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全熱交換器用片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532547閱讀:4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全熱交換器用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全熱交換器中使用的片(sheet)。
背景技術
:近年來出現了在室內眼睛或喉嚨產生疼痛,或覺得頭暈惡心的病屋(sickhouse)綜合癥的問題。這被指出可能是由于建筑材料或家具、日用品等揮發出的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引起的。作為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之一,可以例舉出建筑物的氣密性變高,或空調的普及使得生活方式變化而難以換氣,造成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容易留在室內。為應對這種狀況,基于近年來改正的建筑基準法,使得在建筑物內設置換氣設備變成一種義務。另外,對于家庭用空調也附加換氣功能,促進建筑物的換氣。但是,當促進建筑物的換氣時,即使進行空氣調節,也難以維持熱,能源的消耗變得過大。因此,即使進行換氣,熱或冷熱也難以釋放到外部,從而抑制能源消耗的全熱交換器受到注目。作為該全熱交換器,有通過具有吸濕性的轉子的旋轉從排氣向吸氣進行熱回收的旋轉型全熱交換器,還有圖3那樣的靜止型全熱交換器。該靜止型全熱交換器中的配置成波板狀且具有氣體屏蔽性的全熱交換器用元件3將通過換氣被交換的外部的新鮮供給空氣1和室內的污濁空氣2分開,同時,該靜止型全熱交換器在使顯熱移動的同時,通過使濕氣透過而將水具有的顯熱從排出空氣2透過向供給空氣1,由此抑制向外部釋放出熱或冷熱。在靜止型全熱交換器的全熱交換器用元件3中使用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可以使顯熱移動,并且通過使濕氣透過還可以使潛熱移動,熱交換效率變高。作為這樣的片,例如可以舉出使用日本紙或紙漿制難燃紙、玻璃纖維混抄紙、含無機粉末混抄紙等的全熱交換器用片。但是,如果是通常的紙,則也通過空氣,因此例如專利文獻l的實施例記載的、以聚乙烯或聚四氟3乙烯等為原材料的多孔質片的一面上形成能夠使水蒸氣透過的非水溶性的親水性高分子薄膜的復合透濕膜那樣,用作具有透濕性的片。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2639303號公報但是,如專利文獻1那樣,當進行在聚乙烯等構成的片上形成透濕膜的涂布時,由于該膜本身具有的熱傳導阻力,顯熱的熱傳導率下降,并且即使是透濕膜,透濕性也不那么高,因此濕氣的透過不充分,潛熱的熱傳導率的提高也不充分。另外,如專利文獻l的0008段記載的那樣,當在無紡布等上直接涂布非水溶性親水性高分子時,膜厚變厚,另一方面,如果變薄,則容易出現針孔(pinhole)。
發明內容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作為在全熱交換器中使用的片,提供一種與現有的透濕膜構成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相比,顯熱以及潛熱的傳導率高的片。本發明通過使用如下這樣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作為全熱交換器用片來解決上述課題,所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在含有30重量%以上且100重量%以下的親水性纖維的、紙、無紡布或織布構成的多孔質片上,通過涂布或含浸來涂敷含有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由此在所述多孔質片的表面、內部或這兩者使所述親水性高分子水不溶化。艮P,含有30重量%以上的親水性纖維的多孔質片,由于與親水性高分子的親和性高,所以通過使涂敷了的親水性高分子水不溶化,在基材表面制作薄的膜,難以產生針孔,或者在將多孔質片浸漬在親水性高分子水溶液之中后,通過在片內部使親水性高分子凝固,由此不會產生膜就能夠掩埋基材內部的孔。如此,通過組合親水性纖維和親水性高分子,即使形成厚的膜,也可以堵塞多孔質片的孔。通過使濕氣通過該薄的親水性高分子的隔壁,確保充分的潛熱的透過,并且由于該隔壁薄,所以也難以妨礙基于顯熱的熱的直接移動,可得到具有作為全熱交換器片使用的優越的熱交換能力的片。發明效果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由于纖維和高分子都是親水性的,所以進入到內部,因此即使不使用粘接劑等,也難以引起層間剝離,全熱交換效率因剝離而受到損害的可能性少。另外,堵塞多孔質片的孔的親水性高分子量少即可,基本的物性以多孔質片的物性為準,因此,耐水性或機械強度等物性可以根據使用的原來的多孔質片的選擇而自由調整。進而,通過使用該片作為全熱交換器用片,可以確保高的熱傳導率,可以提高全熱交換器的熱利用效率。尤其,如果使用從粘膠再生的纖維素作為親水性高分子,則得到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顯示出極高的透濕性,因此,通過使用該片作為全熱交換器用片,可得到極高的濕度交換效率以及全熱交換效率。圖1是表示使用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的全熱交換器的作用例的概略圖2是表示使用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的全熱交換器的使用例的概略圖3是表示現有的靜止型全熱交換器的例子的概略圖;圖4是在實施例1的多孔質片上涂布粘膠(viscose)之前的表面照片;圖5是在實施例1的多孔質片上涂布粘膠(viscose)之后的表面照片;圖6是實施例1的粘膠加工前的多孔質片的剖面的視野的放大照片;圖7是實施例1的粘膠加工后的高分子加工片的剖視野的放大照片;圖8是實施例1的粘膠加工后的剖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圖9是在比較例1的多孔質片上涂布粘膠之前的表面照片;圖IO是在比較例1的多孔質片上涂布粘膠之后的表面照片;圖11是在比較例1的多孔質片上涂布粘膠之后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圖中l一供給空氣2—排出空氣3—全熱交換器用元件ll一全熱交換器用片12—供給氣體13—排出氣體14一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5—顯熱16—濕氣21—供給風扇22—排出風扇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于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是在多孔質片上通過涂布或含浸親水性高分子水溶液而涂敷了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構成的全熱交換器用片。該所謂的全熱交換器用片是指在全熱交換器中用于熱交換的片。上述的所謂多孔質片是指由紙漿或合成纖維構成的、紙或無紡布、織布等具有細孔的片。其中,由于使用紙或無紡布時加工容易,所以在成本上有利,因此更優選。另外,該多孔質片需要具有30重量%以上的玻璃纖維等親水性纖維,更優選具有50重量%以上的玻璃纖維等親水性纖維,該親水性纖維由如下材料制成由纖維素構成的紙槳、人造纖維、棉、麻等或羊毛等、作為纖維素誘導體的纖維素醋酸纖維等、或聚乙烯醇(以下簡單記做"PVA")構成的維尼綸或聚乙烯醇系纖維、無機材料。如果親水性纖維不足30重量%,則和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親和性不充分,涂敷的親水性高分子可能剝離,或含有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一樣不擴散,親水性高分子成塊分布在片上。而且,從潤濕性的方面看,親水性纖維是越多越好,如果是100重量%則最好。作為親水性纖維以外的成分,例如,為了改變外觀或質感,或者要提高強度,還可以含有聚乙烯纖維或聚丙烯纖維等纖維。但是,需要保證不含浸堵塞多孔質片的孔的樹脂等。進而,在紙或濕式無紡布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形成在水中分散了纖維的層,并使該兩層以上在濕潤時形成一體的抄合,根據提高強度等目的還可以使各層的組成變化。但是,涂敷上述親水性高分子水溶液的面的表層需要具有30重量%以上的親水性纖維。例如,將混合了親水性纖維和非親水性纖維的雙層的抄合紙用作多孔質片時,當改變各層的親水性纖維的含量并在親水性纖維多的層上涂敷上述親水性高分子時,親水性高分子在親水性纖維多的層上較多分布,存在能以少量的涂敷量堵塞多孔質片的孔的情況,因此優選。作為這樣的多孔質的具體例子,例如可以舉出聚乙烯纖維和人造纖維的混抄無紡布、木材紙漿纖維和馬尼拉麻的混抄紙、牛皮紙等。在此,上述親水性纖維分別是人造纖維、木材紙漿纖維以及馬尼拉麻、木材紙漿纖維。其中,例如在使用單面發亮(片艷)牛皮紙那樣的、對一面進行過軋光處理的多孔質片時,由于以少量的親水性高分子就能堵塞多孔質片的孔,因此,更優選。另外,如木材紙漿和馬尼拉麻的混抄紙那樣,上述親水性纖維還可以是多種纖維構成的,不是上述親水性纖維的纖維還可以由多種纖維構成。在該多孔質片上涂敷含有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作為含有該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除了粘膠、纖維素銅氨溶液等纖維素水溶液以外,作為上述親水性高分子還可以舉出聚乙烯醇或使殼糖酸(々卜廿溶解在醋酸水溶液中的液體等。作為在此使用的水溶液的優選濃度,優選1.0重量%以上,更優選2.0重量%以上。如果不足1.0重量%,則由于涂敷的量少,存在沒有完全堵塞上述多孔質片的孔的顧慮。另一方面,優選在30重量%以下,更優選在10重量%以下。因為如果超過30重量%,則水溶液的粘度變高,處理變難,而且上述親水性高分子超出必要地附著,有時形成層而容易剝離。作為將上述水溶液涂敷在上述多孔質片上的方法,可舉出涂布或含浸等方法,具體地說,可舉出使上述多孔質片浸漬在上述水溶液中的方法,或通過使上述多孔質片接觸在由上述水溶液浸濕的輥上,由此在進一步接觸后,通過從兩面由輥施加壓力來進行擠壓(絞3)而使上述多孔質片整體浸濕在水溶液中的方法等。此時,由于上述多孔質片的大部分是親水性纖維,所以上述水溶液不會彈飛((it;^n),而可以均勻地浸濕并覆蓋表面。如此涂敷的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在片上的涂敷量優選是0.5g/m2以200780013840.X上,更優選是1.0g/n^以上。在不足0.5g/n^時,由于上述親水性高分子不足,所以不能完全堵塞上述多孔質片的孔,存在孔殘留的顧慮。另一方面,優選在30g/r^以下,更優選在10g/r^以下。在超過30g/n^時,涂敷量過多,表面的膜厚變得過厚,妨礙潛熱的移動,存在熱交換率下降的顧慮。在此,所謂涂敷量是指在將上述親水性高分子水溶液涂敷在多孔質片上之后,產生水不溶化,附著成片狀的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每單位面積的量。從如此涂敷的上述水溶液,若是粘膠則用酸等進行反應,再生纖維素,或若是PVA則添加架橋劑并加熱進行反應,由此,使上述親水性高分子水不溶化,通過生成將上述多孔質片的涂敷了的表面整體覆蓋的膜,得到堵塞了上述多孔質片的孔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另外,作為其他方法,還有使上述粘膠或PVA浸入上述多孔質片的內部的孔中,在上述多孔質片的表面或內部使這些親水性高分子水不溶化,得到堵塞了上述多孔質片的孔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的方法。另外,在上述涂敷僅僅是涂布的情況下,膜容易覆蓋涂布了的表面,在上述涂敷是浸漬的情況下,在孔的內部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硬結而容易堵塞孔。在此,在生成膜的情況下,由于是親水性高分子,所以在與親水性纖維是30重量%以上的多孔質片之間親和性高,可以將剝離的可能性抑制得較低,尤其不需要粘接劑等就可以用膜覆蓋。另外,在使用粘膠作為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情況下,對涂敷了粘膠的上述多孔質片用硫酸水溶液進行進一步的處理,通過從粘膠再生纖維素,可以得到由再生纖維素閉塞了上述多孔質片的孔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作為該處理的方法,例如可以舉出將含浸了粘膠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連續地浸漬在硫酸水溶液中的方法。此時,為了在纖維素再生后除去反應副生成物,還可以進行基于硫化鈉水溶液的脫硫處理或基于次亞氯酸鈉水溶液的漂白處理。另外,在使用PVA作為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情況下,將具有高反應性的羰基等官能團的PVA和架橋劑進行混合得到水溶液,將該水溶液涂敷在上述多孔質片上,對其加熱并使其干燥,由此使PVA和架橋劑反應,進行水不溶化,由此可以得到閉塞了多孔質片的孔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8片。這樣得到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原本多孔質片具有的孔被膜或孔閉塞而堵塞。由此,可以遮蔽氣體的流通,在全熱交換器中可以用作阻隔件,使得溫度不同的氣體不會混合。另外因為堵塞該孔的是浸透了的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薄膜或堵塞物,因此,其可以容易地傳遞顯熱,另外,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由于有親水性,所以濕氣容易通過,所以由濕氣搬運的潛熱也容易透過。艮P,可以充分且高效地傳遞潛熱和顯熱,并且可以防止空氣的混合,因此該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可適合用作全熱交換器用片。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優選是實施了難燃處理的片。尤其在將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用于建筑物具備的全熱交換器時,在JISA1322的"建筑用薄物材料的難燃性試驗方法"中優選具有合格于三級防火的難燃性。而且,更優選具有合格于二級防火或一級防火的難燃性。所謂該難燃處理例如可以舉出在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上涂敷難燃劑的方法,具體地說,可以舉出在涂敷了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的表面涂布或噴霧難燃劑的方法、或將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浸漬在難燃劑的溶液中的方法、或使用預先混合了難燃劑的親水性高分子液對片進行加工的方法。另外,在使用粘膠作為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情況下,在硫酸水溶液處理之后,例如還可以通過干燥前的工序進行難燃處理。作為可以在本發明中使用的難燃劑,有無機系難燃劑、無機磷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氯系化合物、溴系化合物等,例如硼砂和硼酸的混合物、氫氧化鋁、三氧化銻、磷酸銻、聚磷酸銻、氨基磺酸銻、氨基磺酸胍、磷酸酰胺、氯化聚烯烴、溴化銨、非醚型聚溴基(非工一亍A型求y7、、口乇)環狀化合物等水溶液或者可以在水中分散的難燃劑,選擇使用不損害水不溶化了的上述親水性高分子的透濕性的難燃劑的種類、附著量。作為上述難燃劑的含量,優選是全熱交換器用片的2重量%以上,更優選是5重量%以上。因為如果不足2重量%,則存在難燃劑不夠的顧慮。另一方面,優選在70重量%以下,更優選在50重量%以下。如果難燃劑大于70重量%,則可能對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的透濕性帶來影響。另外,作為涂敷含有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之前的多孔質片,還可以使用在制造時大量配合氫氧化鋁,預先附于難燃性的多孔質片。另外,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優選是經過了耐水處理后的片。作為該耐水處理的手段,可以在涂敷含有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之前的多孔質片的制造時添加防滲劑(廿<X'剤)或濕潤紙力增強劑,或通過后加工進行耐水處理,但在涂敷含有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的關系上,優選在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上涂布或含浸耐水處理劑。該耐水處理例如通過使氟系高分子化合物、蠟乳劑(waxemulsion)、脂肪酸樹脂系、或它們的混合物等耐水處理劑涂布或含浸在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上來進行。而且,該耐水處理可以在原紙制造階段進行,或在上述赧然處理前或后連續、或同時進行。進而,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為了提高全熱交換性能,優選是經過了吸濕處理之后的片。作為該吸濕處理的手段,可以舉出將吸濕劑溶液涂敷或噴霧到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上的方法,或使上述加工片浸漬在吸濕劑溶液中的方法,或使用預先混合了吸濕劑的親水性高分子液對片進行加工的方法。通過含浸吸濕劑,得到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的透濕度提高,潛熱的移動變容易,可以提高熱交換性能。作為可以用于上述吸濕處理的吸濕劑,有無機酸鹽、有機酸鹽、無機質填量、多價醇、尿素類、吸濕(吸水)性高分子等,例如作為無機酸鹽,有氯化鋰、氯化鈣、氯化鎂,作為有機酸鹽,有乳酸鈉、乳酸鈣、吡咯垸酮羧酸鈉,作為無機質填量,有氫氧化鋁、碳酸鈣、硅酸鋁、硅酸鎂、滑石、粘土、沸石、硅藻土、海泡石、硅膠、活性炭,作為多價醇,有甘油、甘醇、三甘醇、聚甘油,作為尿素類,有尿素、羥乙基苯尿素,作為高分子,有聚天門冬氨酸、聚丙烯酸、聚谷氨酸、聚賴氨酸、藻朊酸、羧甲基纖維素、羥烷基纖維素以及它們的鹽或架橋物,卡拉膠、果膠、結冷膠、瓊脂、黃原膠、透明質酸、瓜膠、阿拉伯樹膠、淀粉及它們的架橋物、聚乙烯乙二醇、聚丙烯乙二醇、骨膠原、丙烯腈系聚合體皂化物、淀粉/丙烯酸鹽接枝共聚合體、醋酸乙烯/丙烯酸鹽共聚合體皂化物、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合體、丙烯酸鹽/丙烯酰胺共聚合體、聚乙烯醇/無水馬來酸共聚合體、聚乙烯氧化物系、異乙烯一無水馬來酸共聚合體、多糖類/丙烯酸鹽接10枝自架橋體等吸濕劑,可以根據成為目的的透濕度來選擇種類或附著量來使用。而且,所述無機質填量是無機礦物或無機鹽等,以增量劑、體積增大劑等目的使用。進而,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除了上述難燃劑或耐水處理劑以外,在不影響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所必要的透濕性或氣體屏蔽性的范圍內,還可以含有任意的添加劑。作為該添加劑,為了對全熱交換器片附于柔軟性而提高加工適應性,可以舉出作為柔軟劑的三甘醇或甘油等。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的厚度優選在100Pm以下,更優選在80um以下。如果超過100um,則變得過厚,透濕性變得不夠。另一方面,優選在15ym以上,更優選在20nm以上。因為如果不足15um,則強度變得不夠,加工中或使用中破損的可能性高。具體地說,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的氣體屏蔽性的透氣度在紙漿技術協會規格JAPANTAPPI紙漿試驗方法的測定中,只要不妨礙透濕度等全熱交換器用片所要求的物性,優選越高越好。現實中優選3000秒以上,更優選10000秒以上。如果越不足3000秒,則透氣度越低,在用于全熱交換器時,應分開的供給氣體和排出氣體被混合的可能性變高。另外,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的透濕性通過JISL1099的"纖維產品的透濕度試驗方法"的B—2法在使3(TC的空氣循環的環境中,設定成水溫約為23。C進行測定,優選是每24小時的濕度透過量在5000g/m2以上,更優選為10000g/r^以上。如果透濕性不足5000g/m2,則濕氣的移動不充分,因此存在水蒸氣的潛熱的熱交換變得不充分的顧慮。另一方面,雖然透濕性越高越好,但如果超過200000g/m2則不現實。進而,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的熱傳導率優選在0.005W/(m*K)以上,更優選在0.01W/(m'K)以上。如果不足0.005W/(mK),則用于全熱交換器時熱交換性能變得不充分。而且,雖然熱傳導性越高越好,但如果超過O.lW/(m*K),則構造或材質上存在困難。而且,該熱傳導率(K)的值,如下式(1)所示,通過熱流的測定值(W)、樣品的厚度(D)、導熱面積(A)、溫度差(AT)計算得到。K二WXD/(AXAT)(1)另外,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的拉伸強度優選是0.3kN/m以上,更優選是0.5kN/m以上。如果不足0.3kN/m,則強度不夠,存在破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果超過5.0kN/m,則有損于加工適應性等作為全熱交換器用片的其他物性,所以不現實。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不層疊在其他的板紙或片等上,或不使用粘接劑等進行粘貼,僅用該片分隔通過全熱交換器的兩種氣流,且可以作為用作進行熱交換的分隔件的全熱交換器片起作用。而且,所述兩種氣體是指在溫度、濕度或溫度濕度兩者不同的兩種氣體。在該兩種氣體之間,顯熱從高溫氣體向低溫氣體經過上述全熱交換器片進行移動,另外,濕氣從高溫氣體向低溫氣體透過上述全熱交換器用片,由此潛熱移動。作為這樣的兩種氣體,例如可以舉出向建筑物外部排出的排出氣體和供給到建筑物內部的供給氣體。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元件例如可以使用圖1(a)圖1(c)記載的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它們使基于濕氣16的潛熱和顯熱15通過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11,在供給氣體12和排出氣體13之間移動,保持建筑物內的熱或冷熱,同時進行換氣。將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11用作對溫度、濕度、或者這兩者都不同的兩種空氣進行分隔的分隔板的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被全熱交換器使用,在這樣的全熱交換器中,由于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11的透濕度高,另外沒有被厚膜覆蓋,具有薄的膜,或者僅用只是孔被埋住的多孔質片將空氣隔開,所以容易傳導顯熱,因此,顯示出優秀的熱交換能力。另外,由于隔開空氣的閉塞部分薄,所以相比于現有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容易透過濕氣,因此保持濕度的效果也變高。作為圖1記載的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的具體的利用方法,例如圖2所示,可以舉出將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與供給風扇21以及排出風扇22進行組合的全熱交換器。利用供給風扇21向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中吸入作為外氣等的供給氣體12,接觸于組裝在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內的全熱交換器用片11。另一方面,利用排出風扇22向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中吸入室內空氣等排出氣體13,同樣地,接觸于全熱交換器用片11。隔著全熱交換器用片11接觸的供給氣體12和排出氣體13根據溫度及濕度,顯示出圖1(a)圖1(c)的任一個舉動來進行熱交換。被熱交換了的供給氣體12吹入供給風扇21,例如被吹進室內。另一方面,被熱交換了的排出氣體13吹入排出風扇22,例如被排出到室外。而且,在圖1以及圖2中,"in"以及"out"是指將取入新鮮的氣體的方向記做"in",將排出污濁氣體的方向記做"out"。而且,上述兩種氣流之中,被取入且給予熱或冷熱的新鮮氣體即供給氣體12沒必要限定于從建筑物外取入的空氣。例如在恒溫且要維持氣體混合比的狀態的研究設施中,相對于從供給用泵供給并混合氮及氧、氬、二氧化碳等的混合氣體,就可以使用本發明。另外,在房屋內進一步設置了分開氣體環境的房間的情況下,還可以從房間外的房屋內取入空氣。對于將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設置在外氣和建筑物之間的情況下的熱交換作用進行具體說明。首先,對于圖l(a)的狀況進行說明。這例如是將溫暖濕潤氣候的夏季那樣的高溫多濕的外氣作為供給氣體12取入到建筑物內,另一方面,將在制冷器中被冷卻且揮散性有機化合物或二氧化碳增加了的室內的低溫空氣作為排出氣體13排出,此時使用全熱交換器用元件M的情況。此時,從供給氣體12向排出氣體13傳導全熱交換器用片11,顯熱15移動,并且暖的濕氣16也移動,由此潛熱也移動。由此,供給氣體12被剝奪熱量,可以抑制由制冷器得到的冷熱的釋放。下面,對圖1(b)的狀況進行說明。這例如是將冬季的低溫且含水蒸氣量少的外氣作為供給氣體12取入到建筑物內,另一方面,將在制暖器中制暖且揮散性有機化合物或二氧化碳增加了的室內的高溫空氣作為排出氣體13排出,此時使用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的情況。此時,從排出氣體13向供給氣體12傳導全熱交換器用片11,顯熱移動。另外,并用制暖器和加濕器等,或使用石油爐等作為制暖器,由此,當室內的溫暖空氣含有較多的濕氣時,濕氣16也透過全熱交換器用片11從排出氣體13向供給氣體12移動,由此潛熱也移動。由此,供給氣體12被制暖,并且含水蒸氣量增加,抑制因制暖器引起的熱逃逸,并且還可抑制濕氣的釋放。進一步對于圖1(c)的狀況進行說明。這例如是將沙漠氣候或地中海氣候的夏季那樣的高溫干燥的外氣作為供給氣體取入建筑物內,將進行了制冷器的冷卻和加濕之后的室內的空氣作為排出氣體13排出,此時使用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的情況。此時,從供給氣體12向排出氣體13傳導全熱交換器用片ll,顯熱15移動,并且暖的濕氣16也移動,由此潛熱也移動。由此從供給氣體12剝奪熱量,可以抑制由制冷器得到的冷熱的放出。當全熱交換器具有單個或多個使用了本發明的全熱交換器用片11的全熱交換元件即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時,如果使用這樣的全熱交換器進行全熱交換,則可進一步提高全熱交換器的效率,可進行高效的熱交換,抑制建筑物內的熱或冷熱的放出,同時進行排出含有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且二氧化碳增加了的內部空氣的換氣,并維持基于空調設備的熱效果。另外,由于全熱交換器用片11薄,所以由于相比于現有技術可以減薄全熱交換器用元件14,所以與現有的全熱交換器相比可以制造緊湊的全熱交換器。實施例以下,舉出實施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首先,對于作為全熱交換器用片必要的特性的試驗方法進行說明。[透濕度試驗方法]對于各個片,透過JISL1099記載的B—2法,在使30。C的空氣循環的環境下,設定成23'C的水溫,測定的每24小時的透濕度(g/m"24h)的結果如表1所示。按照紙漿技術協會規格JAPANTAPPI紙漿試驗方法"紙以及板紙一平滑度以及透氣度試驗方法一第二部王研法",使用旭精工(株)公司制的王研式透氣度試驗機KG—55,測定各個片的透氣度。在2(TC的室溫、65%的濕度RH的氣氛下,將切成100mmX100mm大小的各個片夾在上部29.9°C、下部22.3r的試驗板(50mmX50mm)間,利用Katotech(株)公司制的精密迅速熱物性測定裝置KES—F7THERMOLABOII,測定60秒鐘的熱流。根據該值計算熱傳導率。在20度的室溫、65X的濕度RH的氣氛下,將放置一晚并調濕了的片剪裁成15mm寬度的長方形,利用(株)東洋鮑德溫公司制的萬能試驗機UTM—III測定各個片的縱向(MD)和橫向(TD)的拉伸強度。14[厚度測定方法]用自動微測量器(高橋制作所(株)帝lj)對與上述同樣調濕了的片進行測定,對于各個片在寬度方向上測定10點的厚度,算出平均值。<全熱交換器用片的制作>下面,對于各個全熱交換器用片的制作方法進行說明。(實施例1)作為親水性纖維人造絲漿粕為100重量%的層和含有50重量%的人造絲漿粕與50重量%的作為非親水性纖維的聚乙烯纖維的層以等量抄合兩層,在這樣得到的混抄無紡布(親水性纖維非親水性纖維=75重量%:25重量%;中尾制紙(株)制MPE—5—35、坪量35g/m2、厚度71.0ixm)上,利用輥式涂料器涂布纖維素濃度為4.8重量%的粘膠,連續浸漬在濃度為11%的硫酸水溶液浴中,再生纖維素,之后,經過水洗工序,利用分別是0.6重量%的氫氧化鈉和硫化鈉的混合水溶液浴進行脫硫處理,利用0.6重量%的次亞氯酸鈉水溶液浴進行漂白處理,充分水洗后干燥,得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通過與使用的原紙的重量進行比較而求出該片的纖維素涂敷量,是6.3g/m2,厚度是75.0um。將該片用作全熱交換器用片,進行上述試驗。結果如表1以及表2所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對于該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首先,圖4表示涂布粘膠之前的表面的放大照片,圖5表示使用粘膠加工了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表面的放大照片。顯示出從粘膠再生的纖維素均勻分布在片整體上。圖6表示對該高分子加工片的涂布粘膠之前的原紙的剖面拍攝的基于視野的1500倍的放大照片。另外,圖7表示對使用粘膠加工了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的剖面進行拍攝的基于視野的1500倍的放大照片。而且,在此,為了容易理解親水性高分子的分布狀況,將在粘膠中混合藍色燃料(大日精化工業(株)制TL—500BLUE—R)而得到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作為樣品進行觀察,發現在原來的原紙中存在的纖維和纖維的間隙被纖維素掩埋,孔被堵塞。進而,圖8表示用電子掃描顯微鏡拍攝該高分子加工片的剖面的照片。在此,圖中正中向左右延伸的是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發現纖維素和纖維形成一體而無法區分。(實施例2)在實施例1中,同樣涂布纖維素濃度為2.9重量%的粘膠,按照同樣的順序得到纖維素涂敷量為3.0g/m2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表1以及表2表示該測定結果。(實施例3)在親水性纖維為100%、且由木漿和馬尼拉麻構成的混抄紙(日本大昭和板紙(株)紙糕(cake)原紙A、坪量20g/m2、厚度為41.2um)上,與實施例1同樣地涂布纖維素濃度為7.5重量%的粘膠,進行同樣的處理,得到纖維素涂敷量為11.2g/m2、厚度為50.9um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其測定結果如表l所示。(實施例4)在作為親水性纖維含有100%的木漿的、對一面進行了軋光處理的單面發亮牛皮紙(城山制紙(株)制0P、坪量65g/m2、厚度91.3um)上,與實施例1同樣涂布纖維素濃度為4.8重量%的粘膠,進行同樣的處理,得到纖維素涂敷量為2.2g/m2、厚度為94.0ixm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其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比較例1)作為防水性纖維,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芯,在由聚乙烯覆蓋了芯的周圍的復合纖維構成的無紡布(Unichika公司(株)審U:Erubesu、厚度104.5lim)上,按照與實施例同樣的順序,涂布纖維素濃度為4.8重量%的粘膠,用同樣的硫酸酸性浴使纖維素凝固再生,進行脫硫處理和漂白處理,得到纖維素皮膜剝離了的片。對于該比較例的片,圖9表示涂布粘膠之前的多孔質片的表面照片,圖10表示使用粘膠加工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的表面照片。粘膠在表面不均勻分布,形成島狀,僅覆蓋一部分,沒有完全堵塞多孔質片的孔。17進而,對于該比較例1的片,圖11表示剖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中央的纖維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芯,巻繞在其周圍的是聚乙烯纖維。在其上方表示纖維素的膜從纖維剝離而折疊的狀態。(實施例5)在實施例1中,取代粘膠,用輥式涂料器涂布具有羰基的聚乙烯醇(曰本subipobaaru(株)公司制DF—17)的15重量%水溶液95份和作為架橋劑的10重量%的己二酸二酰肼水溶液5份構成的混合水溶液,在10(TC下加熱30分鐘并干燥,由此使架橋劑反應,得到聚乙烯醇涂敷量為14.7g/m2、厚度為93.6ym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其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實施例6)將實施例1中得到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浸漬在氨基磺酸胍系難燃劑((株)三和化學公司制apinon—101)的20重量%水溶液中,通過干燥,得到難燃劑含量為22.9重量%的難燃處理后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對于該片,按照JISA1322的"建筑用薄物材料的難燃性試驗方法"進行難燃性試驗,觀測碳化長度、殘火、殘余的結果,判定為二級防火。(實施例7、耐水處理)按照與實施例1同樣得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的過程,干燥前將蠟乳劑系防水劑(約翰遜聚合物公司(株)制jonwax26:固體成分25重量%)浸漬在用水稀釋而使固體成分濃度為5重量的液中,通過用壓輥擠壓并干燥,得到防水劑附著量為1.2g/ii^的經過了耐水處理之后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對于該片和在實施例1中得到的片,按照JAPANTAPPI紙漿試驗方法"紙以及板紙一防水性試驗方法",在傾斜的第上粘貼試驗片,在其上滴落水滴,觀察流下的軌跡,進行按照表3的基準判定的防水試驗,分別判定出本實施例的片是R4、實施例1的片是R0。由于在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的制造中,所以難以擔持大量的耐水化劑,擔即使是少量的擔持量也可得到R4的防水度。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實施例8)除了將實施例4中使用的單面發亮牛皮紙改變為厚度更薄的單面發亮牛皮紙(城山制紙(株)紙OP、坪量35g/m2、厚度53um)以夕卜,進行與實施例4同樣的處理,得到纖維素涂敷量為2.5g/m2、厚度為52um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對于該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與實施例4同樣進行透濕度、透氣度的測定,并進行與實施例6同樣的難燃性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另外,對于進行處理之前的原紙的測定結果也同樣如表4所示。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實施例9、難燃處理)將在實施例8中得到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浸漬在磷酸銨以及氨基磺酸銨的混合品(日華化學(株)制、nikkafainon900)的20重量%水溶液中,在用砑光機壓搾后,干燥,由此得到難燃劑含量為9.6重量%的經過了難燃處理后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與實施例8同樣進行的測定結果如表4所示。(實施例10、吸濕處理)將實施例8得到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浸漬在氯化鋰(本妝化學公司(株)制)的20重量%的水溶液中,在用砑光機壓榨后,干燥,由此得到吸濕劑含量為12.4重量%的經過了吸濕處理后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與實施例8同樣進行的測定結果如表4所示。(實施例11)在紙漿一麻混合無紡布(日本大昭和板紙(株)制FB—18:坪量18g/m2、厚度51um)上,取代實施例1中的粘膠,與實施例1同樣地涂布以重量比100:5混合了纖維素濃度為9.1%的粘膠(Renngon公司(株)制)和粉末氫氧化鋁(日本輕金屬(株)制BF013)的料漿,并進行處理,得到纖維素涂敷量為llg/m2、氫氧化鋁涂敷量為6g/n^的難燃處理后的親水性加工片。基于JISA1322與實施例6同樣地測定難燃性,結果判定為二級防火。(實施例12)在單面發亮牛皮紙(城山制紙(株)制OP、坪量35g/m2、厚度53um)上,用輥式涂料器涂布聚乙烯醇((株)Kumre公司制PVA—117完全皂化)8重量%水溶液,通過干燥,得到聚乙烯醇涂敷量為2.7g/m2、透氣度為15,000秒/100cc、透濕度為20,000g/m2/24h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實施例13)在實施例12使用的單面發亮牛皮紙上,用輥式涂料器涂布皂化度約88%的聚乙烯醇(日本合成(株)制、gonsera—3266)15重量%,在干燥之后,浸漬在氯化鋰的20重量%水溶液中,進行干燥。其結果,得到聚乙烯醇涂敷量llg/m2、吸濕劑含量10.8重量%、透氣度為30,000秒/100cc、透濕度為48,000g/m"24h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實施例14)粘貼實施例9中得到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和段成形的單面發亮牛皮紙(城山制紙(株)制OP、坪量65g/m2),制成圖3例示的靜止型全熱交換器(190mmX190mmX350mm,134段)。基于JISB8628,測定熱交換率,結果表明全熱交換率為74%。(實施例15)除了使用實施例IO得到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以外,與實施例14同樣地進行制作靜止型全熱交換器,測定熱交換率,結果表明全熱交換率為82%。權利要求1.一種全熱交換器用片,其由如下這樣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構成,所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在含有30重量%以上且100重量%以下的親水性纖維的多孔質片上涂敷含有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在所述多孔質片的表面、內部或這兩者使所述親水性高分子水不溶化,從而堵塞所述多孔質片的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親水性高分子是從粘膠再生的纖維素。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在上述多孔質片上的涂敷量是0.5g/m2以上且30g/m2以下。4.如權利要求1一3中任一項所述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經過了難燃處理。5.如權利要求1一4中任一項所述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經過了耐水處理。6.如權利要求1一5中任一項所述的全熱交換器用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經過了吸濕處理。7.—種全熱交換元件,其使用權利要求l一6中任一項所述的全熱交換器用片作為對溫度、濕度或這兩者不同的兩種氣流進行分隔的分隔件。8.—種全熱交換器,其使用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熱交換元件。全文摘要通過使用如下這樣的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作為全熱交換器用片,所述親水性高分子加工片在含有30重量%以上且100重量%以下的親水性纖維的、紙或無紡布構成的多孔質片上,通過涂布或含浸來涂敷含有親水性高分子的水溶液,由此在所述多孔質片的表面、內部或這兩者使所述親水性高分子水不溶化,由此,形成相比于現有的基于透濕膜的全熱交換器用片,顯熱以及潛熱的傳導率更高的片。文檔編號F28F21/06GK101631999SQ200780013840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申請日期2007年6月4日優先權日2006年6月5日發明者宮腰文雄,小田島貞雄,齋藤秀直,田島宏邦,藤田真夫申請人:聯合株式會社;開拓產業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