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吊具,尤其涉及了分離式吊具。
背景技術:
目前,鋼結構行業的構件吊裝一般采用卸扣加吊耳的方法,也就是在構件的適當位置,焊接吊耳,構件吊裝時,將卸扣鎖在吊耳上,然后將構件吊裝到設計位置進行就位,之后摘除卸扣,吊耳需要提前加工制作好,并焊接在構件的合適位置上,在構件就位安裝完成后,需要將吊耳割除、打磨、補漆,浪費人力,浪費鋼材,吊耳的焊接具有安全隱患。分離式吊具構造簡單,使用方便,傳力明確,技術可靠;均為普通材料加工制作;經過試驗表明:吊具自重10~50公斤,可吊裝范圍,從幾十公斤到幾十噸的構件。采用本吊具,可省去吊耳,按每萬噸節省材料、人工等綜合費用15萬元計算,按目前國家每年(國家2014年數據)生產鋼結構構件4000萬噸計算,可節省費用6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以上缺點,提供了分離式吊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分離式吊具,包括兩根吊柄,分別為公吊柄、母吊柄,母吊柄的端部為單片鋼板,公吊柄的端部為雙片鋼板,單片鋼板可插入雙片鋼板,公吊柄和母吊柄配合使用,防止吊裝時兩者左右擺動。
作為優選,兩根吊柄端部均設有用于卸扣穿過的吊孔。吊裝時,吊孔重合,用來穿入卸扣,安裝卸扣。
作為優選,公吊柄端部通過軸套鉸接有吊鉤,吊裝時可以前后轉動調節公吊柄的位置使母吊柄端部的鋼板更易插入到公吊柄的雙片鋼板內。
作為優選,母吊柄端部剛性連接有吊鉤,避免和母吊柄一起前后擺動。
作為優選,吊鉤通過通過軸套鉸接于吊柄端部,吊鉤可前后轉動。
作為優選,吊鉤為彎折形,彎折處可在吊裝的時候限制鋼梁,防止吊裝過程中鋼梁過度左右擺動。
作為優選,吊鉤的彎折處套設有橡膠套,防止鋼梁滑動,且可保護吊具和被吊鋼梁的油漆面。
作為優選,還包括活動連接器,活動連接器上設有槽口,槽口的側壁上開設有相對的第一通孔,側壁下方開設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插入第二銷軸。活動連接器的大小可調,且在吊裝時兩側吊鉤上的活動連接器緊貼鋼梁的表面,使所吊鋼梁更加穩定。
作為優選,第一通孔內設有第一銷軸,活動連接器通過第一銷軸鉸接在吊鉤上。
作為優選,第二通孔內設有第二銷軸,第二銷軸用于穿過鋼梁的開孔將鋼梁固定在吊具上。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為分離式結構,左右兩側的吊鉤使用時相互組合,未使用時存放方便;吊鉤與構件之間設有的橡膠套保護吊具不受磨損,又不至于損壞被吊鋼梁的油漆面,減少補漆的工作量;替代吊耳,減少了施工工時,同時減少了使用吊耳安裝的鋼材浪費;吊鉤與吊柄剛性連接,在吊裝時可以使左右兩側的吊柄上的吊孔更好的疊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活動連接器的側視圖。
圖3為活動連接器與第二銷軸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01—母吊柄、102--公吊柄、2—吊鉤、3—吊孔、4—軸套、5—防滑套、6—第二銷軸、7—活動連接器、8—第一銷軸、9—槽口、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分離式吊具,包括兩根吊柄,分別為公吊柄102、母吊柄101,母吊柄101的端部為單片鋼板,公吊柄102的端部為雙片鋼板,單片鋼板可插入雙片鋼板,公吊柄和母吊柄配合使用,防止吊裝時兩者左右擺動。
兩根吊柄端部均設有一個用于卸扣穿過的吊孔3。
公吊柄102端部通過軸套4鉸接有吊鉤2,吊裝時可以前后轉動調節公吊柄102的位置使母吊柄101端部的鋼板更易插入到公吊柄102的雙片鋼板內。
母吊柄101端部剛性連接有吊鉤2,避免和母吊柄102一起前后擺動。
吊鉤2為彎折形,彎折處可在吊裝的時候卡住鋼梁,防止吊裝過程中左右擺動。
吊鉤2的彎折處套設有橡膠套5,保護吊具,且可保護被吊鋼梁的油漆面。
還包括鉸接于吊鉤2上的活動連接器7,活動連接器7上設有槽口9,槽口9的側壁上開設有相對的第一通孔10,側壁下方開設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用于插入第二銷軸6。活動連接器7的大小可調,且在吊裝時兩側吊鉤2上的活動連接器7緊貼鋼梁的表面,使所吊鋼梁更加穩定。
第一通孔10內設有第一銷軸8,活動連接器7通過第一銷軸8鉸接在吊鉤2上。
第二通孔11內設有第二銷軸6,第二銷軸6用于穿過鋼梁的開孔將鋼梁固定在吊具上。
具體操作方式:將開有孔的被吊鋼梁放置在吊鉤2間,用第二銷軸6穿過鋼梁上所開設的孔,然后選擇左右兩個吊柄1上的吊孔3穿入卸扣,選擇吊孔3的時候使左右兩個吊鉤2的彎折處卡住鋼梁上橫向的鋼板。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