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料粒子除塵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除塵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包括原料罐和吸塵設備,所述原料罐的出料口與除塵裝置的入料口相連,所述除塵裝置的出料口與攪拌設備相連;所述除塵裝置內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將所述除塵裝置隔離成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當塑料粒子從所述原料罐進入所述除塵裝置后從所述第二區域經過,塑料粒子內的粉塵從第二區域經過過濾網進入第一區域并被吸塵設備吸收。該裝置可對將要進入攪拌設備之前的塑料粒子內的粉塵進行有效的回收,消除室內的污染,保障了生產工人的身體健康,并且還防止了有毒有害氣體進入大氣中污染外界環境。
【專利說明】一種塑料粒子除塵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除塵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塑料粒子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在將塑料粒子加工成產品時,一般需要將原料罐中的塑料粒子引入攪拌設備中,并使用攪拌電機對攪拌設備內的塑料粒子進行攪拌,使的塑料粒子混合更加均勻,從而制造出的產品出現色差的機率大大減小。
[0003]然而,由于塑料粒子里經常含有粉塵,但是現有技術中,在塑料粒子進入攪拌設備之前通常不進行除塵,或者雖然進行了簡單的除塵,但是除塵效果并不好,進入攪拌設備內的塑料粒子通常或多或少的含有粉塵,這些粉塵會擴散到加工車間,導致加工車間的粉塵濃度較大,造成車間內空氣污濁,并且對于擴散到車間內的粉塵也不加回收,任其逸散,當這些粉塵擴散到室外時對外界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的污染了外界的環境,嚴重的情況下將會造成霧霾天氣。通常這些粉塵都是有毒有害的,吸入人體后將會對肺部產生很大的危害,對生產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
[0004]基于以上描述,亟需要一種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攪拌設備內的塑料粒子含有的粉塵擴散到加工車間,導致加工車間的粉塵濃度較大,造成車間內空氣污濁,進而對生產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塑料粒子除塵系統,該裝置可對將要進入攪拌設備之前的塑料粒子內的粉塵進行有效的回收,消除室內的污染,保障了生產工人的身體健康,并且還防止了有毒有害氣體進入大氣中污染外界環境。
[0006]本發明實施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包括原料罐和吸塵裝置,所述原料罐的出料口與除塵裝置的入料口相連,所述除塵裝置的出料口與攪拌設備相連;
[0008]所述除塵裝置內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將所述除塵裝置隔離成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當塑料粒子從所述原料罐進入所述除塵裝置后從所述第二區域經過,塑料粒子內的粉塵從第二區域經過過濾網進入第一區域并被吸塵設備吸收。
[0009]作為優選,所述吸塵設備包括帶有吸料口和出料口的吸料室,所述吸料室內設置有吸塵風機,所述吸料室的出料口與輸送管道相連。
[0010]作為優選,所述吸料室包括風機容納腔和一端與所述風機容納腔相連的進料腔,所述吸料口位于所述進料腔的另一端,所述進料腔的橫截面積從所述風機容納腔端向所述吸料口端逐漸增大。
[0011]作為優選,所述吸塵設備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的第一區域內,所述除塵裝置的側壁上設置有開口,與所述吸料室的出料口相連的輸送管道從所述除塵裝置的開口伸出。
[0012]作為優選,所述除塵裝置的側壁上設置有開口,所述吸塵設備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的開口外側,所述吸塵設備的吸料口將所述除塵裝置的開口密封罩住。
[0013]作為優選,所述過濾網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傾斜部、豎直部、第二傾斜部,所述過濾網上的過濾孔直徑小于塑料粒子的直徑。
[0014]作為優選,所述原料罐包括柱狀部及連接在所述柱狀部下端的錐形部,所述原料罐的出料口位于所述錐形部的下端。
[0015]作為優選,所述原料罐的錐形部內設有由下料電機驅動的下料螺桿。
[0016]作為優選,所述錐形部上靠近所述原料罐的出料口位置設置有觀察窗。
[0017]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0018](I)由于本申請所提供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包括原料罐和吸塵裝置,所述原料罐的出料口與除塵裝置的入料口相連,所述除塵裝置的出料口與攪拌設備相連;所述除塵裝置內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將所述除塵裝置隔離成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當塑料粒子從所述原料罐進入所述除塵裝置后從所述第二區域經過,塑料粒子內的粉塵從第二區域經過過濾網進入第一區域并被吸塵設備吸收。所以該裝置可對將要進入攪拌設備之前的塑料粒子內的粉塵進行有效的回收,消除室內的污染,保障了生產工人的身體健康,并且還防止了有毒有害氣體進入大氣中污染外界環境。
[0019](2)由于本申請提供的吸塵設備包括帶有吸料口和出料口的吸料室,所述吸料室內設置有吸塵風機,所述吸料室的出料口與輸送管道相連,通過吸塵風機可將塑料粒子內的粉塵吸干凈,并通過輸送管道輸送出進行下一步的回收利用。
[0020](3)由于本申請提供的進料腔的橫截面積從所述風機容納腔端向所述吸料口端逐漸增大,所以可保證吸氣口的盡可能的大,吸氣口與塑料粒子的接觸面積也增大,使得單位時間內吸入的塑料粒子盡可能的多,并且除塵更干凈。
[0021](4)由于本申請提供的過濾網包括一次相連的第一傾斜部、豎直部、第二傾斜部,所述過濾網上的過濾孔直徑小于塑料粒子的直徑。該方案增加了過濾網的面積,使得進入吸塵設備內的塑料粒子可以走過更長的路徑才出去,增大了塑料粒子與過濾網的接觸時間,對塑料粒子的除塵效果更好。
[0022](5)由于本申請提供的原料罐的錐形部內設有由下料電機驅動的下料螺桿,所述下料螺桿可以保證原料罐內的塑料粒子順利的流入吸塵設備中,防止塑料粒子堵塞在原料罐內而不流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內容和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4]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吸塵設備的剖視圖。
[0026]圖中:
[0027]1、原料罐;2、除塵裝置;3、攪拌設備;4、輸送管道;5、吸塵設備;
[0028]21、開口 ;22、過濾網;23、第一區域;24、第二區域;
[0029]221、第一傾斜部;222、豎直部;223、第二傾斜部;
[0030]51、風機容納腔;52、進料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使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和達到的技術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2]如圖1所述,為本申請提供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包括原料罐I和吸塵裝置2,所述原料罐I的出料口與除塵裝置2的入料口相連,所述除塵裝置2的出料口與攪拌設備3相連。
[0033]如圖2所示,所述除塵裝置2內設置有過濾網22,所述過濾網22將所述除塵裝置2隔離成第一區域23和第二區域24,當塑料粒子從所述原料罐I進入所述除塵裝置2后從所述第二區域24經過,塑料粒子內的粉塵從第二區域24經過過濾網22進入第一區域23并被吸塵設備5吸收。被去除粉塵的塑料粒子從所述除塵裝置2的出料口進入攪拌設備3。
[0034]由于該裝置設置有吸塵設備5,當塑料粒子進入攪拌設備3之前經過除塵裝置2時,吸塵設備5可對塑料粒子內的粉塵進行有效的回收,消除室內的污染,保障了生產工人的身體健康,并且還防止了有毒有害氣體進入大氣中污染外界環境。
[0035]于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吸塵設備5包括帶有吸料口和出料口的吸料室,所述吸料室內設置有吸塵風機,所述吸料室的出料口與輸送管道4相連。輸送管道4可將吸塵設備5吸入的粉塵排出,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回收利用。
[0036]通過本方案提供的吸塵風機可將塑料粒子內的粉塵吸干凈,并通過輸送管道4輸送出進行下一步的回收利用。
[0037]于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方案,如圖2所示,所述吸料室包括風機容納腔51和一端與所述風機容納腔51相連的進料腔52,所述吸料口位于所述進料腔52的另一端,所述進料腔52的橫截面積從所述風機容納腔51端向所述吸料口端逐漸增大。該方案可保證吸氣口的盡可能的大,吸氣口與塑料粒子的接觸面積也增大,使得單位時間內吸入的塑料粒子盡可能的多,并且除塵更干凈。
[0038]于本實施例中,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如圖2所示,所述吸塵設備5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2的第一區域23內,所述除塵裝置2的側壁上設置有開口 21,與所述吸料室的出料口相連的輸送管道4從所述除塵裝置2的開口 21伸出。
[0039]當然,所述吸塵設備5的設置位置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除塵裝置2的側壁上設置有開口 21,所述吸塵設備5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2的開口 21外側,所述吸塵設備5的吸料口將所述除塵裝置2的開口 21密封罩住。即所述吸塵設備5的吸料口的面積大于所述開口 21的面積,這樣可使得所述吸塵設備5的吸料口與所述開口 21之間為密封連接,防止粉塵從所述開口 21與所述吸塵設備5之間的結合處溢出,防止進一步污染外界的環境。
[0040]于本實施例中,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如圖2所示,所述過濾網22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傾斜部221、豎直部222、第二傾斜部223,所述過濾網22上的過濾孔直徑小于塑料粒子的直徑。
[0041]該方案增加了過濾網的面積,使得進入吸塵設備內的塑料粒子可以走過更長的路徑才出去,增大了塑料粒子與過濾網的接觸時間,對塑料粒子的除塵效果更好。
[0042]于本實施例中,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傾斜部221與所述豎直部222之間具有一定的角度,兩者之間的傾斜角優選為大于45度小于60度,這樣即可以防止塑料粒子的速度過慢,也可以防止塑料粒子的速度過快,保證塑料粒子有一個合適的速度,使得塑料粒子內的粉塵可以全部的溢出并被吸塵設備5吸收。
[0043]同理,所述第二傾斜部223與所述豎直部222之間也具有一定的角度,兩者之間的傾斜角優選為大于45度小于60度,其作用與所述第一傾斜部221與所述豎直部222之間的夾角范圍所起的作用相同。
[0044]于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原料罐I包括柱狀部11及連接在所述柱狀部11下端的錐形部12,所述原料罐I的出料口位于所述錐形部12的下端。
[0045]于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原料罐I的錐形部12內設有由下料電機驅動的下料螺桿。所述下料螺桿可以保證原料罐內的塑料粒子順利的流入吸塵設備中,防止塑料粒子堵塞在原料te內而不流動。
[0046]于本實施例中,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錐形部12上靠近所述原料罐I的出料口位置設置有觀察窗121。通過該觀察窗121工作人員可以方便的觀看所述原料罐I內的塑料粒子剩余量,當塑料粒子的剩余量小于一定值的時候,即刻向所述原料罐I內添加塑料粒子,防止所述原料罐I內的塑料粒子間斷,保證向攪拌設備3內順利進料。
[0047]其中,所述觀察窗121距離所述原料罐I的出料口的垂直距離沒有限制,可以根據需要而設定。
[0048]注意,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明不限于這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罐(I)和吸塵裝置(2),所述原料罐(I)的出料口與除塵裝置⑵的入料口相連,所述除塵裝置⑵的出料口與攪拌設備⑶相連; 所述除塵裝置(2)內設置有過濾網(22),所述過濾網(22)將所述除塵裝置(2)隔離成第一區域(23)和第二區域(24),當塑料粒子從所述原料罐(I)進入所述除塵裝置(2)后從所述第二區域(24)經過,塑料粒子內的粉塵從第二區域(24)經過過濾網(22)進入第一區域(23)并被吸塵設備(5)吸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設備(5)包括帶有吸料口和出料口的吸料室,所述吸料室內設置有吸塵風機,所述吸料室的出料口與輸送管道(4)相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室包括風機容納腔(51)和一端與所述風機容納腔(51)相連的進料腔(52),所述吸料口位于所述進料腔(52)的另一端,所述進料腔(52)的橫截面積從所述風機容納腔(51)端向所述吸料口端逐漸增大。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設備(5)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2)的第一區域(23)內,所述除塵裝置(2)的側壁上設置有開口(21),與所述吸料室的出料口相連的輸送管道(4)從所述除塵裝置(2)的開口(21)伸出。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2)的側壁上設置有開口(21),所述吸塵設備(5)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2)的開口(21)外側,所述吸塵設備(5)的吸料口將所述除塵裝置(2)的開口(21)密封罩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22)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傾斜部(221)、豎直部(222)、第二傾斜部(223),所述過濾網(22)上的過濾孔直徑小于塑料粒子的直徑。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I)包括柱狀部(II)及連接在所述柱狀部(11)下端的錐形部(12),所述原料罐(I)的出料口位于所述錐形部(12)的下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I)的錐形部(12)內設有由下料電機驅動的下料螺桿。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塑料粒子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部(12)上靠近所述原料罐(I)的出料口位置設置有觀察窗(121)。
【文檔編號】B29B13/10GK104368529SQ201410621119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6日
【發明者】李忠 申請人:昆山金盟塑料薄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