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包括手柄前端和手柄尾端,所述手柄前端開設有鉸接安裝孔,所述手柄尾端為手與手柄接觸的手柄作用力端,所述手柄作用力端底部開設有凹槽,并且手柄作用力端為剛度逐漸變化的變剛度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手柄作用力端采用槽式結構設計,通過在手柄作用力端開設一定程度的凹槽,減少了手柄本身的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達到輕量化的強度要求;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手柄作用力端為剛度逐漸變化的變剛度結構,當手握持在手柄作用力端上時,手與手柄的接觸面積增大,同時在操作握持用力過程中,手柄剛度結構的變化能夠使操作更加舒適,手感增強。
【專利說明】
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的制動及傳動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背景技術】
[0002]在摩托車的手把管上通過安裝卡座安裝有摩托車制動手柄和摩托車離合手柄,制動手柄和離合手柄包括手柄前端和手柄尾端,手柄前端開設有鉸接安裝孔,制動手柄和離合手柄通過鉸接安裝孔安裝在摩托車方向把管的安裝卡座上,手柄尾端為用于操作的手柄作用力端,摩托車駕駛者通過向手柄尾端施加外力達到制動和離合的目的。
[0003]通常,摩托車制動手柄和離合手柄的手柄作用力端都采用實心結構,其材料浪費大,成本高;同時由于操作的時候手與手柄之間的接觸面積小且手柄的剛度沒有變化,導致操作手感很不舒服或者感覺阻力大。【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 解決摩托車制動手柄和離合手柄材料浪費大、成本高及操作不舒適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包括手柄前端和手柄尾端,所述手柄前端開設有鉸接安裝孔,所述手柄尾端為手與手柄接觸的手柄作用力端,所述手柄作用力端底部開設有凹槽,并且手柄作用力端為剛度逐漸變化的變剛度結構。
[0006]優選地,所述凹槽為沿手柄長度方向連續分布的U型槽。
[0007]優選地,所述U型槽前端的槽底部分采用圓弧過渡。
[0008]優選地,所述U型槽的寬度和深度占實體部分的1/2-2/3。
[0009]優選地,所述手柄作用力端的尾部設置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球頭。
[0010]優選地,所述手柄前端和手柄作用力端之間設置有弧形過渡。
[0011]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的手柄作用力端采用槽式結構設計,通過在手柄作用力端開設一定程度的凹槽,減少了手柄本身的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達到輕量化的強度要求;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手柄作用力端為剛度逐漸變化的變剛度結構,當手握持在手柄作用力端上時,手與手柄的接觸面積增大,同時在操作握持用力過程中,手柄剛度結構的變化能夠使操作更加舒適,手感增強。【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的俯視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的主視圖。
[0015]圖3為圖2中各位置的剖面圖。[0〇16]10一手柄前端;20—手柄尾端;30—鉸接安裝孔;40—凹槽;50—球頭。【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包括手柄前端10和手柄尾端20,手柄前端10開設有鉸接安裝孔30,手柄前端10通過安裝卡座可轉動地設置在摩托車的手把管上,手柄尾端20為手與手柄接觸的手柄作用力端,手柄作用力端底部開設有凹槽40,并且手柄作用力端為剛度逐漸變化的變剛度結構,即手柄作用力端的橫截面積在逐漸發生變化。本實用新型的手柄作用力端采用槽式結構設計,通過在手柄作用力端開設一定程度的凹槽,減少了手柄本身的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達到輕量化的強度要求;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手柄作用力端為剛度逐漸變化的變剛度結構,當手握持在手柄作用力端上時, 手與手柄的接觸面積增大,同時在操作握持用力過程中,手柄剛度結構的變化能夠使操作更加舒適,手感增強。
[0018]本實用新型的凹槽40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間斷的,但為了降低鑄造模具的復雜程度,本實施例的凹槽40是沿手柄長度方向連續分布的U型槽。
[0019]由于手柄作用力端變薄,因此在對手柄作用力端施加外力時,手柄作用力端與手柄前端之間容易發生斷裂,因此,本實施例U型槽前端的槽底處設置有半徑為R的圓弧過渡。
[0020]U型槽的寬度和深度有一定要求,若U型槽的寬度和深度較大,則手柄作用力端容易被損壞,若U型槽的寬度和深度較小,則達不到輕量化的要求,因此U型槽的寬度和深度最好是占實體部分的1/2-2/3,這樣既可以在減少手柄本身材料,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可以達到輕量化的強度要求。
[0021]手柄作用力端的尾部設置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球頭50,球頭50的作用是防止駕駛者在操作手柄時出現打滑的情況。[〇〇22]在操作手柄時,若用力過猛,則會導致手柄前端10與手柄作用力端之間出現斷裂, 為此,本實施例的手柄前端10和手柄作用力端之間設置有弧形過渡。
[0023]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包括手柄前端和手柄尾端,所述手柄前端開設有鉸接 安裝孔,所述手柄尾端為手與手柄接觸的手柄作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作用力端為 橫截面積逐漸變化的變剛度結構,并且手柄作用力端的底部開設有凹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為沿手柄長度 方向連續分布的U型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前端的槽底 部分采用圓弧過渡。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寬度和深 度占實體部分的1/2-2/3。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作 用力端的尾部設置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球頭。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及離合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前 端和手柄作用力端之間設置有弧形過渡。
【文檔編號】B62L3/02GK205652273SQ201620374526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8日 公開號201620374526.0, CN 201620374526, CN 205652273 U, CN 205652273U, CN-U-205652273, CN201620374526, CN201620374526.0, CN205652273 U, CN205652273U
【發明人】楊關海
【申請人】重慶隆鑫機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