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模具排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控排氣裝置及輪胎模具。
背景技術:
在輪胎硫化過程中,為了使模具型腔內的空氣得以釋放出來,從而使橡膠能夠均勻地分布于模具中,現有的輪胎模具均在模具型腔上開設有多個排氣孔,通常是采用鉆孔加工來形成所需的排氣孔。
由于鉆孔工序完成后還需要對孔端的毛刺進行修整,增加了模具制造工序,提高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在硫化過程中,由于胎面區域的排氣是通過圓形氣孔來排出的,這些氣孔通常位于模具內胎頂面,且貫通穿設至模具外表面,在高壓和高熱的情況下,未硫化的生膠會被擠壓至模具胎頂腔外,當空氣從模具里排出后,橡膠被擠進鉆設的排氣孔內形成膠毛,輪胎脫模時,這些膠毛一部分可能會斷在模具排氣孔內,再次進行輪胎硫化時,會妨礙型腔內空氣的排出,進而導致橡膠不能完全充滿整個模具型腔。
為了避免此種情況,需要將輪胎模具從生產線卸下以進行清洗。一般的清洗作業是使用鉆頭將每個氣孔里的橡膠鉆出,非常耗時,影響生產效率;在硫化好的輪胎上,大部分膠毛隨著脫模而立于輪胎上,為去除膠毛,而不得不設專人及相應設備進行修剪,不但影響輪胎的外觀質量,而且浪費了膠料,增加了生產成本。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采用機械式排氣不排膠裝置裝入排氣孔中,其排氣孔處一般設有彈性芯軸,通過該芯軸將排氣孔堵住,由于芯軸頂部一般設為倒圓錐體,因此不可避免會有一點膠進入,并且該機械結構,隨著長時間使用,其芯軸彈性也會改變,并且一旦出現該機械式排氣不排膠裝置故障,將無法立刻發現處理,影響最終的輪胎外觀。
技術實現要素:
對于現有技術中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自控排氣裝置及輪胎模具,解決橡膠制品硫化時,排氣孔原因產生的膠毛問題和排氣孔堵塞問題,進一步提高排氣性能和排氣裝置的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自控排氣裝置,包括套殼和密封柱,所述套殼中間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一端設有探測裝置,所述通孔另一端與所述密封柱配合,所述密封柱另一端設有驅動密封柱封堵所述通孔的驅動裝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驅動裝置固定在套殼上,所述套殼上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驅動裝置信號連接,所述探測裝置與控制器信號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通孔內設有導向孔,與所述密封柱配合的所述導向孔端設為凹錐面;與所述通孔配合的密封柱的頂端設為球體或者是錐體。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套殼一端設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間設有間隙,所述探測裝置固定在支腿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套殼內設有彈性絕緣管,所述彈性絕緣管內設有連接所述探測裝置與控制器的控制線路,所述控制線路與所述彈性絕緣管緊密配合。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套殼靠近密封柱一側的圓周面設有若干排氣眼,所述排氣眼與套殼內的通孔連通。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探測裝置設為接近開關。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驅動裝置設為電磁閥。
一種自控排氣輪胎模具,包括如上述的自控排氣裝置、花紋塊和側板,所述花紋塊和側板內設有排氣通道,所述排氣通道包括排氣孔和排氣腔室,所述排氣腔室內固定連接上述的自控排氣裝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套殼固定在模具的排氣通道內,所述探測裝置距離模具的內表面一段距離。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套殼與模具的排氣通道螺紋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自控排氣裝置安裝在花紋塊和側板內排氣通道的中后段。
該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
1.該裝置通過電控方式,實現了排氣可控性;排氣孔內氣體產生負壓的方式,避免了膠進入排氣孔內,從而不會出現膠毛的現象,排氣裝置免堵塞、免清洗,延長了該裝置的使用壽命。
2.利于密封柱和導向孔的特殊結構,保證了密封效果,加工工藝方便,動作可靠,密封性能好。
3.通過探測裝置,實現了信息的反饋,排氣過程精度大大提高。
4.利用帶有彈性的絕緣管,保證了排氣過程中的密封效果。
5.套殼與排氣通道螺紋連接,可以調整套殼在排氣通道內的位置,保證探測距離以及使氣體負壓達到不排膠的最佳狀態。
6.該裝置不僅適用于輪胎表面硫化,還適用于所有橡膠模具,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自控排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自控排氣輪胎模具的部分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自控排氣輪胎模具的部分斷面結構一處放大示意圖;
圖4為一種自控排氣裝置密封狀態的氣體動作示意圖;
圖5為一種自控排氣裝置排氣狀態的氣體動作示意圖。
圖中:1-套殼、2-彈性絕緣管、3-控制線路、4-排氣腔室、5-控制器、6-驅動裝置、7-排氣眼、8-密封柱、9-通孔、10-導向孔、11-支腿、12-探測裝置、13-排氣孔、14-花紋塊、15-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自控排氣裝置,包括套殼1和密封柱8,所述套殼1中間設有通孔9,所述通孔9能夠與模具上的排氣通道連通,所述通孔9一端設有探測裝置12,所述探測裝置12可以直接固定在套殼1的頂部,但不能阻擋通孔9,通過探測裝置12可以感應模具內表面的排氣通道位置膠料的位置狀態,所述通孔9另一端與所述密封柱8配合,所述密封柱8另一端設有驅動密封柱8封堵所述通孔9的驅動裝置6,所述驅動裝置6固定在套殼1上,驅動裝置6根據探測裝置12反饋的信號驅動密封柱8沿通孔9軸方向封堵通孔9,實現了排氣可控性。
所述套殼1上設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與驅動裝置6信號連接,所述探測裝置12與控制器5信號連接,探測裝置12將膠料的位置實時傳遞給控制器5,控制器5判斷處理信息后控制驅動裝置6帶動密封柱8封堵通孔9。
所述通孔9內設有導向孔10,與所述密封柱8配合的所述導向孔10端設為凹錐面;與所述通孔9配合的密封柱8的頂端設為球體或者是錐體,所述密封柱8與所述導向孔10配合,所述導向孔10的直徑小于所述密封柱8的直徑,這種特殊結構,保證了密封效果,加工工藝方便,封堵過程動作可靠,密封性能好。
或者所述套殼1一端設有若干支腿11,所述支腿11間設有間隙,所述探測裝置12固定在支腿11上,將探測裝置12安放在支腿11上,一方面保證了探測裝置12可以正好處在通孔9的中心位置,另一方面,支腿11間設有間隙,不影響氣體排放。
所述套殼1內設有彈性絕緣管2,所述彈性絕緣管2內設有連接所述探測裝置12與控制器5的控制線路3,所述控制線路3與所述彈性絕緣管2緊密配合,由于探測裝置12與控制器5位置相隔一段距離,因此控制線路3必須通過套殼1,該彈性絕緣管2一方面保護了控制線路3,另一方面,彈性絕緣管2能夠保證其密封性,保證密封柱8封堵的腔室壓力狀態。
所述套殼1靠近密封柱8一側的圓周面設有若干排氣眼7,所述排氣眼7與套殼1內的通孔9連通。
所述驅動裝置6設為電磁閥或者是電磁鐵。
一種自控排氣輪胎模具,包括如上述的自控排氣裝置、花紋塊14和側板15,所述花紋塊14和側板15內設有排氣通道,所述排氣通道包括排氣孔13和排氣腔室4,所述排氣腔室4內固定連接上述的自控排氣裝置。
所述套殼1固定在模具的排氣通道內,最優選擇是,所述套殼1與模具的排氣通道螺紋連接,所述探測裝置12距離模具的內表面一段距離,所述探測裝置12設為接近開關,所述自控排氣裝置安裝在花紋塊14和側板15內排氣通道的中后段。保證探測裝置12與排氣通道之間有一定的空間,這樣密封柱8封堵住通孔9后,膠料與密封柱8之間的空腔受膠料往排氣通道內進入,空腔氣體不斷壓縮能產生一定的負壓,防止膠料進入排氣通道。
具體排氣步驟:
胎配在硫化過程中,膠料緊緊貼在模具的內表面,隨著受熱膠料變形,原本模具內的氣體會通過排氣通道排出,膠料也會慢慢貼近排氣通道口,探測裝置12探測到膠料貼近到排出口時,向控制器5發出信號,控制器5會控制驅動裝置6,驅動密封柱8將套殼1內的通孔9堵住,此時,密封柱8與膠料之間形成一個密閉的空腔,該空腔內空氣受到膠料往排氣通道進入產生的壓力,膠料難以進入排氣通道,實現排氣通道的排氣不排膠過程。
應當理解,這些實施例的用途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意欲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此外,也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做各種改動、修改和/或變型,所有的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