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滑臺立式注塑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338821閱讀:317來源:國知局
一種滑臺立式注塑機構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滑臺立式注塑機構。



背景技術:

注塑加工是材料成型的一種比較傳統的技術,目前的注塑機構基本上是一套上模對應一套下模,因此在注塑加工完成后是需要將下模中的零件取出后方可完成下一個零件的加工,因此造成注塑加工效率低下,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滑臺立式注塑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滑臺立式注塑機構,來解決目前的注塑加工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滑臺立式注塑機構,包括底座和貫穿所述底座上端的導向機構以及設于所述底座內部驅動導向機構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底座上設有滑臺以及驅動滑臺滑動的動力機構,所述導向機構上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有注塑機構,所述滑臺上端相對設有兩套下模,所述注塑機構底端設有上模,所述底座兩側還設有機械手。

進一步,所述注塑機構包括缸體、噴嘴、螺桿、電機和入料容腔;所述缸體設于所述安裝板上;所述缸體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噴嘴設于所述缸體底端,且貫穿所述安裝板,所述螺桿貫穿所述缸體上端,且與所述內螺紋嚙合;所述電機驅動所述螺桿旋轉;所述入料容腔設于所述缸體一側。

進一步,所述螺桿內還設有加熱管;所述螺桿一側還設有穿線孔。

進一步,所述導向機構為相對設置且貫穿所述機座上端的四根導柱,以及設于四根所述導柱底端的連接板;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驅動機構為液壓驅動機構、氣缸驅動機構或者伺服驅動機構。

進一步,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氣缸和設于所述氣缸活塞桿上的固定板以及套于氣缸活塞桿上的緩沖彈簧;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導向機構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和設于所述連接板內部的螺母以及貫穿所述螺母的絲桿;所述伺服電機驅動所述絲桿旋轉。

進一步,所述機械手包括設于所述底座側面的支架和設于所述支架內部的升降氣缸以及設于所述升降氣缸上端的伸縮氣缸,所述伸縮氣缸的活塞桿端部設于真空嘴,所述真空吸嘴與一真空泵管道連接。

進一步,所述動力機構為氣缸機構和伺服動力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滑臺立式注塑機構,通過驅動機構拉動導向機構往下運動,使得上模與兩個中的一個下模配合,通注注塑機構完成注塑加工,待一個零件注塑成形后,由驅動機構推動導向機構和上模往上運動,使得上模與下模分離,再通過動力機構推動滑臺運動,從而使得另一個下模處于上模的底端,從而可繼續完成零件注塑加工,同時對應的機械手將已經注塑成形的零件取出,因此在一個生產節拍中完成兩個零件注塑成形,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滑臺立式注塑機構的剖視圖;

圖2是滑臺立式注塑機構的剖視圖

圖3是滑臺立式注塑機構所述注塑機構的剖視圖;

圖4是滑臺立式注塑機構所述機械手的主視圖。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

如圖1-4所示,一種滑臺立式注塑機構,包括底座1和貫穿所述底座1上端的導向機構2以及設于所述底座1內部驅動導向機構2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3,所述底座1上設有滑臺4以及驅動滑臺4滑動的動力機構5,所述導向機構2上設有安裝板6,所述安裝板6上設有注塑機構7,所述滑臺4上端相對設有兩套下模8,所述注塑機構3底端設有上模9,所述底座1兩側還設有機械手10。因此,該滑臺立式注塑機構,通過驅動機構3拉動導向機構3往下運動,使得上模9與兩個中的一個下模8配合,通注注塑機構7完成注塑加工,待一個零件注塑成形后,由驅動機構3推動導向機構2和上模9往上運動,使得上模9與下模8分離,再通過動力機構5推動滑臺4運動,從而使得另一個下模8處于上模9的底端,從而可繼續完成零件注塑加工,同時對應的機械手10將已經注塑成形的零件取出,因此在一個生產節拍中完成兩個零件注塑成形,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進一步,所述注塑機構7包括缸體71、噴嘴72、螺桿73、電機74和入料容腔75;所述缸體71設于所述安裝板6上;所述缸體71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噴嘴72設于所述缸體71底端,且貫穿所述安裝板6,所述螺桿73貫穿所述缸體71上端,且與所述內螺紋嚙合;所述電機74驅動所述螺桿73旋轉;所述入料容腔75設于所述缸體71一側。因此,可將注塑的原料加入到入料容腔75內,使得原材料內部進入到缸體71內,通過電機74帶動螺桿73旋轉,并與內螺紋嚙合,從而可將原材料不斷向噴嘴72端擠壓,并由噴嘴72將原料噴入到上模9與下模8中組成的型腔中,從而完成注塑加工。

進一步,所述螺桿73內還設有加熱管730;所述螺桿一側還設有穿線孔。因此,在原料進入到缸體71中時,還可通過加熱管730對原料繼續加熱,從而增加原料的流動性,可有效防止原料固化,其中穿線孔是使得加熱管730的導線能穿出;由于螺桿73是不斷正轉和反轉,因此加熱管730的導線可繞在螺桿73上 也可實現給加熱管73輸送電流。

進一步,所述導向機構2為相對設置且貫穿所述機座1上端的四根導柱21,以及設于四根所述導柱21底端的連接板22;所述驅動機構3與所述連接板22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驅動機構3為液壓驅動機構、氣缸驅動機構或者伺服驅動機構。

如圖1所示,所述驅動機構3為氣缸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3包括氣缸31和設于所述氣缸31活塞桿上的固定板32以及套于氣缸31活塞桿上的緩沖彈簧33;所述固定板32與所述導向機構2固定連接。因此,通過氣缸31拉動導向機構2上下運動。

如圖2所示,所述驅動機構3包括伺服電機310和設于所述連接板22內部的螺母311以及貫穿所述螺母311的絲桿312;所述伺服電機310驅動所述絲桿312旋轉。因此,通過伺服電機310帶動絲桿312旋轉,通過絲桿312與螺母311配合,從而帶動導向機構2上下運動。

進一步,所述機械手10包括設于所述底座1側面的支架101和設于所述支架101內部的升降氣缸102以及設于所述升降氣缸102上端的伸縮氣缸103,所述伸縮氣缸103的活塞桿端部設于真空嘴104,所述真空吸嘴104與一真空泵管道連接。因此可通過升降氣缸102達到伸縮氣缸103上下運動,有伸縮氣缸103帶動真空吸嘴104運動,由真空泵使得真空吸嘴104產生負壓,從而實現將下模8中的零件取出。

進一步,所述動力機構5為氣缸機構和伺服動力機構。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