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成型機,用于制造大型制品如油 桶、公路護欄等,小型制品如礦泉水瓶、飲料瓶、藥瓶、化妝品瓶等, 屬于塑料機械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塑料中空擠吹成型機是中空容器成型的主要設備,先由擠出機將熔 融塑料擠入模頭,經模頭擠出料管,料管位于模具的兩爿型腔之間,合 模,吹氣機構向料管內注入空氣,制品吹制成型,開模,取出制品。但 是己有擠吹機存在著如下缺陷第一,對于大型制品,特別是0>500毫 米以上的制品,僅靠吹氣機構吹氣是遠遠不夠的,結果會導致擴張不到
位,成型困難;第二,模頭根據不同幾何形狀的制品,使擠出料管的各 個部位的壁厚大小不一,即有些部位料需多一些,而有些部位料需少一 些,這樣才能吹制出壁厚均勻的制品,在制造大型制品(如油桶、公路 護欄等)時, 一般采用儲料缸式模頭,但是已有儲料缸式模頭的芯模與 口模的位置固定不變,所以不能調節料管的軸向壁厚,極易引起在吹制 過程中因料管的壁厚不協調而造成最終制品的壁厚不均勻,甚至產生破 裂,制品報廢多,成型效率低;第三,已有擠吹機的開合模機構一般采 用4根拉桿連接前模板、中模板和后模板,即各模板的四個角都有拉桿 擋著,安裝模具和取出制品時都不方便,且合模油缸經連桿機構帶動中 模板,結構復雜;第四,己有擠吹機用于取出制品的機械手采用導柱導 向,導向性和耐磨性差,并且由于機械手的左右兩個夾手之間沒有同步 機構,動作難以達到同步、 一致,導致抓取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能夠 輔助吹氣機構共同完成吹制過程,使大型制品(特別是0>500毫米以上 的制品)擴張到位,成型完全;可調節擠出料管的壁厚大小,使擠出料 管的各個部位的壁厚大小與最終制品協調,從而使吹塑成的制品壁厚均 勻,提高制品強度和成型效率;前模板與中模板之間的一側外圍有很大 的空間,便于安裝模具和取出較大的制品;機械手導向性和耐磨性好, 兩個夾手動作完全同步,使得抓取穩定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本實用新型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安裝在機架上 的塑化系統、模頭擠出系統和吹塑系統,所述的模頭擠出系統包括安裝 在機架上的模頭支撐,模頭支撐固定模頭,模頭包括模頭上蓋和模頭主 體,模頭主體內制有儲料腔,模頭上蓋經接頭頸連通料筒和儲料腔,儲 料腔內裝有射料環,射料環經射料支柱連接射料油缸的活塞桿;模頭主 體下端連接口模,口模中央設有芯模,芯模與口模之間的間隙形成環形 的擠出口,所述的吹塑系統包括吹氣機構和開合模機構,開合模機構包 括前模板、中模板和后模板,前模板與后模板由拉桿相連,前模板與中 模板之間裝有模具,模具包括對稱的兩爿型腔,中模板與后模板之間裝 有開合模同步機構,中模板由合模油缸帶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爿型 腔內壁分別制有撐料桿槽,模具正下方固定底座,底座上經上下調節裝 置連接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裝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塞桿連接橫板, 橫板上經左右兩側豎板固定水平導柱,左右豎板分別安裝擴張油缸甲和 擴張油缸乙,兩擴張油缸活塞桿的運動方向相反,兩活塞桿分別經連接 板固定撐料塊,兩撐料塊上分別安裝撐料桿,撐料桿分別與撐料桿槽相 配合,兩撐料塊分別套在水平導柱上,水平導柱中間裝有吹針固定塊, 吹針固定塊上安裝吹針,吹針與模具底部的吹氣孔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在已有吹氣機構的基礎上增設 擴張機構,先將料管底部撐開,再進行吹氣,從而使料管擴張到位,易 于成型,特別適用于直徑大于500毫米以上的制品;有了水平導柱,使 撐料塊甲、乙運行平穩,其具體的工作過程如下從塑化系統得到熔融 塑料,熔融塑料經模頭擠出料管(料管為空心圓管狀),當料管達到設定 的長度(即撐料桿位于料管內)后,口模閉合自動切斷料管,擴張油缸 甲、乙啟動,經各自的活塞桿分別帶動連接板、撐料塊和撐料桿背向運 動(即向兩外側運動),撐料桿將料管底部撐大,直到活塞桿全部伸出為 止,此時,開合模機構使模具合模,合模后撐料桿正好位于型腔內相應 的撐料桿槽內,升降油缸帶動橫板及安裝在橫板上的所有零件一起向上 運動,使吹針插入模具底部的吹氣孔,通過吹針向料管內注入空氣,吹 制成型后,開合模機構帶動模板開模,升降油缸帶動吹針下移復位,取 出制品(可采用手動取瓶,也可采用機械手取瓶),擴張油缸帶動撐料桿 復位。 本實用新型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所述的上下調節裝置包括與底座相固定的螺桿,螺桿上端安裝張緊輪,張緊輪通過螺母和軸承安裝 在固定板上,通過旋轉張緊輪就可快速調節吹針與模具吹氣孔之間的距 離,易于操作。其所述的射料油缸上方設有壁厚調整油缸,壁厚調整油 缸經連接件與模頭上蓋相固定,壁厚調整油缸的活塞桿連接調整桿,調 整桿與芯模內腔相配合,調整桿下部與口模相緊固,當射料油缸帶動射 料環將熔融物料射出時,同時壁厚調整油缸經調整桿帶動口模調節擠出 料管的軸向壁厚,即按照制品的幾何形狀來調節料管的壁厚,使料管各 個部位的壁厚大小與制品相協調,使吹塑后的制品壁厚均勻,可提高制 品的成型效率,還可提高制品的強度。其所述的調整桿與壁厚調整油缸 的活塞桿經左右牙螺母相連接固定,左右牙螺母連接可靠,并且可調節 調整桿的長度。其所述的前模板外側固定斜撐桿,斜撐桿兩頭分別經拉 桿連接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對角,即兩根拉桿分別位于前模板和后模板的 前上角和后下角(或者后上角和前下角)位置,而后上角(或者前上角) 并無拉桿,其空間較大,便于安裝模具和取出制品。其所述合模油缸的 活塞桿直接連接中模板,減少了中間連桿傳動機構,結構簡單,并且由 活塞桿帶動中模板的中部,使開、合模平穩。其機架上經橫梁固定連接 桿,連接桿底部固定長滑道座,長滑道座下安裝滑軌甲,滑軌甲經滑塊 甲連接短滑道座,短滑道座由推出氣缸帶動,短滑道座下安裝滑軌乙, 滑軌乙經滑塊乙連接左、右夾臂,左、右夾臂的內側分別緊固左、右夾 手,左、右夾手與制品相接觸,左、右夾臂由夾取氣缸帶動,左、右夾 臂之間裝有夾取同步機構,左、右夾臂采用兩個線性導軌進行導向,導 向穩定、可靠;左、右夾臂之間安裝有同步機構,使得左、右夾手動作 同步、 一致,抓取穩定。其工作過程如下當模具合模后,推出氣缸帶 動短滑道座向模頭正下方移動,短滑道座上的滑塊甲在長滑道座上的滑 軌甲上運動,推到位后,夾取氣缸啟動,縮回活塞桿,使左、右夾臂靠 近,左、右夾臂上的滑塊乙在短滑道座上的滑軌乙上運動,直到夾住料 管口;當制品吹制成型后,推出氣缸帶動左、右夾臂離開模頭,推出氣 缸的活塞桿縮到位后,夾取氣缸的活塞桿伸出,使左、右夾臂張開,使 制品掉到集瓶箱內。其所述的夾取同步機構包括同步座,同步座內裝有 齒條甲和齒條乙,齒條甲和齒條乙的一頭分別與齒輪相嚙合,齒條甲的 另一頭固定在左夾臂上,齒條乙的另一頭固定在右夾臂上,當齒條甲帶 動齒輪旋轉時,齒輪同時帶動齒條乙作往復運動,即齒條甲的動作及時經齒輪反饋給齒條乙,從而使左、右夾臂的動作一致。其所述的夾取氣缸的活塞桿固定在左夾臂上,夾取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右夾臂上,也就是把夾取氣缸的氣缸座安裝在左、右兩個夾臂的中間,通過夾取氣缸的活塞桿和缸體的雙向運動實現左、右夾臂同時運動。其所述長滑道座的一頭裝有緩沖器,推出氣缸的活塞連接撞塊,撞塊與緩沖器相接觸,由于推出氣缸的動作很快,有了緩沖器后,可減少振動。
圖1是本實用新型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向結構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的料管擴張機構結構示意圖4是圖3的B向結構示意圖5是圖3的C向結構示意圖6是本實用新型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的擠出模頭結構示意圖7是本實用新型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的開合模機構結構示意圖8是本實用新型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的機械手結構示意圖9是圖8的E向結構示意圖10是圖8的G向結構示意圖11是圖8的F向結構示意圖12是圖10的N—N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如圖l、圖2所示,包括安裝在機架51上的塑化系統81、模頭擠出系統82和吹塑系統,所述的塑化系統包括料斗、料筒、螺桿和電加熱裝置;如圖6所示,所述的模頭擠出系統82包括安裝在機架51上的模頭支撐36,模頭支撐固定模頭,模頭包括模頭上蓋27和模頭主體37,模頭主體內制有儲料腔371,模頭上蓋經接頭頸35連通料筒和儲料腔,儲料腔371內裝有射料環19,射料環經射料支柱31、 32連接射料油缸33、 34的活塞桿;模頭主體下端連接口模25, 口模中央設有芯模20,芯模20與口模25之間的間隙形成環形的擠出口29;所述的吹塑系統包括吹氣機構83和開合模機構,如圖7所示,開合模機構包括前模板42、中模板44和后模板48,前模板42與后模板48由拉桿46相連,前模板42與中模板44之間裝有模具1,模具包括對稱的兩爿型腔,中模板44與后模板48之間裝有開合模同步機構49,開合模同步機構的具體結構屬已有技術,中模板由合模油缸47
帶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爿型腔內壁分別制有撐料桿槽,模具1正下
方固定底座2,如圖3—圖5所示,底座2上經上下調節裝置連接固定板3,固定板上安裝升降油缸4,升降油缸的活塞桿41連接橫板5,橫板上經左右兩側豎板6、 7固定水平導柱8,左右豎板6、 7分別安裝擴張油缸甲9和擴張油缸乙10,兩擴張油缸活塞桿91、 101的運動方向相反,兩活塞桿分別經連接板ll、 12固定撐料塊13、 14,兩撐料塊13、 14上分別安裝撐料桿15、 16,撐料桿15、 16分別與撐料桿槽相配合,兩撐料塊13、 14分別套在水平導柱8上,水平導柱中間裝有吹針固定塊17,吹針固定塊上安裝吹針,吹針與模具底部的吹氣孔相配合。本技術方案在已有吹氣機構的基礎上增設擴張機構,先將料管底部撐開,再進行吹氣,從而使料管擴張到位,易于成型,特別適用于直徑大于500毫米以上加制品;有了水平導柱,使撐料塊甲、乙運行平穩,其具體的工作過程如下從塑化系統得到熔融塑料,熔融塑料經模頭擠出料管(料管為空心圓管狀),當料管達到設定的長度(即撐料桿位于料管內)后,口模閉合自動切斷料管,擴張油缸甲、乙9、 10啟動,經各自的活塞桿91、 101分別帶動連接板11、 12、撐料塊13、 14和撐料桿15、 16背向運動(即向兩外側運動),撐料桿15、 16將料管底部撐大,直到活塞桿全部伸出為止,此時,開合模機構使模具l合模,合模后撐料桿15、 16正好位于兩爿型腔內相應的撐料桿槽內,升降油缸4帶動橫板5及安裝在橫板5上的所有零件一起向上運動,使吹針插入模具底部的吹氣孔,通過吹針向料管內注入空氣,吹制成型后,開合模機構帶動模板開模,升降油缸4帶動吹針下移復位,取出制品(可采用手動取瓶,也可采用機械手取瓶),擴張油缸9、 10帶動撐料桿15、 16復位。其所述的上下調節裝置包括與底座2相固定的螺桿21,螺桿21上端安裝張緊輪22,張緊輪通過螺母23和軸承24安裝在固定板3上,通過旋轉張緊輪22就可快速調節吹針與模具吹氣孔之間的距離,易于操作。在實際制造時,可在橫板5下固定導向桿18,導向桿經導套79穿過固定板3,導向桿18使整個擴張機構運行平穩,導套79可減少固定板3的磨損;導向桿18可采用兩根或者四根;豎板6、 7的內側可分別裝有安裝條甲28,安裝條甲28上裝有磁性行程開關,連接板ll、 12上分別裝有擋塊,擋塊與磁性行程開關相接觸,可保證有效緩沖,避免發生碰撞;還可在固定板3的一側固定安裝條乙45,如圖4所示,安裝條乙45內側裝有行程開關,如磁性行程開關,橫板5上裝有傳感器,傳感器與行程開關相配合,行程開關可檢測橫板5 (橫板5由升降氣缸4帶動)的上升距離,主要用于檢測安裝在橫板5上的吹針(吹針安裝在吹針固定塊17上)是否到位,即吹針是否與模具底部的吹氣孔相配合,防止吹針不到位而無法吹制成型。如圖6所示,其所述的射料油缸33、 34上方設有壁厚調整油缸38,壁厚調整油缸38經連接件與模頭上蓋27相固定,壁厚調整油缸38的活塞桿連接調整桿21,調整桿21與芯模20內腔相配合,調整桿21下部與口模25相緊固。當射料油缸33、 34帶動射料環19將熔融物料射出時,同時壁厚調整油缸38經調整桿21帶動口模25調節擠出料管的軸向壁厚,即按照制品(如油桶、馬路護欄等)的幾何形狀來調節料管各個部位的壁厚,使料管各個部位的壁厚與制品相協調,使吹塑后的制品壁厚均勻,可提高制品的成型效率,還可提高制品的強度。其具體的工作過程如下塑化系統81將熔融物料經接頭頸35擠入模頭上蓋27, 口模25閉合,使儲料腔371封閉,物料儲存于儲料腔371內,在物料壓力的作用下將射料環19向上推動,使射料油缸33、 34的活塞桿向上運動,當達到設定的儲料量后,射料油缸33、 34帶動射料環19向下運動,使熔融塑料從芯模20與口模25之伺的環形擠出口 29射出,同時壁厚調整油缸38帶動口模25控制擠出料管的軸向壁厚。其所述的調整桿21與壁厚調整油缸38的活塞桿經左右牙螺母39相連接固定,左右牙螺母連接可靠,并且可調節調整桿的長度。如圖7所示,其所述的前模板42外側固定斜撐桿41,斜撐桿41兩頭分別經拉桿46連接前模板42和后模板48的對角,即兩根拉桿位于前模板42和后模板48的前上角和后下角(或者后上角和前下角)位置,而后上角(或者前上角)并無拉桿,其空間較大,便于安裝模具l和取出制品。其所述合模油缸47的活塞桿471直接連接中模板44,即減少了中間連桿傳動機構,結構簡單,并且由活塞桿471帶動中模板44的中部,使開、合模平穩。模頭擠出系統82下方的外側設有機械手86 (即夾取裝置),具體結構為如圖8—圖11所示,機架51上經橫梁52固定連接桿53,連接桿底部固定長滑道座54,長滑道座54下安裝滑軌甲55,滑軌甲55經滑塊甲56連接短滑道座57,短滑道座由推出氣缸58帶動,短滑道座57下安裝滑軌乙59,滑軌乙59經滑塊乙60連接左、右夾臂61、 62,左、右夾臂的內側分別緊固左、右夾手63、 64,左、右夾手與制品相接觸,左、右夾臂61、 62由夾取氣缸65帶動,左、右夾臂之間裝有夾取同步機構。左、右夾臂61、 62采用兩個線性導軌(即滑軌甲55與滑塊甲56相配合,滑軌乙59與滑塊乙60相配合)進行導向,使導向穩定、可靠;左、右夾臂61、 62之間安裝有夾取同步機構,使得左、右夾手63、 64動作同步、 一致,抓取穩定。其工作過程如下當模具合模后,推出氣缸58帶動短滑道座57向模頭正下方移動,短滑道座57上的滑塊甲56在長滑道座54上的滑軌甲55上運動,推到位后,夾取氣缸65啟動,縮回活塞桿651,使左、右夾臂61、 62靠近,左、右夾臂上的滑塊乙60在短滑道座57上的滑軌乙59上運動,直到夾住料管口;當制品吹制成型后,推出氣缸58帶動左、右夾臂61、 62離開模頭,推出氣缸58的活塞桿縮到位后,夾取氣缸65的活塞桿651伸出,使左、右夾臂61、 62張開,使制品掉到集瓶箱內。如圖12所示,其所述的夾取同步機構包括同步座66,同步座內裝有齒條甲67和齒條乙68,齒條甲和齒條乙的一頭分別與齒輪69相嚙合,齒條甲67的另一頭固定在左夾臂61上,齒條乙68的另一頭固定在右夾臂62上,當齒條甲67帶動齒輪69旋轉時,齒輪69同時帶動齒條乙68作往復運動,即齒條甲67的動作及時經齒輪69反饋給齒條乙68,從而使左、右夾臂61、 62的動作一致。如圖10所示,其所述的夾取氣缸65的活塞桿651固定在左夾臂61上,夾取氣缸65的缸體652固定在右夾臂62上,也就是把夾取氣缸65的氣缸座安裝在左、右兩個夾臂61、 62的中間,通過夾取氣缸的活塞桿和缸體的雙向運動實現左、右夾臂同時運動。如圖9所示,其所述長滑道座54的一頭裝有緩沖器70,推出氣缸58的活塞連接撞塊71,撞塊71與緩沖器70相接觸,由于推出氣缸的動作很快,有了緩沖器后,可減少振動。在實際制造時,推出氣缸58采用磁性無桿氣缸,推出氣缸58的活塞連接撞塊71,撞塊與短滑道座57相緊固,依靠撞塊71帶動短滑道座57,從而減少固定件,使結構緊湊。
權利要求1、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塑化系統、模頭擠出系統和吹塑系統,所述的模頭擠出系統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模頭支撐,模頭支撐固定模頭,模頭包括模頭上蓋和模頭主體,模頭主體內制有儲料腔,模頭上蓋經接頭頸連通料筒和儲料腔,儲料腔內裝有射料環,射料環經射料支柱連接射料油缸的活塞桿;模頭主體下端連接口模,口模中央設有芯模,芯模與口模之間的間隙形成環形的擠出口;所述的吹塑系統包括吹氣機構和開合模機構,開合模機構包括前模板、中模板和后模板,前模板與后模板由拉桿相連,前模板與中模板之間裝有模具,模具包括對稱的兩爿型腔,中模板與后模板之間裝有開合模同步機構,中模板由合模油缸帶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爿型腔內壁分別制有撐料桿槽,模具(1)正下方固定底座(2),底座上經上下調節裝置連接固定板(3),固定板上安裝升降油缸(4),升降油缸的活塞桿(41)連接橫板(5),橫板上經左右兩側豎板(6、7)固定水平導柱(8),左右豎板(6、7)分別安裝擴張油缸甲(9)和擴張油缸乙(10),兩擴張油缸活塞桿(91、101)的運動方向相反,兩活塞桿分別經連接板(11、12)固定撐料塊(13、14),兩撐料塊(13、14)上分別安裝撐料桿(15、16),撐料桿(15、16)分別與撐料桿槽相配合,兩撐料塊(13、14)分別套在水平導柱(8)上,水平導柱中間裝有吹針固定塊(17),吹針固定塊上安裝吹針,吹針與模具底部的吹氣孔相配合。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下調節裝置包括與底座(2)相固定的螺桿(21),螺桿(21)上端安 裝張緊輪(22),張緊輪通過螺母(23)和軸承(24)安裝在固定板(3) 上。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射料油缸(33、 34)上方設有壁厚調整油缸(38),壁厚調整油缸(38) 經連接件與模頭上蓋(27)相固定,壁厚調整油缸(38)的活塞桿連接 調整桿(21),調整桿(21)與芯模(20)內腔相配合,調整桿(21) 下部與口模(25)相緊固。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整桿(21)與壁厚調整油缸(38)的活塞桿經左右牙螺母(39)相連 接固定。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前模板(42)外側固定斜撐桿(41),斜撐桿(41)兩頭分別經拉桿(46) 連接前模板(42)和后模板(48)的對角。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 模油缸(47)的活塞桿(471)直接連接中模板(44)。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機架(51) 上經橫梁(52)固定連接桿(53),連接桿底部固定長滑道座(54),長 滑道座(54)下安裝滑軌甲(55),滑軌甲(55)經滑塊甲(56)連接 短滑道座(57),短滑道座由推出氣缸(58)帶動,短滑道座(57)下 安裝滑軌乙(59),滑軌乙(59)經滑塊乙(60)連接左、右夾臂(61、 62),左、右夾臂的內側分別緊固左、右夾手(63、 64),左、右夾手與 制品相接觸,左、右夾臂(61、 62)由夾取氣缸(65)帶動,左、右夾 臂之間裝有夾取同步機構。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夾取同步機構包括同步座(66),同步座內裝有齒條甲(67)和齒條乙(68),齒條甲和齒條乙的一頭分別與齒輪(69)相嚙合,齒條甲(67) 的另一頭固定在左夾臂(61)上,齒條乙(68)的另一頭固定在右夾臂 (62)上。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夾取氣缸(65)的活塞桿(651)固定在左夾臂(61)上,夾取氣缸(65) 的缸體(652)固定在右夾臂(62)上。
10、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長 滑道座(54)的一頭裝有緩沖器(70),推出氣缸(58)的活塞連接撞 塊(71),撞塊(71)與緩沖器(70)相接觸。
專利摘要塑料中空容器擠吹機,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塑化系統、模頭擠出系統和吹塑系統,所述的吹塑系統包括吹氣機構和開合模機構,開合模機構包括由拉桿相連的前模板與后模板,前模板與中模板之間裝模具,模具包括兩爿型腔,中模板與后模板之間裝開合模同步機構,其特征在于兩爿型腔內壁制有撐料桿槽,模具正下方固定底座,底座經上下調節裝置連固定板,固定板安升降油缸連接橫板,橫板經左右豎板固定水平導柱,左右豎板安裝擴張油缸甲和擴張油缸乙,兩擴張油缸活塞桿的運動方向相反,兩活塞桿固定撐料塊,撐料塊上安撐料桿,撐料桿與撐料桿槽相配合,撐料塊套在水平導柱上,水平導柱中間裝吹針固定塊,吹針固定塊上安裝吹針,吹針與模具底部的吹氣孔配合。
文檔編號B29C49/78GK201283639SQ20082016206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31日
發明者施金亨 申請人:施金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