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卻器,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
背景技術:
工程機械是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用于建筑、電力、道路、礦山、港口和國防工程等工程領域。工程機械在運轉過程中,會導致發動機、壓縮機等設備溫度過高,影響工程機械作業,甚至損壞工程機械。因此,需要在工程機械中實用冷卻器進行熱交換,排出工程機械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熱,降低溫度,保證工程機械的正常運轉。
現有技術中的工程機械用冷卻器重量比較大,無形中增加了工程機械的耗油量;同時,冷卻器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變形、焊縫脫落等問題,導致冷卻器損壞,影響工程機械的正常作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重量重、冷卻效果不好的問題,結構設計簡單,減輕冷卻器重量,提高冷卻器的冷卻效率,適用于絕大多數的種類的工程機械。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包括油冷卻芯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卻芯體包括散熱翅片和隔板;
所述油冷卻器芯體的內通道側壁的俯視結構為鋸齒形,所述鋸齒形的鋸齒位于所述鋸齒形左側,所述鋸齒靠近進液口的一側與液體流動方向垂直;
所述鋸齒與進液方向垂直的一側所在的所述內通道側壁上開設有流入孔;
所述散熱翅片包括0.6mass%的硅、0.7mass%的鐵、0.3~0.5mass%的銅、1.0~1.5mass%的錳、0.1mass%的鋅、0.04~0.06mass%的鋯、余量為鋁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所述隔板包括0.6mass%的硅、0.7mass%的鐵、1.2~1.4mass%的銅、0.44~0.46mass%的鎂、1.0~1.5mass%的錳、0.1mass%的鋅、0.09~1.1mass%的鉍、余量為鋁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優選地,所述流入孔為“十”字形孔。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優選地,所述鋸齒形包括的鋸齒大小形狀相同。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者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將內通道側壁設置為鋸齒形并且在內通道側壁上開設有流入孔,能夠增大液體與散熱翅片的接觸面積,提升散熱效果;采用本發明提供的翅片,強度提升,焊縫牢固,重量降低;采用本發明提供的隔板,提升了真空釬焊的可靠性,強度得到進一步提升。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具有重量輕、強度大、焊縫牢固、防震性強等優點,并且換熱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冷卻效果得到進一步強化,結構設計簡單,成本低,適用于絕大多數工程機械,值得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及其特征外形和優點將會更加明顯。在全部附圖中相同的標記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繪制附圖,重點在于示出本發明主旨。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的內通道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的流入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是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包括油冷卻芯體,油冷卻芯體包括散熱翅片和隔板;油冷卻器芯體的內通道1側壁11的俯視結構為鋸齒形,鋸齒形的鋸齒12位于鋸齒形左側,鋸齒12靠近進液口的一側111與液體流動方向垂直;鋸齒12與進液方向垂直的一側111所在的內通道1側壁11上開設有流入孔112;
散熱翅片為包括0.6mass%的硅、0.7mass%的鐵、0.3~0.5mass%的銅、1.0~1.5mass%的錳、0.1mass%的鋅、0.04~0.06mass%的鋯、余量為鋁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隔板為包括0.6mass%的硅、0.7mass%的鐵、1.2~1.4mass%的銅、0.44~0.46mass%的鎂、1.0~1.5mass%的錳、0.1mass%的鋅、0.09~1.1mass%的鉍、余量為鋁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優選地,流入孔112為“十”字形孔。
優選地,鋸齒12形包括的鋸齒大小形狀相同。
通過將內通道側壁設置為鋸齒形,能夠增大油冷卻器中液體與翅片之間的接觸面積,強化傳熱,提高傳熱效率;同時在鋸齒與進液方向垂直的一側所在的內通道側壁上開設流入孔,使得液體在觸碰到與進液方向垂直的內通道側壁時,部分液體能夠從流入孔內流入另一通道,這樣設置既能夠進一步強化換熱效率,避免換熱不均勻,同時能夠避免鋸齒形結構導致液體在內筒內部流動不順暢。
將流入孔優選設置為“十”字形孔,能夠防止液體從流入孔流過時可能存在的張力過大,導致流動不順暢,影響冷卻器換熱效率;同時將鋸齒形優選設置為鋸齒大小形狀相同的結構,能夠保證液體流動順暢,散熱均勻。
散熱翅片主要在3003鋁合金的基礎上加入了0.04~0.06mass%的鋯,加入的鋯能夠在鋁合金中形成ZrAl3,ZrAl3在釬焊過程中在晶界析出,顯著提高散熱片高溫時的抗塌陷作用,提高翅片強度,但是超出該范圍含量的鋯,晶界析出過多,反而會影響釬焊效果,造成釬焊的不牢固;同時提高銅的含量,能夠強化抗應力性能,可塑性也有一定提升,方便翅片的生產。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散熱翅片比現有技術中的翅片的強度提升20%,厚度減少12%,重量降低14%。
隔板主要利用銅、錳作為鋁合金的主要強化元素,并加入了適量鉍,銅和錳在鋁合金中可形成兩個主要強化相:θ(CuAl2)和S(Al2CuMg)相,合金板錠中同時存在S和θ的過渡相時,強化效果最大;并且在Cu:Mg>2.6時,會形成S+θ相,同時S相的過渡相還具有一定的耐熱性,使得隔板在耐熱性和強度方面得到比較大的提升;同時,隨著鉍的加入,可以提高真空釬焊的可靠性,進一步降低使用過程中的焊縫脫落問題。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將內通道側壁設置為鋸齒形并且在內通道側壁上開設有流入孔,能夠增大液體與散熱翅片的接觸面積,提升散熱效果;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翅片,強度提升,焊縫牢固,重量降低;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隔板,提升了真空釬焊的可靠性,強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因此,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應用于工程機械的油冷卻器具有重量輕、強度大、焊縫牢固、防震性強等優點,并且換熱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冷卻效果得到進一步強化,結構設計簡單,成本低,適用于絕大多數工程機械,值得推廣應用。
實施例2:
散熱翅片包括0.6mass%的硅、0.7mass%的鐵、0.4mass%的銅、1.0~1.5mass%的錳、0.1mass%的鋅、0.05mass%的鋯、余量為鋁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隔板包括0.6mass%的硅、0.7mass%的鐵、1.3mass%的銅、0.45mass%的鎂、1.0~1.5mass%的錳、0.1mass%的鋅、0.1mass%的鉍、余量為鋁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結合現有技術以及上述實施例可以實現所述變化例,在此不予贅述。這樣的變化例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在此不予贅述。
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其中未盡詳細描述的設備和結構應該理解為用本領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實施;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