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立包翻轉碼垛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83397閱讀:710來源:國知局
一種立包翻轉碼垛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產品自動輸送排列裝置,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立包翻轉碼垛機。



背景技術:

一些小包裝的產品如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眼藥水盒、藥盒等,它們都會采用多個盒子碼垛起來,一種包裝方式就是把多個盒子立起來排列進行包裝;因盒子立起來之后比較不穩定,所以要實現自動輸送排列之后碼垛的話較為困難;因此現有技術中碼垛還是通過手工擺放的方式完成,工作效率低,并且擺放不整齊的話還會影響到后期的包裝成型,影響成品率;在其他較大產品的包裝領域,會采用機械手臂等結構實現碼垛,其應用在小型盒子的碼垛上成本較大,實用性不高,效率也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利用輸送結構配合對產品的夾持、推送,在過程中實現產品翻轉,完成對小型包裝盒的立包翻轉的碼垛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包翻轉碼垛機,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輸送部、第二輸送部、夾持部和碼垛部,第一輸送部包括下輸送帶,第二輸送部包括設置在兩側的側輸送帶和設置在下部的擋件,夾持部包括設置在側邊的夾持板和設置在上部的彈性限位件,碼垛部包括置物平臺、設置在置物平臺相對夾持部遠端的到位感應機構、設置在置物平臺側邊的推料機構;批量產品平放從下輸送帶輸送,到達側輸送帶夾持輸送,擋件的高度低于產品平放的高度,平放的產品受到擋件的阻擋并在側輸送帶的帶動下翻轉立起通過擋件繼續夾持輸送,立起的產品在夾持部被推送,由彈性限位件在上方穩定,立起的產品從夾持部被推送至碼垛部;當數個立起的產品被有序推送至碼垛部上到位時,到位感應機構反應到第二輸送部令其停止工作,反應到夾持部令夾持板夾持該處的產品,推料機構推出置物平臺上的產品令產品在出口處完成立起碼垛。

作為一種改進,到位感應機構包括一繞軸轉動的旋轉塊和一設置在旋轉塊一側的傳感器,旋轉塊具有一與傳感器配合的到位塊;數個立起的產品推至旋轉塊處時,推動旋轉塊旋轉,當設定數量的產品推動旋轉塊旋轉令到位塊轉至傳感器前方,傳感器反應確定數個產品到位。

作為一種改進,旋轉塊上設置有一轉輪,轉輪抵觸推送過來的產品;旋轉塊設置在一塊調節板上,調節板可在置物平臺上水平調節位置控制產品在置物平臺上的擺放數量。

作為一種改進,旋轉塊與調節板連接有一彈性件,當產品推動旋轉塊旋轉,彈性件拉伸,當產品被推料機構推走之后,彈性件帶動旋轉塊復位;調節板和旋轉塊上還設置有配合限制旋轉塊旋轉幅度的孔軸結構。

作為一種改進,孔軸結構包括設置在調節板上的擋軸和設置在旋轉塊上的弧形孔,擋軸位于弧形孔中,旋轉塊的正反向旋轉由擋軸和弧形孔側壁相抵限制距離。

作為一種改進,推料機構包括推料支架,推料支架的推料端設置有向調節板方向延伸的延伸臂,調節板通過連接桿可調節高度的設置在置物平臺上方,連接桿連接在置物平臺的一側,延伸臂的高度小于調節板到置物平臺的高度;推料支架在推出時,推料端在未到調節板的空間中活動,延伸臂在調節板下方的空間中活動。

作為一種改進,彈性限位件為彈性的毛刷,彈性的毛刷為兩組,沿著產品的輸送方向平行設置,并且兩端部分別延伸至第二輸送部的出口處和碼垛部的入口處。

作為一種改進,第二輸送部還包括兩組下支撐板,兩組下支撐板間隔設置,兩組下支撐板下部通過絲桿結構連接并可調整之間的間距,兩側的側輸送帶分別設置在一下支撐板上,擋件為兩個并分別設置在一下支撐板上。

作為一種改進,下支撐板相對下輸送帶的一端設置有承接斜面,下支撐板的上表面與下輸送帶的上表面平齊,承接斜面伸向下輸送帶端部的傳動軸上方,令下支撐板的上表面靠近下輸送帶的上表面。

作為一種改進,第一輸送部還包括設置在下輸送帶兩側的可調側壁和設置在下輸送帶上方的上擋架,可調側壁包括側壁桿、調節桿和調節軸承,調節桿可活動的設置在調節軸承中,并可通過螺旋緊固件固定,調節桿的端部設置與下輸送帶運動方向平行的側壁桿;上擋架包括側架、上架和檔桿,上架可上下活動的設置在側架上,檔桿為兩根,一根固定一根可水平活動的設置在上架上,或者是兩根可水平活動的設置在上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輸送部可以由工人在其上放置待碼垛的產品或者可以接上其他機器完成自動的輸送,該處采用下輸送帶進行向前的輸送,可以平放產品,可以平穩且較隨意的輸送;第二輸送部的側輸送帶實現了左右的夾持送料,在到達擋件時,擋件的高度低于產品平放的高度,側輸送帶在兩側施力的狀態下,繼續拖動產品行進,從而平放的產品頂在擋件處翻轉,當翻轉至產品能通過擋件時,產品基本上處于立起的狀態,立起的產品輸送至夾持部和碼垛部,通過推力輸送,能夠使夾持部和碼垛部上立起的產品推送擺放整齊;碼垛部采用了一個到位感應機構,當設定數量的產品到達置物平臺并推送到位時,到位感應機構會接到信號,說明置物平臺上的產品已經堆放整齊,這時停止第二輸送部,并由夾持部夾持其上的產品,由推料機構向出口處推出立放的產品,產品會在出口處完成指定數量的立放碼垛。本實用新型通過輸送帶的夾持和感應機構的配合實現了產品翻轉和排列的整齊,排列整齊后向出口推出完成碼垛,整體占用的空間較小,對于小型包裝盒的輸送碼垛較為實用;夾持部和碼垛部處通過產品前后的推擠整齊排列,可保證碼垛的整齊,而前部的兩個輸送部不需要確保產品一定要前后整齊的排列輸送,原先平放的方式不用擔心產品傾倒,方便前序的人工擺放或者自動無序輸送的實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包翻轉碼垛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包翻轉碼垛機的碼垛部的局部立體示意圖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包翻轉碼垛機的碼垛部的局部立體示意圖二。

圖4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立包翻轉碼垛機的第一輸送部和第二輸送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立包翻轉碼垛機的第二輸送部下向上觀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如圖1、2、3、4、5、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立包翻轉碼垛機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輸送部1、第二輸送部2、夾持部3和碼垛部4,第一輸送部1包括下輸送帶11,第二輸送部2包括設置在兩側的側輸送帶21和設置在下部的擋件22,夾持部3包括設置在側邊的夾持板31和設置在上部的彈性限位件32,碼垛部4包括置物平臺41、設置在置物平臺41相對夾持部3遠端的到位感應機構42、設置在置物平臺41側邊的推料機構43;批量產品平放從下輸送帶11輸送,到達側輸送帶21夾持輸送,擋件22的高度低于產品平放的高度,平放的產品受到擋件22的阻擋并在側輸送帶21的帶動下翻轉立起通過擋件22繼續夾持輸送,立起的產品在夾持部3被推送,由彈性限位件32在上方穩定,立起的產品從夾持部3被推送至碼垛部4;當數個立起的產品被有序推送至碼垛部4上到位時,到位感應機構42反應到第二輸送部2令其停止工作,反應到夾持部3令夾持板31夾持該處的產品,推料機構43推出置物平臺41上的產品令產品在出口處完成立起碼垛。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由人工將產品放置在下輸送帶11向前輸送或者由外接的輸送結構將包裝盒產品送至下輸送帶11處,該處的產品平放,不用擔心傾倒,產品從第一輸送部1到第二輸送部2的兩個結構中,排列間距的不同并不影響后續的操作,產品由側輸送帶21夾持向前輸送,在到達擋件22時,擋件22的高度低于產品平放的高度,側輸送帶21在兩側施力的狀態下,繼續拖動產品行進,從而平放的產品頂在擋件22處翻轉,當翻轉至產品能通過擋件22時,產品基本上處于立起的狀態,立起的產品輸送至夾持部3,夾持部3處的產品由側輸送帶21提供的動力向前推送,立起的產品由上方的彈性限位件32在夾持部3處限位并排列整齊,產品前后貼合輸送時,原來在第二輸送部2未完全翻轉直立的產品也能夠調整整齊;在直立的產品被推送到達碼垛部4后,這里可以設定要在置物平臺41上排列n個產品,那么就將到位感應機構42設置在n個產品距離以外的位置;當n個產品到位,到位感應機構42感應后可以發出信號,首先停止側輸送帶21,防止其繼續推送產品影響碼垛部4處的動作,并且夾持部3的夾持板31從側邊夾持固定夾持部3上的產品,避免與夾持部3和碼垛部4交接處產品之間在推動時的相互摩擦帶動,影響產品的整齊排列;由側邊的推料機構43推出置物平臺41上的產品,產品在出口端完成立放碼垛。完成碼垛的產品可以通過人工或者后續的機構進行后續的加工包裝。在整個過程中,第一輸送部1的下輸送帶11可以選擇性的停止工作或者持續的輸送,因下輸送帶11不同于側輸送帶21,對產品沒有限制和夾持輸送的作用,因此若產品過多在第二輸送部2的入口堆積時,會在下輸送帶11上打滑并排列整齊,所以下輸送帶11可以選擇較光滑的材料制造。本實用新型通過輸送帶的夾持和感應機構的配合實現了產品翻轉和排列的整齊,排列整齊后向出口推出完成碼垛,整體占用的空間較小,對于小型包裝盒的輸送碼垛較為實用;夾持部和碼垛部處通過產品前后的推擠整齊排列,可保證碼垛的整齊,而前部的兩個輸送部不需要確保產品一定要前后整齊的排列輸送,原先平放的方式不用擔心產品傾倒,方便前序的人工擺放或者自動無序輸送的實現。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到位感應機構42包括一繞軸轉動的旋轉塊421和一設置在旋轉塊421一側的傳感器422,旋轉塊421具有一與傳感器422配合的到位塊423;數個立起的產品推至旋轉塊421處時,推動旋轉塊421旋轉,當設定數量的產品推動旋轉塊421旋轉令到位塊423轉至傳感器422前方,傳感器422反應確定數個產品到位。小型的包裝盒產品較輕,通過多個盒子到位后對旋轉塊421的推動,巧妙的實現了到位后,旋轉塊421被完全推開,到位塊423到達傳感器422使傳感器422得到到位信號,發出信號完成之后的一系列動作;該結構結合產品的重量,保證產品被推擠整齊后實現信號的接收,有利于產品的整齊排列,提高碼垛的質量。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旋轉塊421上設置有一轉輪424,轉輪424抵觸推送過來的產品;旋轉塊421設置在一塊調節板425上,調節板425可在置物平臺41上水平調節位置控制產品在置物平臺41上的擺放數量。調節板425的設置用于多個產品到位抵觸產品,并且其可以調整位置實現排列不同數量的產品;設置轉輪424起到良好的與產品外殼抵觸的作用,在產品推動旋轉塊421的過程中,旋轉時接觸位置會改變,采用轉輪424實現滾動配合,避免產品外殼被刮傷,并且推料機構43在推出產品時,也會更順暢。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旋轉塊421與調節板425連接有一彈性件426,當產品推動旋轉塊421旋轉,彈性件426拉伸,當產品被推料機構43推走之后,彈性件426帶動旋轉塊421復位;調節板425和旋轉塊421上還設置有配合限制旋轉塊421旋轉幅度的孔軸結構427。旋轉塊421具體通過彈性件426來進行復位,實現產品的連續輸送作業,彈性件426可以為最為簡單的彈簧,一端接在旋轉塊421上,一端直接或間接接在調節板425上。為進一步限定和穩定旋轉塊421的活動位置,設置孔軸結構427,旋轉塊421的擺動距離受孔大小的限制,孔的邊緣與軸相抵之后將無法再轉動,一方面避免旋轉塊421在未受力時的隨意轉動,一方面與彈性件426配合穩定旋轉塊421。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孔軸結構427包括設置在調節板425上的擋軸4271和設置在旋轉塊421上的弧形孔4251,擋軸4271位于弧形孔4251中,旋轉塊421的正反向旋轉由擋軸4271和弧形孔4251側壁相抵限制距離。以上為具體擋軸4271和弧形孔4251的設置位置,采用弧形孔4251配合旋轉塊421的轉動弧度,擋軸4271可以設置成與弧形孔4251差不多同寬,如附圖所示,良好的限定旋轉塊421的活動,防止彈性件426復位的拉力使旋轉塊421隨意旋轉。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推料機構43包括推料支架431,推料支架431的推料端432設置有向調節板425方向延伸的延伸臂433,調節板425通過連接桿428可調節高度的設置在置物平臺41上方,連接桿428連接在置物平臺41的一側,延伸臂433的高度小于調節板425到置物平臺41的高度;推料支架431在推出時,推料端432在未到調節板425的空間中活動,延伸臂433在調節板425下方的空間中活動。如附圖所示,調節板425的調整通過連接桿428結構來實現,連接桿428設置在側邊,通過帶長條形孔的結構通過緊固件設置在側邊,可實現上下調整,適應阻擋不同高度的產品,通過桿狀結構穿設在空中,可以實現水平調整,適應不同數量產品的排列。在不同數量產品排列推送時,為防止推料支架431與調節板425相互干擾,并且降低推料支架431結構的復雜程度,設置了一延伸臂433,推料端432在空曠的置物平臺41上方空間中活動,靠近調節板425的位置由延伸臂433來推送,整體推送時較為穩定,也不需要調整推料支架431的具體推送范圍;調節板425位置調整后推料支架431均能正常的活動。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彈性限位件32為彈性的毛刷,彈性的毛刷為兩組,沿著產品的輸送方向平行設置,并且兩端部分別延伸至第二輸送部2的出口處和碼垛部4的入口處。以彈性的毛刷作為上方限位的具體結構,其可以穩定的定位立起的產品,而產品的前后推擠過程中毛刷也有利于未直立的產品被新輸送過來的產品推至直立,然后在毛刷的限制下有序被推送;因此毛刷本身調整時靈活性更高,并且具有較好的摩擦限位的效果。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第二輸送部2還包括兩組下支撐板23,兩組下支撐板23間隔設置,兩組下支撐板23下部通過絲桿結構24連接并可調整之間的間距,兩側的側輸送帶21分別設置在一下支撐板23上,擋件22為兩個并分別設置在一下支撐板23上。在使用過程中,一組下支撐板23可以通過軸承與絲桿結構24連接,該組位置固定,另一組下支撐板23通過與絲桿結構24配合的內螺紋結構在絲桿上沿軸向活動調整兩個下支撐板23之間的距離,從而可以適應不同大小產品的夾持輸送。兩個下支撐板23之間空出間隙,可以減少產品在其上運動的摩擦力,更有利于兩側側輸送帶21對產品的平穩輸送。兩個擋件22分別設置在一組下支撐板23上,有利于平放的產品在擋件22處相擋之后平穩的翻轉,受力平穩避免產品偏移。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下支撐板23相對下輸送帶11的一端設置有承接斜面25,下支撐板23的上表面與下輸送帶11的上表面平齊,承接斜面25伸向下輸送帶11端部的傳動軸上方,令下支撐板23的上表面靠近下輸送帶11的上表面。下輸送帶11端部因為有傳動軸結構,所以下輸送帶11的出口端呈弧形向下運行,下輸送帶11和第二輸送部2之間的空隙容易造成產品卡頓;因此在下支撐板23端部設置一承接斜面25,其伸向下輸送帶11的傳動軸上方,保證下支撐板23和下輸送帶11的上表面平齊,產品可以順利的從下輸送帶11到達下支撐板23,不會產生不平整的間隙令產品陷入翻動影響正常輸送。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第一輸送部1還包括設置在下輸送帶11兩側的可調側壁12和設置在下輸送帶11上方的上擋架13,可調側壁12包括側壁桿121、調節桿122和調節軸承123,調節桿122可活動的設置在調節軸承123中,并可通過螺旋緊固件固定,調節桿122的端部設置與下輸送帶11運動方向平行的側壁桿121;上擋架13包括側架131、上架132和檔桿133,上架132可上下活動的設置在側架131上,檔桿133為兩根,一根固定一根可水平活動的設置在上架132上,或者是兩根可水平活動的設置在上架132上。可調側壁12保證側面間距可調,控制產品在下輸送帶11上輸送的左右位置,確保不同規格的產品可以順利的進入第二輸送部2,通過整根的側壁桿121限定整條側面位置,調節桿122和調節軸承123設置多組,從外側調節和固定側壁桿121,靈活的適應不同規格產品的輸送要求。上擋架13從上側限定高度,可以擋住產品避免產品翻動的可能,令產品在順利進入第二輸送部2在被兩側側輸送帶21夾持時產品整齊有序;側架131設置在兩側,側架131上設置長條形孔,上架132可在側架131上上下調整并定位在長條形孔的不同位置確定高度;設置兩根檔桿133來適應不同規格產品的上方限位,檔桿133也是通過上架132上的長條形孔調整定位,檔桿133的調整可以從靠兩側的位置限位產品,令產品有序輸送。側壁桿121和檔桿133的端部都可設置成弧形,在產品輸送至弧形的入口時產生導向的效果,有利于產品的順利進入。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