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集理瓶和灌裝功能于一體的藥品灌裝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29560閱讀:492來源:國知局
一種集理瓶和灌裝功能于一體的藥品灌裝系統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制藥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藥品灌裝系統。



背景技術:

藥丸灌裝機一般包括整理瓶體并輸送瓶體的理瓶機構、向瓶體內灌裝藥丸的藥丸灌裝機構和整理瓶蓋并輸送瓶蓋的理瓶蓋機構,完成藥丸的自動灌裝。如申請號為201320589175.1的實用新型專利就公開了一種微型藥丸或顆粒自動灌裝裝置,其包括瓶體夾持提升系統、瓶體夾持定位系統、藥丸供給系統、藥丸灌裝系統、瓶蓋蓋裝系統、以及瓶體傳輸系統;所述瓶體夾持提升系統、瓶體夾持定位系統、藥丸供給系統、藥丸灌裝系統、瓶蓋蓋裝系統、以及瓶體傳輸系統均裝配與機體上,且所述藥丸供給系統位于藥丸灌裝系統上,瓶體夾持提升系統和瓶蓋蓋裝系統分別位于藥丸灌裝系統兩側;夾持提升系統、藥丸灌裝系統和瓶蓋蓋裝系統分別對應有一個瓶體夾持定位系統。該微型藥丸或顆粒自動灌裝裝置解決了以前此藥丸的灌裝是采用人工灌裝(產品灌裝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工人的技術),以至于產品灌裝出來質量參差不齊,而且工人的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的問題。該灌裝裝置中集成有各種系統,以便在一臺灌裝裝置上同時實現瓶體提升、瓶體定位、藥丸供給、藥丸灌裝、瓶蓋蓋裝和瓶體輸送等多重功能,因而使得該罐裝裝置的結構復雜、灌裝工序繁雜,且該灌裝裝置無法將雜亂無章的藥瓶整理為瓶口朝向一致,無法實現藥瓶中藥片或藥丸的準確計量,無法將雜亂無章的瓶蓋整理為瓶蓋口朝向一致,因而極大地限制了該灌裝裝置的灌裝效率,使該灌裝裝置的灌裝效率較低。

申請號為201320881428.2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理瓶裝置,該理瓶裝置包括理瓶盤和理瓶欄柵,所述理瓶欄柵形成理瓶軌道,所述理瓶欄柵的進瓶端設有分瓶裝置。該理瓶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分瓶順暢且理瓶速度快的理瓶裝置的優點。該理瓶裝置雖能將雜亂無章的藥瓶進行整理,使藥瓶整齊地輸出,分瓶順暢且理瓶速度快,但是該理瓶裝置無法實現整理出來的藥瓶的瓶口朝向一致,因而直接影響對整理出來的藥瓶進行藥片或藥丸的灌裝,降低藥片或藥丸的灌裝效率。此外,現有的理瓶裝置在進行理瓶作業時,瓶體橫向在理瓶軌道內移動,橫向輸送的瓶體占用了理瓶軌道的較多空間,因而同時在理瓶軌道上輸送的瓶體相對就較少,瓶體的輸送效率較低,最終影響后續藥瓶灌裝的效率。

申請號為201420525959.2的實用新型專利就公開了一種西藥片計數分裝裝置,該西藥片計數分裝裝置包括計數分裝裝置主體框架,在計數分裝裝置主體框架上端設有藥片漏斗,藥片漏斗上設有無摩擦合頁,無摩擦合頁上設有漏斗蓋,漏斗蓋上端設有漏斗蓋把手,漏斗蓋上設有漏斗蓋緊固勾,藥片漏斗內側設有藥片通孔盤,藥片通孔盤上設有圓柱形藥片通孔,藥片漏斗下端設有支撐臺,支撐臺一側設有強力掛鉤。在使用該西藥片計數分裝裝置時,將加長電源線接入電源,將待計數藥片放入藥片漏斗,打開紅外計數器開關,打開藥片抖動擺桿使藥片進入藥片計數裝置,將藥瓶放入藥瓶安放槽,使藥片通過藥片分裝裝置,觀察藥片數量顯示器,待藥片數量達到要求即可。該西藥片計數分裝裝置雖能便于醫務人員對西藥藥片進行計量,減輕已無人員的工作難度。但是,該西藥片計數分裝裝置的結構復雜,且其主要基于藥片計數裝置中的紅外計數器、紅外線接收器等部件實現藥片數量的計量,因而藥片數量的計量準確性極易受到藥片計數裝置中的紅外計數器、紅外線接收器等部件的影響,致使西藥片計數分裝裝置的藥片數量計量精度較低;且該西藥片計數分裝裝置與現有的藥丸計數裝置一樣,通常只在數粒盤上開設一定數量的通孔,當藥丸移動到該通孔處時掉落入通孔內并被收集、灌裝,數粒盤轉動一圈只能用于灌裝一瓶,因而數粒盤的有效工作時間較短,藥丸的計數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理瓶和灌裝功能于一體的藥品灌裝系統,理瓶時能夠整理出瓶口朝向一致且在理瓶過程中藥瓶輸送效率高,灌裝藥品時能有效提高數粒盤的有效工作時間、提高計數效率。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集理瓶和灌裝功能于一體的藥品灌裝系統,包括理瓶裝置、一級輸瓶裝置和灌裝裝置,所述理瓶裝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理瓶安裝座、理瓶激振裝置和瓶體振動盤,所述瓶體振動盤的內底面還設置有瓶體轉盤,所述瓶體振動盤的內壁上設有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所述瓶體振動盤的盤口處還設置有一級瓶體輸送槽,所述一級瓶體輸送槽與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連通,所述一級瓶體輸送槽上遠離瓶體振動盤一側的末端下方設置有瓶體下降管;所述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包括便于藥瓶進入的一級上升軌道,所述一級上升軌道的進料端貼近瓶體轉盤的頂面,所述一級上升軌道的出料端連接有可使瓶體縱向輸送的二級上升軌道;所述灌裝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安裝有計數安裝座,所述計數安裝座上設置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上從下往上依次設置有固定料盤、數料盤,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軸的端部穿過固定料盤上的通孔后與數料盤連接并可驅動數料盤轉動;所述數料盤上劃分有多圈數料環,每條數料環上沿數料環的周向均布有多組數丸孔,位于外圈的數料環上的數丸孔的組數多于位于內圈的數料環的數丸孔的組數;所述固定料盤上對應各數料環的位置處均開設有漏丸孔,所述漏丸孔可將對應數料環上的一組數丸孔完全覆蓋,所述固定料盤的底部對應每個漏丸孔的位置均連接有收丸斗,所述收丸斗的出料口連接有輸丸管路;所述一級輸瓶裝置的一端位于瓶體下降管的出料口下方,所述一級輸瓶裝置的另一端位于輸丸管路的出料口下方,所述一級輸瓶裝置的下方設置有用于輸送裝有藥丸的藥瓶的二級輸瓶裝置。

其中,所述一級上升軌道包括螺旋型底板,所述螺旋型底板的一側與瓶體振動盤的內壁連接,所述螺旋型底板的另一側連接有端部護板,所述螺旋型底板、瓶體振動盤的內壁和端部護板形成用于供藥瓶輸送的一級輸送槽。

其中,所述二級上升軌道包括由底板、頂板和側板構成的輸送框架,所述輸送框架內部設有供藥瓶輸送的二級輸送槽,所述二級輸送槽與一級上升軌道連通,所述輸送框架的底板上開設有瓶體輸送下沉槽。

其中,所述一級輸瓶裝置包括與外部理瓶裝置連接的二級瓶體輸送槽,所述二級瓶體輸送槽的底面上開設有瓶體下沉槽。

其中,所述二級輸瓶裝置傾斜設置,所述二級輸瓶裝置的出料端高于二級輸瓶裝置的進料端。

其中,所述二級輸瓶裝置的輸送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β為5°至10°。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理瓶激振裝置驅動瓶體振動盤運動,在瓶體振動盤的運動過程中,瓶體振動盤內的藥瓶在離心力等外力的作用下沿瓶體振動盤的內壁上的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上移,上移到頂部的藥瓶通過一級瓶體輸送槽、瓶體下降管、一級上升軌道進行輸送,完成藥瓶的自動理瓶及瓶體的輸送,提高理瓶的工作效率;該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包括由一級上升軌道和二級上升軌道,該一級上升軌道的結構設計主要是為了便于藥瓶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進入,而二級上升軌道的結構設計出了滿足藥瓶的輸送外,還需要完成理瓶的操作,使得藥瓶經由該二級上升軌道后,藥瓶的瓶口均朝上,朝向一致,從而無需額外配備工作人員對朝向不一致的藥瓶進行篩選,有效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且能使整理出來的藥瓶朝向一致,減少因篩選朝向不一致的藥瓶所耽誤的時間,提高藥品灌裝機的灌裝效率;此外,由于在二級上升軌道內的藥瓶均沿二級上升軌道的軌跡方向垂直排列,因而單個藥瓶所占用的二級上升軌道的空間較小,使得二級上升軌道上能夠排列更多的藥瓶,實現在理瓶過程中提高藥瓶的輸送效率。在數料盤上劃分有多圈的數料環,且每條數料環上沿數料環的周向均布多組數丸孔,從而在整個數料環上就設置有多組數丸孔,每組數丸孔的數量對應于藥瓶中所需盛裝的藥丸數量,因而該數料盤轉動一圈即可完成對多組藥瓶所需的藥丸進行計數,提高數粒盤的有效工作時間,縮小數粒盤空轉所占用的時間,提高藥丸數粒灌裝機的計數效率;在數料盤上,由于越往內數料環的周長越短,因而將外圈的數料環上的數丸孔的組數設置為多于位于內圈的數料環的數丸孔的組數,在更長的外圈上設置更多組數的數丸孔,從而可充分利用數料盤的空間進行合理分布數丸孔,提高數料盤上數丸孔的開孔率,提高數料盤的計數效率;數料盤的數丸孔中的藥丸可通過固定料盤上的漏丸孔、收丸斗以及輸丸管路進入對應位置的藥瓶中完成灌裝,灌裝的效率較高,且灌裝有藥丸的藥瓶將通過二級輸瓶裝置進行輸送,實現灌裝前、灌裝后藥瓶的自動輸送,藥丸的計數、灌裝自動化程度高,從而提高藥丸的計數和灌裝效率。

2、本實用新型中,該一級上升軌道包括螺旋型底板、端部護板以及由螺旋型底板、瓶體振動盤的內壁和端部護板形成用于供藥瓶輸送的一級輸送槽,該螺旋型底板的進料端貼近瓶體轉盤頂面設置,因而瓶體可在瓶體轉盤上因離心力作用而逐漸過渡到一級輸送槽中進行輸送,便于后續對藥瓶進行整理,提高藥瓶整理的的效率。

3、本實用新型中,該二級上升軌道的輸送框架內的二級輸送槽與一級上升軌道連通,一級上升軌道中的一級輸送槽與二級上升軌道中的二級輸送槽連通,從而一級上升軌道中輸送的藥瓶可順利過渡到二級輸送槽中進行輸送,提高藥瓶的輸送效率;此外,在輸送框架底板上開設有瓶體輸送下沉槽,當藥瓶在二級輸送槽內進行輸送時,藥瓶的瓶身在通過瓶體輸送下沉槽時將掉落入瓶體輸送下沉槽內,而藥瓶瓶口處的凸緣將卡在瓶體輸送下沉槽的上方,實現瓶口的朝向一致,完成對藥瓶的理瓶,由于在二級上升軌道內的藥瓶均沿二級上升軌道的軌跡方向垂直排列,因而單個藥瓶所占用的二級上升軌道的空間較小,使得二級上升軌道上能夠排列更多的藥瓶,實現在理瓶過程中提高藥瓶的輸送效率。

4、本實用新型中,在一級輸瓶裝置的二級瓶體輸送槽的底部開設有瓶體下沉槽,且該瓶體下沉槽位于二級瓶體輸送槽的靠近輸丸管路的出料口的一側,當水平放置進行輸送的藥瓶通過二級瓶體輸送槽輸送到接近輸丸管路的出料口時,由于該瓶體的特殊結構,因而藥瓶的下部瓶身將落入瓶體下沉槽中,使所有的藥瓶的瓶口一致朝上,從而在藥瓶移動到輸丸管路的出料口下方時,輸丸管路中的藥丸將直接灌注入藥瓶中,提高藥丸的灌裝效率。

5、本實用新型中,將二級輸瓶裝置傾斜設置,且二級輸瓶裝置的出料端高于二級輸瓶裝置的進料端,因而在瓶體的輸送過程中瓶體的高度將逐漸提升,以致于最后在瓶體完全脫離出一級輸瓶裝置之前藥瓶的凸緣完全與瓶體輸送槽的底部分離開,便于藥瓶的輸送,提高藥丸的灌裝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理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瓶體振動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瓶體振動盤的剖視圖;

圖4為一級上升軌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二級上升軌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一級輸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藥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數粒灌裝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的剖視圖;

圖10為數料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導向裝置的安裝示意圖;

圖中標記:1-數料盤、2-固定料盤、3-收丸斗、4-輸丸管路、5-一級輸瓶裝置、6-二級輸瓶裝置、7-藥丸、8-藥瓶、9-導向裝置、11-數料環、12-數丸孔、21-漏丸孔、51-瓶體下沉槽、52-瓶體輸送槽、81-瓶身、82-瓶口、83-凸緣、91-水平導向板、92-傾斜導向板、31-瓶體振動盤、32-理瓶激振裝置、33-理瓶安裝座、34-一級瓶體輸送槽、35-瓶體下降管、36-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7-瓶體轉盤、51-瓶體下沉槽、52-二級瓶體輸送槽、361-一級上升軌道、362-二級上升軌道、3611-端部護板、3612-螺旋型底板、3613-一級輸送槽、3621-輸送框架、3622-二級輸送槽、3623-瓶體輸送下沉槽、3624-瓶體抬升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一種集理瓶和灌裝功能于一體的藥品灌裝系統,包括理瓶裝置、一級輸瓶裝置和灌裝裝置。

該理瓶裝置包括理瓶安裝座、理瓶激振裝置32和瓶體振動盤31,理瓶安裝座、理瓶激振裝置32和瓶體振動盤31自下而上依次設置并連接,該理瓶激振裝置32可驅動瓶體振動盤31振動,振動的瓶體振動盤31可將其內的藥瓶8進行整理。該瓶體振動盤31的內底面設置有瓶體轉盤37,該瓶體轉盤37可在瓶體振動盤31內自由轉動,因而轉動的瓶體轉盤37可將瓶體轉盤37上的藥瓶8甩出。在該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上還設置有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該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呈螺旋型上升的軌道,該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的底部貼近瓶體振動盤31,因而便于瓶體振動盤31上的藥瓶8可方便、快捷地甩入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內進行理瓶、輸送。該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包括有一級上升軌道361和二級上升軌道362,其中該一級上升軌道361的進料端貼近瓶體轉盤37的頂面,一級上升軌道361的結構設計主要是為了便于瓶體振動盤31內的藥瓶8被順利地甩入。該二級上升軌道362的進料端與一級上升軌道361的出料端連接,該二級上升軌道362的結構設計主要用于理瓶、輸瓶,使得二級上升軌道362內的瓶體可實現縱向輸送。在瓶體振動盤31的盤口處設置有一級瓶體輸送槽,該一級瓶體輸送槽與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連通,因而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內理瓶并輸送的藥瓶8可直接進入一級瓶體輸送槽內進行輸送。該一級瓶體輸送槽上遠離瓶體振動盤31一側的末端下方設置有瓶體下降管35,一級瓶體輸送槽內輸送的藥瓶8可經由瓶體下降管35往下輸送。

該灌裝裝置包括有機架,該機架上安裝有計數安裝座,該計數安裝座上設置有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上從下往上依次設置有固定料盤2、數料盤1,且驅動裝置的驅動軸的端部穿過固定料盤2上的通孔后與數料盤1連接,使得該驅動裝置可驅動數料盤1轉動,但是該固定料盤2是固定不動的。該固定料盤2的外緣連接有盒體,該盒體將數料盤1包圍在內,且在數料盤1頂面與其外側的盒體之間形成用于放置藥丸7的空間;當數料盤1在盒體內轉動時,盒體內的藥丸7將逐漸通過數料盤1進行計數并最終被灌裝入藥瓶8中。在數料盤1上劃分有多圈數料環11,且每條數料環11上均分布有多組數丸孔12,多組數丸孔12沿數料環11的周向均布。數料環11上的每一組數丸孔12又包括有多個數丸孔12,每一組數丸孔12中數丸孔12的數量與藥瓶8中所要灌裝的藥丸7的數量相適配。此外,由于位于靠外側的數料環11的長度大于位于靠內側的數料環11的長度,因而在位于外圈的數料環11上的數丸孔12的組數設置為多于位于內圈的數料環11的數丸孔12的組數,從而使數料盤1上數丸孔12的分布更加均衡,提高數料盤1的開孔率,最終可實現提高藥丸7的計數、灌裝的效率。在固定料盤2上對應每組數料環11的位置處均開設有漏丸孔21,且固定料盤2上的漏丸孔21可將對應數料環11上的一組數丸孔12完全覆蓋,通過該漏丸孔21可將數料盤1上對應位置處的數料環11上的數丸孔12內的藥丸7進行收集。在固定料盤2的底部連接有收丸斗3,該收丸斗3對應固定料盤2上的漏丸孔21設置,一個漏丸孔21對應一個收丸斗3,從而可將對應漏丸孔21中的藥丸7漏入收丸斗3內。在每個收丸斗3的出料口處連接有輸丸管路4,收丸斗3內的藥丸7可通過輸丸管路4排出。

在每組輸丸管路4的出料口下方均設置有一級輸瓶裝置5,該一級輸瓶裝置5的一端與外部的理瓶裝置連接,經由理瓶裝置整理出來的藥瓶8將通過一級輸瓶裝置5輸送至輸丸管路4的出料口下方;當有藥瓶8位于輸丸管路4的出料口下方時,且此時收丸斗3或輸丸管路4中存在藥丸7,那么該藥丸7將通過輸丸管路4的出料口直接掉落入其下方的藥瓶8中,完成藥丸7的灌裝。該一級輸瓶裝置5下方還設置有二級輸瓶裝置6,在一級輸瓶裝置5上灌裝有藥丸7的藥瓶8將在二級輸瓶裝置6的作用下逐漸從一級輸瓶裝置5上過渡到二級輸瓶裝置6上,并最終由二級輸瓶裝置6進行輸送至下一工序所在的位置。

理瓶激振裝置32驅動瓶體振動盤31運動,在瓶體振動盤31的運動過程中,瓶體振動盤31內的藥瓶8在離心力等外力的作用下沿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上的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上移,上移到頂部的藥瓶8通過一級瓶體輸送槽、瓶體下降管35、一級上升軌道361進行輸送,完成藥瓶8的自動理瓶及瓶體的輸送,提高理瓶的工作效率;該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包括由一級上升軌道361和二級上升軌道362,該一級上升軌道361的結構設計主要是為了便于藥瓶8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進入,而二級上升軌道362的結構設計出了滿足藥瓶8的輸送外,還需要完成理瓶的操作,使得藥瓶8經由該二級上升軌道362后,藥瓶8的瓶口82均朝上,朝向一致,從而無需額外配備工作人員對朝向不一致的藥瓶8進行篩選,有效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且能使整理出來的藥瓶8朝向一致,減少因篩選朝向不一致的藥瓶8所耽誤的時間,提高藥品灌裝機的灌裝效率;此外,由于在二級上升軌道362內的藥瓶8均沿二級上升軌道362的軌跡方向垂直排列,因而單個藥瓶8所占用的二級上升軌道362的空間較小,使得二級上升軌道362上能夠排列更多的藥瓶8,實現在理瓶過程中提高藥瓶8的輸送效率。在數料盤1上劃分有多圈的數料環11,且每條數料環11上沿數料環11的周向均布多組數丸孔12,從而在整個數料環11上就設置有多組數丸孔12,每組數丸孔12的數量對應于藥瓶8中所需盛裝的藥丸7數量,因而該數料盤1轉動一圈即可完成對多組藥瓶8所需的藥丸7進行計數,提高數粒盤的有效工作時間,縮小數粒盤空轉所占用的時間,提高藥丸7數粒灌裝機的計數效率;在數料盤1上,由于越往內數料環11的周長越短,因而將外圈的數料環11上的數丸孔12的組數設置為多于位于內圈的數料環11的數丸孔12的組數,在更長的外圈上設置更多組數的數丸孔12,從而可充分利用數料盤1的空間進行合理分布數丸孔12,提高數料盤1上數丸孔12的開孔率,提高數料盤1的計數效率;數料盤1的數丸孔12中的藥丸7可通過固定料盤2上的漏丸孔21、收丸斗3以及輸丸管路4進入對應位置的藥瓶8中完成灌裝,灌裝的效率較高,且灌裝有藥丸7的藥瓶8將通過二級輸瓶裝置6進行輸送,實現灌裝前、灌裝后藥瓶8的自動輸送,藥丸7的計數、灌裝自動化程度高,從而提高藥丸7的計數和灌裝效率。

該一級上升軌道361的結構設計主要是為了便于瓶體振動盤31內的藥瓶8被順利地甩入,因而一級上升軌道361的結構可多種多樣。但是,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結構的一級上升軌道361,該一級上升軌道361包括螺旋型底板3612,該螺旋型底板3612的一側與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連接,因而將一級上升軌道361連接在瓶體振動盤31上。該螺旋型底板3612的另一側連接有端部護板3611,該端部護板3611的設置主要用于防止藥瓶8在螺旋型底板3612上輸送的過程中從螺旋型底板3612的側面上掉落下來,影響藥瓶8的輸送。由端部護板3611、螺旋型底板3612和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組成上部開口的用于共藥瓶8輸送的一級輸送槽3613,該一級輸送槽3613也為螺旋型上升結構。

該一級上升軌道361包括螺旋型底板3612、端部護板3611以及由螺旋型底板3612、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和端部護板3611形成用于供藥瓶8輸送的一級輸送槽3613,該螺旋型底板3612的進料端貼近瓶體轉盤37頂面設置,因而瓶體可在瓶體轉盤37上因離心力作用而逐漸過渡到一級輸送槽3613中進行輸送,便于后續對藥瓶8進行整理,提高藥瓶8整理的的效率。

該二級上升軌道362的結構設計主要用于理瓶、輸瓶,使得二級上升軌道362內的瓶體可實現縱向輸送,因而該二級上升軌道362的結構可多種多樣。但是,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結構的二級上升軌道362,該二級上升軌道362包括用于輸送藥瓶8的輸送框架3621,該輸送框架3621由底板、頂板和兩側的側板拼裝而成,并在輸送框架3621內部形成用于供藥瓶8輸送的二級輸送槽3622。該二級輸送槽3622的進料端與一級上升軌道361連通,便于將一級上升軌道361中輸送的藥瓶8順利地過渡到二級上升軌道362中進行輸送。該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上還開設有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該藥瓶8包括瓶身81和瓶口82,該藥瓶8在瓶口82位置處設置有凸緣83,且瓶身81的外徑小于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的尺寸,凸緣83的外徑大于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的尺寸。當藥瓶8輸送到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時,瓶體的瓶身81將掉落入該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中,而瓶體的瓶口82處的凸緣83將卡接在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上方,從而使得藥瓶8可在二級上升軌道362上縱向輸送。

該二級上升軌道362的輸送框架3621內的二級輸送槽3622與一級上升軌道361連通,一級上升軌道361中的一級輸送槽3613與二級上升軌道362中的二級輸送槽3622連通,從而一級上升軌道361中輸送的藥瓶8可順利過渡到二級輸送槽3622中進行輸送,提高藥瓶8的輸送效率;此外,在輸送框架3621底板上開設有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當藥瓶8在二級輸送槽3622內進行輸送時,藥瓶8的瓶身81在通過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時將掉落入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內,而藥瓶8瓶口82處的凸緣83將卡在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的上方,實現瓶口82的朝向一致,完成對藥瓶8的理瓶,由于在二級上升軌道362內的藥瓶8均沿二級上升軌道362的軌跡方向垂直排列,因而單個藥瓶8所占用的二級上升軌道362的空間較小,使得二級上升軌道362上能夠排列更多的藥瓶8,實現在理瓶過程中提高藥瓶8的輸送效率。

為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地輸送藥瓶8,因而在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下方還設置有瓶體抬升板3624,該瓶體抬升板3624的側壁與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連接,實現瓶體抬升板3624固定連接在瓶體振動盤31上。該瓶體抬升板3624也為螺旋型結構,且該瓶體抬升板3624的螺旋型升角逐漸大于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因而使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與瓶體抬升板3624之間的間距沿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的軌跡方向逐漸減小。

在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下方設置有瓶體抬升板3624,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與瓶體抬升板3624之間的間距沿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的軌跡方向逐漸減小,因而藥瓶8在二級上升軌道362內進行輸送時,由于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與瓶體抬升板3624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小,因而藥瓶8底部距離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的距離也將越來越小,藥瓶8瓶口82處的凸緣83與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藥瓶8在輸送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將減小,因而便于藥瓶8在二級上升軌道362內進行輸送,且便于將朝向一致的藥瓶8平穩過渡到后面的工序中,提高藥瓶8的輸送效率。

作為優選,該螺旋型結構的瓶體抬升板3624的具體結構為:在瓶體抬升板3624的進料口處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與瓶體抬升板3624之間的間距大于藥瓶8的高度,在瓶體抬升板3624的出料口處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與瓶體抬升板3624之間的間距小于藥瓶8的高度。

在瓶體抬升板3624的進料口處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與瓶體抬升板3624之間的間距大于藥瓶8的高度,在瓶體抬升板3624的出料口處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與瓶體抬升板3624之間的間距小于藥瓶8的高度,其主要是為了在藥瓶8輸送過程中,藥瓶8能夠順利地過渡到瓶體抬升板3624上并在瓶體抬升板3624上進行輸送,最后瓶體在輸出時瓶體的瓶口82處的凸緣83高于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因而便于藥瓶8在二級上升軌道362內進行輸送,且便于將朝向一致的藥瓶8平穩過渡到后面的工序中,提高藥瓶8的輸送效率。

此外,在一級輸瓶裝置5包括與外部理瓶裝置連接的瓶體輸送槽,在二級瓶體輸送槽52的底面上開設有瓶體下沉槽51。該藥瓶8包括瓶身81和瓶口82,該藥瓶8在瓶口82位置處設置有凸緣83,且瓶身81的外徑小于瓶體下沉槽51的尺寸,凸緣83的外徑大于瓶體下沉槽51的尺寸。當藥瓶8輸送到瓶體下沉槽51時,瓶體的瓶身81將掉落入該瓶體下沉槽51中,而瓶體的瓶口82處的凸緣83將卡接在瓶體下沉槽51上方,從而使得藥瓶8可沿一級輸瓶裝置5進行輸送。

在一級輸瓶裝置5的二級瓶體輸送槽52的底部開設有瓶體下沉槽51,且該瓶體下沉槽51位于二級瓶體輸送槽52的靠近輸丸管路的出料口的一側,當水平放置進行輸送的藥瓶8通過二級瓶體輸送槽52輸送到接近輸丸管路的出料口時,由于該瓶體的特殊結構,因而藥瓶8的下部瓶身81將落入瓶體下沉槽51中,使所有的藥瓶8的瓶口82一致朝上,從而在藥瓶8移動到輸丸管路的出料口下方時,輸丸管路中的藥丸將直接灌注入藥瓶8中,提高藥丸的灌裝效率。

作為優選,將該二級輸瓶裝置6傾斜設置,且二級輸瓶裝置6的出料端高于二級輸瓶裝置6的進料端,二級輸瓶裝置6的輸送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β為5°至10°。

將二級輸瓶裝置6傾斜設置,且二級輸瓶裝置6的出料端高于二級輸瓶裝置6的進料端,因而在瓶體的輸送過程中瓶體的高度將逐漸提升,以致于最后在瓶體完全脫離出一級輸瓶裝置5之前藥瓶8的凸緣83完全與瓶體輸送槽52的底部分離開,便于藥瓶8的輸送,提高藥丸7的灌裝效率。

作為優選,在數料盤1上還設置有導向裝置9,該導向裝置9主要用于將數料盤1上的藥丸7順利地導入數丸孔12內。該導向裝置9包括有水平導向板91,在水平導向板91的來料側連接有傾斜導向板92,該傾斜導向板92朝向來料方向的反向向上傾斜,即在傾斜導向板92的來料側位置處傾斜導向板92與數料盤1之間的間距大于在傾斜導向板92的出料側位置處傾斜導向板92與數料盤1之間的間距。此外,傾斜導向板92與數料盤1夾角α為15°至20°。

在數料盤1上設置導向裝置9,工作時該數料盤1轉動而導向裝置9不動,因而通過該導向裝置9可更加方便、快捷地對藥丸7進行導向,使得藥丸7能夠更加順暢地進入數丸孔12內,從而提高藥丸7的計數、灌裝效率。

實施例1

一種集理瓶和灌裝功能于一體的藥品灌裝系統,包括理瓶裝置、一級輸瓶裝置和灌裝裝置,該理瓶裝置包括理瓶安裝座、理瓶激振裝置32和瓶體振動盤31,理瓶安裝座、理瓶激振裝置32和瓶體振動盤31自下而上依次設置并連接,該理瓶激振裝置32可驅動瓶體振動盤31振動,振動的瓶體振動盤31可將其內的藥瓶8進行整理。該瓶體振動盤31的內底面設置有瓶體轉盤37,該瓶體轉盤37可在瓶體振動盤31內自由轉動,因而轉動的瓶體轉盤37可將瓶體轉盤37上的藥瓶8甩出。在該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上還設置有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該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呈螺旋型上升的軌道,該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的底部貼近瓶體振動盤31,因而便于瓶體振動盤31上的藥瓶8可方便、快捷地甩入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內進行理瓶、輸送。該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包括有一級上升軌道361和二級上升軌道362,其中該一級上升軌道361的進料端貼近瓶體轉盤37的頂面,一級上升軌道361的結構設計主要是為了便于瓶體振動盤31內的藥瓶8被順利地甩入。該二級上升軌道362的進料端與一級上升軌道361的出料端連接,該二級上升軌道362的結構設計主要用于理瓶、輸瓶,使得二級上升軌道362內的瓶體可實現縱向輸送。在瓶體振動盤31的盤口處設置有一級瓶體輸送槽,該一級瓶體輸送槽與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連通,因而螺旋型瓶體上升軌道36內理瓶并輸送的藥瓶8可直接進入一級瓶體輸送槽內進行輸送。該一級瓶體輸送槽上遠離瓶體振動盤31一側的末端下方設置有瓶體下降管35,一級瓶體輸送槽內輸送的藥瓶8可經由瓶體下降管35往下輸送。該灌裝裝置包括有機架,該機架上安裝有計數安裝座,該計數安裝座上設置有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上從下往上依次設置有固定料盤2、數料盤1,且驅動裝置的驅動軸的端部穿過固定料盤2上的通孔后與數料盤1連接,使得該驅動裝置可驅動數料盤1轉動,但是該固定料盤2是固定不動的。該固定料盤2的外緣連接有盒體,該盒體將數料盤1包圍在內,且在數料盤1頂面與其外側的盒體之間形成用于放置藥丸7的空間;當數料盤1在盒體內轉動時,盒體內的藥丸7將逐漸通過數料盤1進行計數并最終被灌裝入藥瓶8中。在數料盤1上劃分有多圈數料環11,且每條數料環11上均分布有多組數丸孔12,多組數丸孔12沿數料環11的周向均布。數料環11上的每一組數丸孔12又包括有多個數丸孔12,每一組數丸孔12中數丸孔12的數量與藥瓶8中所要灌裝的藥丸7的數量相適配。此外,由于位于靠外側的數料環11的長度大于位于靠內側的數料環11的長度,因而在位于外圈的數料環11上的數丸孔12的組數設置為多于位于內圈的數料環11的數丸孔12的組數,從而使數料盤1上數丸孔12的分布更加均衡,提高數料盤1的開孔率,最終可實現提高藥丸7的計數、灌裝的效率。在固定料盤2上對應每組數料環11的位置處均開設有漏丸孔21,且固定料盤2上的漏丸孔21可將對應數料環11上的一組數丸孔12完全覆蓋,通過該漏丸孔21可將數料盤1上對應位置處的數料環11上的數丸孔12內的藥丸7進行收集。在固定料盤2的底部連接有收丸斗3,該收丸斗3對應固定料盤2上的漏丸孔21設置,一個漏丸孔21對應一個收丸斗3,從而可將對應漏丸孔21中的藥丸7漏入收丸斗3內。在每個收丸斗3的出料口處連接有輸丸管路4,收丸斗3內的藥丸7可通過輸丸管路4排出。該一級輸瓶裝置5的一端位于瓶體下降管35的出料口下方,該一級輸瓶裝置5的另一端位于輸丸管路4的出料口下方,所述一級輸瓶裝置5的下方設置有用于輸送裝有藥丸7的藥瓶8的二級輸瓶裝置6。該一級輸瓶裝置5下方還設置有二級輸瓶裝置6,在一級輸瓶裝置5上灌裝有藥丸7的藥瓶8將在二級輸瓶裝置6的作用下逐漸從一級輸瓶裝置5上過渡到二級輸瓶裝置6上,并最終由二級輸瓶裝置6進行輸送至下一工序所在的位置。

實施例2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該一級上升軌道361包括螺旋型底板3612,該螺旋型底板3612的一側與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連接,因而將一級上升軌道361連接在瓶體振動盤31上。該螺旋型底板3612的另一側連接有端部護板3611,該端部護板3611的設置主要用于防止藥瓶8在螺旋型底板3612上輸送的過程中從螺旋型底板3612的側面上掉落下來,影響藥瓶8的輸送。由端部護板3611、螺旋型底板3612和瓶體振動盤31的內壁組成上部開口的用于共藥瓶8輸送的一級輸送槽3613,該一級輸送槽3613也為螺旋型上升結構。

實施例3

在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的基礎上,該二級上升軌道362包括用于輸送藥瓶8的輸送框架3621,該輸送框架3621由底板、頂板和兩側的側板拼裝而成,并在輸送框架3621內部形成用于供藥瓶8輸送的二級輸送槽3622。該二級輸送槽3622的進料端與一級上升軌道361連通,便于將一級上升軌道361中輸送的藥瓶8順利地過渡到二級上升軌道362中進行輸送。該輸送框架3621的底板上還開設有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該藥瓶8包括瓶身81和瓶口82,該藥瓶8在瓶口82位置處設置有凸緣83,且瓶身81的外徑小于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的尺寸,凸緣83的外徑大于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的尺寸。當藥瓶8輸送到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時,瓶體的瓶身81將掉落入該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中,而瓶體的瓶口82處的凸緣83將卡接在瓶體輸送下沉槽3623上方,從而使得藥瓶8可在二級上升軌道362上縱向輸送。

實施例4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在一級輸瓶裝置5包括與外部理瓶裝置連接的瓶體輸送槽,在二級瓶體輸送槽52的底面上開設有瓶體下沉槽51。該藥瓶8包括瓶身81和瓶口82,該藥瓶8在瓶口82位置處設置有凸緣83,且瓶身81的外徑小于瓶體下沉槽51的尺寸,凸緣83的外徑大于瓶體下沉槽51的尺寸。當藥瓶8輸送到瓶體下沉槽51時,瓶體的瓶身81將掉落入該瓶體下沉槽51中,而瓶體的瓶口82處的凸緣83將卡接在瓶體下沉槽51上方,從而使得藥瓶8可沿一級輸瓶裝置5進行輸送。

實施例5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將該二級輸瓶裝置6傾斜設置,且二級輸瓶裝置6的出料端高于二級輸瓶裝置6的進料端,二級輸瓶裝置6的輸送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β為5°至1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