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注塑機模具用標準組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機模具用標準組件系統。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注塑機包括一個或多個分別限定型腔的模具,模塑件成型用的塑料原料注入型腔內。
模具通常包括一固定半模及一移動半模,移動半模從注入塑料原料的模具閉合位置向將模塑件推出的模具開啟位置移動。因此,注塑機的注射裝置作用于固定半模上以注射塑料原料,注塑機的推頂裝置作用于移動半模上以推出模塑件。
每一模具限定了一個根據要模塑的件設計和成型的型腔。因此,當產品變化時,整個模具,進而與該模具接觸的注射裝置和推頂裝置也必須改變。
當產品變化需要模塑件作很小變動時,可以保留該同樣的模具,而對注射裝置進行改造。例如,改變注射頭或注射形式。或者,也可以更換限定該模具空腔的凸模件和凹模件。
不過,進行這種改變沒有任何標準,是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自主確定。在任何情況下,當對產品作實質性改變時,整個模具,進而注射和推頂裝置也必須作變動,造成資金、時間和材料的過多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標準組件式注塑機模具用的系統。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用的模具系統,能夠適用于各種不同的產品變化。
這些目的是按照本發明所附獨立權利要求1的技術特征來實現的。
從屬權利要求給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
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注塑機模具用標準組件系統包括一注射裝置,具有多個注射頭,以向模具內注入塑料原料;一推頂裝置,具有多個推頂頭,以從所述模具中推出模塑件;以及一模具,包括一固定半模,與注射裝置結合在一起,一移動半模,與推頂裝置結合在一起,并可從將塑料原料注入模具的模具閉合位置向將模具形成的模塑件推出的模具開啟位置移動。
本發明的特定技術特征在于該組件系統還包括包括一凹形空腔的凹模嵌入件,包括一凸狀突起的凸模嵌入件,凸狀突起可移動地安裝在固定半模的凹模板和移動半模的凸模板上分別形成的適當的座上,從而可根據要生產的模塑件進行模塊式組裝和分拆;
第一適配件,可互換地布置在所述注射裝置和所述固定半模之間,從而可以改變所述注射裝置的注射頭的布局;以及第二適配件,可互換地布置在所述推頂裝置和所述移動半模之間,從而可以改變所述推頂裝置的推頂頭的布局。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注塑機模具用標準組件系統具有如下所述的內在和外在優點。
外在特性(對于使用者)功效——單獨模具和部件的作用可得到合理的使用。
可用性——系統的極大適應性可滿足于各種領域的應用。
經濟性——由于適用的產品種類繁多,費用的節省相當可觀。
精確性——對每個部件進行校正有助于互換性和高質量要求。
內在特性(對于設計者)維護性——每一獨立標準部件的組件具有互換性,能徹底減少更換費用和模塑停機時間。
擴展性——依照本發明,對本系統原理的應用可能性沒有限制。
根據本發明,該系統依照基本組合原理,具有適當的結構特征,由能夠很好地相互結合的組件組成。按照這種方法,組件結構在實現其功能性、多用性和構建速度的同時,其操作和構建還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所述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拆分性——系統能夠拆分,并能用不同部件重建,各部件依次又能進一步拆分為各種零件,加入簡單結構中。
組合性——組件系統有助于零件的生產,這些零件組合在一起,使模具具有不同的特點。
易于識別——構成組件系統的一些部件能由觀察者識別,系統的其它部件觀察者不需要知道。
連貫性——相應于裝置中的同樣小的變化,該系統規格也作小的變動。
根據本發明的組件系統使效果限制于組件內,或至多是限制于有限個組件內。
因此,根據本發明,系統的這些特性很好地考慮了組合原理,并且每個組件與其它組件都無關,從而使產品具有不同特征。
下面,參照示于附圖的一個僅為示范性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借此,本發明的進一步的特征將更明顯。
其中圖1為一軸測分解圖,主要示出了依照本發明提出的注塑機模具用標準組件系統;圖2為一簡略分解側視圖,示出了圖1組件系統的各元件;圖3為一軸測分解圖,示出了放大的圖1組件系統,其中注射裝置和調溫嵌入件略去;
圖4為一圖1組件系統組裝后,在模具開啟狀態,模塑件推出階段的剖面圖。
發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依照本發明提出的注塑機模具用標準組件系統借助附圖進行描述,整體用標號100標出。
在圖中已單純由實例示出了水平布置的組件系統100,可以理解,組件系統100也可以設置為垂直構造,以進行垂直擠壓。
組件系統100主要包括一注射裝置1,用于注射熔化的塑料原料,一模塑裝置2,用于模塑件的成型,以及一推頂裝置5,用于從模塑裝置2推出模塑件。
模塑裝置2包括一模具,由與注射裝置1結合在一起的固定半模3和一與推頂裝置5結合在一起的移動半模4組成。移動半模4從將塑料原料注入模具型腔以形成模塑件的模具閉合位置向通過插入推頂裝置5將模具型腔中形成的模塑件推出的模具開啟位置水平移動。
注射裝置1包括一板狀結構10,由通過隔板13彼此分開的兩矩形板11和12構成。從注射裝置的板12朝向模具伸出的多個閉合注射頭(shutter injectors)14安裝在板狀結構10上。
注射頭14適于美觀模塑(無澆口),包括具有閉合裝置的注射嘴。所述注射頭14可互換,尺寸較小,很緊湊,可以設置在不同位置,以適于不同樣式的模具布局。
在注射裝置的板狀結構10的板12中,具有朝向模具伸出的定位銷15,以準確對正注射頭14。注射裝置的定位銷15與構成固定半模3的一部分的凹模板30上制成的特定孔相配合。
凹模板30朝向注射裝置的表面上具有多個座31,例如四個,可以容納各個熱調節嵌入件8,其呈具有圓形端部的大致矩形。每一嵌入件8具有多個通孔80,例如設置成一排六個,以允許注射頭14穿過。嵌入件8為熱調節,以控制注射頭14的注射溫度。
在凹模板30與移動半模4相對的表面上形成的座,例如四個,設置在溫度調節嵌入件8的座31下,以容納各個限定模具凹體(moulding matrix)的凹模嵌入件32。
每一凹模嵌入件32基本呈一矩形板,并且其朝向移動半模4的表面上具有一凹腔34(圖4),模塑件成型用的塑料原料將被注入其中。因此,每一凹模嵌入件32具有多個通孔33,例如六個,設成一排,以使塑料原料能通過注射頭14注入凹模嵌入件32的空腔中。因此凹模嵌入件32的孔33應與熱調節嵌入件8的孔80對齊。
四個水平拉桿35設置在凹模板30的四角。另一方面,在凹模板30的每一主要側面,設有傾斜連桿36,例如每側四個,其從凹模板30向外向一側伸出。
移動半模4包括一凸模板40,基本呈矩形,其朝向固定半模3的表面上具有多個接收座41。例如四個,能容納各個凸模嵌入件42,凸模嵌入件限定與凹腔相配合凸模突起(moulding male)。
每一凸模嵌入件42基本呈矩形板,并且其朝向固定半模的表面具有一凸狀突伸44(圖4),與各個凹模嵌入件32的凹腔34相配合,以限定用以注入模塑件成型用塑料原料的型腔。
在本說明中,術語凸和凹僅用于舉例,可以理解,無論固定半模的嵌入件32還是移動半模4的嵌入件42,都能設置空腔和/或突起,形成各種不同的布局及形狀。
在凸模板40的主側面上安裝有四個滑板20,每個主側面上有兩個。滑板20能在兩個端部導向件28與兩個中間導向件29之間橫向平移,兩個端部導向件設置在凸模板副側面相對端上,兩個中間導向件設置在凸模板主側面的中間位置上。
四個穿過端部導向件28與模具水平拉桿35配合的襯套45與凸模板40的四個角部結合在一起。以這種方式,移動半模3能夠由拉桿35引導平移。
通過連接件21上設置的多個與凸模嵌入件42的側邊緣表面上的特定座相配合的橫銷22,每一滑板20連接到各個凸模嵌入件42上。每一滑板20具有兩個槽形座26,能分別容納凹模板30的兩個傾斜連桿36。
當模具開啟時,凸模板40從凹模板30移開(如圖向左水平移動),這樣,傾斜連桿36在滑板的槽26中滑動,從而使滑板20從凸模嵌入件42的端部移開。如此,即便塑模件具有底切部,也能夠從凸模嵌入件42推出,由于與滑板20接觸,其還分別鎖止于各個嵌入件。
熱調節嵌入件83朝向推頂裝置,設置于凸模板40的表面。熱調節嵌入件83和凸模嵌入件42都具有多個相互對齊的通孔,用來穿過推頂裝置的頂桿,以頂出塑模件,下文將進行描述。
推頂裝置5包括一基板50,氣缸51連到其上,其中由一由柱塞52和一桿53組成的活塞水平滑動。圖4中箭頭F指示了推頂壓力的方向。基板上制出通道156,作為模塑過程中使柱塞52保持在一回縮位置的空氣的通道。
在基板50上,兩個支托54安裝到最長的側面,支架55安裝在支托之間的中間位置。支托54和支架55共同支撐凸模板40。以這種方式,推頂裝置5與移動半模4結合為一體。
第一組后部推出板56,例如四個,設置于基板50的內表面上,位于支托54與支架55之間。如圖4所示,后部推頂板56具有多個座,用以組裝伸縮推頂頭的水平導向軸57。
具有多個座59能夠容納后板56的后臺板58,安裝在基板50上,以固定后推出板56。
推頂裝置具有四個水平導桿61,穿過后臺板58的四角。推頂裝置的每一導桿61的一端與襯套60配合,與基板50結合為一體,其另一端與另一襯套49配合,與凸模板40結合為一體。
一中間臺板62及一前臺板63,分別具有相對的座64、65,以分別容納一第二組中間板66和第三組前板67,水平可滑動地安裝在推頂裝置的導桿61上。中間和前臺板62、63彼此固定,從而將中間和前臺板66和67閉合于其間。
另外,中間和后臺板62、63安裝在氣缸的活塞桿53(圖4)上,通過氣缸51內活塞的運動,能夠沿推頂裝置的導桿61水平移動。
中間板66具有多個通孔,能穿過伸縮推頂頭的導向軸57。另一方面,頂板67具有多個座,容納沖桿狀推頂頭68和/或伸縮推頂頭69。伸縮推頂頭具有一中空套管69,在各個導向軸57上可伸縮的滑動。
從而,活塞52的活塞桿53工作,隨伸縮推頂頭69和沖桿推頂頭68,使中間和前臺板62、63從縮回位置向推出模塑件的伸出位置水平運動。伸縮推頂頭69和沖桿推頂頭68穿過熱調節嵌入件83和凸模嵌入件42上的通孔,以推出模塑件90(圖4),從而將其推出模具。應注意,如果模塑件具有圓形部91,伸縮推頂頭69最好在圓形部91內工作。
顯然,當產品改變時,限定模塑件形狀的凸模和凹模嵌入件42和32也必須改變。因此,也必須更換熱調節嵌入件8、83,使其適應新嵌入件的形狀。最終,根據要模塑的件而改變推頂頭14布局(例如僅使其中一些活動)和推頂頭68、69的布局。由于連接件21可以將滑板20連接到凸模嵌入件42上,如果需要,推頂裝置的板56、66和67也可以更換。
在另一方面,其它所有部件(即注射裝置的板結構10,固定半模的凹模板30,移動半模的凸模板40,臺板58、62、63,基板50以及推頂裝置的氣缸活塞裝置),構成模具系統100的不需更換的結構。
盡管本發明已經參照附圖和優選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顯然,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對本發明作出各種更改和變化。因此,本發明的各種更改、變化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的內容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塑機模具用標準組件系統(100),包括一注射裝置(1),具有多個注射頭(14),以向模具內注入塑料原料;一推頂裝置(5),具有多個推頂頭(68、69),以從所述模具中推出模塑件(90);以及一模具(2),包括一固定半模(3),與所述注射裝置(1)結合在一起,一移動半模(4),與所述推頂裝置(5)結合在一起,并可從將所述塑料原料注入所述模具的模具閉合位置向將所述模具成型的模塑件推出的模具開啟位置水平移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凹模嵌入件(32)和凸模嵌入件(42),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固定半模的凹模板(30)和所述移動半模的凸模板(40)上分別形成的特定座上,從而根據要模塑的件進行組裝和分拆;第一適配件(8),可互換地布置在所述注射裝置(1)與所述固定半模(3)之間,從而可以改變所述注射裝置的注射頭(14)的布置;以及第二適配件(55、66、67、83),可互換地布置在所述推頂裝置(5)與所述移動半模(4)之間,從而可以改變所述推頂裝置的推頂頭(68、69)的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適配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熱調節嵌入件(8、83),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凹模板(30)朝向注射裝置(1)的表面和所述凸模板(40)朝向所述推頂裝置(5)的表面上分別形成的特定座上,所述熱調節嵌入件(8、83)能夠調節所述模具內模塑件(90)的溫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熱調節嵌入件(8)包括多個通孔(83),與所述固定半模的凸模嵌入件(32)的通孔(33)對齊,以穿過位于所述凹模嵌入件(32)中的注射頭(14)的噴嘴;所述第二熱調節嵌入件(83)包括多個通孔,與所述移動半模的凸模嵌入件(42)的通孔對齊設置,以穿過所述凸模嵌入件(42)的推頂頭(68、69)。
4.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適配件還包括至少一組推頂頭板(56、66、67),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推頂裝置的基板(50)上,所述板(56、66、67)具有多個孔,以保持和/或導向所述推頂頭(68、6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組推頂頭板(56),通過固定在所述基板(50)上的第一臺板(58),與所述推頂頭的基板(50)結合在一起;一第二和第三組推頂頭板(66、67),通過彼此固定的第二和第三臺板(62、63)組合在一起;以及致動裝置(51、52、53),連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臺板(62、63),使其移向和離開所述移動半模的芯板(4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裝置包括一氣缸(51),安裝在所述推頂裝置的基板(50)上,活塞具有一柱塞(52),設置在所述氣缸(51)內,以及一活塞桿,連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臺板(62、63)。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頂裝置的推頂頭包括沖桿推頂頭(68)和/或伸縮推頂頭(69),每個推頂頭的基部限制于所述第二和第三組推頂頭板(66、67)之間,每一伸縮推頂頭包括一中空套管(69),可伸縮地由導向桿(57)引導,其基部固定于所述第一組推頂頭板(56)。
8.根據權利要求5到7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臺板(62、63)在其移向和離開所述移動半模的凸模板(40)時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二和第三臺板(62、63)四角附近的四個導桿(61)導向,每一導桿(61)的一端通過與所述推頂裝置的基板(50)結合在一起的襯套(60)導向,其另一端通過與所述移動半模的凸模板(40)結合在一起的另一襯套(49)導向。
9.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滑板(20),安裝在所述移動半模的凸模板(40)的滑移側,所述滑板包括槽(26),能夠通過各個安裝在所述固定半模的空腔板(30)的側面的傾斜連桿(36)相配合,從而在所述模具閉合時,所述滑板(20)向內滑動,鄰接所述凸、凹模嵌入件(42、32),并且,在所述模具開啟時,所述滑板(20)向外滑動,從所述凸模嵌入件(42)移開,以推出所述模塑件;以及多個連接件(21),將所述滑板(20)連接到所述凸模嵌入件(42),所述連接件(21)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滑板(20)上,從而可根據所用凸模嵌入件(42)的樣式進行更換。
10.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標準組件系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裝置的注射頭(16)包括閉合注射頭,用于美觀注射。
全文摘要
一種注塑機模具用標準組件系統(100),包括一注射裝置(1),一推頂裝置(5),一模具(2),模具包括一固定半模(3),與注射裝置結合在一起,一移動半模(4),與推頂裝置(5)結合在一起,并可從模具閉合位置向模具開啟位置移動,凸、凹模嵌入件(32、42)可移動地安裝在固定半模的凹模板(30)和移動半模的凸模板(40)上分別形成的特定座上,從而根據要模塑的件進行組裝和分拆,第一適配件(8),可互換地設置在注射裝置(1)和固定半模(3)之間,從而可以改變注射裝置的注射頭(16)的布置,以及第二適配件(55、66、67、83),可互換地設置在推頂裝置(5)和所述移動半模(4)之間,從而可以改變推頂裝置的推頂頭(68、69)的布置。
文檔編號B29C45/26GK1496807SQ20031010029
公開日2004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0日
發明者洛倫佐·紹萊, 洛倫佐 紹萊 申請人:萊特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