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裝置,具體是一種二板式注塑機的固定裝置,屬于注塑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二板式注塑機是一種精度要求和安裝要求較高的裝備機械,穩定的裝配和工作條件能夠保證塑料制品的質量和機器的使用壽命。
目前,在裝配和客戶使用的現場,二板式注塑機通常放置于穩定性能一般的調整墊鐵上,而很少增加緊固裝置把機器和地面連接起來。這種放置方式存在以下缺點:1注塑機在工作的時候需要完成合模、高壓鎖模、開模等動作,二板式注塑機的合模力很大,相應地,機器所受到的撞擊力也很大。當撞擊力大到一定的程度,會出現機器在墊鐵上滑移的情況。滑移會導致機器的動作出現偏差,最終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長期如此還會影響機器的使用壽命;2對于二板式注塑機,產品重復精度、干周期等是衡量一臺機器的重要性能參數,在需要檢測這些參數的時候,現有的固定方式無法達到檢測所需要的條件,檢測結果相應地會與實際有偏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易于安裝和拆卸,并且性能穩定耐用的二板式注塑機的固定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二板式注塑機的固定裝置,包括注塑機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機主體通過連接座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滑動連接于導軌上;所述導軌固定連接于固定柱上。所述的導軌設置有至少兩條。
所述連接座為T形,且通過緊固件分別與注塑機主體和滑塊固定連接。
所述的導軌兩側設置有滑動凹槽;滑塊兩側設置有與滑動凹槽配合的凸緣。所述的滑塊為折彎形,所述的導軌與滑塊之間留有間隙,該間隙內設置壓板,且可通過螺釘及螺母調節。
所述的固定柱通過水泥或強力膠固定連接于地面;所述導軌上設置有螺孔B,并通過緊固件與固定柱連接。
所述的連接座和滑塊分別設置有二個,且并排設置。
所述的滑塊上設有螺孔A,并通過緊固件限位。
本實用新型中,表面粗糙的固定柱通過水泥或強力膠固定在地上,并排的滑塊可在導軌上滑動,滑塊起到連接主機和導軌的作用。在機器的合模方向和豎直方向上,滑塊與導軌之間都有一定的間隙,此間隙通過調節螺釘和壓板進行補償,以限制連接座的活動。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固定作用力強,效果好:并排的導軌是相互配合的,與固定柱的連接螺釘數量也是足夠的,而且固定柱通過水泥或強力膠與地面進行連接,這些條件都是本裝置擁有優良穩定性的基礎。
2、通用性強:二板式注塑機的規格較多,機架的尺寸各不相同。本裝置中導軌的數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或減少,另外,滑塊可以在導軌上滑動,只要在設計的過程中預留統一的配合螺孔,即可使用本裝置進行機器的固定。
3、施工量少,對廠房的影響小:由于固定裝置和地面僅僅是固定柱和地面通過水泥或強力膠進行連接,施工內容主要是在地面上打孔,灌水泥或強力膠。因此,只需要確定好機器在廠房中的擺放位置,即可進行定位、施工。可見,本固定裝置可用于廠房已經建設好的情況。
4、維護成本低:本固定裝置主要作用是限制二板式注塑機在合模方向上的移動,該方向上的間隙主要通過壓板、螺母和螺釘組合進行補償。滑塊在導軌上移動的過程中,磨損主要產生于壓板和導軌相互接觸的表面,達到一定的使用次數后,本固定裝置會因為壓板和導軌、壓板和連接座之間的間隙過大而無法保證足夠的接觸面積,固定作用會下降。遇到這種情況,只需更換壓板即可補償由于表面磨損而產生的間隙,既簡便又經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為I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注塑機主體,2為連接座,3為滑塊,3.1為螺孔A,4為導軌,4.1為螺孔B,5為固定柱,6為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4,一種二板式注塑機的固定裝置,包括注塑機主體1,注塑機主體1通過連接座2連接有滑塊3;滑塊3滑動連接于導軌4上;導軌4固定連接于固定柱5上,所述的導軌4設置有至少兩條。
所述的連接座2為T形,且通過緊固件6分別與注塑機主體1和滑塊3固定連接。導軌4兩側設置有滑動凹槽;滑塊3兩側設置有與滑動凹槽配合的凸緣。滑塊3為折彎形,一端與連接座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導軌滑動連接,導軌4與滑塊3之間留有間隙,該間隙內可設置壓板7,且可通過螺釘及螺母調節。
所述的固定柱5通過水泥或強力膠固定連接于地面;導軌4上設置有螺孔B 4.1,并通過緊固件6與固定柱連接。連接座2和滑塊3分別設置有二個,且并排設置。所述的滑塊3上設有螺孔A 3.1,并通過緊固件6限位。所述的緊固件為螺釘或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固定柱5通過水泥或強力膠等固定連接于地面,導軌4通過螺釘連接于固定柱5上,導軌4的數量視實際需要而定,在導軌4和滑塊3之間留有空隙,滑塊3可滑動于導軌4上,以保證能適應各種尺寸,空隙內可設置螺釘、壓板7等,以限制滑塊3的晃動;滑塊3通過螺釘與連接座2緊固,使注塑機穩定的和地面固定。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