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粉燃燒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周界風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在燃燒器設計中,煤粉噴口往往帶有周界風(周界風屬于二次風),通常周界風量占鍋爐燃燒總風量的5%-10%。周界風的主要作用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類:1、由于周界風是包裹在煤粉噴口外側,所以具有保護煤粉噴口的作用;2、當一次風率偏小時,周界風可以起到補充一次風率的作用;3、周界風可以控制煤粉火焰的初始階段的氧濃度,控制揮發份釋放階段燃料中的一部分氮轉化成氧化氮,具有控制氮氧化物的功能。
周界風量靠擋板手動或電動來調節,且周界風的實際面積較小。以前在設計時周界風入口尺寸往往按煤粉風室入口尺寸進行設計,見圖1所示,2是周界風通道,則周界風風門的擋板漏風面積就可能與周界風面積相當,周界風風門的調節功能形同虛設,其開與關對周界風風量變化不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周界風布置結構,其保證設計要求的同時滿足周界風性能要求。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周界風布置結構,其包括煤粉通道,所述煤粉通道一側設置有周界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周界風通道的入口處安裝有密封鋼板,所述密封鋼板中間開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積大小為周界風面積的1.2~1.3倍,所述通孔外部安裝有風門擋板。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鋼板邊緣焊接連接所述周界風通道的內壁;
所述通孔為矩形孔。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后,通過安裝有密封鋼板后,不存在漏風間隙,只能從密封鋼板中間的通孔流過,通孔的面積大小為周界風面積的1.2~1.3倍保證了周界風的性能要求;密封鋼板邊緣焊接連接周界風通道的內壁后進一步保證不存在漏風間隙,而矩形的通孔進一步保證周界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向示意圖;
圖4為圖2中B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2,圖3,圖4所示,一種周界風布置結構,其包括煤粉通道1,煤粉通道1一側設置有周界風通道2,周界風通道2的入口處安裝有密封鋼板3,密封鋼板3中間開有矩形的通孔4,通孔4的面積大小為周界風面積的1.2~1.3倍,通孔4外部安裝有風門擋板;密封鋼板3邊緣是通過焊接連接周界風通道2的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