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車的車殼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車殼構造,特別是指一種能避免彼此結合的元件因受外力而松脫的代步車的車殼構造。
【背景技術】
[0002]參閱圖1,為一已知的車殼裝置I,該車殼裝置I包含一前擋單元11、一連接于該前擋單元11并供容置一轉向桿21的圍繞單元12,及一連接于該前擋單元11、并與該前擋單元11及該圍繞單元12共同圍繞出一容置空間的后蓋單元13。
[0003]該前擋單元11包括一前罩111及一覆蓋于該前罩111的飾蓋112。其中,該飾蓋112凸設有多數個卡鉤部113,而該前罩111具有一本體部110、多個貫穿該本體部110的穿孔114、多個分別自所述多個穿孔114的邊緣朝相反于該飾蓋112的方向凸設的勾設部115,及兩個形成于該本體部110相反于該飾蓋112的一側、并供該后蓋單元13連接的連接部116。所述多個卡鉤部113是分別穿過所述多個穿孔114,并分別勾設于所述多個勾設部115,使該飾蓋112固定于該前罩111上。
[0004]參閱圖2,當騎乘者將一物品22放置于該容置空間時,該物品22可能會直接接觸到勾設于該前罩111的勾設部115的卡鉤部113。此時,若是該物品22如圖2所示地向下壓抵該卡鉤部113,或者直接推擠該卡鉤部113,則容易使該卡鉤部113自該勾設部115脫落,進而使得該飾板112無法牢固地固定于該前罩111上,甚至在更多的卡鉤部113脫落的情況下,使該飾板112自該前罩111上脫落。
【發明內容】
[0005]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避免彼此連接的元件因遭受外力而松脫的代步車的車殼構造。
[0006]于是,本發明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包含一主殼單元、一連接于該主殼單元的前殼單元,及一配合該主殼單元及該前殼單元的組合單元。
[0007]該前殼單元包括一連接于該主殼單元的前蓋,及一蓋設于該前蓋并位于該主殼單元的相反側的飾蓋。
[0008]該組合單元包括多個設置于該飾蓋上并朝向該前蓋的卡鉤、多個分別配合所述多個卡鉤而穿設于該前蓋的穿孔,及多個分別自所述多個穿孔的周緣延伸并圍繞出一卡槽的配合件。所述多個配合件分別供所述多個卡鉤勾設,并能分別遮蔽所述多個卡鉤,避免所述多個卡鉤受到擠壓而自所述多個配合件上脫落。
[0009]本發明的功效在于:該組合單元的所述多個配合件除了供所述多個卡鉤勾設之夕卜,還能遮蔽所述多個卡鉤,避免所述多個卡鉤受到物品擠壓而自所述多個配合件上脫落,藉此使彼此連接的該前蓋及該飾蓋不易因遭受外力而松脫。
【附圖說明】
[0010]本發明的其它的特征及功效,將于參照附圖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0011]圖1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一已知的車殼裝置;
[0012]圖2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車殼裝置的一卡鉤部受一物品壓抵的情況;
[0013]圖3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代步車的車殼構造的一實施例;
[0014]圖4是一立體圖,輔助說明圖3 ;
[0015]圖5是一局部放大圖,說明該實施例的一組合單元;
[0016]圖6是一剖視圖,輔助說明圖5 ;及
[0017]圖7是一示意圖,說明在一置物空間中放置物品的情況。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參閱圖3與圖4,本發明代步車的車殼構造(結構)包含一主殼單元3、一連接于該主殼單元3的前殼單元4、一配合該主殼單元3及該前殼單元4的組合單元5,及一與該前殼單元4及該主殼單元3共同圍繞出一置物空間61的后蓋單元6。其中,該主殼單元3是用以容置一代步車的轉向桿(圖中未示出),并供設置一儀表板70,且能容置或者配合設置其它需要元件,不以上述的元件為限。
[0019]該前殼單元4包括一連接于該主殼單元3的前蓋41,及一蓋設于該前蓋41并位于該主殼單元3的相反側的飾蓋42。其中,該飾蓋42除了裝飾的功能之外,還具有保護其它元件的效果。另外,該飾蓋42也易于自由設計而更改外觀,使該實施例呈現多元化或者個人化的外貌。
[0020]該組合單元5包括多個設置于該飾蓋42上并朝向該前蓋41的卡鉤51、多個分別配合所述多個卡鉤51而穿設于該前蓋41的穿孔52、多個分別自所述多個穿孔52的周緣延伸并圍繞出一卡槽530的配合件53、兩個形成于該前蓋41朝向該后蓋單元6的一側并分別位于該主殼單元3的兩相反側的溝槽54,及四個兩兩分別設置于所述兩個溝槽54的兩端的鎖合座55。每一鎖合座55是供一鎖固件71鎖設,使該后蓋單元6定位并安裝于所述兩個溝槽54上。
[0021]參閱圖5,每一配合件53具有相互連接且彼此呈一段差(匹配偏差)、并共同圍繞出該卡槽530的一勾設部531及一遮蔽部532。該遮蔽部532遠離對應的穿孔52而延伸的距離大于該勾設部531遠離對應的穿孔52而延伸的距離。其中,每一遮蔽部532是用以遮蔽對應的卡鉤51。要特別說明的是,每一配合件53的勾設部531及遮蔽部532的設置方向,除了如圖5所示地上下配合設置之外,也可以是彼此橫向并排的設置方式,且也能采取該勾設部531位于下方而該遮蔽部532位于上方的設計。該配合件53的型態只要能圍繞出該卡槽530并使該勾設部531配合對應的卡鉤51的設置方向且使該遮蔽部532能確實遮蔽對應的卡鉤51即可,不以上述的型態為限。
[0022]參閱圖6,該組合單元5的部分卡鉤51、部分穿孔52及與所述的部分穿孔52對應的配合件53是位于該置物空間61內。每一^^鉤51具有一連接于該飾蓋42的固定部511及一自該固定部511朝遠離該飾蓋42的方向彎折延伸的彎鉤部512,每一彎鉤部512是穿過對應的卡槽530并勾設于對應的勾設部531上,并且由對應的遮蔽部532所遮蔽。
[0023]參閱圖7,該置物空間61中放滿多數個物品72時,該配合件53的遮蔽部532能遮蔽對應的卡鉤51,因而所述多數個物品72會受該遮蔽部532所擋止,不會直接接觸到該卡鉤51。借助上述設計,在所述多數個物品72被放置者塞入該置物空間61時,放置者對所述多數個物品72所施的力道僅會傳到該遮蔽部532,使該卡鉤51不易受到推擠的力道而自該配合件53的勾設部531上脫落。
[0024]綜上所述,所述多個卡鉤51能分別勾設于所述多個配合件53的勾設部531,并分別由所述多個遮蔽部532所遮蔽,避免所述多個卡鉤51因受到外力而松脫,使該飾蓋42能確實固定于該前蓋41。而借助所述多個溝槽54及所述多個鎖合座55,則能確實將該后蓋單元6固定。因此,借助該組合單元5,能避免彼此連接的元件因遭受外力而松脫,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0025]但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即所有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書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仍屬本發明專利覆蓋的范圍內。
[0026]【符號說明】
[0027]3 主殼單元530 卡槽
[0028]4 前殼單元531 勾設部
[0029]41 前蓋532 遮蓋部
[0030]42 飾蓋54 溝槽
[0031]5 組合單元55 鎖合座
[0032]51 卡鉤6 后蓋單元
[0033]511固定部61 置物空間
[0034]512彎鉤部70 儀表板
[0035]52 穿孔71 鎖固件
[0036]53 配合件72 物品
【主權項】
1.一種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包含: 一主殼單元; 一前殼單元,包括一連接于該主殼單元的前蓋,及一蓋設于該前蓋并位于該主殼單元的相反側的飾蓋;及 一組合單元,包括多個設置于該飾蓋上并朝向該前蓋的卡鉤、多個分別配合所述多個卡鉤而穿設于該前蓋的穿孔,及多個分別自所述多個穿孔的周緣延伸并圍繞出一卡槽的配合件,所述多個配合件分別供所述多個卡鉤勾設,并能分別遮蔽所述多個卡鉤,避免所述多個卡鉤受到擠壓而自所述多個配合件上脫落。2.如權利要求1所述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其特征在于,每一配合件具有相互連接且彼此呈一段差、并共同圍繞出該卡槽的一勾設部及一遮蔽部,該遮蔽部遠離對應的穿孔而延伸的距離大于該勾設部遠離對應的穿孔而延伸的距離。3.如權利要求2所述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其特征在于,每一卡鉤具有一連接于該飾蓋的固定部,及一自該固定部朝遠離該飾蓋的方向彎折延伸的彎鉤部,每一彎鉤部是穿過對應的卡槽并勾設于對應的勾設部上,并且由對應的遮蔽部所遮蔽。4.如權利要求1所述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與該前殼單元及該主殼單元共同圍繞出一置物空間的后蓋單元。5.如權利要求4所述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組合單元還包括兩個形成于該前蓋朝向該后蓋單元的一側、并分別位于該主殼單元的兩相反側的溝槽,該后蓋單元是安裝于所述溝槽。6.如權利要求5所述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組合單元還包括四個兩兩分別設置于所述溝槽的兩端的鎖合座,每一鎖合座是供一鎖固件鎖設,使該后蓋單元定位于所述溝槽上。7.如權利要求4所述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組合單元的部分卡鉤、部分穿孔及與所述的部分穿孔對應的配合件是位于該置物空間內。
【專利摘要】一種代步車的車殼構造,包含一主殼單元、一前殼單元,及一組合單元。該前殼單元包括一連接于該主殼單元的前蓋,及一蓋設于該前蓋并位于該主殼單元的相反側的飾蓋。該組合單元包括多個設置于該飾蓋上并朝向該前蓋的卡鉤、多個分別配合所述多個卡鉤而穿設于該前蓋的穿孔,及多個分別自所述多個穿孔的周緣延伸并圍繞出一卡槽的配合件。所述多個配合件分別供所述多個卡鉤勾設,并能分別遮蔽所述多個卡鉤,避免所述多個卡鉤受到擠壓而自所述多個配合件上脫落,藉此確保該飾蓋與該前蓋能持續穩固結合。
【IPC分類】B62D25/00
【公開號】CN105584531
【申請號】CN201410580120
【發明人】蘇泰源, 蕭博文, 張杰貿
【申請人】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