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橡膠管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橡膠管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的橡膠管生產工藝主要采用模芯預成型或直接在模具型腔內放料,首先在模具表面涂脫模劑,然后在模具表面成型,成型完畢后外層包覆一層水包布,最后在模具上加壓,通過外部壓力使橡膠充滿模腔進行硫化。例如,專利權人為劉建平的專利C擬878852Y 和CN1302912C中就公開了這種生產工藝制造的橡膠管,上述兩篇專利文獻通過引用結合到這里。這種生產工藝在生產膠管時存在以下致命缺陷(一 )在膠囊上成型之前,大部分生產廠家都需要在膠囊表面涂隔離劑,隔離劑的作用是防止膠囊與橡膠產品表面粘結在一起而無法脫模。但是,因為隔離劑在涂到膠囊表面后容易滲透到橡膠的內表面,所以會造成橡膠內表面膠層粘合不良,影響產品質量,而且隔離劑均為化學藥品易腐蝕橡膠管內表面。( 二)現有膠管成型后,是在外表面包覆水包布,如果纏繞水包布,a、在膠管成型過程中卷進的空氣無法排出,而且硫化過程中產生的低分子氣體也無法均勻排出,從而造成氣體在局部積聚,產生內部或表面氣泡,嚴重影響產品質量;b、在硫化完成后,水包布會與膠管外壁易粘結在一起,導致脫模困難,且無法獲得表面光滑的產品;C、使用水包布硫化產品表面膠無回彈性。另外,現有工藝有還包括兩種,其一是抽真空硫化法,需要在模具上打孔,要預留抽真空槽,模具復雜,操作麻煩,且抽真空需要相關的機械設備,投資大,耗能高;其二是冷模硫化法,此方法要求冷模填充膠料或成型產品,以使得膠料在模具中獲得良好的流動性, 但是此方法,硫化耗能大,每個產品都需要在硫化時從室溫升高至硫化溫度。硫化同樣的產品,冷模硫化耗能是熱模硫化的5倍以上,且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
考慮到上述問題而完成了本發明,并且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橡膠管生產工藝,其解決了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橡膠膠管生產中產品外表面氣泡、或脫皮等質量問題, 而且解決了由于脫模劑導致的膠管內層膠粘合不牢,產品質量穩定性差的問題。該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I、根據膠管尺寸要求,選擇相應規格的膠囊,在膠囊表面直接成型所述膠管,成型完畢用銅刷趕出成型所述膠管的過程中卷進的氣泡,其中所述膠囊由丁基橡膠制成,在所述膠管成型前,膠囊表面無需涂隔離劑;II、將成型好的膠管及膠囊放入預先加熱好的模具型腔內;III、將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機,合模,向膠囊內打入氣壓,進行一次硫化;IV、一次硫化完成,卸壓,脫出膠囊,得到膠管。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在膠管成型后用銅刷對膠管表面進行敲打,以趕出所述氣泡,并且敲打后在膠管表面留下的細小孔洞使得膠管硫化時產生的氣體均勻的排出,不會因氣體的局部集聚而導致膠管表面及內部產生氣泡。有利地,通過銅刷對表面的敲打,省去了使用水包布對外層進行包覆的過程,簡化了加工工藝,而且獲得了更好的產品外觀。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將成型好的膠管和膠囊在預熱模具中連續硫化。有利地,這使得本發明不再需要冷模加熱硫化,節約了能源,提高了生產效率。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在膠囊上纏繞內層膠、骨架層和外層膠,以在在膠囊表面直接成型所述膠管。優選地,所述骨架層可為多層。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所述工藝還包括步驟V、對膠管進行二次硫化。本發明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好,無氣泡、缺膠等現象。另外,本發明在膠管成型后無需使用水包布即可獲得優良的產品質量,使成型工藝更加簡潔、方便,降低了工時,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圖1是傳統工藝采用的硬質模芯示意圖;圖2是利用傳統生產工藝生產出的一種橡膠管(波紋管)示意圖;圖3是利用傳統生產工藝生產彎管的流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所采用的膠囊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工藝生產出的一種膠管(波紋管)的示意圖;圖6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工藝生產彎管的流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硬質模芯,2、隔離劑,3、水包布,4、缺膠露布處,5、氣泡,6、氣孔, 7、毛刺,8、膠囊,a、b、c、分段硬質模芯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將參考圖1-6來詳細描述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參見圖1-3,圖1是傳統工藝采用的硬質模芯示意圖,其中該硬質模芯1上涂有隔離劑2。圖2是利用傳統生產工藝生產出的一種橡膠管(波紋管)示意圖,其中該波紋管在生產時包覆有水包布3,并且該波紋管上出現了缺膠露布處4、氣泡5、氣孔6和毛刺7。圖 3是利用傳統生產工藝生產彎管的流程示意圖,其中利用分段硬質模芯a、b、c來生產所述彎管,并且彎管中出現有缺膠露布處4、氣泡5和氣孔6。參見圖4-6,其中圖4中示出了本發明所使用的膠囊8,圖5-6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的生產工藝生產波紋管和彎管的示意圖。其中,膠囊8直接作為本發明的模芯,其為合成橡膠材料——丁基橡膠,其最突出的是氣密性和水密性,它對空氣的透過率僅為天然橡膠的1/7,丁苯橡膠的1/5,而對蒸汽的透過率則為天然橡膠的1/200,丁苯橡膠的1/140。因此,在膠囊表面成型時無需使用隔離劑即可實現產品脫模,且生產出的產品內壁光滑。回到圖4-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橡膠管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I、根據橡膠管尺寸要求,選擇相應規格的膠囊8,在膠囊8表面直接成型所述膠管,成型完畢用銅刷趕出成型所述膠管的過程中卷進的氣泡,其中所述膠囊8由丁基橡膠制成,在所述膠管成型前,膠囊8表面無需涂隔離劑;II、將成型好的膠管及膠囊8放入預先加熱好的模具型腔內;
4
III、將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機,合模,向膠囊內打入氣壓,進行一次硫化;IV、一次硫化完成,卸壓,脫出膠囊8,得到橡膠管。
優選地,還可根據需要對膠管進行二次硫化,獲得成品。優選地,在膠管成型后用銅刷對膠管表面進行敲打,以趕出所述氣泡,并且敲打后在膠管表面留下的細小孔洞使得膠管硫化時產生的氣體均勻的排出,不會因氣體的局部集聚而導致膠管表面及內部產生氣泡。有利地,通過銅刷對表面的敲打,省去了使用水包布3 對外層進行包覆的過程,簡化了加工工藝,而且獲得了更好的產品外觀。優選地,將成型好的膠管和膠囊8在預熱模具中連續硫化。有利地,這使得本發明不再需要冷模加熱硫化,節約了能源,提高了生產效率。優選地,在膠囊8上纏繞內層膠、骨架層和外層膠,以在在膠囊表面直接成型所述膠管,在纏繞的過程中,可能留有氣泡。優選地,所述骨架層可為多層,所述骨架層可由纖維增強層組成。本發明不僅解決了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橡膠膠管生產中產品外表面氣泡、脫皮、毛刺等質量問題,而且解決了由于脫模劑導致的膠管內層膠粘合不牢,產品質量穩定性差的問題,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好,無氣泡、缺膠、毛刺等現象。另外,本發明在膠管成型后無需使用水包布即可獲得優良的產品質量,使成型工藝更加簡潔、方便,降低了工時,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脫離請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形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作出各種變形。
權利要求
1. 一種橡膠管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根據膠管尺寸要求,選擇相應規格的膠囊,在膠囊表面直接成型所述膠管,成型完畢用銅刷趕出成型所述膠管的過程中卷進的氣泡,其中所述膠囊由丁基橡膠制成,在所述膠管成型前,膠囊表面無需涂隔離劑;II、將成型好的膠管及膠囊放入預先加熱好的模具型腔內;III、將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機,合模,向膠囊內打入氣壓,進行一次硫化;IV、一次硫化完成,卸壓,脫出膠囊,得到膠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膠管成型后用銅刷對膠管表面進行敲打,以趕出所述氣泡,并且敲打后在膠管表面留下的細小孔洞使得膠管硫化時產生的氣體均勻的排出,不會因氣體的局部集聚而導致膠管表面及內部產生氣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將成型好的膠管和膠囊在預熱模具中連續硫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膠囊上纏繞內層膠、骨架層和外層膠, 以在在膠囊表面直接成型所述膠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層為多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V、對膠管進行二次硫化。
全文摘要
一種橡膠管生產工藝,包括步驟如下根據膠管尺寸要求,選擇相應規格的膠囊,在膠囊表面直接成型,成型完畢用銅刷趕出纏繞過程中卷進的氣泡;將成型好的膠管及膠囊放入預先加熱好的模具型腔內;將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機,合模,向膠囊內打入氣壓,進行硫化;硫化完成,卸壓,脫出膠囊,得到膠管。本發明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好,無氣泡、缺膠、毛刺等現象。另外本發明在膠管成型后無需使用水包布即可獲得優良的產品質量,使成型工藝更加簡潔、方便,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9C35/02GK102285129SQ201110200319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8日
發明者劉建輝 申請人:福安市東風橡膠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