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軸頸的空氣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軸頸,用于關于旋轉軸將軸可旋轉的支撐在托架結構上,有權利要求1序言中的特征。本發明進一步涉及空氣控制裝置,該空氣控制裝置提供有所述軸頸用于空氣調節單元,包括權利要求6序言中的特征。本發明進一步涉及提供有所述空氣控制裝置的空氣調節單元,在汽車中用于調節汽車內部空間的空氣。
【背景技術】
[0002]EP 0 925 969 B1公開一種用于空氣調節單元的空氣控制裝置,該空氣控制裝置有殼體和至少一個翻板閥,殼體用于構成至少一個用于導向空氣流的通道,翻板閥用于控制通道中的空氣流并且布置在殼體中以便能關于旋轉軸旋轉來打開和關閉通道。為此,翻板閥有軸,至少一個翼從該軸突出。借助于在殼體的墻上作用為托架結構的軸頸,軸關于旋轉軸可旋轉的支撐在至少一個縱向端。在這種情況下構成的軸頸包括軸承開口,該軸承開口在托架結構上形成并且軸通過該軸承開口突出。此外,軸頸提供有環形密封,該環形密封相對于旋轉軸同軸布置用于密封軸承開口。已知的軸頸中,密封借助于環形密封空隙形成,該環形密封相對于旋轉軸同軸布置并且在環形延伸的圓柱形內墻和環形延伸的圓柱形外墻之間徑向構成,環形延伸的圓柱形內墻以旋轉確定的方式布置在軸上,環形延伸的圓柱形外墻布置在托架結構上。此外,軸頸的軸承開口在內部邊緣有圓柱形的內軸承面,該內軸承面關于旋轉軸同軸布置,軸在外部邊緣有圓柱形的外軸承面,該外軸承面關于旋轉軸同軸布置并且和內軸承面平面鄰近。
[0003]在已知的軸頸中,密封相對于軸的軸向部分軸向分隔開,其中外軸承面和內軸承面協作以支撐軸。
[0004]其他有軸頸的空氣控制裝置從W0 2006/037567 Al, EP 2 072 297 A1和DE 102007 026 620 B4 得知。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處理的問題,是為在介紹中提到類型的軸頸或提供有至少一個所述軸頸的空氣控制裝置提供改善的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在所述軸頸區域增強的密封特別成功。此外,在所述軸頸區域軸向緊實的結構是理想的。
[0006]根據本發明,此問題通過所述獨立權利要求的主題解決。有利的實施方式在所述附屬權利要求中提出。
[0007]本發明基于所述總體概念,所述密封構成為曲徑密封,其中所述曲徑密封包括至少一個環形肋和至少一個環形槽,各個所述肋軸向突出進入各個所述槽。各個所述肋有兩個外墻,該兩個外墻在所述徑向彼此背對且以閉合的方式在所述邊緣方向環形延伸并且優選以圓柱形方式構成。所述槽本身由兩個內墻,該兩個內墻相對于所述徑向彼此相對且同樣以閉合的方式在所述邊緣方向環形延伸并且特別以圓柱形的方式構成。各個所述肋和各個所述槽相對于各自的徑向尺寸以所述方式適應,使得相對于所述旋轉軸近端布置的所述內墻和相對于所述旋轉軸近端布置的所述外墻形成內密封空隙,同時相對于所述旋轉軸遠端布置的所述內墻和相對于所述旋轉軸遠端布置的所述外墻形成外密封空隙。在這種情況下,各個所述密封空隙以環形方式延伸并且相對于所述旋轉軸同軸布置。此外,相關的所述內墻和相關的所述外墻之間徑向形成各個所述密封空隙,并且在所述軸向延伸,與所述肋和所述槽之間的所述軸向重疊一致。
[0008]作為使用有至少兩個同軸密封空隙的曲徑密封的結果,所述軸相對于所述托架結構的密封效力可顯著改善。進一步特別有利的是所述曲徑密封以幾乎免維護的方式運轉。特別地,可免去潤滑。
[0009]根據有利的實施方式,各個所述槽的內墻和各個所述肋的外墻之間的內徑向間隙可小于槽基和所述肋的端墻之間的軸向空間,各個所述槽的內墻相對于所述旋轉軸位于近端,各個所述肋的外墻相對于所述旋轉軸位于近端。此外或可供選擇地,各個所述槽的內墻和各個所述肋的外墻之間的外徑向間隙可小于所述槽基和所述肋的端墻之間的所述軸向空間,各個所述槽的內墻相對于所述旋轉軸位于遠端,各個所述肋的外墻相對于所述旋轉軸位于遠端。提到的所述關系至少在環境溫度時出現。這些關系使得所述曲徑密封能簡單的構成,因為所述軸和托架結構之間精確的軸向定位不是實現所述理想的密封作用的重要方面。為此,僅要求所述軸在所述軸向開口內可能的最佳同軸位置,以致各個所述肋可與各個所述槽嚙合以構成所述兩個徑向密封空隙。各個所述徑向間隙為產生各個所述密封間隙較小,優選至少比徑向測量的肋或槽的寬度小10倍。
[0010]根據另一有利的實施方式,在所述軸的軸向部分,各個所述肋可軸向嚙合至各個所述槽,在該部分所述外軸承面徑向與所述內軸承面協作以便把所述軸可旋轉地支撐在所述托架結構上。所以,所述曲徑密封直接徑向位于所述軸承開口附近,借以所述軸頸一般以相對較緊實的方式在所述徑向構成并且因此要求的結構空間小。
[0011]在另一有利的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所述肋可構成在所述軸上,特別是所述軸的環形臺階上,其中該肋接著有利地與所述外軸承面徑向分隔布置。相關的所述槽接著構成在所述托架結構上,并且在這種情況下與所述軸承開口徑向分隔布置。由此,同樣為各個所述軸頸在所述軸向上形成極度緊實的構成。
[0012]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空氣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用于控制空氣流的翻板閥有軸,該軸關于旋轉軸把至少一個上述類型的軸頸可旋轉的支撐在所述殼體的墻上,該墻作用為托架結構。因此同樣改善在所述軸頸區域用于空氣控制裝置的所述密封。
[0013]根據有利的實施方式,各個所述翻板閥可有至少兩個翼,該至少兩個翼在所述軸的不同邊緣部分從所述軸突出。有精確的兩個翼的翻板閥同樣可描述為蝶形閥。所述翻板閥特別成功的是僅要求相對較小的扭矩來調整所述翻板閥。
[0014]根據有利的發展,所述翻板閥的至少兩個翼可徑向相對于所述旋轉軸有不同的尺寸。由此所述翻板閥不對稱,這樣有利于特殊的應用。特別地,所述軸可由此更容易的布置在各個所述通道的邊沿區域。
[0015]在另一有利的發展中,可提供所述翻板閥有兩個精準的翼,該兩翼在所述邊緣方向形成相差180°的翼角。這種結構同樣支持復雜的安裝狀況,特別是和所述翻板閥相對于所述通道的偏心布置一起。
[0016]在另一有利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通道中的軸可與所述通道的縱向中心軸分隔布置。由此在所述打開狀態為所述翻板閥減少產生的流動阻力。
[0017]在另一有利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殼體中至少一個所述翻板閥可作用為調整循環空氣和新鮮空氣之間的混合關系。此外或可供選擇地,至少一個所述翻板閥可作用為調整熱空氣和冷空氣之間的混合關系。此外或可供選擇地,殼體中至少一個所述翻板閥可作用為調整各個所述通道內空氣流的體積流量。所以,在所述殼體內為各個所述翻板閥產生不同的功能。
[0018]根據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單元提供有上述類型的空氣控制裝置,該空氣調節單元作用于在汽車中調節汽車內部空間的空氣。
[0019]本發明其他重要的特征和優點將在附屬權利要求、附圖和借助于附圖的相關【附圖說明】中出現。
[0020]當然,上述的和在下面將進一步解釋的特征不僅能用于提出的結合,也能在不離開本發明的范圍時用于其他結合或是自身使用。
[0021]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在附圖中示出并且在以下的說明中更詳細的解釋,相同的參考數目指的是相同或相似或功能相同的部件。
【附圖說明】
[0022]在示意圖中:
[0023]圖1為空氣調節單元在空氣控制裝置區域極簡化的橫截面示圖,
[0024]圖2為翻板閥在軸頸區域的等角視圖,
[0025]圖3為空氣控制裝置的殼體在軸頸區域的等角視圖,
[0026]圖4為軸頸的橫截面視圖,
[0027]圖5為圖4放大的細節IV。
【具體實施方式】
[0028]根據圖1,空氣調節單元1包括至少一個空氣控制裝置2,借助于該空氣調節單元可調節汽車,優選越野車的汽車內部空間的空氣。空氣控制裝置2有殼體3,殼體在這里以打開狀態示出并且用于構成至少一個通道4,該通道4本身用于導向借助于箭頭指示的空氣流5。空氣控制裝置2進一步提供有至少一個翻板閥6,該翻板閥作用為控制通道4中的空氣流5,并且為該目的布置以便能在殼體3中關于旋轉軸7旋轉。在這種情況下,翻板閥6可根據旋轉位置打開和關閉通道4。此外,理想的許多中間位置同樣可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
[0029]翻板閥6有軸8,至少一個翼9從該軸突出。在圖1的示例中,從軸8突出兩翼9。軸8借助于殼體3上的軸頸11支撐在至少一個縱向端10以便能關于旋轉軸7旋轉。在這種情況下,軸頸11構成在殼體3的墻12上,該墻作為托架結構13用于該目的。有利地是,翻板閥6使用殼體3上的所述軸頸11支撐在軸8的兩個縱向端10。
[0030]根據圖2至5,各個軸頸11包括構成為托架結構13的軸承開口 14,該各個軸頸作用為使軸8關于旋轉軸7可旋轉的支撐在托架結構13上。在這種情況下,托架結構13跟提到的一樣由殼體3的墻12區域形成。在圖4和5中示出的組裝狀態下,軸8軸向突出進入軸承開口 14并且在軸向開口 14內終止。然而在原則上,軸8延伸通過軸承開口 14的實施方式同樣可取。
[0031]軸頸11進一步提供有曲徑密封15,該曲徑密封關于旋轉軸7同軸布置,以環形方式延伸并且作用為密封軸承開口 14。為此,曲徑密封15有至少一個環形肋16和至少一個環形槽17。在組裝狀態下,肋16與槽17軸向嚙合。在這種情況下,軸向由旋轉軸7的縱向限定。在這里示出的示例中,曲徑密封15僅有一個肋16和一個槽17。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大量肋16可同樣提供有大量互補的槽17。此外,在示例中,肋16在軸8上構成,特別是在其上完整形成。與此相比,槽17在托架結構13上構成。然而在原則上,換位結構同樣可取,在該結構中槽17構成在軸8上,同時肋16位于托架結構13上。但是在這里示出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