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抽拉式手推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抽拉式手推車,包括把手和承載底座,所述承載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下端面對稱設置滑軌,所述滑軌包括豎直部和彎曲部,所述豎直部的間距小于所述彎曲部的間距,所述第二底座設置間距可調的第二車輪,所述第二車輪外端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所述滑軌與第一底座之間設置多個圓臺形橡膠減震塊。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滑動連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不僅增加本結構容納空間而且整體結構穩定性強。
【專利說明】
一種抽拉式手推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輸設施,尤其是涉及一種抽拉式手推車。
【背景技術】
[0002]旅游景點通常占地面積較大或者依山而建,其內的道路均是依照地形而修建。旅游景點內一般不宜使用機動車輛,一是因為地形陡峭或道路狹小不適合車輛高速行駛,二是為了防止視野范圍小造成交通事故,三是因為機動車輛會造成空氣污染和噪音污染等問題,特別是在水資源附近使用機動車輛容易影響引用水的周邊的生態環境。
[0003]所以在景區內通常使用手推車進行短距離搬運物品,例如新進食品、飲料等需要從機動車停車位轉移至餐廳,或清潔人員使用手推車對景區大范圍內的垃圾桶進行清潔。傳統手推車包括把手、承載平臺和設置在承載平臺下底部的車輪,申請號201210161395.4涉及一種隨意手拉車,它是由兩個部份組成,上半部份有擺物架和把手,把手可分成上下兩段,下半部份是底框、底框最少有3個輪子,通過樞軸和支撐架把手拉車a和手推車b有機地結合起來,樞軸和支撐架是構成本車具獨特功能的最主要部分,兩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該實用新型公開的手拉車長度為固定不變的,無法滿足一次搬移多種物品的需要。
[0004]申請號201420199623.1提供一種物流推車,包括把手、支撐板、第一伸展板、第二伸展板、第三伸展板、連接軸和滾輪;所述滾輪安裝在所述支撐板的底部;所述把手設置在所述支撐板的前端,所述把手與所述支撐板活動連接;所述第一伸展板和所述第二伸展板可以活動的插接在所述支撐板的兩側;所述第三伸展板通過所述連接軸與所述支撐板鉸接,所述第三伸展板可以折疊的設置在所述支撐板尾部。該結構在支撐板邊緣設置多個伸展板增加容納空間,但是該結構支撐板與伸展板之間的連接穩固性不高,使用本結構推拉重量較大的物品時存在伸展板脫落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抽拉式手推車,通過設置滑動連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不僅增加本結構的容納空間而且整體結構穩定性強。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種抽拉式手推車,包括把手和承載底座,所述承載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下端面對稱設置滑軌,所述滑軌包括豎直部和彎曲部,所述豎直部的間距小于所述彎曲部的間距,所述第二底座設置間距可調的第二車輪,所述第二車輪外端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所述滑軌與第一底座之間設置多個橡膠減震塊。
[0008]優選的,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第一長方形框架、第一車輪和對稱設置的兩個滑軌,所述滑軌設置在所述第一長方形框架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車輪設置在所述第一長方形框架的四個角,所述滑軌的豎直部和彎曲部均設置長條形孔;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第二長方形框架、與所述第二長方形框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桿和設置在所述第二長方形框架四個角的第二車輪,所述連接桿貫穿所述兩個滑軌的長條形孔且所述連接桿的兩端伸出所述滑軌外,所述第二車輪包括滾輪和連接塊,所述連接塊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所述連接塊和所述滾輪分別與所述連接桿轉動連接,靠近所述把手一端的兩個滾輪之間設置彈性體。
[0009]優選的,所述把手為U形,所述把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底座鉸接。
[0010]優選的,所述第一車輪和所述第二車輪為萬向輪。
[0011]優選的,所述滑軌橫截面為工字形,所述連接桿設置與所述滑軌相配合的U型卡槽。
[0012]優選的,所述滑軌橫截面為U形,所述兩個滑軌的U形開口部相對設置且所述U形開口部設置內折彎部,所述滑軌的彎曲部為弧形,所述連接塊為T形,所述T形連接塊包括水平桿和豎直桿,所述水平桿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所述水平桿上端面為球面。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實用新型包括把手和承載底座,承載底座包括滑動連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別安裝有第一車輪和第二車輪,通過在第一底座下端面固定連接寬窄度變化的滑軌,第二車輪與上述滑軌滑動配合,以此實現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間的滑動連接,同時,在滑軌和第一底座之間安裝有橡膠減震塊,通過設置橡膠減震塊有效降低本實用新型在運輸過程中滑軌收到的沖擊力。
[0015]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說明:當第二車輪位于滑軌豎直部的一端時,第二底座隱藏在第一底座的下方,第一底座的第一車輪與地面接觸,第二底座的第二車輪距離地面有一定距離,此時本實用新型與普通的手推車一樣可用于搬運少量的物品;當第二車輪滑動至滑軌彎曲部的位置時,第二底座與第一底座的上端面為同一水平面,從而實現增加手推車整體的容納空間,同時第二車輪在滑軌上的位置被限定使第二車輪無法向后進一步的滑動,此結構設計是為了防止拉動把手進行搬運時第二底座結構不穩的問題發生,而且此時第一車輪和第二車輪均與地面接觸,使本實用新型在保證結構穩定的前提下增加容納空間。綜上,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中不僅整體結構穩定性高,而且搬運過程中的安全性也高。需指出,為防止第二車輪從滑軌較寬的位置退回豎直部,可以在第二底座上設置的卡勾以穩定第二車輪在滑軌上的位置。
[0016]2.第一底座包括第一長方形框架、第一車輪和對稱設置的兩個滑軌,滑軌設置在第一長方形框架的下端面,第一車輪通過螺紋桿連接在第一長方形框架四個角的螺紋孔內,通過旋轉螺紋桿可以調整第一底座距離地面的高度,滑軌彎曲部的寬度比豎直部的寬度大,滑軌的兩端分別向上傾斜,當第二底座隱藏至第一底座下方時,第一底座的兩端分別在滑軌的兩個傾斜處,從而保證整個第二底座與地面非接觸的隱藏至第一底座方向,同時拉動第二底座將其滑動至第一底座外時,第二底座一端伸出第一底座外側另一端位于滑軌的傾斜處從而使第二底座與第一底座的上端面保持一致;
[0017]另外,在滑軌上開設長條形孔,第二底座上的連接桿依次貫穿長條形孔、連接塊和滾輪,連接塊和滾輪可圍繞連接桿轉動,在靠近把手一端的兩個滾輪之間設置彈性體,例如彈簧,當第二車輪滑動至滑軌較寬的位置時,彈性結構向外推動第二車輪使第二車輪的連接塊與滑軌緊密配合防止連接塊掉落的問題發生。
[0018]3.把手為U形,把手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底座鉸接,該結構可以實現把手折疊的效果,有效減少本實用新型的存儲時的占用空間;第一車輪和第二車輪中的滾輪均為萬向輪,針對本實用新型的機構特點:第二底座在滑出第一底座外部時本實用新型的整體長度較長,第一車輪和滾輪均為萬向輪有利于發揮協同作用,有利于保證轉彎過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不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存儲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第一車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第二組兩個第二滾輪的剖面示意圖;
[0025]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滑軌和連接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輪轂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中:1:U形把手,2:第一長方形框架,3:第一車輪,4:滑軌,41:豎直部,42:彎曲部,5:螺紋桿,6:長條形孔,7:第二長方形框架,8:連接桿,9:第一組的兩個第二車輪,10:第二組的兩個第二車輪,11:滾輪,12:連接塊,13:掛鉤,14:彈簧,15: U形開口部,16:內折彎部,17:水平桿,18:輪轂,19:蜂窩孔,20:橡膠減震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9]實施例一
[0030]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抽拉式手推車,包括U形把手I和承載底座,承載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包括第一長方形框架2、第一車輪3和對稱設置的兩個滑軌4,U形把手I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左端通過旋轉軸活動連接,滑軌4焊接在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下端面,而且在滑軌4和第一長方形框架2之間安裝有多個圓臺形橡膠減震塊20,滑軌4橫截面為工字形,第一車輪3上端為螺紋桿5,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四個角開設螺紋孔,螺紋桿5與螺紋孔相配合。
[0031 ] 滑軌4包括豎直部41和彎曲部42,彎曲部42的間距大于豎直部41的寬度,如圖4所示,豎直部41的右端和彎曲部42的左端向上傾斜,滑軌4上開設長條形孔6;第二底座包括第二長方形框架7、與第二長方形框架7焊接的連接桿8和四個的第二車輪,連接桿8貫穿兩個滑軌4的長條形孔6且連接桿8的兩端伸出兩個滑軌4外,第二車輪分為兩組,第一組的兩個第二車輪9螺紋連接在第二長方形框架7的左側兩個角,第二組的兩個第二車輪10包括滾輪11和連接塊12,連接塊12開設與滑軌4相配合的U形卡槽,連接塊12和滾輪11分別與連接桿8轉動連接,且兩個滾輪11之間安裝彈簧14,第一車輪3和第一組的第二車輪9均為萬向輪,在第一底座上鉸鏈連接掛鉤13使掛鉤13鉤掛在連接桿8上防止第二車輪從豎直部41退回至彎曲部42。
[0032]本實施例在使用時:當滾輪11位于豎直部41右端時,第二底座隱藏在第一底座的下方,第一底座的第一車輪3與地面接觸,第二底座的第二車輪距離地面有一定距離,此時本實用新型與普通的手推車一樣可用于搬運少量的物品;當滾輪11滑動至彎曲部42時,第二底座與第一底座的上端面為同一水平面,從而實現增加本實用新型整體的容納空間,同時第二車輪在彎曲部42被限定使第二車輪無法向后進一步的滑動,此結構設計是為了防止拉動U形把手I進行搬運時第二底座結構不穩的問題發生,而且此時第一車輪和第二車輪均與地面接觸,使本實用新型在保證結構穩定的前提下增加容納空間;在滑軌4和第一長方形框架2之間安裝有圓臺形橡膠減震塊20,由于在運輸過程中整個手推車車身在不停的振動,增加橡膠減震塊20對滑軌4在整體振動的過程中起保護作用,防止滑軌4與第一長方形框架2分離的問題發生,增加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綜上,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中不僅整體結構穩定性高,而且搬運過程中的安全性也高。
[0033]同時,連接桿8依次貫穿長條形孔6、連接塊12和滾輪11,連接塊13和滾輪11可圍繞連接桿8轉動,兩個滾輪11之間安裝彈簧14,當第二車輪滑動至彎曲部42位置時,彈簧14向外推動兩個滾輪11使滾輪11和連接塊12向外移動,此時連接塊12與滑軌4緊密配合防止連接塊12掉落的問題發生。
[0034]U形把手I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底座合頁,該結構可以實現把手折疊的效果,有效減少本實用新型的存儲時的占用空間;第一車輪9和滾輪11均為萬向輪,便于本實用新型轉彎運輸,而且第二底座在滑出第一底座外部時本實用新型的整體長度較長,第一車輪9和滾輪11均為萬向輪有利于發揮兩者之間的協同作用,有利于保證長度較長的手推車轉彎過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0035]實施例二
[0036]本實用新型包括U形把手I和承載底座,承載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包括第一長方形框架2、第一車輪3和對稱設置的兩個滑軌4,U形把手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左端相連接,滑軌4焊接在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下端面,而且在滑軌4和第一長方形框架2之間安裝有多個圓臺形橡膠減震塊20,滑軌4橫截面為U形,兩個滑軌4的U形開口部相對安裝且U形開口部15—體成型內折彎部16,第一車輪3上端為螺紋桿5,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四個角開設螺紋孔,螺紋桿5與螺紋孔相配合。
[0037]滑軌4包括豎直部41和彎曲部42,豎直部41的右端和彎曲部42的左端向上傾斜,滑軌4上開設長條形孔6;第二底座包括第二長方形框架7、與第二長方形框架7焊接的連接桿8和四個的第二車輪,連接桿8貫穿兩個滑軌4的長條形孔6且連接桿8的兩端伸出兩個滑軌4夕卜,第二車輪分為兩組,第一組的兩個第二車輪9螺紋連接在第二長方形框架7的左側兩個角,第二組的兩個第二車輪10包括滾輪11和連接塊12,連接塊12開設與滑軌4相配合的T形,T形連接塊包括水平桿17和豎直桿,水平桿17與滑軌4滑動連接,水平桿17上端面為球面,連接塊12和滾輪11分別與連接桿8轉動連接,且兩個滾輪11之間安裝彈簧14,第一車輪3和第一組的第二車輪9均為萬向輪。
[003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如圖7所示,滑軌4橫截面為U形,兩個滑軌4的U形開口部相對安裝且U形開口部15—體成型內折彎部16,連接塊12開設與滑軌4相配合的T形,連接塊12的水平桿17上端面為球面,通過設置球面的水平桿17使連接桿8從豎直部41滑動到彎曲部42的過程中,通過水平桿17的協同作用,有效避免連接塊12與滑軌4之間的干涉,有利于提高第二底座的滑動效率。
[0039]實施例三
[0040]本實用新型包括U形把手I和承載底座,承載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包括第一長方形框架2、第一車輪3和對稱設置的兩個滑軌4,U形把手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左端相連接,滑軌4焊接在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下端面,而且在滑軌4和第一長方形框架2之間安裝有多個圓臺形橡膠減震塊20,滑軌4橫截面為U形,兩個滑軌4的U形開口部相對安裝且U形開口部15—體成型內折彎部16,第一車輪3上端為螺紋桿5,第一長方形框架2的四個角開設螺紋孔,螺紋桿5與螺紋孔相配合。
[0041 ]滑軌4包括豎直部41和彎曲部42,豎直部41的右端和彎曲部42的左端向上傾斜,滑軌4上開設長條形孔6;第二底座包括第二長方形框架7、與第二長方形框架7焊接的連接桿8和四個的第二車輪,連接桿8貫穿兩個滑軌4的長條形孔6且連接桿8的兩端伸出兩個滑軌4夕卜,第二車輪分為兩組,第一組的兩個第二車輪9螺紋連接在第二長方形框架7的左側兩個角,第二組的兩個第二車輪10包括滾輪11和連接塊12,連接塊12開設與滑軌4相配合的T形,T形連接塊包括水平桿17和豎直桿,水平桿17與滑軌4滑動連接,水平桿17上端面為球面,連接塊12和滾輪11分別與連接桿8轉動連接,且兩個滾輪11之間安裝彈簧14,第一車輪3和第一組的第二車輪9均為萬向輪,萬向輪和滾輪11的輪轂18為蜂窩狀結構,蜂窩孔19內裝填隔音棉。
[004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圖8所示,第一車輪3、第一組的第二車輪9和滾輪11的輪轂18為蜂窩狀結構,且在蜂窩孔19內裝填隔音棉,蜂窩狀結構的輪轂18可以起減震作用,運輸重量較大的物品時,有效減少連接桿8和滑軌4所承受的沖擊力,達到安全運輸的目的。
[0043]另外在蜂窩孔19內設置隔音棉,在隔音棉和蜂窩狀結構的輪轂18兩者之間協同配合下,不僅可以減少第一車輪和第二車輪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噪聲,而且隔音棉還有隔熱作用,可以有效預防夏季地面溫度過高(水泥地面或者瀝青地面溫度在70°左右)對承載底座上的物品造成影響,例如“冷凍飲料或食品”。
[0044]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抽拉式手推車,包括把手和承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下端面對稱設置滑軌,所述滑軌包括豎直部和彎曲部,所述豎直部的間距小于所述彎曲部的間距,所述第二底座設置間距可調的第二車輪,所述第二車輪外端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所述滑軌與第一底座之間設置多個圓臺形橡膠減震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抽拉式手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第一長方形框架、第一車輪和對稱設置的兩個滑軌,所述滑軌設置在所述第一長方形框架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車輪設置在所述第一長方形框架的四個角,所述滑軌的豎直部和彎曲部均設置長條形孔;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第二長方形框架、與所述第二長方形框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桿和設置在所述第二長方形框架四個角的第二車輪,所述連接桿貫穿所述兩個滑軌的長條形孔且所述連接桿的兩端伸出所述滑軌外,所述第二車輪包括滾輪和連接塊,所述連接塊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所述連接塊和所述滾輪分別與所述連接桿轉動連接,靠近所述把手一端的兩個滾輪之間設置彈性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抽拉式手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為U形,所述把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底座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抽拉式手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輪和所述第二車輪為萬向輪。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抽拉式手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橫截面為工字形,所述連接桿設置與所述滑軌相配合的U型卡槽。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抽拉式手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橫截面為U形,所述兩個滑軌的U形開口部相對設置且所述U形開口部設置內折彎部,所述滑軌的彎曲部為弧形,所述連接塊為T形,所述T形連接塊包括水平桿和豎直桿,所述水平桿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所述水平桿上端面為球面。
【文檔編號】B62B3/14GK205554257SQ201620357092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6日
【發明人】曹長城
【申請人】河南丹江大觀苑旅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