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23360閱讀:782來源:國知局
一種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計算器生產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計算器的殼體和按鍵都是采用注塑模注塑成型,注塑模由動模和定模兩部分組成,動模安裝在注塑成型機的固定模板上,注射成型時動模與定模閉合構成澆注系統和型腔,開模時動模和定模分離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例如申請號為201420101641.1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注塑模具,碳纖維復合材料外殼的成型,包括定模、動模、流道系統,流道系統形成流道,流道具有多個與注塑模具的成型腔相連通的澆口;定模包括由頂針、頂出底板與固定板組成的頂出機構,頂針一端具有頂出面,頂針的另一端穿設固定板后固定連接在頂出底板上,固定板頂出底板固定連接,流道系統與頂出激斗處于外殼的同一側。

申請號為201420522079.X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注塑模,包括動模板、定模板、定模安裝板、推板、導柱、拉料桿、澆灌口,定模板與定模安裝板貼合,澆灌口位于定模安裝板上,定模板設置有型腔,型腔一端設有通孔,通孔與澆灌口相通,推板與定模板相連,推板中間設有通孔,拉料桿嵌設在通孔內,拉料桿嵌入型腔一端為型芯,導柱貫穿動模板與定模板且導柱固定在動模上,澆灌口位置設有切料裝置;切料裝置包括切桿和推動結構,定模安裝板設有供切桿滑動的滑槽,滑槽與澆灌口垂直設置,切桿嵌設在滑槽內,切桿一頭設有切刀,切桿另一頭設有推動結構,切桿靠近定模板的一側設有限位結構。

注塑模具主要由動模和定模組成,動模和定模上均設有冷卻系統,在注塑過程中,塑膠粒加熱融化后注入模具中,凝結后,開模頂出成型,在連續生產過程中需用對模具進行冷卻,以縮短塑膠凝結時間,提高產品尺寸精度、成型質量和表面質量。冷卻速率快慢,影響到內部的分子分配向性與結晶性,均勻的冷卻,能產生均勻的收縮。但是由于幾何上的非對稱,產品內外容易形成不同的熱集中區,產品內部是最慢才冷卻的,也因此造成了收縮不均勻,收縮率較大,成品彎曲等。因此,必須對模具進行均勻及有效的冷卻,保證模具溫度的均衡性。塑膠制品的尺寸及成型,常常決定注塑制品質量,所以冷卻方式尤其重要。

目前注塑行業中常用的模具冷卻方式主要有水冷卻和油冷卻,一般注塑行業中通常都取用水冷卻,就是在模具型腔內或周圍設置水路,利用水冷卻循環將熱量帶走,提高冷卻時間,控制模具溫度,縮短成型周期。

然而現有的注塑模的定模和動模都是分開進行冷卻,這種冷卻方式存在著冷卻不均勻的問題,從而使得產品存在質量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注塑模具存在著冷卻不均勻的問題;而提供一種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安裝板和定模,所述定模安裝在定模安裝板的上方,所述定模安裝板的四周設置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上端套設有動模安裝板,所述動模安裝板的下方安裝有動模,所述動模與定模之間形成澆注型腔,所述動模上設置有與澆筑型腔連通的澆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包括動模腔,所述定模包括定模腔,所述動模腔和定模腔一起形成用于澆注計算器外殼的澆注型腔;所述動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一冷卻腔,所述定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二冷卻腔,所述第二冷卻腔與外部的進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與外部的排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的外圍設置有安裝腔,靠近第一冷卻腔側的安裝腔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彈性密封圈,遠離第一冷卻腔側的安裝腔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彈性密封圈;所述第二冷卻腔的內壁上和外壁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彈性密封圈和第二彈性密封圈相互卡合的第一密封層和第二密封層。

所述第一彈性密封圈從遠離第一冷卻腔端至靠近第一冷卻腔端的方向傾斜向上設置在安裝腔內。

所述第二彈性密封圈從遠離第一冷卻腔端至靠近第一冷卻腔端的方向傾斜向上設置在安裝腔內。

所述安裝腔的頂部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第二冷卻腔的上端部與環形凹槽相互適配。

與進水管連通的進水口設置在第二冷卻腔的底部,與排水管連通的出水口設置在第一冷卻腔的上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第一冷卻腔和第二冷卻腔實現對計算器外殼的澆注型腔的外圍進行冷卻,提高了冷卻的均勻性,從而提高澆注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A處的局部放大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動模安裝板,2、動模,3、定模安裝板,4、定模,5、導柱,6、澆注型腔,7、澆注通道,8、第一冷卻腔,9、第二冷卻腔,10、安裝腔,11、第一彈性密封圈,12、第二彈性密封圈,13、環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所用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安裝板3和定模4,所述定模4安裝在定模安裝板3的上方,所述定模安裝板3的四周設置有導向柱5,所述導向柱5的上端套設有動模安裝板1,所述動模安裝板1的下方安裝有動模2,所述動模2與定模4之間形成澆注型腔6,所述動模2上設置有與澆筑型腔6連通的澆注通道7,所述動模2包括動模腔,所述定模4包括定模腔,所述動模腔和定模腔一起形成用于澆注計算器外殼的澆注型腔6;所述動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一冷卻腔8,所述定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二冷卻腔9,所述第二冷卻腔9與外部的進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8與外部的排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8的外圍設置有安裝腔10,靠近第一冷卻腔8側的安裝腔10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彈性密封圈11,遠離第一冷卻腔8側的安裝腔10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彈性密封圈12;所述第二冷卻腔9的內壁上和外壁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彈性密封圈11和第二彈性密封圈12相互卡合的第一密封層和第二密封層。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第一冷卻腔8和第二冷卻腔9將動模和定模連通在一起,從而在動模與定模之間形成一個大循環,使得澆注型腔各個位置冷卻均勻,提高澆注成型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彈性密封圈11從遠離第一冷卻腔8端至靠近第一冷卻腔8端的方向傾斜向上設置在安裝腔10內。

所述第二彈性密封圈12從遠離第一冷卻腔8端至靠近第一冷卻腔8端的方向傾斜向上設置在安裝腔10內,本實用新型通過傾斜的設置多個第一彈性密封圈和第二彈性密封圈,能夠保證第一冷卻腔和第二冷卻腔在連通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滲水的情況。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方式,第一冷卻腔8的外側和內側均設置有安裝腔10。并且第二冷卻腔9的上端設置有與安裝腔相互適配的插入端,第一密封層和第二密封層設置在插入端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方式,安裝腔10的頂部設置有環形凹槽13,所述第二冷卻腔9的上端部與環形凹槽13相互適配,通過設置環形凹槽13再次進行密封,提高密封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與進水管連通的進水口設置在第二冷卻腔的底部,與排水管連通的出水口設置在第一冷卻腔的上端,提高冷卻水的效率。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安裝板和定模,所述定模安裝在定模安裝板的上方,所述定模安裝板的四周設置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上端套設有動模安裝板,所述動模安裝板的下方安裝有動模,所述動模與定模之間形成澆注型腔,所述動模上設置有與澆筑型腔連通的澆注通道,所述動模包括動模腔,所述定模包括定模腔,所述動模腔和定模腔一起形成用于澆注計算器外殼的澆注型腔;所述動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一冷卻腔,所述定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二冷卻腔,所述第二冷卻腔與外部的進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與外部的排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的外圍設置有安裝腔,靠近第一冷卻腔側的安裝腔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彈性密封圈,遠離第一冷卻腔側的安裝腔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彈性密封圈;所述第二冷卻腔的內壁上和外壁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彈性密封圈和第二彈性密封圈相互卡合的第一密封層和第二密封層。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安裝板和定模,所述定模安裝在定模安裝板的上方,所述定模安裝板的四周設置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上端套設有動模安裝板,所述動模安裝板的下方安裝有動模,所述動模與定模之間形成澆注型腔,所述動模上設置有與澆筑型腔連通的澆注通道,所述動模包括動模腔,所述定模包括定模腔,所述動模腔和定模腔一起形成用于澆注計算器外殼的澆注型腔;所述動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一冷卻腔,所述定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二冷卻腔,所述第二冷卻腔與外部的進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與外部的排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的外圍設置有安裝腔,靠近第一冷卻腔側的安裝腔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彈性密封圈,遠離第一冷卻腔側的安裝腔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彈性密封圈;所述第二冷卻腔的內壁上和外壁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彈性密封圈和第二彈性密封圈相互卡合的第一密封層和第二密封層;所述第一彈性密封圈從遠離第一冷卻腔端至靠近第一冷卻腔端的方向傾斜向上設置在安裝腔內。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的計算器外殼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安裝板和定模,所述定模安裝在定模安裝板的上方,所述定模安裝板的四周設置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上端套設有動模安裝板,所述動模安裝板的下方安裝有動模,所述動模與定模之間形成澆注型腔,所述動模上設置有與澆筑型腔連通的澆注通道,所述動模包括動模腔,所述定模包括定模腔,所述動模腔和定模腔一起形成用于澆注計算器外殼的澆注型腔;所述動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一冷卻腔,所述定模腔的外圍設置有第二冷卻腔,所述第二冷卻腔與外部的進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與外部的排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冷卻腔的外圍設置有安裝腔,靠近第一冷卻腔側的安裝腔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彈性密封圈,遠離第一冷卻腔側的安裝腔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彈性密封圈;所述第二冷卻腔的內壁上和外壁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彈性密封圈和第二彈性密封圈相互卡合的第一密封層和第二密封層;所述第一彈性密封圈從遠離第一冷卻腔端至靠近第一冷卻腔端的方向傾斜向上設置在安裝腔內;所述第二彈性密封圈從遠離第一冷卻腔端至靠近第一冷卻腔端的方向傾斜向上設置在安裝腔內。

實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之上,所述安裝腔的頂部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第二冷卻腔的上端部與環形凹槽相互適配。

實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之上,與進水管連通的進水口設置在第二冷卻腔的底部,與排水管連通的出水口設置在第一冷卻腔的上端。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