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手推車,特別一種可折疊的嬰兒手推車。
背景技術:
嬰兒手推車是一種針對嬰兒所設計的承載移動工具,方便大人攜帶嬰兒外出游玩或者購物等,同時還可適當盛放輕便的小物品,深受廣大家長喜愛。
現有的折疊嬰兒手推車主要由可折疊的車架和承載座組成,其中,車架包括關節組,與關節組連接的前腳管、后腳管、承載架、扶手以及推把組件,所述前腳管和后腳管的下部分別安裝有前輪和后輪,所述承載座則安裝在承載架上以供嬰兒臥坐。不使用時,可將后腳管、承載架、扶手以及推把組件收疊至前腳管,使嬰兒手推車處于折疊狀態,以減少嬰兒手推車所占用的空間。
但現有的折疊嬰兒手推車尚有不足之處,原因在于,當車架折疊后,處折疊狀態的該折疊嬰兒手推車無法再繼續盛放物品;另外,需要隨身攜帶時該折疊后的折疊嬰兒手推車時,必須人手提動,經常會出現一手摟抱嬰兒,一手提住嬰兒手推車的情況,給大人帶來較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折疊嬰兒手推車,其折疊后可背于使用者的肩膀,并可盛放物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折疊嬰兒手推車,包括:
車架,所述車架包括關節組,與所述關節組連接的前腳管、后腳管、承載架、扶手以及推把組件,所述前腳管和所述后腳管的下部分別安裝有前輪和后輪
承載座,所述承載座裝于所述承載架上以供嬰兒臥坐;
儲物包,所述儲物包包括包體和與所述包體連接的包帶,所述包體連接于所述后腳管,當所述后腳管、所述承載架、所述扶手以及所述推把組件收疊至前腳管后,使用者可將包帶套于其肩上,并將該折疊狀態的嬰兒手推車背起。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在后腳管上連接儲物包,該儲物包的包體連接有包帶,當后腳管、承載架、扶手以及推把組件收疊至前腳管,以使整個折疊嬰兒手推車處于折疊狀態后,使用者可將包帶套于其肩上,以將處于折疊狀態的折疊嬰兒手推車背起,攜帶時,則無須將折疊后的嬰兒手推車提于手上,從而可空出雙手處理其他事務,例如手提其他物體或者雙手懷抱嬰兒等,同時,由于儲物包具有儲物空間,因此,也可以往儲物包的儲物空間內盛放物品,提高折疊嬰兒手推車的使用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嬰兒手推車展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嬰兒手推車展開狀態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折疊嬰兒手推車折疊狀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嬰兒手推車的儲物包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嬰兒手推車折疊后背于肩上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折疊嬰兒手推車折疊并將拉桿拉出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折疊嬰兒手推車。
如圖1至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折疊嬰兒手推車,包括車架,承載座41以及儲物包。
其中,車架包括關節組1,與關節組1連接的前腳管2、后腳管3、承載架4、扶手5以及推把組件6,前腳管2和后腳管3的下部分別安裝有前輪21和后輪31。
承載座41裝于承載架4上以在車架展開后(參見圖1)供嬰兒臥坐,承載座41的結構及其安裝方式均為現有技術,并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這里不進行贅述;
儲物包包括包體7和與包體7連接的包帶71,包體7連接于后腳管3,當后腳管3、承載架4、扶手5以及推把組件6收疊至前腳管2,以使折疊嬰兒手推車處于折疊狀態后。使用者可將包帶71套于肩上(參見圖5),以將處于折疊狀態的折疊嬰兒手推車背起,攜帶時,則無須將折疊后的嬰兒手推車提于手上,從而可空出雙手處理其他事務,例如手提其他物體或者雙手懷抱嬰兒等。同時,由于儲物包具有儲物空間,因此,也可以往儲物包的儲物空間內盛放物品,從而提高折疊嬰兒手推車的使用性。
具體地,關節組1的結構以及其與前腳管2、后腳管3、承載架4、扶手5以及推把組件6的連接方式均為現有技術,并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例如,其可以采用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4828120”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所公開的實施方式,以保證車架能順利折疊和展開為準。必要時,還可設置鎖合結構(圖中未表示)和解鎖結構(圖中未表示),以在展開使用時,將前腳管2、后腳管3等部件鎖定;需要折疊時,則通過解鎖結構解除對前腳管2、后腳管3等部件的鎖定,以將前腳管2、后腳管3、承載架4、扶手5以及推把組件6等部件收折,鎖定結構和解鎖結構同樣為現有技術,并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例如同樣在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4828120”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中公開,這里不對其結構以及工作原理進行贅述。
具體地,包體7的形狀以及構造有多種實施方式,例如采用與現有技術中的背包的包體一樣的形狀和構造,其具有一個或者多個儲物空間。由于包體結構為現有技術,并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這里不對其具體結構和使用方式進行贅述。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如圖3、圖4所示, 包帶71至少包括一條,優選兩條。其與包體7之間的連接有多種實施方式。例如,每條包帶71可以采用兩端均縫接或鉚接于包體7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一端和與包體7縫接或鉚接,另一端與包體7可拆卸連接的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兩端均與包體7可拆卸連接的方式。
在一實施例中,如圖3、圖4所示,每條包帶71的一端縫接或鉚接于包體7上部(一般為包體背面的上部),另一端向前穿過前腳管2,接著向下迂回彎折并向后穿過前腳管2后,通過第一連接扣711與包體7的下部(一般為包體背面的下部)可拆卸連接,連接后,包帶71與前腳管2之間形成可套于使用者肩膀的空間,具體而言,第一連接扣711由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組成,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分別設于包帶71的另一端和包體7的下部。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扣接后,可將包帶71的另一端與包體7的下部可拆卸連接,解除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的扣接關系,即可將包帶71的另一端與包體7的下部分離,此連接方式結構簡單,折裝方便。可以理解地,第一連接扣可以為尼龍搭扣、按扣或者卡扣等,由于尼龍搭扣、按扣或者卡扣等均為現有技術并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這里不對其結構以及工作原理進行贅述。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如圖3、圖4所示,包體7的背面的上部設有收納腔72,當包帶71的另一端與包體7的下部分離后,可將包帶71部分收納到收納腔72內,以避免包帶71因較長而部分掉落地面并弄臟或者掛扯其他物體。同時,將包帶71部分收納于收納腔72后,可使其外觀整體相對美觀。具體地,收納腔72為開設或者縫接在包體7背面上部的口袋狀的收納空間。
應當說明的是,每條包帶71還可設置用于調節包帶71長度的松緊調節裝置(圖中未表示),以適應不同體型的使用者的背挎習慣。由于用于調節包帶71長度的松緊裝置為現有技術,并被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例如經常被使用于書包的包帶上,這里不對其結構以及使用方法進行贅述。
具體地,如圖1至3所示,后腳管3具有相對設置的左支腳管33和右支腳管32,左支腳管33和右支腳管32的上部與關節組1連接,下部則分別與對應的后輪31連接,左支腳管33和右支腳管之間連接有具有提高結構強度作用的上橫桿34和下橫桿35,包體7連接于上橫桿34和下橫桿35。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包體7與上橫桿34和下橫桿35的連接有多種實施方式,例如可通過綁帶(圖中未表示)綁于上橫桿34和下橫桿35上。也可以套接于上橫桿34和下橫桿35上。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包體7上部位于包帶71一端下方的位置與限位帶73的一端連接,限位帶73的另一端則與包體7位于包帶另一端的上方位置連接,限位帶73與包體7之間合圍形成可套于上橫桿34和下橫桿35的限位空間74,以將包體7裝于上橫桿34和下橫桿35。
可以理解的,限位帶73包括至少一條,其與包體7的連接方式同樣有多種實施方式,例如,每條限位帶73可以采用兩端均縫接或鉚接于包體7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一端和與包體7縫接或鉚接,另一端與包體7可拆卸連接的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兩端均與包體7可拆卸連接的方式。
在一實施例中,每條限位帶73的一端縫接或鉚接于包體7上部,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扣731與包體7的下部可拆卸連接,具體而言,第二連接扣731由第二公扣和第二母扣組成,第二公扣和第二母扣分別設于限位帶73的另一端和包體7的下部。第二公扣和第二母扣扣接后,可將限位帶73的另一端與包體7的下部可拆卸連接,解除第二公扣和第二母扣的扣接關系,即可將限位帶73的另一端與包體7的下部分離,此連接方式,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可以理解地,第二連接扣731可以為尼龍搭扣、按扣或者卡扣等,由于尼龍搭扣、按扣或者卡扣等均為現有技術并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這里不對其結構以及工作原理進行贅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如圖3、圖6所示,前腳管2設有可向上抽出的伸縮式拉桿8,在人手空閑時,將拉桿8抽出后,可通過該拉桿8拉動處于折疊狀態的該折疊嬰兒手推車行走,減輕使用者肩部的負擔。而不使用時,則可將拉桿8推回并大部分收納于前腳管2中,以致不會影響嬰兒手推車的正常使用。
具體地,如圖1、圖3所示,推把組件6包括下端裝于關節組1上的推把桿61和通過折彎關節63裝于推把桿61上端且可相對推把桿61收疊的推把62,需要折疊嬰兒手推車時,可將推把62相對推把桿61收折,以減少所占用的空間。進一步地,折彎關節63內設置有鎖合裝置,該鎖合裝置的解鎖按鈕631設置于折彎關節63的外側。當需要將推把62相對推把桿61收折時,按下該解鎖按鈕631即可對鎖合裝置進行解鎖,當放開該解鎖按鈕631時,鎖合裝置再次處于鎖定狀態,此時,推把62不可相對推把桿61轉動。應當說明的是,折彎關節63和鎖合裝置均為現有技術,并為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例如可以采用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104828120”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所公開的折彎關節和鎖合裝置,這里不對其結構和工作原理進行贅述。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折彎關節63上還連接有可相對推把桿61收折的帆架,帆架上安裝有遮陽罩9,以在使用時,可通過遮陽罩9遮擋承載座41,防止坐臥于承載座41內的嬰兒被烈日曬傷。應當說明的是,帆架與折彎關節63的連接方式為現有技術,并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例如其可以采用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4828120”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所公開的連接方式,這里不對其具體連接方式以及工作原理進行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