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柔性膜卷繞設備相關領域,并公開了一種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其包括芯軸組件、滑差環組件和電刷組件,其中滑差環組件在穿套在芯軸組件上,通過安裝在內腔里的導電頭及借助彈性力頂嵌在芯軸組件的導電套中,用于實現調整電磁滑差軸工作狀態下的摩擦力和脹緊料筒;芯軸組件用于實現電磁滑差軸的支撐固定、供電電流導通調整和信號無線傳輸;電刷組件則用于實現電磁滑差軸的供電和信號無線傳輸。通過本發明,其滑差環組件的個數可根據料卷的工作段長度進行模塊化拓展,并通過獨立調整勵磁電流的方式實現不同段滑差環組件對料筒的摩擦阻尼的調整,用戶端可實時調控電流,因而具有實時性好、適應性強和使用方便等優點。
【專利說明】
_種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柔性膜卷繞設備相關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
【背景技術】
[0002]卷到卷輸送是現代工業生產最常用的方式之一,隨著工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卷繞輸送過程中的膜材的張力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分切機是一種將多列的卷筒料分切成單列多卷的膜材加工設備,分切機的收卷軸需要將分切后的多卷筒料恒張力地卷繞在一起,然而實際生產中,由于材料自身厚度變化會引起不同卷的收卷卷徑產生差異,從而導致收卷張力不一,造成收卷后的料卷松緊不一,端面參差不齊。為解決此問題,工業上常采用滑差軸來進行膜材收卷,它的目的是利用滑差軸上各個滑差環相互打滑的原理,使軸上多個卷筒料,始終保持恒張力收放卷。
[0003]現有技術中采用的大多是氣脹式的滑差軸,即通過充氣的多少來改變滑差環與軸、滑差環與滑差環之間的摩擦力。例如,CN200520045675.4中公開了一種滑差軸,其在軸和軸座之間設有氣脹管和滑差片,通過氣脹管的充氣多少來調整滑差片與軸座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實現滑差功能。這種通過充氣改變摩擦力的方式改變的是整根軸的氣壓,適應性較差。再如,CN200820009495.4公開了一種滑差軸,其在滑差環端面布置有摩擦件,通過充氣推動摩擦件與相鄰的滑差環的第一環件摩擦接觸,并通過改變摩擦件個數的方式來設定摩擦力。然而,這種通過設置摩擦件個數來設定摩擦力的方式無法在滑差軸工作過程中進行實時調整,適應性較差;而且以上這些滑差軸都采用氣源充氣方式,需要額外購買氣源設備,大大增加了采購成本。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其中通過結合柔性膜卷繞加工和制造的工藝特點,對用于膜材收卷的滑差軸的結構組成重新進行設計,尤其是對其關鍵組件如滑差環、芯軸的具體結構及其相互配合設置關系進行改進,同時采用供電勵磁和電流獨立調整的方式來實現不同段滑差環的摩擦力調整,相應能夠對各段滑差環執行獨立、實時的高精度控制,同時無需增加氣源設備,具備結構緊湊、便于操控和適應性強等優點,因而尤其適用于各類卷到卷的柔性膜料卷收卷應用場合。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其特征在于,該電磁滑差軸包括芯軸組件、滑差環組件和電刷組件,其中:
[0006]所述芯軸組件整體呈空心軸的結構,并在該空心軸的軸體側面沿著軸向方向開有陣列分布的多個通孔,絕緣套對應嵌合安裝在各個所述通孔內,然后在各個所述絕緣套內繼續嵌合安裝有導電套;該空心軸的尾部加工有環形槽,絕緣環嵌入安裝在各個所述環形槽中,并在所述絕緣環的外部各自疊加安裝有導電環;該空心軸的尾部一側還加工有向內延伸的通槽,絕緣座和內控板依次填裝其中,然后在所述內控板的上方安裝有絕緣罩;此夕卜,所述導電環的端部接入所述內控板對其輸送供電電流,而所述內控板繼續經由導線與所述導電套相連,由此使得供電電流在該內控板的控制下獨立分配至各個所述導電套;
[0007]所述滑差環組件呈結構相同的模塊化單元的形式,它們沿著所述芯軸組件的軸向方向依次外套安裝在該芯軸組件上,并可根據料卷的工作段長度來進行數量調整;各個滑差環組件包括右定子、左定子、轉子和導電頭,其中該右定子和該左定子保持對置地安裝,中間嵌有線圈,而該左定子與該轉子之間散布有磁粉;所述線圈通過線路繼續連接到所述導電頭,同時在該線圈與所述導電頭之間安裝有彈性元件,由此使得該導電頭在彈性力作用下可沿著所述芯軸組件的徑向方向發生伸縮運動,相應執行與所述導電套的頂嵌連接;以此方式,當所述線圈通電勵磁形成磁通后,所述磁粉與左定子、轉子之間會產生隨電流變化的摩擦力,進而通過改變供電電流來實現對收卷張力的實時調節;此外,各個滑差環組件的外圍還設置有可向外滑動頂起的脹緊塊,由此實現對套合在該滑差環組件上的料筒的脹緊;
[0008]所述電刷組件設置在所述芯軸組件的尾部,并包括絕緣安裝架,以及安裝在該絕緣安裝架上的電源盒、電刷和第一無線傳輸模塊,其中來自所述電源盒的供電電流經由導電螺釘輸送給所述電刷,而該電刷與所述導電環緊密貼合由此實現旋轉供電;所述第一無線傳輸模塊則用于與所述內控板中相應配備的第二無線傳輸模塊執行信號通訊,由此實現對所述滑差環組件中分配至各個所述導電套供電電流的獨立控制。
[0009]作為進一步優選地,對于各個滑差環組件的所述脹緊塊而言,其優選還配備有脹緊彈簧、脹緊滑座和外轉套筒,其中所述脹緊塊套設在該脹緊彈簧的上方;所述脹緊滑座套設在該脹緊彈簧的底部,然后扣合安裝在所述脹緊塊內部;該外轉套筒則通過自身側面的螺釘固連在所述轉子上,由此限制所述脹緊塊的運動位移。
[0010]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轉子的側面優選均勻加工有對稱楔面,該對稱楔面與所述脹緊滑座的形狀相匹配,由此便于此脹緊滑座的滑動頂起。
[0011]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外轉套筒的側面開有圓弧孔,該圓弧孔與所述脹緊塊的形狀相匹配,并且兩者之間沿著徑向方向存在間隙。
[0012]作為進一步優選地,上述電磁滑差軸既可作為被動放料軸使用,又可作為主動放料軸使用。
[0013]總體而言,通過本發明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具備以下的技術優點:
[0014]1、本發明中通過采用對滑差軸進行供電勵磁的方式,同時對不同滑差環組件內部線圈的電流進行獨立實時調整,相應能夠實現不同滑差環組件的摩擦力獨立調整,而且滑差軸的滑差功能便于實現、適應性強;
[0015]2、本發明中通過對脹緊彈簧、脹緊塊和脹緊滑座等組件之間的相互設置關系進行設計,相應可使得將其執行整體移動,以及和外轉套筒的圓弧孔、轉子的對稱楔面的相互高精度配合,從而以結構緊湊、便于操控的方式實現滑差軸脹緊料筒的功能;
[0016]3、通過電刷旋轉供電、導電頭與導電套的頂嵌連接實現旋轉運動部件和可拆解部件的電流導通,實現了滑差環組件的可靠供電,保證滑差軸正常工作;此外,還通過電刷組件與滑差環組件之間設計無線傳輸功能,在有效防止線纜纏繞的同時,還能夠實現在控制器端對輸入各滑差環組件的電流進行無線、實時和高精度的調整控制;
[0017]4、本發明中的滑差環組件的個數可根據料卷的工作段長度進行模塊化拓展,合理有效滿足工作需求;該電磁滑差軸既可作為被動放料軸使用,也可作為主動收放料軸使用,整個使用過程中無需任何氣源,因而尤其適用于各類卷對卷的柔性膜料卷收卷應用場合。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按照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所示電磁滑差軸沿著正視方向所獲得的結構剖視圖;
[0020]圖3是圖1中所示滑差環組件沿著正視方向所獲得的結構剖視圖;
[0021]圖4是按照本發明的電磁滑差軸在通電勵磁狀態下的磁通分布的局部放大圖;
[0022]圖5是圖1中所示滑差環組件沿著右視方向所獲得的結構剖視圖;
[0023]圖6是圖1中所示芯軸組件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4]圖7是圖6中所示空心軸沿著正視方向所獲得的結構剖視圖;
[0025]圖8是圖1中所示電刷組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9是圖1中所示電磁滑差軸的某一段滑差環組件線圈在通電連接狀態下的示意圖;
[0027]圖10是圖1中所示電磁滑差軸的信號控制與傳輸過程的示意圖;
[0028]在所有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用來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結構,其中:
[0029]100-滑差環組件101-右定子102-左定子103-轉子103a_對稱楔面104-線圈105-磁粉106-外轉套筒106a-圓弧孔107-脹緊塊108-脹緊彈簧109-脹緊滑座110-導電頭111-彈性元件112-絕緣墊片113-絕緣內筒114-螺釘115-軸承116-磁通200-芯軸組件201-空心軸201a-通孔201b-通槽201c_環形槽201d_長圓柱孔201e_錐孔202-絕緣套203-導電套204-內控板204a-第二無線傳輸模塊205-絕緣座206-絕緣罩207-絕緣環208-導電環209-方塊螺母210-連軸法蘭300-電刷組件301-電刷302-導電螺釘303-絕緣安裝架304-電源盒305-第一無線傳輸模塊800-用戶端的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0031]圖1是按照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中所示,該電磁滑差軸主要包括芯軸組件200、滑差環組件100和電刷組件300,并通過對這些關鍵組件的具體結構及其相互配合設置關系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進,同時采用供電勵磁和電流獨立調整的方式來實現不同段滑差環組件的摩擦力調整,相應能夠對各段滑差環組件執行獨立、實時的高精度控制,同時無需增加氣源設備。下面將對這些關鍵組成部分逐一進行具體解釋說明。
[0032]首先對于芯軸組件200而言,其用于穿過多個滑差環組件100中心,可根據料卷的工作段長度對滑差環組件100的個數進行模塊化拓展,用于實現電磁滑差軸的支撐固定、供電電流導通調整和信號無線傳輸等功能。參照圖6,顯示了按照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芯軸組件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如圖6所示,該芯軸組件200整體呈空心軸201的結構,并在該空心軸的軸體側面沿著軸向方向開有陣列分布的多個通孔201a,絕緣套202對應嵌合安裝在各個通孔201a內,然后在各個絕緣套202內繼續嵌合安裝有導電套203;該空心軸的尾部加工有環形槽201c,絕緣環207嵌入安裝在各個環形槽201c中,并在絕緣環207的外部各自疊加安裝有導電環208。該空心軸201的尾部一側,還加工有向內延伸的通槽201b,該通槽201b優選被設計為剖面呈“7”字型,也即由在端部彼此互連的橫向開槽和縱向開槽共同組成,絕緣座205和內控板204依次填裝其中,然后在所述內控板204的上方安裝有絕緣罩206。此外,導電環208的端部接入所述內控板204對其輸送供電電流,而內控板204繼續經由導線與所述導電套203相連,由此使得供電電流在該內控板的控制下獨立分配至各個導電套203。
[0033]更具體地,如圖7中所示,空心軸201中心加工有長圓柱孔201d,該長圓柱孔201d與通槽201b相通,用于實現導電套203和內控板204之間的導線布置;此外,在該空心軸的側面加工有陣列分布且優選為錐形的通孔201a,絕緣套202譬如可以過盈配合方式嵌在該通孔201a內,同時導電套203也以過盈配合方式嵌在絕緣套202內;同樣如圖7中所示,對于空心軸201尾部加工的“7”字型槽的通槽201b,槽內依次套入絕緣座205和內控板204,內控板204上方安裝有絕緣罩206,用于限制內控板204徑向移動;如圖7和圖9中所示,空心軸201尾部加工有譬如3個的環形槽201c,分別嵌入絕緣環207,并在絕緣環207外部疊加有導電環208,導電環208的端部接入內控板204,供電電流可通過導電環208到達內控板204。內控板204有導線與導電套203相連,供電電流可在內控板204控制下獨立分配輸出到各個滑差環組件100所對應的導電套203;空心軸201的左端面有均布的螺紋孔,當電磁滑差軸作為被動放料軸使用時,空心軸201通過該螺紋孔直接固接到固定機架,當電磁滑差軸作為主動收放料軸使用時,空心軸201通過該螺紋孔與連軸法蘭210固接起來;如圖7中所示,空心軸201右側第二階梯面可以設計為外螺紋,方塊螺母209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空心軸201上,用于限制滑差環組件100的軸向移動。
[0034]參照圖2和圖6,顯示了按照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所構建的連軸法蘭的主體結構。如圖2和圖6中所示,該連軸法蘭210左側的第二階梯面可作為軸承放置位置,當電磁滑差軸作為主動收放料軸使用時用于安裝軸承115;連軸法蘭210左側端面加工有錐孔201e,用于以頂針頂起作為支撐的工作場合。
[0035]對于作為另一關鍵組件的滑差環組件100而言,其在本發明優選被設計為呈結構相同的模塊化單元的形式,它們沿著芯軸組件200的軸向方向依次外套安裝在該芯軸組件上,并可根據料卷的工作段長度來進行數量調整,其主要功能包括用于實現調整電磁滑差軸工作狀態下的摩擦力和脹緊料筒等。如圖2至圖5中所示,各個滑差環組件100包括右定子101、左定子102、轉子103和導電頭110等,其中右定子101和左定子102保持對置地安裝,中間嵌有線圈104;按照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轉子103譬如可設計為截面呈U型的環形柱體,并可沿著軸向插入安裝在左定子102中,其左端面與左定子102之間、其右端面與右定子101之間都安裝有軸承115,然后在轉子103與某個定子譬如左定子102之間散布有磁粉105;線圈104譬如通過兩條線路繼續連接到導電頭110,同時在該線圈與導電頭110之間安裝有譬如小彈簧的彈性元件111,由此使得該導電頭在彈性力作用下可沿著芯軸組件200的徑向方向發生伸縮運動,相應執行與所述導電套203的頂嵌連接;以此方式,當線圈104通電勵磁形成磁通116后,磁粉105之間沿磁通116產生連結力,磁粉105與左定子102、磁粉105與轉子103之間產生摩擦力且隨電流變化,由此可通過改變供電電流來實現對收卷張力的實時調節。此外,為避免小彈簧111導電,在小彈簧111兩端可以加有絕緣墊片112;絕緣內筒113在圖中所示套在右定子101中,絕緣內筒113通過側面的螺釘114固接在右定子101上。
[0036]此外,按照本發明的另一優選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和圖4中所示,脹緊塊107均勻分布在滑差環組件100外圍,單列排布,脹緊塊107套在脹緊彈簧108上方,脹緊滑座109套在脹緊彈簧108底部,并沿軸向脹扣在脹緊塊107里,用于實現料筒的脹緊;外轉套筒106通過側面的螺釘固連在轉子103上,用于限制脹緊塊107的運動位移。更為具體地,如圖5中所示,該轉子103的側面優選均勻加工有對稱楔面103a,其與脹緊滑座109的形狀相對應,用于脹緊滑座109的滑動頂起。同樣如圖5中所示,該外轉套筒106側面優選還開有圓弧孔106a,其與脹緊塊107的形狀相對應,兩者沿徑向存在間隙。相應地,在工作狀態下,脹緊滑座109在脹緊彈簧108作用下與轉子103的對稱楔面103a實現接觸,當脹緊塊107受到外界摩擦力作用而在間隙中進行移動時,脹緊塊107、脹緊彈簧108和脹緊滑座109整體在對稱楔面103a上產生移動,從而壓縮脹緊彈簧108,使脹緊力增大,實現脹緊料筒。
[0037]最后,對于電刷組件300而言,其設置在芯軸組件200的尾部,并包括絕緣安裝架303,以及安裝在該絕緣安裝架上的電源盒304、電刷301和第一無線傳輸模塊305等,絕緣安裝架303則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固定機架上。
[0038]更具體地,電源盒304譬如通過螺釘連接安裝在絕緣安裝架303上,并通過導線連接與導電螺釘302相連,供電電流可經由電源盒304輸出,依次到達導電螺釘302和電刷301,用于實現整個電磁滑差軸的供電。電刷301—方面譬如通過導電螺釘302安裝在絕緣安裝架303上,另一方面與導電環208可靠貼合,用于實現旋轉供電。此外,作為本發明所關注的改進之一,所述第一無線傳輸模塊305可通過螺釘連接安裝到絕緣安裝架303上,用于實現與內控板204中相應配置的第二無線傳輸模塊204a之間的號互聯。如圖10中所示,該第一無線傳輸模塊305通過導線連接到用戶端的控制器800,這樣可通過第二無線傳輸模塊204a與第一無線傳輸模塊305的信號互聯,相應實現對不同滑差環組件100中分配至各個所述導電套203供電電流的獨立控制。
[0039]下面將示范性解釋按照本發明的上述電磁滑差軸作為主動收料軸的安裝和工作過程。
[0040]安裝過程如下:首先,將確定好個數的滑差環組件100—個個分別套入芯軸組件200,使滑差環組件100的導電頭110準確頂嵌在空心軸201的導電套203上。接著往電磁滑差軸上安裝軸承115、聯軸器和驅動電機等部件,并固定安裝好。然后根據分切的料卷條數,在電磁滑差軸上套入等數量的料筒,并分開布置,不同段滑差環組件100依靠脹緊彈簧108的彈性力將料筒脹緊。最后將開始分切的牽引料卷粘接到料筒上。
[0041]工作過程如下:首先打開控制器和電源盒304開關,電磁滑差軸的電氣連接立即導通,接著用戶在控制器上獨立設定各個滑差環組件100的供電電流。然后設定的信號由信號無線傳輸模塊B305傳輸到信號無線傳輸模塊A204a,如圖10所示,內控板204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分配相應電流到各個滑差環組件100,電流到達滑差環組件100后形成磁通116,磁粉105開始工作,滑差環組件100形成限制轉子103自由轉動的摩擦力,且電流的大小與摩擦力的大小成正比。當驅動電機帶動電磁滑差軸進行旋轉時,該摩擦力越大,電磁滑差軸所能傳遞的扭矩越大,收卷張力也就越大。當張力過大時,滑差環組件100會發生打滑,從而保證一定的張力輸出。
[0042]當某段料卷因自身膜厚不均等因素引起張力變大時,用戶通過在控制器上操作,減小該段料卷所對應的滑差環組件100的設定電流,同時該信號傳輸到內控板204中,內控板204根據控制信號相應減小對應滑差環組件100的實時電流,即減小了對應滑差環組件100的摩擦力和扭矩,當收卷張力形成的扭矩大于此扭矩時,滑差環組件發生打滑,從而使得收卷張力保持恒定。反之,提高設定電流,也就提高滑差環組件100的摩擦力和扭矩,從而增大收卷張力。
[0043]總體而言,上述滑差環組件穿套在芯軸組件上,通過安裝在內腔里的導電頭,并可借助小彈簧的彈性力頂嵌在芯軸組件的導電套中,用于實現調整電磁滑差軸工作狀態下的摩擦力和脹緊料筒;上述芯軸組件穿過多個滑差環組件中心,可根據料卷的工作段長度對滑差環組件的個數進行模塊化拓展,用于實現電磁滑差軸的支撐固定、供電電流導通調整和信號無線傳輸;上述電刷組件通過絕緣安裝架安裝在固定機架上,用于實現電磁滑差軸的供電和信號無線傳輸。按照本發明所構建的整體電磁滑差軸整體節湊緊湊、便于拆開,滑差環組件的個數可根據料卷的工作段長度進行模塊化拓展,并通過調整勵磁電流獨立的方式實現不同段滑差環組件對料筒的摩擦阻尼的調整,用戶端可實時調控電流,因而具有實時性好、適應性強和使用方便等優點。
[0044]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阻尼可調的電磁滑差軸,其特征在于,該電磁滑差軸包括芯軸組件(200)、滑差環組件(100)和電刷組件(300),其中: 所述芯軸組件(200)整體呈空心軸(201)的結構,并在該空心軸的軸體側面沿著軸向方向開有陣列分布的多個通孔(201a),絕緣套(202)對應嵌合安裝在各個所述通孔(201a)內,然后在各個所述絕緣套(202)內繼續嵌合安裝有導電套(203);該空心軸的尾部加工有環形槽(201c),絕緣環(207)嵌入安裝在各個所述環形槽(201c)中,并在所述絕緣環(207)的外部各自疊加安裝有導電環(208);該空心軸(201)的尾部一側還加工有向內延伸的通槽(20Ib),絕緣座(205)和內控板(204)依次填裝其中,然后在所述內控板(204)的上方安裝有絕緣罩(206);此外,所述導電環(208)的端部接入所述內控板(204)對其輸送供電電流,而所述內控板(204)繼續經由導線與所述導電套(203)相連,由此使得供電電流在該內控板的控制下獨立分配至各個所述導電套(203); 所述滑差環組件(100)呈結構相同的模塊化單元的形式,它們沿著所述芯軸組件(200)的軸向方向依次外套安裝在該芯軸組件上,并可根據料卷的工作段長度來進行數量調整;各個滑差環組件(100)包括右定子(101)、左定子(102)、轉子(103)和導電頭(110),其中該右定子(101)和該左定子(102)保持對置地安裝,中間嵌有線圈(104),而該左定子(102)與該轉子(103)之間散布有磁粉(105);所述線圈(104)通過線路繼續連接到所述導電頭(110),同時在該線圈與所述導電頭(110)之間安裝有彈性元件(111),由此使得該導電頭在彈性力作用下可沿著所述芯軸組件(200)的徑向方向發生伸縮運動,相應執行與所述導電套(203)的頂嵌連接;以此方式,當所述線圈通電勵磁形成磁通后,所述磁粉與左定子、轉子之間會產生隨電流變化的摩擦力,進而通過改變供電電流來實現對收卷張力的實時調節;此外,各個滑差環組件的外圍還設置有可向外滑動頂起的脹緊塊(107),由此實現對套合在該滑差環組件上的料筒的脹緊; 所述電刷組件(300)設置在所述芯軸組件(200)的尾部,并包括絕緣安裝架(303),以及安裝在該絕緣安裝架上的電源盒(304)、電刷(301)和第一無線傳輸模塊(305),其中來自所述電源盒的供電電流經由導電螺釘(302)輸送給所述電刷(301),而該電刷(301)與所述導電環(208)緊密貼合由此實現旋轉供電;所述第一無線傳輸模塊則用于與所述內控板(204)中相應配備的第二無線傳輸模塊(204a)執行信號通訊,由此實現對所述滑差環組件(100)中分配至各個所述導電套(203)供電電流的獨立控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滑差軸,其特征在于,對于各個滑差環組件的所述脹緊塊(107)而言,其優選還配備有脹緊彈簧(108)、脹緊滑座(109)和外轉套筒(106),其中所述脹緊塊(107)套設在該脹緊彈簧(108)的上方;所述脹緊滑座(109)套設在該脹緊彈簧(108)的底部,然后扣合安裝在所述脹緊塊(107)內部;該外轉套筒(106)則通過自身側面的螺釘固連在所述轉子(103)上,由此限制所述脹緊塊(107)的運動位移。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磁滑差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103)的側面優選均勻加工有對稱楔面(103a),該對稱楔面與所述脹緊滑座(109)的形狀相匹配,由此便于此脹緊滑座的滑動頂起。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磁滑差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轉套筒(106)的側面開有圓弧孔(106a),該圓弧孔與所述脹緊塊(107)的形狀相匹配,并且兩者之間沿著徑向方向存在間隙。5.如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電磁滑差軸,其特征在于,上述電磁滑差軸既可作為被動放料軸使用,又可作為主動放料軸使用。
【文檔編號】B65H75/24GK105858358SQ201610235243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陳建魁, 葉曉濱, 尹周平
【申請人】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