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車身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輕量化中巴車的車頂架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中巴客車頂棚骨架采用傳統的燃油客車頂棚結構,由縱橫交錯的單根鋼梁焊接而成,在車身頂棚與車身側圍的轉折處為單根鋼梁折彎焊接,外覆蓋蒙皮為整張鐵板滾壓成型。車頂棚的整體工藝復雜,需要大型設備加工,精度難控制。由于轉折梁之間跨度較大,特別在轉折梁結構容易出現強度不足。
申請人于2014年01月18日,申請了一種榫接結構的車頂骨架(申請號為201420030091.9),該榫接結構的車頂骨架主要由若干縱梁、橫梁相互榫接而成,所述車頂骨架兩側連接有轉接縱梁,所述轉接縱梁的一側邊與若干橫梁榫接,所述轉接縱梁的另一側邊設置有卡接槽,該車頂骨架需要配合爪套與車身側圍連接,而且車頂骨架的頂部根據縱梁劃分出多片車頂蒙皮,降低車頂的密封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輕量化中巴車的車頂架結構,其制造工藝簡潔,而且防水性能優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輕量化中巴車的車頂架結構,車頂骨架主要由若干車頂縱梁、車頂橫梁相互榫接而成,所述車頂骨架兩側連接有轉接縱梁,若干車頂橫梁榫接于所述轉接縱梁,所述車頂縱梁榫接于車頂橫梁的內部,所述車頂縱梁、車頂橫梁和轉接縱梁均為型材梁。
作為優選,所述轉接縱梁的外側設置有用于與側圍模塊的立柱榫接的榫接口。
作為優選,所述若干車頂橫梁形成一完整的安裝面,車頂蒙皮平滑安裝于所述安裝面
作為優選,所述車頂蒙皮與車頂骨架的連接方式為焊接、鉚接或粘接。
作為優選,所述型材梁為鋁型材擠壓成型的型材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輕量化中巴車的車頂架結構,車頂骨架主要由若干車頂縱梁、車頂橫梁相互榫接而成,所述車頂骨架兩側連接有轉接縱梁,若干車頂橫梁榫接于所述轉接縱梁,所述車頂縱梁榫接于車頂橫梁的內部,所述車頂縱梁、車頂橫梁和轉接縱梁均為型材梁,該車頂架結構具備如下優點:1、該結構通過榫卯連接保證車頂骨架強度結構,模塊制作工藝更簡單;2、車頂架的轉接縱梁可根據造型需要設計為為帶轉折或其它截面形狀,同時保持與外部側圍骨模塊的榫卯關系,裝配更簡潔有效;3、車頂縱梁榫接進車頂橫梁的內部,可提供完整的車頂蒙皮貼合面,有利于車頂整張封板,提高防水密封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車頂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主視圖。
圖3為沿圖2中 A-A線的剖切視圖。
圖4為圖3中A處的放大視圖。
圖5為圖3中B處的放大視圖。
圖6為沿圖5中 B-B線的剖切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車頂骨架與側圍模塊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
1—車頂縱梁 2—車頂橫梁
3—轉接縱梁 4—側圍模塊
5—車頂蒙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輕量化中巴車的車頂架結構,車頂骨架主要由若干車頂縱梁1、車頂橫梁2相互榫接而成,所述車頂骨架兩側連接有轉接縱梁3,若干車頂橫梁2榫接于所述轉接縱梁3,所述車頂縱梁1榫接于車頂橫梁2的內部,所述車頂縱梁1、車頂橫梁2和轉接縱梁3均為型材梁。車頂縱梁1榫接進車頂橫梁2的內部,可提供完整的車頂蒙皮5貼合面,有利于車頂整張封板,提高防水密封性能。車頂架結構通過榫卯連接保證車頂骨架強度結構,模塊制作工藝更簡單。
如圖3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若干車頂橫梁2形成一完整的安裝面,車頂蒙皮5平滑安裝于所述安裝面。在圖3中增加車頂蒙皮5,其車頂架同樣為縱橫交錯的型材梁通過互相榫卯穿插形成模塊結構,該車頂架與四周的側圍模塊4保持榫接關系,該結構特點為車頂蒙皮5提供完整的安裝面,有利于外觀整潔與滿足密封要求。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轉接縱梁3的外側設置有用于與側圍模塊4的立柱榫接的榫接口。車頂架的轉接縱梁3可根據造型需要設計為為帶轉折或其它截面形狀,同時保持與外部側圍骨模塊的榫卯關系,裝配更簡潔有效。
本實施例的車頂蒙皮5與車頂骨架的連接方式為焊接、鉚接或粘接。本實用新型的車頂蒙皮5的安裝可采用多種固定連接方式,使其牢固安裝于車頂骨架。作為本實施例的型材梁為鋁型材擠壓成型的型材梁,使整個車頂架滿足輕量化設計需求。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