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頸的空心物體的傳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具有一個構成頸的開口端的空心物體的傳送裝置的改進,該傳送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從空心物體的頸外部鉗住空心物體、由兩個同步鉸接的鉗嘴構成的鉗子以及有序同步控制鉗嘴開合的動力裝置。
上述類型的傳送裝置尤其應用在如附
圖1所示的空心物體或容器的熱調節、及吹制或拉伸吹制設備中。塑料、尤其如PET類熱塑性材料注塑成的預型件1由斜槽2從一個或多個儲存器(未示出)輸送來,斜槽后面設有位于熱調節設備3(加熱爐)的旋轉托盤C點上的收取裝置2a,預型件在熱調節設備3中在所需的溫度下加熱以吹制或拉伸吹制。加熱的預型件由此處為旋轉型的傳送裝置5在旋轉盤的D點提出,傳送裝置5將它們輸送到例如帶有成套旋轉模的吹制或拉伸吹制設備4的入口E。成品容器(大瓶、小瓶)由出料裝置沿箭頭f方向送出。
特別是上述傳送裝置具有一個固定底座,底座中一個垂直從動旋轉軸與熱調節設備的轉盤的傳動軸同步旋轉。一個與該軸相連的轉盤6上裝有多個(此處六個)傳送臂7規則地分布在盤周邊、近于徑向伸展(見圖1)。
如圖2所示,每個傳送臂7都有一個由上述垂直軸支承的框架8,框架中滑動著一個配有回位彈簧(不可見)的水平桿9,回位彈簧壓附在框架8上。桿9上在框架的臂之間裝有一個例如用緊定螺釘固定的環10。桿9外端有一個鉸連雙嘴(12、13)鉗11,兩個鉗嘴12、13通過它們環繞著各自旋轉軸的各自相鄰邊所載的各自的齒圈相互嚙合,它們通過彈簧16返回到相互閉合位置。一個水平連桿17一端鉸接在其中一個(此處為12)鉗嘴的與該鉗嘴的旋轉軸錯開的一點上,另一端鉸接在水平搖臂18的位于環10上部在其中心區中轉動的一端上。搖臂18的另一端上裝有一個空轉滾輪19,后者與固定凸輪匹配,以保證鉗子11克服回位彈簧16的作用力,在轉盤6每轉一圈時連續兩次開啟。
文獻FR-A-2479077給出關于傳送裝置5的配置的詳細說明。
在一個在實踐中同樣常用的上述裝置的變型中,雙嘴鉗的開啟不是由凸輪、滾輪、搖臂系統機械控制(滾輪19、搖臂18和連桿17都不存在),而是單靠施力迫使雙嘴鉗通過彈簧16閉合在空心物體的頸上。
上述這類的鉗子結構廣泛用于實踐,且完全滿足于頸的外部構形便于鉗嘴正確鉗夾的空心物體的傳送。這種特殊構形包括兩個軸向止動塊,它們分別位于頸供鉗嘴鉗夾的外區段的上部和下部。
如圖3和圖4所示的兩類特殊構形目前常用于具有任意一種配用旋蓋的外螺紋21的空心物體(預型件,例如瓶子)的頸20上。
圖3中,有一個大直徑的環形凸緣22通常設在頸基部,以便凹口式托盤支撐空心物體,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直徑的凸緣23,位于上述凸緣之上,與之錯開并與之共同限定頸上高度為h足夠鉗子11的鉗嘴鉗夾的圓柱形段24。這種構形的缺陷在于需要外加材料構成第二個凸緣23。
圖4中,凸緣22的上方有一個在頸壁的厚度上開的環形槽25,槽25的底部構成所述適于鉗嘴鉗夾的圓柱形段24。這種構形的缺陷是在考慮節約原料尋求減小頸壁的厚度時槽底部強度不夠。
另一種想法是設有上部軸向擋件(第二個高于槽24的凸緣23),即使鉗子沒有完全包住、沒有真正夾緊圓柱形部分24也可以保證空心物體由鉗子支撐住。換句話說,鉗嘴不必對24部分真正實施夾緊力,只需在第二個凸緣23或槽25邊的外直徑內圍繞著該部分24即可。而且,由此得出,在上述條件下,即使靠攏頸的鉗嘴的支持力是浮動的(例如,由于回位彈簧在高速運轉的機器中的反彈現象),鉗嘴的支撐作用仍然有效。
不過,容器(大瓶、小瓶)制造商希望最大限度地減少每個容器所需的原料量。對于每個容器的頸尤其如此,要求頸壁的一般厚度盡可能小(相對來說不可能設計可能削弱頸壁的外槽25)并/或去掉所有與成品容器頸的功能非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去掉第二個凸緣23)。
歸根結底,希望獲得如圖5所示在大直徑凸緣22和螺紋21的下起始端之間的整個高度H上都很光滑(近于圓柱形變化)的外形精致的頸。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高度H明顯超過上述高度h,因此明顯超過鉗嘴厚度。
不過,在機器高速運轉的情況下,即便鉗嘴被調節在正確包住頸的位置上,凸輪和/或主動輪磨損,或回位彈簧的反彈現象都可能引起環繞頸的鉗嘴振動且伴有夾緊力松弛,盡管極為短暫,卻足以造成鉗嘴間的頸垂直滑脫。因此,這種反彈現象可能造成鉗中頸定位不精確,最后,空心物體可能以不正確的方式送到下一裝置,這有可能導致全機無法運行。
通過變動調節增加鉗子的夾緊力是不可取的,因為由于上述反彈現象持續時間短,所以鉗嘴反而對頸鉗夾得過緊,從而損壞材料,損壞頸,甚至使頸破裂。
所以,本發明旨在彌補上述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種鉗式傳送裝置的改進配置,以便滿足實踐中的各種要求,尤其可以傳送頸外部沒有任何可與傳送鉗嘴相匹配的起伏件的空心物體。
為此,如前言所述的傳送裝置的特征是,根據本發明布置的動力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液壓作動筒,最好是一個氣動作動筒,驅動至少一個鉗嘴。
在第一個可能的實施例中,動力裝置包括兩個液壓作動筒,分別機械連接在兩個鉗嘴上;在另一個結構較簡單價格不太昂貴的實施例中,動力裝置只包括一個液壓作動筒,同時連接在兩個鉗嘴上;在另一個構成上一個的變型的實施例中,動力裝置只包括一個液壓作動筒,連接在一個鉗嘴上,機械連接裝置插裝在兩個鉗嘴之間,以便使由作動筒驅動的鉗嘴的動作傳遞、轉換給另一個鉗嘴。
在一個簡單的實施例中,每個作動筒都是單動式氣動作動筒。
為了保證裝置工作安全以及避免鉗子在其控制失效時在空心物體前面閉合,最好設計成每一個作動筒都朝鉗嘴閉合方向起作用。為了同一個原因,希望至少一個回位彈簧朝鉗嘴開啟方向起作用。所述回位彈簧可連接在兩個鉗嘴之間和/或與作動筒構成一體,以將其引回靜止位置。
借助于上述布置,可以設計一個能夠真正鉗住及包住空心物體頸的光滑區的傳送裝置,夾緊力不會變化、因而頸在傳送鉗中不會垂直滑脫,同時保證夾緊力不會過大、保持在不會造成頸損壞的限度內。由此可見,這樣的裝置能夠操縱簡化結構的頸外部沒有可與傳送鉗相匹配的起伏件的空心物體頸的這種簡化結構不僅可以消除上述第二個凸緣或槽的問題,還可以縮減壁的厚度。這樣就有可能大幅度地節省構成頸所需的原料用量,這種節省對單個頸來說的確微不足道,但是,對于幾百萬個空心物體生產的總體來說是非常可觀的。
通過一些優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將會更好地理解本發明,這些實施例是非限定性的。附圖中-圖6為局部側剖視圖,示出鉗子及其液壓傳動機;-圖7和圖8為圖6所示的機構的俯視圖,所示為所述機構的兩個工作位置,在這兩個工作位置中,鉗子分別處于閉合和開啟狀態;-圖9為俯視圖,所示為鉗子及其液壓傳動機的實施變型。
現在參看圖6和圖7,圖中采用相同的標號指示與圖2類似的構件,鉗子11的鉗嘴12和13繞著位于桿9端它們各自的軸26旋轉支撐,桿9相對于由轉盤(未示出)支撐的框架8滑動裝配。框架8相對于轉盤進行復合運動,該運動與桿9的相對滑動相結合可使鉗子11在鉗夾階段伴隨要鉗夾的空心物體的頸,關于這種結構的實施細節可參閱上述文獻FR-A-2479077。
在桿9上和軸26后部固定有一個托板或底座27,其上裝有兩個液壓、尤其是氣動作動筒28,它們分別與鉗子11的兩個鉗嘴相對應、對稱布置在對稱中心軸線兩邊。作動筒的殼體29通過軸30旋式安裝在底座27上,而作動筒的活塞桿31的端部通過軸32自由旋轉連接在臂33的端部,臂33分別與鉗嘴12、13連接且相對于鉗嘴橫向伸展。
在圖6和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鉗嘴12、13布置在桿9之下,而臂33布置在桿9之上,在作動筒28并排。
鉗嘴12、13和臂33可例如通過鉗嘴和臂各自的軸32分別銷接實現連接。
在鉗夾空心物體頸階段,鉗子11在氣動作動筒28伸展作用下真正閉合(圖7),在此階段之外,作為安全措施,鉗子11在其余時間里均處于開啟位置(圖8)。
為了簡化裝置的設計,采用的氣動作動筒28為單動式。為了使鉗子甚至在開啟系統失效(尤其是氣壓管路失效)的情況下仍然保持開啟狀態,設計了具有回位彈簧34的回位裝置和/或分別與作動筒成一體的彈簧回位彈簧34插裝在兩個鉗嘴之間、例如圖6至圖8所示插裝在軸32的上凸端35之間;與作動筒成一體的彈簧(在圖6至圖8中看不見)用以將作動筒引回靜止位置或收縮位置(例如圍繞著作動筒殼體端和活塞之間的作動筒活塞桿的螺旋彈簧)。回位裝置的冗余配置增加了安全性。
圖9所示為一個實施變型,只采用一個最好還是氣動式,最好也是單動式的作動筒28,該作動筒沿著鉗子11的兩個鉗嘴12和13分布在兩邊的對稱軸線伸展。同樣,在圖6至圖8的配置中,鉗嘴12和13旋式安裝在各自的軸26上并具有回轉臂33。
作動筒28的活塞桿的端部裝配有一個二分頭36支撐著兩個頂桿37,后者分別壓附在上述臂33的端部。
同樣,在上述例子中,回位彈簧34插裝在臂33的端部的凸銷35之間,而作動筒活塞桿通過兩個彈簧38回至靜止位置(收縮位置),彈簧38位于兩側在分別與二分頭36相連的凸塊39和與作動筒殼體相連的凸塊40之間。
當然,上述圖9的實施例的某些布置可用于圖6至圖8的實施例中,反之亦然。尤其是圖6至圖8所示的作動筒28和臂33的鉸接可由圖9實施例中的頂桿連接替換,這樣,要設計兩個作動筒28固定支撐在底座上。同樣,圖9所示的外回位彈簧38可由一個與作動筒成一體的回位彈簧替換。
還可以借助于一個作動筒28與兩個鉗嘴12和13中的任意一個相連,并在兩個鉗嘴之間插裝適于將直接由作動筒驅動的鉗嘴的動作傳遞轉換給另一個鉗嘴的機械連接裝置(比如圖2中14、15所示的分別與鉗嘴相連并相互嚙合的扇型齒輪)。
權利要求
1.具有構成頸(20)的開口端的空心物體的傳送裝置,它包括至少一個從空心物體的頸外部鉗住空心物體、由兩個同步鉸接的鉗嘴(12,13)構成的鉗子(11)以及有序同步控制鉗嘴開合的動力裝置,其特征是,動力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驅動至少一個鉗嘴(12,13)的液壓作動筒(2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動力裝置包括兩個分別與兩個鉗嘴(12,13)機械連接的液壓作動筒(2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動力裝置包括一個同時與兩個鉗嘴連接的液壓作動筒(2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動力裝置包括一個與一個鉗嘴(12,13)連接的液壓作動筒(28)和插裝在兩個鉗嘴(12,13)之間,以使由作動筒驅動的鉗嘴的動作傳遞轉換給另一個鉗嘴的機械連接裝置(14,15)。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其特征是,每一個作動筒(28)都是單動式氣動作動筒。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其特征是,每一個作動筒(28)都朝鉗嘴閉合方向起作用。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其特征是,回位彈簧(34,38)朝鉗嘴開啟方向起作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回位彈簧(34)連接在兩個鉗嘴(12,13)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回位彈簧(38)與作動筒成一體,以將其引回靜止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具有構成頸(20)的開口端的空心物體的傳送裝置,該傳送裝置至少包括由兩個同步鉸接的鉗嘴(12,13)構成的,從空心物體的頸外部鉗住空心物體的鉗子(11),以及有序同步控制鉗嘴開合的驅動裝置。本發明的特征是,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驅動至少一個鉗嘴(12,13)的液壓作動筒(28)。
文檔編號B65G47/86GK1289304SQ99802670
公開日2001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1999年2月9日 優先權日1998年2月12日
發明者阿蘭·伊弗拉德 申請人:西德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