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食用菌裝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裝瓶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用菌裝瓶機。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的裝瓶機主要有橫式的和豎式的兩種形式,橫式的主要是玻璃瓶所使用的裝瓶機,因為玻璃瓶的瓶體堅硬,在托盤后部設置一個檔板,抵住玻璃瓶底即可固定玻 璃瓶實現灌裝(如圖1所示),豎式的主要是菌袋所使用的裝瓶機,利用原料的重力將原料 裝入菌袋中,但是上述兩種裝瓶機均沒有設置卡口裝置,使得塑料等軟制的食用菌瓶由于 瓶體很軟,無法用檔板頂住瓶底所以無法實現灌裝,工作不方便,效率低下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食用菌裝瓶機,所述的食用菌裝瓶機在出料口設置 卡口裝置,能有效的卡住瓶口的瓶頸堅硬處,使塑料等材質所做的軟體食用菌瓶也能進行 灌裝,提高了工作效率,克服現有技術中塑料等軟制的食用菌瓶由于瓶體很軟,無法用檔板 抵住瓶底,所以無法實現灌裝,工作不方便,效率低下等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食用菌裝瓶機,包括進料口、出料口、支架、電機、皮帶、搗棒、托盤,所述出料 口的外側設置有卡口裝置,所述卡口裝置由彈簧、手柄、連接桿、支撐軸、左卡環、右卡環組 成,所述連接桿通過支撐軸、彈簧分別與左卡環、右卡環連接。所述連接桿通過螺桿或銷釘連接。所述手柄設置成圓柱形或長方形。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裝瓶機結構簡單,造價成本低,使用方便,只需人工動力 操作,方便快捷。
圖1為現有市場上所述的食用菌裝瓶機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裝瓶機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裝瓶機卡口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進料口 ;2、出料口 ;3、支架;4、電機;5、皮帶;6、搗棒;7、托盤;8、彈簧;9、手柄; 10、連接桿;11、支撐軸;12、左卡環;13、右卡環;14、擋板;15、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瓶機,主要是在現有裝瓶機的基礎上改造而得,首先在市場上購買如圖1所示的裝瓶機,裝瓶機主要部件有進料口 1、出料口 2、支架3、電機4、皮帶5、 搗棒6、托盤7,該裝瓶機托盤7的后部設置有擋板14,其作用是將玻璃瓶的后部抵住,首先 將擋板14拆除,如圖3所示的形狀,將鋼筋制成連接桿10,如圖2所示的結構,準備好彈簧 8、左卡環12、右卡環13、支撐軸11,將支撐軸11焊接到支架3上,將連接桿10穿過彈簧8、 支撐軸11并與左卡環12、右卡環13焊接在一起,連接桿10各部分可以通過螺桿15連接也 可以用銷釘連接,同時做為轉動軸,在連接桿10上設置有手柄9,手柄的形狀根據生產的實 際需要而定,可以制作成圓柱形或長方形。
在使用時將菌料裝入進料口 1通過電機4的帶動,在搗棒6的作用下,菌料通過出 料口 2運出,將軟體菌種瓶的瓶口對準出料口 2處,同時拉動手柄9,卡口裝置上的左卡環 12、右卡環13向中間合攏,將軟體瓶的瓶頸卡住,裝滿料后松動手柄9,在彈簧8的作用下左 卡環12、右卡環13自動恢復原位,操作完成。
權利要求一種食用菌裝瓶機,包括進料口、出料口、支架、電機、皮帶、搗棒、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外側設置有卡口裝置,所述卡口裝置由彈簧、手柄、連接桿、支撐軸、左卡環、右卡環組成,所述連接桿通過彈簧、支撐軸分別與左卡環、右卡環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裝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通過螺桿或銷釘 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食用菌裝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設置成圓柱形 或長方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裝瓶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用菌裝瓶機。包括進料口、出料口、支架、電機、皮帶、搗棒、托盤,所述出料口的外側設置有卡口裝置,所述卡口裝置由彈簧、手柄、連接桿、支撐軸、左卡環、右卡環組成,所述連接桿通過支撐軸、彈簧分別與左卡環、右卡環連接。所述連接桿通過螺桿或銷釘連接。所述手柄設置成圓柱形或長方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裝瓶機結構簡單,造價成本低,使用方便,只需人工動力操作,方便快捷。
文檔編號B65B1/24GK201592784SQ20102004475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2日
發明者車斌 申請人:車斌;楊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