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行車傳動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84979閱讀:382來源:國知局
自行車傳動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行車傳動系統,屬于自行車領域,包括:車架,車架的一端設置有后叉,后叉的端部設置有轉動軸;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設置有中軸和曲柄,中軸貫穿車架,中軸的兩端分別與曲柄連接,曲柄的兩個端部設置有腳蹬,曲柄上設置有轉盤,轉盤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從動機構,從動機構設置有飛輪與后輪,飛輪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飛輪與轉盤之間通過環形帶傳動,后輪設置在飛輪的一側,飛輪帶動后輪轉動,從動機構套設于轉動軸的外側。這種結構的傳動系統不需要齒輪與鏈條,避免了齒輪鏈條之間經常需要涂抹潤滑油進行潤滑產生的油污弄臟衣服的問題,環形帶可以方便地更換,傳動系統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維修方便。
【專利說明】自行車傳動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自行車傳動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傳動系統是自行車的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分為車架、驅動機構和從動機構,驅動機 構和從動機構之間通過齒輪與鏈條實現傳動。騎行人員踩動驅動機構中的腳蹬提供動力 源,帶動曲柄及鏈盤轉動,然后鏈盤上的齒輪與鏈條嚙合帶動與鏈條嚙合的飛輪轉動,從而 實現后輪的轉動,驅動自行車前行。通過齒輪與鏈條傳動,需要經常對二者使用潤滑油進行 潤滑,潤滑時會產生油污,油污會弄臟騎行人員的衣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行車傳動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4]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 -種自行車傳動系統,包括:車架,車架的一端設置有后叉,后叉的端部設置有轉 動軸;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設置有中軸和曲柄,中軸貫穿車架,中軸的兩端分別與曲柄連接, 曲柄的兩個端部設置有腳蹬,曲柄上設置有轉盤,轉盤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從動機 構,從動機構設置有飛輪與后輪,飛輪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飛輪與轉盤之間通過環形 帶傳動,后輪設置在飛輪的一側,飛輪帶動后輪轉動,從動機構套設于轉動軸的外側。
[0006] 進一步地,從動機構與轉動軸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軸承。軸承可以使得從動機構 與轉動軸之間的轉動更加平滑順暢,較小二者之間的摩擦力,騎行時較為省力。
[0007] 進一步地,轉盤的圓周面的邊緣均設置有凸起。凸起使得轉盤的圓周面中間部分 較低,環形帶套于轉盤后被圓周面邊緣的凸起固定住,使其不會向旁邊滑動,環形帶靠著其 與轉盤及飛輪之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帶動后輪轉動,實現自行車的前進。
[0008] 進一步地,凸起的外側設置有將凸起包住的包覆層。凸起的外側使用包覆層包住, 包覆層可以采用橡膠、塑料等材料,使得凸起較為平滑,不容易掛破衣服。
[0009] 進一步地,飛輪與后輪一體成型。飛輪與后輪一體成型,即組成了死飛結構,飛輪 在環形帶的作用下可以做順時針轉動和逆時針轉動,由于飛輪與后輪是一個整體,從而控 制后輪的正轉與倒轉,后輪正轉時,自行車前行,后輪倒轉時,自行車剎車或倒行,這種結構 的自行車不再需要專門的剎車裝置,使得自行車更加輕便。
[0010] 進一步地,車架上還設置有壓緊輪,壓緊輪繞自身軸心線轉動,壓緊輪的圓周面的 中間部分凹陷,環形帶嵌入壓緊輪的凹陷部分。壓緊輪的作用是防止環形帶松弛,環形帶嵌 入壓緊輪的凹陷部分,不容易滑脫,在環形帶的作用下,壓緊輪繞自身軸心線轉動,二者不 產生滑動摩擦力,輕便省力,不增加額外作用力。
[0011] 進一步地,腳蹬與曲柄轉動連接。需要將自行車傳動系統收納時,扳動腳蹬,使腳 蹬與曲柄貼合,折疊后體積較小、占用空間較小,方便收納攜帶。
[0012] 進一步地,其中一個曲柄與轉盤合為一體,其中一個腳蹬與轉盤連接。其中一個曲 柄與轉盤合為一體,其中一個腳蹬與轉盤連接可以減少一個曲柄的重量,使折疊自行車重 量更輕,攜帶更加方便。
[0013] 進一步地,飛輪與后輪均與轉動軸一體成型,飛輪通過轉動軸帶動后輪轉動,轉動 軸通過軸承與后叉轉動連接。飛輪、后輪和轉動軸一體成型,飛輪帶動轉動軸和后輪與后 叉實現相對轉動,可以將飛輪的直徑做到足夠小,使轉盤與飛輪的傳動比較大,轉盤轉動一 周,飛輪轉動的圈數增加,即后輪轉動的圈數增加,自行車前進距離更遠,騎行更加方便。
[0014] 進一步地,飛輪為桿狀,飛輪的圓周面的凹陷部分設置有螺紋。飛輪的凹陷部分設 置有螺紋,可以增加環形帶與飛輪之間的摩擦力,使得環形帶與飛輪之間不容易相對滑動。
[0015] 車架用于支撐驅動機構與從動機構,騎行人員通過踩動腳蹬使曲柄轉動,從而帶 動轉盤轉動,為傳動系統提供動力源;從動機構套設于轉動軸,飛輪和后輪均繞轉動軸轉 動,環形帶繞在轉盤和飛輪上,轉盤轉動時,環形帶依靠摩擦力帶動飛輪繞轉動軸旋轉,飛 輪帶動后輪轉動,從而實現自行車的行走。轉盤與飛輪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均凹陷,相當于 環形帶與凹陷部分卡合,不會左右移動脫離二者,騎行時比較穩定,傳動系統依靠環形帶與 凹陷部分的摩擦力實現傳動。環形帶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橡膠皮帶、鐵絲外纏繞膠帶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結構的傳動系統不需要齒輪與鏈條,避免 了齒輪鏈條之間經常需要涂抹潤滑油進行潤滑產生的油污弄臟衣服的問題,環形帶可以方 便地更換,傳動系統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維修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主視圖;
[0017] 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的輪盤側視圖;
[0018] 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主視圖;
[0019]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的輪盤軸測圖;
[0020] 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的飛輪與后輪連接示意 圖;
[0021] 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的飛輪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實施例1
[0023] 圖1、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包括:車架1,車架 1的一端設置有后叉2,后叉2的端部設置有轉動軸3 ;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設置有中軸和曲 柄4,中軸貫穿車架1,中軸的兩端分別與曲柄4連接,曲柄4的兩個端部設置有腳蹬5,曲柄 4上設置有轉盤6,轉盤6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從動機構,從動機構設置有飛輪7與后 輪8,飛輪7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飛輪7與轉盤6之間通過環形帶9傳動,后輪8設置 在飛輪7的一側,飛輪7帶動后輪8轉動,從動機構套設于轉動軸3的外側。
[0024] 車架1用于支撐驅動機構與從動機構,騎行人員通過踩動腳蹬5使曲柄4轉動,從 而帶動轉盤6轉動,為傳動系統提供動力源;從動機構套設于轉動軸3,飛輪7和后輪8均繞 轉動軸3轉動,環形帶9繞在轉盤6和飛輪7上,轉盤6轉動時,環形帶9依靠摩擦力帶動 飛輪7繞轉動軸3旋轉,飛輪7帶動后輪8轉動,從而實現自行車的行走。轉盤6與飛輪7 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均凹陷,相當于環形帶9與凹陷部分卡合,不會左右移動脫離二者,騎 行時比較穩定,傳動系統依靠環形帶9與凹陷部分的摩擦力實現傳動。環形帶9可以采用 多種形式,如橡膠皮帶、鐵絲外纏繞膠帶等。與現有技術相比,這種結構的傳動系統不需要 齒輪與鏈條,避免了齒輪鏈條之間經常需要涂抹潤滑油進行潤滑產生的油污弄臟衣服的問 題,環形帶9可以方便地更換,傳動系統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維修方便。
[0025] 實施例2
[0026] 圖3、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包括:車架1,車架 1的一端設置有后叉2,后叉2的端部設置有轉動軸3 ;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設置有中軸和曲 柄4,中軸貫穿車架1,中軸的兩端分別與曲柄4連接,曲柄4的兩個端部設置有腳蹬5,曲柄 4上設置有轉盤6,轉盤6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從動機構,從動機構設置有飛輪7與后 輪8,飛輪7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飛輪7與轉盤6之間通過環形帶9傳動,后輪8設 置在飛輪7的一側,飛輪7帶動后輪8轉動,從動機構套設于轉動軸3的外側。從動機構與 轉動軸3之間設置有兩個軸承10。轉盤6的圓周面的邊緣均設置有凸起11。凸起11的外 側設置有將凸起11包住的包覆層。飛輪7與后輪8 -體成型。車架1上還設置有壓緊輪 13,壓緊輪13繞自身軸心線轉動,壓緊輪13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環形帶9嵌入壓緊 輪13的凹陷部分。腳蹬5與曲柄4轉動連接。其中一個曲柄4與轉盤6合為一體,其中一 個腳蹬5與轉盤6連接。
[0027] 軸承10可以使得從動機構與轉動軸3之間的轉動更加平滑順暢,較小二者之間的 摩擦力,騎行時較為省力。凸起11使得轉盤6的圓周面中間部分較低,環形帶9套于轉盤6 后被圓周面邊緣的凸起11固定住,使其不會向旁邊滑動,環形帶9靠著其與轉盤6及飛輪7 之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帶動后輪8轉動,實現自行車的前進。凸起11的外側使用包覆層 包住,包覆層可以采用橡膠、塑料等材料,使得凸起11較為平滑,不容易掛破衣服。飛輪7 與后輪8 -體成型,即組成了死飛結構,飛輪7在環形帶9的作用下可以做順時針轉動和逆 時針轉動,由于飛輪7與后輪8是一個整體,從而控制后輪8的正轉與倒轉,后輪8正轉時, 自行車前行,后輪8倒轉時,自行車剎車或倒行,這種結構的自行車不再需要專門的剎車裝 置,使得自行車更加輕便。壓緊輪13的作用是防止環形帶9松弛,環形帶9嵌入壓緊輪13 的凹陷部分,不容易滑脫,在環形帶9的作用下,壓緊輪13繞自身軸心線轉動,二者不產生 滑動摩擦力,輕便省力,不增加額外作用力。需要將自行車傳動系統收納時,扳動腳蹬5,使 腳蹬5與曲柄4貼合,折疊后體積較小、占用空間較小,方便收納攜帶。其中一個曲柄4與 轉盤6合為一體,其中一個腳蹬5與轉盤6連接可以減少一個曲柄4的重量,使折疊自行車 重量更輕,攜帶更加方便。
[0028] 實施例3
[0029] 圖5、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自行車傳動系統的飛輪7與后輪8結 構,飛輪7與后輪8均與轉動軸3 -體成型,飛輪7通過轉動軸3帶動后輪8轉動,轉動軸 的兩端套設有軸承10 ;飛輪7為桿狀,飛輪7的圓周面的凹陷部分設置有螺紋。
[0030] 飛輪7、后輪8和轉動軸3 -體成型,飛輪7帶動轉動軸3和后輪8與后叉實現相 對轉動,可以將飛輪7的直徑做到足夠小,使轉盤與飛輪7的傳動比較大,轉盤轉動一周,飛 輪7轉動的圈數增加,即后輪8轉動的圈數增加,自行車前進距離更遠,騎行更加方便。飛 輪7的凹陷部分設置有螺紋,可以增加環形帶與飛輪7之間的摩擦力,使得環形帶與飛輪7 之間不容易相對滑動。螺紋內可以嵌入鋼絲等,以便于增大環形帶與飛輪之間的摩擦力。
[003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架,所述車架的一端設置有后叉,所述后叉的端部設置有轉動軸; 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設置有中軸和曲柄,所述中軸貫穿所述車架,所述中軸的兩端分別 與所述曲柄連接,所述曲柄的兩個端部設置有腳蹬,所述曲柄上設置有轉盤,所述轉盤的圓 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 從動機構,所述從動機構設置有飛輪與后輪,所述飛輪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所述 飛輪與所述轉盤之間通過環形帶傳動,所述后輪設置在所述飛輪的一側,所述飛輪帶動所 述后輪轉動,所述從動機構套設于所述轉動軸的外側。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機構與所述轉動軸 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軸承。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的圓周面的邊緣均 設置有凸起。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外側設置有將所 述凸起包住的包覆層。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與所述后輪一體成 型。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上還設置有壓緊輪, 所述壓緊輪繞自身軸心線轉動,所述壓緊輪的圓周面的中間部分凹陷,所述環形帶嵌入所 述壓緊輪的凹陷部分。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蹬與所述曲柄轉動連 接。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曲柄與所述轉盤合 為一體,其中一個所述腳蹬與所述轉盤連接。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與所述后輪均與所 述轉動軸一體成型,所述飛輪通過所述轉動軸帶動所述后輪轉動,所述轉動軸通過軸承與 所述后叉轉動連接。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車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為桿狀,所述飛輪 的圓周面的凹陷部分設置有螺紋。
【文檔編號】B62M9/02GK203844941SQ201420191804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明者】肖蜀明 申請人:肖蜀明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