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氣流干燥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745463閱讀:32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氣流干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領域中用到的干燥設備,尤其涉及ー種氣流干燥機。
背景技術
氣流干燥機是集干燥、粉碎、篩分于一體的新型連續式干燥設備,特別適用于濾餅狀、膏糊狀、稀泥漿狀物料的烘干,主要包括給風裝置、加料機構、干燥塔、強化器以及排風收料裝置。其工作原理是熱空氣通過給風裝置排入干燥塔底部的環形間隙,并螺旋狀上升,同時,濕物料由加料機構定量加入干燥塔內,并與熱空氣進行充分熱交換,較大較濕的物料在強化器作用下破碎,濕含量較低及顆粒度較小的物料隨旋轉氣流一井上升,輸送至排風收料裝置。氣流干燥機廣泛應用于制藥、食品、農藥、化肥等化工領域的粉狀或顆粒狀濕物料的干燥。然而,現有的氣流干燥機,其加料機構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設置在加料機進料ロ的內壁處,利用銅套作為支點。該結構磨損較快,増加了維修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維修成本較低的氣流干燥機。一種氣流干燥機,包括加料機構和干燥塔,所述加料機構與干燥塔連通,所述干燥塔包括塔膛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機構包括傳料桿以及支承件,傳料桿伸入塔膛段用以傳送物料至塔膛內,傳料桿的末端從塔膛段伸出且通過支承件支承。優選地,所述加料機構包括管道與料斗,管道連接在塔膛段的外側并與塔膛段內連通,所述料斗設置在管道一側且與管道連通,供加入濕物料至管道內。優選地,所述加料機構包括動カ源,所述動カ源連接在傳料桿的一端,為所述傳料桿提供旋轉カ。優選地,所述傳料桿沿著管道進入所述干燥塔的塔膛段內,并從塔膛段的另ー側伸出,該伸出端通過所述支承件支承定位。優選地,所述傳料桿上形成有傳送螺紋。優選地,所述支承件為支承軸承。優選地,進ー步包括強化器,所述強化器包括驅動裝置和轉盤,該轉盤開設有通風孔,所述轉盤容置于所述干燥塔內,通過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旋轉。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以及傳動桿,所述傳動桿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另一端固接所述轉盤。優選地,所述通風孔包括兩個端面孔與連接兩個端面孔的連通孔,所述兩端面孔從端面處的直徑至連接至連通孔處的直徑逐漸減小。優選地,干燥塔包括進風段,進風段具有進風端與出風端,出風端與塔膛段連接,塔膛段以供收容并分散濕物料,塔膛段的末端開設有出風ロ,以供進入塔膛段的熱風及分散后的濕物料風干后散出。相較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氣流干燥機加料機構傳料桿通過設置在所述干燥塔外壁處的支承件定位,避免了支承件設置在塔內被高溫影響以及被濕物料磨損,支承件的使用壽命増加,維修方便,降低了維修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氣流干燥機的主要部分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是所示的強化器的轉盤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的轉盤的通風孔放大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氣流干燥機100,包括給風裝置(圖未示)、排風收料裝置(圖未示)、干燥塔10、加料機構20及強化器30。所述給風裝置設置在干燥塔10一端,為干燥塔10內提供熱風。所述排風收料裝置設置在干燥塔10另一端,用以對經過干燥塔10的濕物料和尾風進行進ー步處理。所述加料機構20設置在所述干燥塔10的ー側,該加料機構20為干燥塔10輸送待干燥的濕物料。所述強化器30設置在干燥塔10底端,用以對進入干燥塔10的濕物料進行分散。所述干燥塔10為中空筒管,大致呈“L”形。干燥塔10包括進風段11和塔膛段13。進風段11具有進風端112與出風端114。進風端112與給風裝置連通,以供給風裝置提供的熱風進入進風段11。出風端114與塔膛段13連接,使得進入的熱風經過進風段11而進入塔膛段13。本實施例中,進風段11包括水平段113、與水平段垂直的垂直段115、以及將水平段113與垂直段115通過弧形過渡連接的第一連接段117,其中進風端112位于水平段113的端部,出風端114位于垂直段115的端部。塔膛段13以供收容及分散濕物料。塔膛段13的外側連接有所述加料機構20。塔膛段13的末端開設有出風ロ 132。以供進入塔膛段13的空氣,以及分散后的濕物料風干后散出至排風收料裝置。本實施例中,塔膛段13包括塔膛底段131、塔膛頂段133以及將塔膛底段131、塔膛頂段133連接的第二連接段135。塔膛底段131較塔膛頂段133的直徑小,第二連接段135呈喇叭狀。可以理解,塔膛段13可以為其他形狀,如滾筒狀。所述加料機構20設置在塔膛段13的外側,以供濕物料送入塔膛段13內。所述加料機構20包括管道21、料斗22、動カ源24傳料桿26以及支承件28。管道21連接在塔膛段13與進風段11連接處的外側,并與塔膛段13內連通。所述料斗22大致呈漏斗狀,設置在管道21 —側且與管道21連通,供加入濕物料至管道21內。所述動カ源24連接在傳料桿26的一端,為所述傳料桿26提供旋轉カ。本實施例中,該動カ源24為電機。支承件28所述傳料桿26為直桿,傳料桿26的一端與動カ源24連接,另一端沿著管道21進入所述干燥塔10的塔膛段13內,并從塔膛段13的另ー側伸出,該伸出端通過所述支承件28定位。該傳料桿26上形成有傳送螺紋262,傳料桿26轉動時,通過傳送螺紋262將物料擠入至塔膛段13內。支承件28用于對所述傳料桿26定位。該支承件28設置在所述塔膛段13外壁處。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承件28為支承軸承。如此,既避免了支撐軸承受高溫的影響又保證傳料桿26的定位良好,保證了該支承軸承具有較高的使用壽命。實驗表明使用該軸承至少半年以上才需更換,節約成本。所述強化器30用以對進入干燥塔10的塔膛段13的濕物料進行分散及篩分。該強化器30包括驅動裝置32及轉盤34。所述轉盤34容置于干燥塔10內,通過所述驅動裝置32驅動旋轉。所述驅動裝置32用于驅動所述轉盤34旋轉,驅動裝置32包括電機322、減速器324以及傳動桿326。所述電機322設置于干燥塔10的進風段11 ー側,電機322與減速器324配合,使得電機322的輸出的轉速通過減速器324調節。減速器324連接傳動桿326的一端,可帶動傳動桿326旋轉。傳動桿326伸入至干燥塔10內,且傳動桿326的另一端固接所述轉盤34。從而傳動桿326旋轉可帶動轉盤34旋轉。本實施例中,傳動桿326為直條桿,其從第一連接段117外側伸入延伸至垂直段115的出風端114,且傳動桿326位于垂直段115的軸心位置。請結合參閱圖2及圖3,所述轉盤34用于帶動濕物料分散并進行篩分。轉盤34的 直徑與進風段11的出風端114內徑相當,可與出風端114同軸心地收容在出風端114內。所述轉盤34開設有連接孔342以及通風孔344。連接孔342開設在轉盤34的中心,供所述傳動桿326的端部穿入并固定連接。所述轉盤34可在傳動桿326的作用下帯動轉盤在出風端144旋轉。若干所述通風孔344離散地開設在轉盤34上,以供風吹過。本實施例中,若干所述通風孔344呈光源的若干光線向外發散狀分布。所述通風孔344可為圓孔或方形孔,或者其他形狀的孔結構。作為優先方案,本實施例中所述通風孔344兩端ロ向中間呈錐形孔,然后通過中間孔連接兩端的錐形孔,中間孔為圓柱孔,中間孔徑較兩端ロ孔徑小。如此,便于從進風ロ進來的風容易通過而轉盤34上較大的濕物料不易從所述通風孔344落下,而是落在該轉盤34上。落在該轉盤34的較大的濕物料則隨著轉盤34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飛出并撞擊到所述干燥塔10的塔膛段13的內壁從而進一步分散開。可以理解所述減速器324可以省略,直接通過電機322對傳動桿326傳動。應用所述氣流干燥機100時,所述給風系統首先啟動,為所述干燥塔輸入熱風對干燥塔進行預熱。即,所述干燥塔10的進風端112輸入大量的風カ并從出風端114輸出。然后,所述加料機構20開始啟動,向干燥塔10內輸送濕物料。接著,強化器30開始工作,啟動電機322通過減速器324與傳動桿326帶動所述轉盤34旋轉。當濕物料從所述加料機構20進入所述干燥塔10的塔膛段13并降落到該轉盤34后,較細的濕物料在風カ的作用下被吹散,而較粗的物料由于轉盤34旋轉產生的離心カ被拋向所述筒管的內壁,撞擊塔膛段13內壁而被擊碎分散并干燥。被分散干燥后的物料隨氣流一并上升,從塔膛段13的末端的出風ロ 132輸送至排風收料裝置,進而進行成品收集包裝及尾風處理。所述氣流干燥機100通過設置所述轉盤34,該轉盤34上開設的通風孔344起到對物料過篩的作用,使得濕物料達到熱風量干燥的粒度,粗顆粒濕物料無法降到所述干燥塔10底部,避免產生堵塞。該氣流干燥機100的強化器解決了常規的粉碎刀擊碎物料時粗物料容易降到干燥塔底部,堵死進風ロ,需停車清理的問題。如此,大大提高了生產率。此外,所述加料機構20通過將定位所述傳料桿26的支承件28設置在所述塔膛段13外壁處。如此,既避免了軸承受高溫的影響又保證傳料桿26的定位良好,保證了該支承軸承具有較高的使用壽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
權利要求1.一種氣流干燥機,包括加料機構和干燥塔,所述加料機構與干燥塔連通,所述干燥塔包括塔膛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機構包括傳料桿以及支承件,傳料桿伸入塔膛段用以傳送物料至塔膛內,傳料桿的末端從塔膛段伸出且通過支承件支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機構包括管道與料斗,管道連接在塔膛段的外側并與塔膛段內連通,所述料斗設置在管道一側且與管道連通,供加入濕物料至管道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機構包括動カ源,所述動力源連接在傳料桿的一端,為所述傳料桿提供旋轉カ。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料桿沿著管道進入所述干燥塔的塔膛段內,并從塔膛段的另ー側伸出,該伸出端通過所述支承件支承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料桿上形成有傳送螺紋。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為支承軸承。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進ー步包括強化器,所述強化器包括驅動裝置和轉盤,該轉盤開設有通風孔,所述轉盤容置于所述干燥塔內,通過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旋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以及傳動桿,所述傳動桿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另一端固接所述轉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孔包括兩個端面孔與連接兩個端面孔的連通孔,所述兩端面孔從端面處的直徑至連接至連通孔處的直徑逐漸減小。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氣流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干燥塔包括進風段,進風段具有進風端與出風端,出風端與所述塔膛段連接,塔膛段以供收容并分散濕物料,塔膛段的末端開設有出風ロ,以供進入塔膛段的熱風及分散后的濕物料風干后散出。
專利摘要一種氣流干燥機,包括加料機構和干燥塔,所述加料機構與干燥塔連通,所述干燥塔包括塔膛段,所述加料機構包括傳料桿以及支承件,傳料桿伸入塔膛段用以傳送物料至塔膛內,傳料桿的末端從塔膛段伸出且通過支承件支承。本實用新型的氣流干燥機加料機構的傳料桿通過設置于所述干燥塔外壁處的支承件定位,使得該支承件的使用壽命增加,降低了維修成本。該氣流干燥機廣泛應用于化工設備領域。
文檔編號F26B17/10GK202660867SQ20122018596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劉文桂, 林英光, 趙國法 申請人:肇慶市金三江化工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