,成為中小型城市上班族的主要交通工具,傳統的兩輪電動自行車主要是在傳統的自行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結構和形狀大同小異,而且,這種電動自行車一般都是利用單根鋼管焊接而成,就連傳統自行車的三腳架都沒有,因此時間長了會產生變形,另外,現有的電動車把手幾乎全部都是左右手為一體的把手,行車過程中擺動起來不夠靈活。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電動自行車結構簡單不夠結實、方向把手不夠靈活,結構和形狀大同小異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其目的就是提高電動自行車的耐久性、增強把手的靈活性、方便性,豐富電動車的多樣性。
[0004]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包括車輪、車架、與車架連接的車叉、車叉上設置的減震器、擺動前輪的方向把手、車座,所述車架為立體型車架,由左半部和右半部連接而成,所述方向把手分為左右兩個,分別固定在左右把桿上端,左右把桿的下端分別連接在車架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上,左右把桿中間位置分別連接著左右連桿,連桿的另一端連接在前叉肩部左右兩邊設置的左右方向耳上,所述電動車有前后車叉,前后車叉又分為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所述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都有左右車叉,縱向車叉下端連接在與車軸相連的橫向車叉上,連接部位于車輪輪軸前端,所述車座位于車身后半部,所述左右把桿與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之間的連接為轉動連接,所述連桿兩端的連接采用球型萬向接頭,所述車架具有上部橫梁和下部橫梁,與多根斜梁連接,車架構成了車廂,所述前后輪的縱向車叉呈八字形,縱向車叉上設置有減震器,所述橫向車叉的一端連接在車輪軸上,縱向車叉連接在橫向車叉的車輪軸前端,所述前輪縱向車叉上面連接著能夠左右擺動前輪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內設置有軸承,所述下部橫梁下端設置有腳踏板,所述腳踏板與下部橫梁之間利用彈簧折疊件連接,所述減震器的前輪縱向前叉與前輪橫向車叉、輔助縱向前叉、輔助橫向車叉構成緩沖架,所述后輪縱向車叉的上端與車架上部橫梁連接,下端與后輪橫向車叉連接,橫向車叉與車廂下部橫梁連接。
[0005]該新型兩輪電動車的積極效果為:車架結實、方向把手操作靈活,減震效果明顯,坐位重心偏后,行駛后阻力小,與一般的電動自行車相比,乘車人位置較低,速度快縱向車叉的支點不在輪軸上,減小到了輪軸的壓力,該電動車車架與方向系統之間連接,坐人部位處于電動車后部,行駛時重心位于電動車后部,在遇到緊急情況人本能的向安全的方向或方位躲避時,通過車架與方向系統的連接能夠很快傳遞到前端的方向系統使車本身也向安全的方位轉向,增強了 電動車的安全性,本電動自行車的車廂部位表面積加大,可在車身上設置顯著的文字用作宣傳內容,而且本實用新型豐富了電動自行車的類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
[0007]圖2電動車各部分圖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以下參照圖2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進行詳細說明,該新型兩輪電動自行車整個車架與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相比,整個車架是立體型的,具體有左右兩部分焊接而成。在本實施實例中,編號后面帶a的應理解為左半部分的部件,意味著有與之對稱的右半部分的部件,沒有代碼a的應理解為左右通用部分或只有一個部件。圖中Ia-左把手、2a_左把桿、3a-左連桿、4a_第一左斜梁、5a_左第一斜梁下突出部、6a_左前縱向車叉、7a_左前橫向車叉、8a_左后縱向車叉、9a_左后橫向車叉、IOa-左壓輪、I Ia-左手剎、12a_左萬向節一、13a-左萬向節二、14a-左前減震器、15a-左后減震器、16-前軸、17后軸、18a_左前連接點、19a-左后連接點、20-旋轉軸、2Ia-左軸承、22-前輪、23-后輪、24-車座、25-支架、26a_左腳踏板、27-工具箱、28-電池箱、29-控制器箱、30a-左方向耳、3Ia-左上部橫梁、32a-左下部橫梁、33a -左旋轉梁、34a-左前輔助縱向車叉、35a_左前輔助橫向車叉。
[0009]該電動自行車分為方向控制部分、車架部分、減震部分、車輪部分、控制部分。
[0010]首先就方向控制部分進行說明,所述方向把手分為左右兩個即左把手Ia和右把手,分別固定在左右把桿(左把桿2a和右車把)上端,左右把桿(左把桿2a和右車把)的下端分別連接在車架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左第一斜梁下突出部5a和右第一斜梁下突出部)上,左右把桿(左把桿2a和右車把)中間位置分別連接著左右連桿(左連桿3a和右連桿),連桿的另一端連接在前叉肩部設置的左右方向耳(左方向耳30a和右方向耳)上,所述左右連桿(左連桿3a和右連桿)兩端的連接采用球型萬向接頭,其中與左方向耳連接的接頭是左萬向節一 12a,同樣,與右方向耳連接的連桿端部也同樣使用了球形萬向節,在左右連桿另一端分別與把桿左右中間位置連接的接頭為左萬向節二 13a和右萬向節二,所述左右把桿(左把桿2a和右車把)的下端與車架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左第一斜梁下突出部5a和右第一斜梁下突出部)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使用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具體而言,使用了軸承連接,也就是左軸承21a和右軸承。
[0011]當駕駛電動車的人前后拉動方向把手的左把手Ia時,左把桿2a就會以下端連接在左第一斜梁下突出部5a的連接左軸承21a的軸為軸心擺動,所述連接點上安裝有左軸承21a,拉動起來非常輕。此時,連接在左把桿2a中間位置的左連桿3a就會帶動左方向耳30a以旋轉軸20為中心旋轉,旋轉軸20就會帶動前叉擺動,與此同時連接在前叉上的縱向前叉(左前縱向車叉6a和右前縱向前叉)、橫向前叉(左前橫向車叉7a和右前橫向前叉)、輔助縱向前叉(左前輔助縱向車叉34a和右輔助縱向車叉)以及輔助橫向前叉(左前輔助橫向車叉35a和右輔助橫向車叉)連通前輪22會一起改變方向,在把手前面配置了手剎(左手剎Ila和右手剎)。
[0012]右把手以及與右把手連接的右把桿就會以下端連接在右第一斜梁下突出部的連接點為軸心擺動,所述連接點上安裝有右軸承,只是右把手以及與此連接的部件運動方向相反。[0013]當然,可以在左右把手上同時施加力量,只是用力方向相反而已。
[0014]所述車架為立體型車架,由左半部和右半部連接而成,包括上部橫梁(左上部橫梁31a和右上部橫梁)、下部橫梁(左下部橫梁32a和右下部橫梁)、第一斜梁(第一左斜梁4a和第一右斜梁)、左右旋轉梁(左旋轉梁33a和右旋轉梁)以及多根其他斜梁構成,所述車架構成了車廂,為了使用方便,車廂中可分割成多個不同用途的箱體,在本實施事例中,將車廂分割成了工具箱27、電池箱28、控制器箱29,上部橫梁構成的框架頂部,設置車座24,在下部橫梁的兩側設置有腳踏板,腳踏板下面與下部橫梁的連接部設置有彈簧折疊件,可將腳蹬板向上折疊,所述腳踏板包括左側的左腳踏板26a和右腳踏板,為了停車方便,在下部橫梁的兩端的左右兩邊,設置有用于停車的支架25,支架25與下部橫梁之間的連接為轉動連接,為了方便,在下部橫梁和支架25之間可采取彈簧方式的,也可以直接使用市場銷售的支架,所述左右旋轉梁之間的連接橫梁上具有安裝旋轉軸20的軸承等部件。
[0015]所述電動自行車前后車叉又分為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所述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都有左右車叉(左前縱向車叉6a和右前縱向車叉、左后縱向車叉8a和右后縱向車叉)(左前橫向車叉7a和右前橫向車叉、左后橫向車叉9a和右后橫向車叉)部分,縱向車叉下端連接在與車軸相連的橫向車叉上,連接部位于車輪輪軸前端,也就是縱向前叉和橫向前叉的連接點(左前連接點18a和右前連接點、左后連接點19a和右后連接點)位于前軸16和后軸17的前面,所述前后輪的縱向車叉呈八字形,前后車叉上設有減震器(左前減震器14a和右前減震器、左后減震器15a和右后減震器),所述設置有減震器的前輪縱向前叉(左前縱向前叉6a和右前縱向前叉)與前輪橫向車叉(左前橫向車叉7a和右前橫向車叉)、輔助縱向前叉(左前輔助縱向前叉34a和右前輔助縱向前叉)、輔助橫向車叉(左前輔助橫向前叉35a右前輔助橫向前叉)構成緩沖架,所述后輪縱向車叉(左后縱向車叉8a和右后縱向車叉)的上端與車架上部橫梁(左上部橫梁31a和右上部橫梁)連接,下端與后輪橫向車叉(左后橫向車叉9a和右后橫向車叉)連接,后橫向車叉(左后橫向車叉9a和右后橫向車叉)前端與車廂下部橫梁(左下部橫梁32a和右下部橫梁)連接,后橫向車叉后端與后軸17連接,所述縱向車叉上都設置有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可以是液壓、氣壓、彈簧式的,在本實施例中前叉上采用的是液壓和彈簧式一體的減震器(左前減震器14a和右前減震器),后叉上采用的是氣壓和彈簧為一體的減壓器(左后減震器15a和右后減震器)。
[0016]當電動自行車在行駛中,由于重量加重或道路顛簸,所述縱向減震器就會被壓縮,此時,由于前輪輔助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之間設置有壓輪(左壓輪IOa和右壓輪),因此,所述減震器的前輪縱向前叉與前輪橫向車叉、輔助縱向車叉、輔助橫向車叉構成緩沖架會以前軸16為中心上下活動,在前輪輔助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之間的壓輪會沿著橫向車叉上滑動。后輪緩沖是依靠彈簧和空氣減震器減震。
[0017]所述車輪部分包括前輪22和后輪23以及前軸16和后軸17.。
[0018]所述控制部分與一般的電動車相同,因此,在圖中沒有畫出來的控制部分,如旋轉方向把可以實施無級變速,加快行駛速度,電源開關、電壓顯示表、速度顯示表、電源開關,前后照明燈、左右方向燈、方向開關、喇叭按鈕,喇叭等。
[0019]該電動自行車,車架結實、方向把手操作靈活,減震效果明顯,坐位重心偏后,行駛后阻力小,與一般的電動自行車相比,乘車人位置較低,速度快縱向車叉的支點不在輪軸上,減小到了輪軸的壓力,豐富了電動自行車的類型。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包括車輪、車架、與車架連接的車叉、車叉上設置的減震器、擺動前輪的方向把手、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為立體型車架,由左半部和右半部連接而成,所述方向把手分為左右兩個,分別固定在左右把桿上端,左右把桿的下端分別連接在車架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上,左右把桿中間位置分別連接著左右連桿,連桿的另一端連接在前叉肩部左右兩邊設置的左右方向耳上,所述電動車有前后車叉,前后車叉又分為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所述縱向車叉和橫向車叉都有左右車叉,縱向車叉下端連接在與車軸相連的橫向車叉上,連接部位于車輪輪軸前端,所述車座位于車身后半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把桿與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之間的連接為轉動連接,所述連桿兩端的連接采用球型萬向接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具有上部橫梁和下部橫梁,與多根斜梁連接,車架構成了車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輪的縱向車叉呈八字形,縱向車叉上設置有減震器,所述橫向車叉的一端連接在車輪軸上,縱向車叉連接在橫向車叉的車輪軸前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縱向車叉上面連接著能夠左右擺動前輪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內設置有軸承。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橫梁下端設置有腳踏板,所述腳踏板與下部橫梁之間利用彈簧折疊件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設置有減震器的前輪縱向前叉與前輪橫向車叉、輔助縱向前叉、輔助橫向車叉構成緩沖架,所述后輪縱向車叉的上端與車架上部橫梁連接,下端與后輪橫向車叉連接,橫向車叉與車廂下部橫梁連接。
【文檔編號】B62K21/00GK203681764SQ201320871195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付向前 申請人:付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