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涉及摩托車配件技術領域。包括上支撐盤、主軸、減震器和下支撐盤,所述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分別設置在主軸上部和中部,所述減震器依次通過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與主軸連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通過多連接點的設計,減少維修次數和維修難度,使用戶可自行手動維修。
【專利說明】
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
【背景技術】
[0002]摩托車倒置式前減震裝置在摩托車中的應用十分普遍,它起到支承車身,傳遞牽引力,與車輛行駛的安全息息相關;同時它又是性能件,減震效果的好壞,對駕乘人員的舒適感受也會產生影響。現有倒置式前減震裝置的結構,主要由活塞連桿組合、工作缸、底閥體、減震彈簧、叉管、支撐管、套筒及底筒等組成,活塞連桿組合與底閥體裝配在工作缸內形成內置阻尼器,減震彈簧位于叉管內,兩端位于底筒與定位管之間,工作缸內裝有減震油。
[0003]摩托車運行時活塞連桿組合在工作缸內上下移動,同時外筒也相對于叉管上下運動,通過內置阻尼器和減震彈簧的作用實現阻尼減震。其不足之處是:由于連桿采用機械鉚接方法,因倒置式連桿較長,鉚接后很容易彎曲變形,使其直線度超差,并且還需設計專用工裝,此裝配方法成本高,效率低。而且當摩托車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沖擊時,連桿也隨之不斷的上下作往復運動,當連桿向上運動時,此時,活塞閥門被沖開向上,由于阻尼器工作缸外周空間充滿了油,而工作缸內密封體形成有真空,工作缸外腔的油靠閥片和底閥片上常通孔很難立即進入到內腔,造成減震器相當長時間無阻尼,舒適性差,復原阻尼力部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5]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6]—種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包括上支撐盤、主軸、減震器和下支撐盤,所述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分別設置在主軸上部和中部,所述減震器依次通過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與主軸連接;所述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均為十字形,中心具有通孔,前后左右分別設置有四個連接點,所述連接點為一小孔,所述小孔內壁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定子,所述主軸設置在通孔內,所述減震器分別設置在左右或者前后兩連接點小孔內。
[0007]優選的,所述減震器下部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連接有反光板。
[0008]優選的,所述連接板內壁為弧形。
[0009]優選的,所述減震器包括導向座、缸體、活塞和連桿,所述導向座、缸體、活塞和連桿依次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減震器設置有兩個。
[0011]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通過多連接點的設計,減少維修次數和維修難度,使用戶可自行手動維修。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上支撐盤,2、主軸,3、減震器,4、下支撐盤,5、連接板,6、反光板,7、連接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一種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包括上支撐盤、主軸、減震器和下支撐盤,所述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分別設置在主軸上部和中部,所述減震器依次通過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與主軸連接;所述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均為十字形,中心具有通孔,前后左右分別設置有四個連接點,所述連接點為一小孔,所述小孔內壁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定子,所述主軸設置在通孔內,所述減震器分別設置在左右或者前后兩連接點小孔內。
[0017]所述減震器下部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連接有反光板。所述連接板內壁為弧形。所述減震器包括導向座、缸體、活塞和連桿,所述導向座、缸體、活塞和連桿依次連接。所述減震器設置有兩個。
[001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通過多連接點的設計,減少維修次數和維修難度,使用戶可自行手動維修。
[0019]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0]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撐盤、主軸、減震器和下支撐盤,所述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分別設置在主軸上部和中部,所述減震器依次通過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與主軸連接;所述上支撐盤和下支撐盤均為十字形,中心具有通孔,前后左右分別設置有四個連接點,所述連接點為一小孔,所述小孔內壁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定子,所述主軸設置在通孔內,所述減震器分別設置在左右或者前后兩連接點小孔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器下部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連接有反光板。3.如權利要求2所述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內壁為弧形。4.如權利要求1所述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器包括導向座、缸體、活塞和連桿,所述導向座、缸體、活塞和連桿依次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倒置式摩托車前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器設置有兩個。
【文檔編號】B62K21/08GK205632868SQ201620443536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6日
【發明人】徐象勝
【申請人】溫州江碩車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